溫泉,是彌勒的一大標誌。大家熟知的不外乎梅花溫泉和湖泉溫泉,其實不然,彌勒的溫泉還有小寨溫泉和小芹田溫泉。在民間,小芹田溫泉與梅花溫泉合稱「鴛鴦泉」。聽到這裡,是不是感覺一下子懵了,「為什麼我不知道彌勒溫泉還有這麼浪漫的名字?」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溫泉是由降水和地表水滲入地下,循環至地殼深處而噴發出地的,多為礦泉熱水。千百年來,彌勒大地上這四處紫氣蒸騰的沓泉湧珠噴玉,源流不絕,浸潤著一代又一代彌勒人的身心,沐浴淨一批又一批旅人名士的人世風塵。
「鴛鴦泉」這個名稱出自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相傳古時有一女子,生得如花似玉。不幸遇病,一雙水汪汪的秀眸瞎了。另一個地方,有一個生龍活虎的小夥子,被瘟神害癱了雙腳。他們各有缺陷,年歲大了,難娶難嫁。一個媒婆替他們撮合,結成百年之好。夫妻倆同病相憐,相濡以沫。妻子是個伶俐人,她藉助丈夫的眼睛引路,推車到馬鞍山腳求醫。來到寨裡,順便在梅花溫泉洗個澡,朦朧中只覺兩眼明珠飛濺,過了一會眼睛亮了,她急忙叫丈夫也來洗,然而此泉對他不起作用。妻子心想有治眼的泉,必有治癱的水,她背著丈夫四處尋找。一天,來到小芹田溫泉,丈夫入浴,即時筋松血活,關節咯咯作響,過了一陣,他站起來了,癱疾治癒。經歷了梅花溫泉和小芹田溫泉的洗禮,兩人病痛全除,同時也更加珍惜彼此,真誠相愛,故稱兩泉為「鴛鴦泉」。
位於彌勒城東北的小芹田溫泉又名熱水塘溫泉,古稱步闕溫泉,距離彌勒縣城13公裡。清乾隆《彌勒州志》記載:該泉「城北三十裡步闕寨,清如鏡,香適口,浴能祛病。」溫泉四周青山環抱,環境幽靜,滾滾沸水自巖縫噴湧而出,清澈明淨,冬晨水汽蒸騰,雲煙瀰漫,狀似仙境。該泉年均出水量32.4升/秒,水溫62-63度,屬低礦化碳酸溫泉。明朝狀元楊升庵曾慕名到此泉沐浴,寫下「偕賞玩仙液,蘊真洗人痾」的詩句。明朝貢生李尚禹也常臨此泉淨身酬唱,有詩詠《步闕溫泉》為證:「滾滾源泉早不幹,雪霜歷歷豈知寒。蒸來薄霧蒙空溜,蕩得微風疊素瀾。烈士熱腸宜借寫,道人冷眼不須觀。草沾餘潤皆春色,未必芳華籍浴藍。」
承接著古香古色,小芹田溫泉一步步發展,至今它已經再次更名,成了紅河谷溫泉。
梅花溫泉古稱碧玉溫泉,後以彌勒城西梅花寨得名。泉址處建有火龍宮,遠近沐浴者川流不息。該泉平均自然出水量26升/秒,水溫42-54度,屬低化碳酸泉,水溫適中,浴可治風溼。觀其泉,似見「玉珠滾滾映梅花」;沐浴後,真感「洗淨人塵質更華」。自號「萬樹梅花一布衣」的清代名士、大觀樓長聯作者孫髯翁晚年常伴彌邑名人在此泉沐浴。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些蘊藏在梅花寨地下的股股熱水成了村民們的生財之道。短短幾年間,100多家溫泉農家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梅花寨裡。
到彌勒泡溫泉,不少外地旅人會選擇去湖泉溫泉。湖泉溫泉遍布在山腳、山腰、山頂,有些敞開在露天下面,有些躲藏在茂密的灌木叢裡,還有些則依在大榕樹下。
湖泉溫泉是彌勒溫泉中「最年輕」的溫泉,於2003年1月開始投資建設,並於2007年5月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彌勒眾多溫泉中,小寨溫泉宛如蒙上了一層面紗,你要去到小寨村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它與彌勒城中的溫泉不同,小寨溫泉不是用來泡澡的,而是用來沐浴的。
小寨村依山而建,山勢險峻,翠微如屏,古稱翠微溫泉。小寨村自明洪武年間有回民居住以來,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回民日常生活講究潔淨,四大節日均要齋戒沐浴。他們引泉建起男女兩個洗滌沐浴地,每日勞動歸來都去沐浴,洗去一天的辛勞,享受美好的生活。回民們稱小寨溫泉為吉祥之泉、養生之泉、聖潔之泉、溫馨之泉。《彌勒州志》記載:「翠微溫泉,朋普翠微泉、清如步闕,春夏稍涼,浴宜秋冬。」
如果你有機會去到小寨清真寺,你就可以在清真寺入口處看到引泉建起的兩個水房——小寨溫泉。
熱土熱泉湧珍珠,紫所氤氳兆祥瑞。彌勒這塊熱土上的地熱溫泉真乃大自然賜予的吉祥聖水。
來源:彌勒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