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最殘酷民俗:父母60歲後,由兒子背到深山遺棄

2020-12-25 快哉風

  文/快哉風

  第一次看《楢山節考》這部日本著名電影時,被震撼到了:電影講述日本古代信州的一個貧苦山村,由於糧食短缺,老人一到60歲,就要被兒女背到深山「供奉山神」,其實就是被遺棄等死。

圖:1984年《楢山節考》,囊括當年日本所有電影獎項

  更加觸目驚心的是,這個殘酷的「棄老」民俗並不是虛構,而是日本真實的古代歷史。

  一、

  日本長野縣有座著名的「姨舍山」,日文意思就是「棄母山」。

圖:長野縣「姨舍山」

  古代日本的長野地區很貧窮,老人上了年紀後,為減輕家庭負擔,就被子女遺棄到深山等死。事實上,關於「棄母山」、「棄老山」的民間傳說、和歌、謠曲,遍布除了北海道之外的日本各地。

圖:《楢山節考》日本拍過兩次,這是1958年版

  日本從古到今,童話、謠曲、俳諧、小說、劇本裡,「棄老」為題材的文學產品經久不衰。

  日本平安時代(10世紀)的《古今和歌集》裡,有一個「棄老山」的故事,說一個母親年過60歲,兒子把她騙到了山上想丟棄,但看到皎潔的月光,良心不安,吟了一首和歌:「我的心難平靜,眼看這棄老山籠罩在月色下。」終於把老人背下山繼續贍養。

圖:《楢山節考》劇照,母親被遺棄雪山

圖:《楢山節考》劇照,母親被遺棄雪山

  對於古代日本的棄老風俗,日本現代學者分析原因有兩點。其一,日本自然資源貧乏,災荒多,由於饑荒、糧食匱乏、戰爭和遷徙,老人成為家庭的負擔和累贅,為了生存,才出現了遺棄老人的問題;其二,日本人自古就有樸素的神道觀,認為萬物有生有滅,「棄老「並不違反日本人的道德,而是為了集團利益的順應自然之事。

圖:電影裡的日本老人

  二、

  除了日本,古代朝鮮、印度也有棄老風俗。

  在高麗王朝時代(高麗王朝對應的是中國的五代十國、宋、元朝代),國家有法令:老人年過60後,由兒子用藤椅把老人背上高山遺棄,等老人死後再埋葬,叫做「高麗葬」。60年代有部韓國同名電影,說的就是這個殘酷風俗。

圖:1963年韓國電影《高麗葬》

  朝鮮的民間故事中,高麗王最終廢除了這個違背人倫的法令,原因是因為一個中國皇帝。

  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孝子不願意遺棄老母,偷偷把母親藏在山洞,每天送吃的。這時,中國的皇帝給高麗王出了一道難題:怎麼用灰擰成草繩?如果答不出來,就可能被輕視而攻打。高麗王和大臣絞盡腦汁都沒法子,於是發動全國百姓共同解答。

圖:韓國連環畫《高麗葬》

  這個孝子把此事告訴了母親,母親笑了:兒子啊,用稻穀擰成草繩後,放在地上燒掉,灰不就是草繩形狀嗎?兒子遂向高麗王獻計,高麗王大喜,詢問他為何這麼智慧?兒子坦然說出是自己藏匿的老母想出的,高麗王深受感動,認識到老人是寶,於是下令廢除了「高麗葬」。

  三、

  類似朝鮮的「老人解難題感動國王」故事,在佛經故事裡也有一篇《棄老國緣》,只不過,國家是古代印度,不是遺棄而是活埋,而難題也變成很多條,都被老人一一答出。

圖:棄老國緣出自佛經故事《雜寶藏經》

  與亞洲諸國相比,中國古代物產豐富,養老矛盾並不突出,特別是文明程度遠超,儒家思想中」孝道「深入中國人心,絕大多數朝代「不孝」是犯罪,要坐牢的。「棄老」現象只存在極少數貧困地區,如湖北鄖縣等地發現過大量的「棄老洞」。

圖:二十四孝故事中的「臥冰求鯉」

  今天,古代的棄老惡俗早已根絕。日本的養老服務業世界領先,國民平均壽命高達83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最適宜養老的國家之一。而韓國和朝鮮,則非常敬老,老人到了60大壽要過「花甲節」祝賀。

  從「棄母山」到養老大國,從「高麗葬」到「花甲節」,這中間的漫漫過程,是人類物質和文明的巨大進步。

圖:孝道是普世之道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願「棄老」永成歷史,願天下的每個父母健康長壽。

相關焦點

  • 日本的「瓦罐墳」,將60歲老人背到深山,淪為野獸食物
    即便是到了今天,孝順也是我國人人都應該有的道德底線。不過,即便是如此,歷史上還是出現了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那就是遺棄老人的民俗。根據有關傳說記載,我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種極為殘忍的墓葬方式,叫做瓦罐墳。很多民間作品和一些古代的文學作品中,都有關於瓦罐墳的記載。
  • 日本經典電影《楢山節考》老人到了60歲就要背到山上自行消滅
    壽命也不能活的太長,老頭活到70歲,老太太活到了60歲,由家裡的長子背到楢山上任其自行消滅,任何人不能違背這個風俗,否則要遭天譴。《楢山節考》電影中是阿玲婆一家,由於丈夫死的早,一個人拉扯著2個兒子,生活十分的艱難。阿玲婆年紀快60歲了,心頭仍然有兩件大事未了,就是兩個兒子現在老大不小了,阿玲婆想在祭拜山神之前打理好兒子的婚事,她在村子裡跑來跑去忙前忙後為大兒子著落親事,可是沒有發現阿玲婆因為快上山的事難過,難道阿玲婆不怕死嗎?
  • 日本一個殘忍的陋習,父母到70歲後無晚年,被送進深山等死
    日軍的殘酷似乎是天生的,因為在日本曾長期有一個殘酷的陋習,叫作「棄老」,顧名思義就是丟棄年老的人,即家中的父母到了70歲之後,就會被子女送到山上丟棄,讓老人在那裡等死。在中國人看來,把年老的父母丟棄在山中等死,這是極為不孝的事,不過在日本人看來這似乎是習以為常的事,眾所周知,日本在古代處處學習中國,可是唯獨沒有學會中國的仁義道德。
  • 北海道男童因不聽話遭懲罰 父母將其「遺棄」森林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盧昊】日本一名7歲男童因為不聽話而遭父母懲罰,被「遺棄」在北海道北部的森林,截至30日已失蹤3天。當地政府和警方已派出大隊人馬搜索,目前仍未找到這名男童。日本時事通訊社30日報導稱,男童失蹤的森林有熊出沒蹤跡,且當地天氣轉冷,男童的安危令人擔憂。
  • 將6歲兒子遺棄在杭州肯德基的90後媽媽找到了:如果不離婚,走不到這...
    5月13日傍晚,一名6歲面目清秀的男孩疑似被遺棄在城站火車站。警方查明,當天下午一名身著黑衣、黑帽和口罩的女人將男孩帶到肯德基後,獨自乘地鐵離開。記者今天從上城警方獲悉,將患有自閉症的男孩遺棄的女子找到了,就是孩子生母。
  • 抗日老兵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來問路人:日本人打到哪了?
    在我國近代史上,經歷殘酷的抗日戰爭,犧牲了無數的國民。因為武器裝備落後,和日本鬼子打仗吃了不少苦頭,很多抗日英雄,因為身受重傷,只能提前退伍。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一位,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位老兵,因為受傷,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山問路人第一句話就是:日本人打到哪了?
  • 老人過了60歲就會被兒子遺棄在荒山野嶺,日本版聊齋「棄母山」!
    男人與妻子的關係由感情升溫至親情,最後也會升至極高。娘,是兒子的生身,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懷孕期間,身為母親所承受的負擔和痛楚與煎熬是無法言語的。尤其是分娩的那一時刻的痛苦,被醫學上視為最頂級的疼痛。同時,在兒子呱呱墜地起,一直到可以獨立自處,為娘的無一時一刻不牽掛在心。娘與兒之親情,無與倫比。
  • 5歲被日本父母拋棄,幾十年後成建築專家,拒絕日本優待留在中國
    抗日戰爭結束後,有很多日本孤兒留在中國,據統計,當日本撤退時,至少有4000多名被中國養父母領養的日本兒童被遺棄在中國。他們中的一部分長大後,回日本找親人,並留在了日本;但大多數最終選擇了留在中國,沒有選擇到日本定居,還有一些人甚至拒絕了日本所規定的優渥條件。
  • 尋找親生父母-1985年出生後被遺棄在唐山鳳凰山公園
    姓名:祝曼文 性別:女性 生日:1985年2月5日(現年35歲) 血型:B型 籍貫:廣東省,廣州市 失蹤日期:1985年2月
  • 「兒子活埋母親」讓人憤慨,與日本電影《楢山節考》劇情有些雷同
    今日,一則「兒子活埋母親」的社會新聞上了熱搜,其中兒子的行為讓人感到冷血而難以理解,這種行為極其殘忍,然而在1983年,日本著名導演今村昌平的電影《楢山節考》中,卻也設置了這樣一幕令觀眾感到震驚的,兒子遺棄母親的情節。
  • 四川18歲女孩欲尋福清親生父母 被遺棄在菜市場
    今年18歲的四川女孩王麗林曾無數次夢到與親生父母團聚的情景,但醒來卻是一場夢。18年前,王麗林被人遺棄在福清江鏡鎮菜市場的賣肉石板上,她身上裹著棉被,裡面有個奶瓶和110元現金,以及一張寫有出生日期的紙條。
  • 父母年邁了怎麼辦?古代日本流行一個辦法 盡顯人性醜惡
    清朝則規定,子貧困而無法贍養其父,導致父親上吊自殺的,要按照過失殺父的刑罰判處兒子杖一百、流放三千裡。舉一個例子。我們所熟知的「孔融讓梨」的主人公孔融,小時候因為讓梨,被人人敬仰。可他在長大後,認為父母對子女並沒有什麼恩情,生育子女就像是將一件東西暫時寄放在瓦罐裡,倒出來後就什麼關係都沒有了。所以,發生饑荒時,如果父親有錯,那麼寧願將東西拿給外人吃,也不給父親吃。
  • 井柏然:出生28天後,他被父母遺棄,由祖母撫養長大
    說到井柏然,恐怕每個人都知道他,他可以說是演藝界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除了擅長唱歌和跳舞之外,他的演技也是許多人無法企及的,主演影片和盜墓筆記中的《迷失的子彈》不僅獲得了良好的聲譽,而且使井柏然這個名字變得流行起來。
  • 兒子親送60老母入墳,每送一餐砌一塊磚
    縱觀中華歷史,流傳不少的優良傳統美德,孝道就是其中的一個,歷史上關於孝道的故事數不勝數,但即便是這樣,我們也不能否認歷史上出現過嚴重違背孝道的黑暗歷史,相傳在秦朝有這樣的一段時期,根據當時的律法,若是家中老人在年滿60歲還沒有去世,就必須丟棄到深山中任其自生自滅,其兇殘可見一斑。
  • 26歲美國帥小夥回寧夏尋親:我想見一見我的親生父母
    靳家成出生於1992年,尚在襁褓中時被遺棄街頭,被隆德縣一對夫婦收養。6歲時,他與養父外出走失,後流落至河南被送進洛陽社會福利院。2001年5月,靳家成被美國一名婦女領養,現居美國。為了幫助靳家成找到親生父母,現在美國和中國的養父母攜手,為兒子尋親。
  • 一位60歲老人坦言:在兒子家住了3年,讓我明白晚年最能依靠誰
    父母這樣做,一方面是希望兒女能夠過得更好,另一方面,也渴望自己老了後有所依靠。 中國人養兒防老的思想,在如今許多五六十歲父母的心中,依然根深蒂固。面對晚年如何養老的問題,大部分人仍選擇與兒女住一起,到晚年盡享天倫之樂,但這樣的願望真能如願以償嗎?
  • 日本再現被棄「熊孩子」
    原標題:日本再現被棄「熊孩子」 繼日本北海道7歲「熊孩子」田野岡大和被父母以管教為由遺棄深山、數日後奇蹟生還的報導引發廣泛關注後,日本媒體6日又曝出一起類似事件。 據《朝日新聞》報導,石川縣一名小學2年級學生今年5月份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被母親丟在山中,失蹤3小時,所幸最後被找到。
  • 「曝光」因遺棄八旬老父母,會昌門嶺鎮一位「爺爺」被拘留!
    以和父母關係不好、不想管、沒空照顧、他們自己會做飯吃等等原因為由會昌縣筠門嶺男子朱某民遺棄了養育自己的親生父母任其疾病纏身7月19日,會昌縣公安局筠門嶺派出所接到一起兒子遺棄親生父母的案件,稱當事人朱某生常年受到兒子朱某民的遺棄、虐待,情況慘不忍睹。獲悉情況後,筠門嶺派出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民警與鎮、村工作人員聯合開展實地調查走訪。隨著工作的深入,兩位八旬老人悽苦的生活景象呈現在大家面前。
  • 80歲老人去世後五子女被判遺棄罪 母親卻為孩子們「喊冤」
    原創 北青深一度 記者/曹慧茹 鍾友迪庭審現場80歲這年,張平安孤零零地在老房子裡去世了,他的死,把五個子女帶到了被告席上。9月13日,四川平武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張平安的五個孩子被指控涉嫌遺棄罪。
  • 2歲起隨父母爬山 小兄妹欲爬遍臺灣高山(圖)
    黃淨熙(左)與黃淨嘉,從2歲起就開始與父母登山。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7月3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9歲的黃淨熙與5歲的黃淨嘉兄妹是小小登山家,全臺3000多公尺的百嶽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有這對兄妹的足跡;他們希望中學就挑戰完百嶽,爬遍臺灣的高山。  這對兄妹住在臺灣臺南縣歸仁鄉,2歲就由父母帶著嘗試登百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