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東海道新幹線或因首都直下型地震發生脫軌
據日本Livedoor新聞網5月28日報導,在日本熊本地震的前震中發生的九州新幹線脫軌事故,由於是返途的空車,所以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卻足以成為讓人們感到大地震恐怖的事故。日本全國鐵路設施的安全性是怎樣的狀況,讓我們聽聽以交通政策論為專業的關西大學教授安部誠治的意見最令人擔心的是首都的直下型地震。「以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和2004年的新潟中越地震為契機,對以新幹線為主的鐵路設施的抗震性基準進行了強化,才到了現在的標準。
-
日東海道新幹線或因首都直下型地震發生脫軌後果嚴重(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Livedoor新聞網5月28日報導,在日本熊本地震的前震中發生的九州新幹線脫軌事故,由於是返途的空車,所以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卻足以成為讓人們感到大地震恐怖的事故。日本全國鐵路設施的安全性是怎樣的狀況,讓我們聽聽以交通政策論為專業的關西大學教授安部誠治的意見。
-
日本福島、關東地區接連地震 大阪緊急演練嚴防東京大地震
為嚴防東京發生特大地震,大阪氣象部門也緊急開展相關演練。綜合日本時事通訊社、關西電視臺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9日晚9時53分左右,日本福島縣淺川町觀測到芮氏3.7級地震, 震源深度約為10公裡。20日凌晨0點50分左右,該國北海道釧路地區中南部也發生芮氏4.4級地震,震源深度約為10公裡;當地時間20日12時53分左右,日本關東地區又發生了芮氏4.5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0km,未引發海嘯。
-
專家稱30年內東京正下方大概率發生大地震
圖源/NHK電視臺海外網12月3日電 據日本NHK新聞報導,日本專家近日表示,日本首都東京在未來30年內,有70%的機率會發生「首都直下型地震」。也就是說,地殼運動導致地殼變形,在東京正下方發生地震的隱患也在不斷加大。
-
日本地震頻發 專家警惕超級地震:東京或被海嘯吞沒
原標題:日本地震頻發 專家警惕「超級地震」來襲:東京或被海嘯吞沒2018年北海道地震(共同社)海外網6月8日電 「4月末日本茨城縣、千葉縣發生過幾次地震了,這可能是南海海溝地震和首都直下型地震同時發生的
-
日本地震頻發 專家警惕「超級地震」來襲:東京或被海嘯吞沒
來源:海外網2018年北海道地震(共同社)海外網6月8日電「4月末日本茨城縣、千葉縣發生過幾次地震了,這可能是南海海溝地震和首都直下型地震同時發生的『超級南海地震』前兆。」在此期間,岐阜縣飛彈地區也發生了震度2-4級的群發地震。高橋學介紹稱,過去,日本有過「四大地震」,死者都在1000人以上,分別是1943年的鳥取地震、1944年的東南海地震、1945年的三河地震和1946年的南海地震。「這些地震都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菲律賓海板塊自南向北施加壓力的結果,歐亞大陸板塊被壓縮而引發地震。
-
日本氣象廳發緊急呼籲:做好首都圈大地震的準備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媒體5月17日報導,日本氣象廳地震海嘯監視課課長青木元16日深夜舉行緊急記者會指出,茨城縣16日規模5.6級地震並非東日本大地震的餘震,有必要隨時準備東京首都圈大地震的發生。據日本新聞網報導,當地時間16日21時點23分,東京北郊的茨城縣南部發生了規模5.6級的地震,東京也有強烈震感。
-
7級大地震後,日本東京有特大地震?地震可以預測嗎?
日本東京有特大地震? 當然這個確實不好回答,自從今年2月以來,日本關東地區確實發生了多次地震,所以一時間也引發輿論對於「東京發生特大地震」的擔憂。根據2月17日日本雜誌《女性自身》報告指出,此前就有日本專家表示,日本東京地區在未來30年內,有70%的機率會發生「首都直下型地震」這報告公布之後,可以說是在民眾的心裡留下了一道「傷疤」,到底會不會發生就成為了大家的擔憂。同時日本關東學院大學工學綜合研究所教師若松加壽江也指出,每個家庭都必須好好進行模擬演練。
-
日本福島、關東地區接連地震 大阪緊急演練
原標題:日本福島、關東地區接連地震 大阪緊急演練嚴防東京大地震圖源:關西電視臺海外網2月20日電當地時間本月19日至20日,日本福島縣、北海道及關東地區接連發生地震,雖然未引發海嘯,但也牽動了不少日本民眾的關注
-
日本「神預測家」:東京首都圈6月或將發生地震
【環球網綜合報導】北京時間5月25日下午1時30分左右,日本崎玉縣北部發生了芮氏5.6級地震,茨城縣土浦市的最大震度為5度弱(日本標準)。日本《產經新聞》旗下ZAKZAK網站5月27日報導稱,雖然此次地震被視為「3·11」日本大地震的餘震,但據相關專家推斷,恰好位於「地震之穴」的東京首都圈地區今後可能還將發生芮氏7級左右的直下型地震。
-
東京首都圈發生異臭,是否跟大地震有關
東京首都圈發生異臭,是否跟大地震有關 2020-10-16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南海海溝大地震損失最多可達1410萬億日元 日本或成最窮國家
人民網東京6月7日電(許永新)據NHK電視臺報導,7日,由防災專家等組成的日本土木學會發布報告,對未來可能發生南海海溝大地震或首都直下型地震後產生的長期性經濟損失第一次進行了推算。其中,由南海海溝大地震造成道路中斷及工廠受損帶來的損失,地震後20年裡最多可達141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2萬億元)。
-
東京未來30年將爆發大地震,專家:早習慣了!外界不必杞人憂天
近日日本專家表示,日本首都東京在未來30年內,將會發生70%的「首都直下型地震」。換句話說,就是東京正下方發生地震的隱患正在不斷加大,甚至會導致整個城市直接「沉沒」。按照專家的估計,日本關東地區的地殼每年以2釐米的速度向北推進,所以就算明天發生地震也不應該感到奇怪,為此日本全國上下都應該做好防災減災的準備。
-
日本專家稱青海地震能量堪比95年阪神大地震
環球網4月14日消息 有日本專家稱,14日在中國青海省發生的地震屬於板塊內斷層橫移的直下型地震,地震的能量與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為同等程度。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筑波大學地震學副教授八木勇治分析說,引發地震的斷層長約50公裡、寬約15公裡,最大約偏移了1.8米。地震的破壞可能持續了18秒。
-
嚴防東京發生特大地震!日本專家警告:必須做好這些
自今年2月以來,日本關東地區多次發生地震,很多人在深夜接到手機發來的警報,一時間也引發輿論對於東京發生特大地震的擔憂。據日本雜誌《女性自身》網站17日報導,此前就有日本地震專家表示,該國首都東京在未來30年內,有70%的機率會發生「首都直下型地震」。也就是說,地殼運動導致地殼變形,在東京正下方發生地震的隱患在不斷加大。對此,日本關東學院大學工學綜合研究所教師若松加壽江指出: 「住在東京的大部分人過去都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災害,所以防範意識較低。
-
日本阪神大地震20年 「首都直下」話題再熱
日本阪神大地震20年 「首都直下」話題再熱 2015-01-17 19:35:441月17日電 (記者 王健)日本戰後唯一的都市直下大地震(震源所在地發生的地震)——阪神—淡路大地震,到今年的1月17日整整過去20年。
-
1995年日本神戶地震:大規模直下型地震
1995年1月17日,星期二,早晨5:46(日本標準時間),在位於東京西南500公裡(311英裡)的日本港口城市神戶附近,發生持續時間約20秒,芮氏規模為6.8級的大地震。這次震級大於1994年1月發生於諾斯裡奇大地震的地震,造成6000人死亡,30000人受傷,300000人無家可歸,有100000棟建築嚴重損壞或被毀。伴隨地震還發生了148起火災,燒毀建築物6513棟,過火面積達624671平方米(0.24平方英裡)。包括建築物、運輸系統及其他基礎設施的損失,總損失約達13~20萬億日元(1470~2000億美元)。
-
日媒稱大阪地震暴露日本城市「軟肋」:基礎設施老化脆弱
日媒稱,日本大阪府北部6月18日上午發生6.1級強烈地震。以大阪府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受到地震影響,合計造成4人死亡,約300人受傷。近畿(日本本州中西部)周邊地區交通一度癱瘓,對人們上班上學造成了影響。受災地區燃氣和自來水也停止供應,預計恢復需要一些時間。
-
日本學者:熊本地震是一系列大地震的前兆?
在非常「討厭的位置」發生的地震 此前熊本發生的6.5級地震屬於內陸直下型地震,與2004年在中越發生的地震相同。熊本地震發生在非常「討厭的位置」,因為其震源在阿蘇火山下的布田川斷層。因此最壞的情況下,位於這個斷層帶上的地方,都有可能接連發生內陸直下型地震,並很可能發生更多規模的南海海溝大地震。 事實上,熊本在今年2月12日後,曾接連發生過1.7級—2.7級的地震。
-
日媒稱大阪地震暴露城市"軟肋" 基礎設施老化脆弱
日媒稱大阪地震暴露日本城市「軟肋」:基礎設施老化脆弱 參考消息網6月20日報導日媒稱,日本大阪府北部6月18日上午發生6.1級強烈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