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曾是超級IP,因為太勵志,太有壓力的共鳴感,它的影響力風光一時無兩。隨之產生的《杜拉拉升職記》從商業角度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本月最新上檔的《杜拉拉追婚記》於此前的「杜拉拉」顯然不是一個主題。如果硬要往上湊,也只能是一對孿生姐妹,領著同一個姓氏,跳著不一樣的心跳。
5年過去,當今網紅是國民老公和天王隨身搭配最新款,解不完廣場舞地圖的大媽從也心靈雞湯的愛好者,轉陣成為心靈砒霜的簇擁群。時代在變,社會在變,何況是職場女性的人生觀。不難看出《杜拉拉追婚記》是另起風向。《杜拉拉追婚記》在臺灣版上映的名字叫《追婚日記》,這部電影亦然「舊顏換新人」。
《少女時代》和《杜拉拉追婚記》是同樣檔期。從今天最新數據表明,少女時代目前的票房是4.7億新臺幣,(約9500人民幣),《杜拉拉追婚記》和《少女時代》票房齊齊飄紅。兩部電影在內容都是關於女人愛情理想,關於生活與打拼的歷練,同時都在臺灣取得很高的票房。《杜拉拉追婚記》中的周渝民、林依晨、陳柏霖,這種黃金檔搭也許不會再有。少年變大叔,少女變女神,鬥轉星移,看這部電影時會產生致敬歲月春夢罪惡感。
如果談到時代,花澤類和道明寺曾瓜分過多少女、大媽、資深少女的愛情理想。桀驁不馴或是溫潤如玉的迷一的男紙,毫無道理俘虜了女性的澎湃。如今《我的少女時代》的言承旭和《杜拉拉追婚記》周渝民,再度左手右手來襲。喜歡《我的少女時代》必然會喜歡《杜拉拉追婚記》。說到底17歲和33歲的少女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就是能裝。當我們以為別人很快樂的時候,其實是別人裝得比我們過得好,僅此而已。
《杜拉拉追婚記》最令少女尖叫的是霸道總裁的壁咚,讓人臉紅的臺詞:「你沒有試過穿水晶鞋,怎麼知道不會愛上王子呢?」就這部電影的主旋律而言,職場是女性的一個附屬品。任何過於看中的東西,必然成為它的傀儡。對於一個要擺好位置當觀眾的男友王偉大事業,無論你怎麼樣上演,他始終不肯跳上你人生的舞臺。杜拉拉買房買車送王偉,她是購物狂嗎?顯然不是。
所以,33歲的少女和17歲的少女一樣沒有安全感。有些安全感自己可以給,有些安全感連自己給不了。就跟老話說是金子在哪兒都發光,那麼是石頭呢?在哪兒都不會發光。沒有婚姻掌權的女人是沒有歲月可以支撐的。
不管以什麼狀態存在,戀愛的,還是婚內的,杜拉拉給了我很多感觸,很多心酸,而有些心酸只有自己能懂。
它在某種程度上更多延伸了女性的痛處,再多渴望的愛情理想沒有男人來實現都是紙上談兵。陳柏霖也好,周渝民也好,有一個就好。大多數情況,我們等不到良人轉身,等不到王子。
茫茫人海中,抓住一個人很容易,但是抓到自己的理想的愛情很難。更多的掌聲給《杜拉拉追婚記》,希望杜拉拉就是自己的化身,啟動大法,下個降頭,找到歸屬。
《惡作劇之吻》,《流星雨》,《杜拉拉追婚記》這種感動是心裡的一個墳墓,置在最深處。看一場電影圓一個夢,有些安全感,電影可以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