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宅在家裡就是為全國做貢獻的特殊時期,我每天除了睡就是吃,著實是要把我給憋壞了。
如果是往年的這個時候,我應該輾轉於各大音樂節和演唱會,跟著旋律「動次打次」。但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不少演出都紛紛延期、甚至是取消,我這顆躁動的心實在無處安放。
沒想到,我還是等到了峰迴路轉的一天。
前兩天逛微博時,偶然發現我一直在追的寶藏歌手——尹毓恪,居然要在快手上開演唱會啦!!!真的是久違的營業啊。
想到當年第一次聽到他的《假行僧》,我現在依然激動不已,快男時期的他,誰不尊稱一句「大魔王」。
更絕的是,在他表演之後,連李健老師都抑制不住地讚嘆:「尹毓恪這首歌,不僅僅李健喜歡,我想崔健也喜歡。」
在那之後,我便一下入了坑,到處搜羅他的視頻。
他翻唱王菲老師的《臉》,至今依然是那屆快男我無法忘記的白月光曲目,羅志祥老師還在節目裡說他是「天生的歌手」。
一路為他打call到決賽,見證他奪下季軍的我,怎麼可能錯過他這次的直播。
昨天晚上,我早早地就設好的鬧鐘,備好果仁瓜子,還泡上了一杯自製奶茶,不到8點就迫不及待地點進直播間裡蹲守。
終於在8點40分左右,我的仙嗓少年終於出現。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差點讓我忘了截圖。
昨晚恪恪一共唱了兩首歌《高明的悲劇》和《雲上的行星》,大概也是自知已經許久都沒營業,讓安瑞恪們等得太久,還在直播間裡跟我們嘮起了嗑。
雖然恪恪演唱時又忘了詞,不過清唱依舊那麼好聽,真是瑞思拜。
之前看他在《聲入人心2》的表演時,就一直想去現場聽歌,但總有意外事件讓我錯過許多機會。
為了彌補沒聽過現場的缺憾,昨晚在直播間裡我瘋狂刷彈幕,就好像在跟他視頻聊天一樣。
坦白說,在此之前,還從來沒體驗過在快手直播間裡看偶像的演唱會,要不是為了看尹毓恪,大概我很難點開這次直播。
不過,圍觀完了整場演出,讓我不禁感慨,這真的是我認識的那個盛產土味視頻的快手嗎?
怎麼能把直播變得和現場LIVE一模一樣,讓我和各位老鐵們玩得這麼嗨!
在昨晚的直播間裡,除了恪恪以外,還有不少我喜歡的歌手同樣宅在家裡開演唱會。
面孔樂隊的主唱陳輝,也出現在了直播間裡。
在30年前,中國搖滾界有一種說法最早叫「糖炒麵」,其實是三個老牌樂隊的合稱:唐朝樂隊、超載樂隊和面孔樂隊。
1992年,面孔樂隊發布成名曲《給我一點愛》。1995年面孔樂隊又推出首張專輯《火的本能》,憑藉硬搖滾的演奏風格風靡大江南北,創造了70萬張的銷售奇蹟。從那以後,面孔樂隊就被推上了中國搖滾樂的「神壇」。
而後的30年間,面孔樂隊歷經起伏,解散又重組。
當他們2019年重新在《樂隊的夏天》的舞臺上演唱《夢》時,喚醒的是搖滾少年曾經的回憶。
第一次在快手直播的輝哥就在粉絲中引起共鳴。
彈幕評論裡除了有人和輝哥「合唱走起」的,還有老粉讓輝哥「來點狠的,讓現在的小孩聽聽老一輩的搖滾樂。」
Click#15樂隊的楊策也出現在直播間裡,自從在《樂隊的夏天》第二期節目中表演了一段即興solo後,攝像機都捕捉不到的手速讓策哥獲得了一個新稱呼:六指琴魔。
直播間裡讓人眼花繚亂的手速和豐富迷醉的表情藝術,大概是這場線上演唱會的「不看錯億」系列。
觀眾可以在演奏歌手的直播間裡隨時切換。當天晚上,有將近300萬人同時在線,而我在看直播時一點都沒覺得卡。
除了樂隊之外,快手上的大主播也在演唱會上和粉絲互動。比如說,在快手上擁有2000多萬的粉絲陳逗逗。
聽著她彈唱的《橋邊姑娘》和《百花香》,傳說中的人美歌甜大概就是如此了。
22點左右,驚喜大咖譚維維也閃現直播間,為快手上的老鐵們清唱了一段《如果有來生》。
看到最後,終於讓我蹲到了90年代的情歌天后、歌壇玉女掌門人——孟庭葦。
當年那個愛穿白色長裙、頭上綁著白色髮結的小姐姐是眾多70後眼中的女神。
90後或許沒有聽說過孟庭葦,但一定聽過《冬季到臺北來看雨》《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等,她的很多歌曲銷量高又經典。
看著當初一代人眼中的不老女神如今拿起鐵鍋做卷餅,玩起了吃播,只能說「看了3個小時的直播還是真餓了」。
被困在家的歌手和足不出戶的歌迷,通過快手直播間相聚在一起。
就算是平常不怎麼去現場的人也能感受下演唱會的氛圍,拿著手機亮著燈,不用洗臉不化妝,穿著睡衣披著頭髮,就能跟隨喜歡的歌手在臥室裡雲嗨。
有了直播之後,萬事皆可雲,追偶像的演唱會也能雲。
據《2019快手直播生態報告》顯示,快手的直播日活已經突破1億。
他們之前很多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如今卻能相聚在同一個直播間,發送表達對偶像愛意的彈幕,共享音樂盛宴。
快手也擁有一個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運營團隊,曾經策划過多次突破百萬、千萬級在線人數的直播活動。
2020年1月22日,快手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晚會——快手大年夜,邀請了鄭爽、陳小春、騰格爾、寶石Gem等明星藝人,與在快手平臺上成長起來的網紅主播同臺演出。
據數據顯示,「快手大年夜」的直播總觀看人次1.28億,最高同時在線人數773萬。
就在1月31日晚上,我還在快手上和2000萬老鐵一起追了新聞聯播,老鐵們在彈幕裡互相加油打氣送祝福。
在如此強大的直播技術支持下,舉辦一場線上音樂會可以說是毫無壓力。
對於年輕人來說,這種新奇炫酷的形式有著莫名的吸引力。在快手上,有超過3億的日活躍用戶,受眾橫跨一線城市到小鎮青年。或許,這種線上演唱會也是一個契機,未來的明星演唱會可能真的不再需要在線下舉辦。
Z世代的年輕人和網際網路一同生長,他們在各大App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長,早就開始習慣過著線上生活的日子,不出門就能雲購物、雲蹦迪、雲追星,通過「雲嗨」,也能獲得文藝青年想要的詩和遠方。
*本文圖片均來源自網絡
*本文參考資料:
[1] 我們的文藝復興.(2019).《樂隊的夏天——面孔樂隊》
[2] 東方早報.(2009).《孟庭葦:這20年就像做了一場夢》
[3] 快手日報.(2019).《中國最硬核節目快手直播!半小時觀看人次近2000萬》
馬路有話說:
在雲演唱會上,各自在家雲嗨,進入賽博朋克時代。
這裡是馬路青年,老不正經青年人聚集地,也是一本面向青年群體的電子雜誌。用獨特的角度去挖掘當下流行的文化和現象,並從社會學、心理學等多元化視角進行解讀,擅長用犀利的角度、一針見血的言辭戳破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