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去世後,親人的淚水不能滴落到老人壽衣上,有啥講究?

2020-12-12 鋤禾園

農村有很多的講究,尤其是在婚喪這種大事上,有人把這些老理看成是封建迷信,其實不然,這其實屬於一種農村的民俗文化,除了一部分有迷信成分外,多數都是對生活的細節進行約束和規範,以免造成損失和讓人看笑話。今天就來說一說農村喪禮上的一些講究。

在農村進行的喪禮,有人說,老人去世後,親人的淚水是不能滴落到老人身上的。這人已逝,這個說法有啥講究嗎?

在農村有人說,不讓落淚滴落在逝者的壽衣上,是因為那樣他會復活,然後殺死親人鄰裡。還有說,逝者沒有記憶,如果淚水滴落在逝者的壽衣上,他就會循著氣味找到親人,並且糾纏不走。更有的說,這是為了讓逝者安息,若是淚水滴落在逝者的壽衣上,他就會得不到超生,去不了天堂,並且因為眼淚而摔跟頭。更有甚者,說淚水滴落在逝者的壽衣上,會讓逝者一直在屋內不肯離去,難以投胎轉世,並且還會在陰間無法超生。按照農村勞理來講,逝者的知覺在7天之後才會消失,這就是「七日知死」的說法由來。

現在看來,這些的確是封建迷信,依鋤禾園小編看來,這一說法主要是體現對逝者的尊重,對親人的敬重,連淚水都不能滴落到壽衣上,就別提其他灰塵和汙垢了。在送走逝者的時候,一定要穿一身素裝,並且離開一段距離,讓逝者安息。

還有一個習慣,就是農村出殯時候,都會讓家中的長子手持瓷盆或者陶盆,並且摔碎。現在已經很少見這種出殯方式了。

這種摔碎的盆子,在摔之前基本是做燒紙用的,被叫做「陰陽盆」,也被俗稱為「喪盆子」。但是有些地方會覺得這名字太喪氣,所以正話反說,叫它「吉祥盆」。至於說摔盆的目的,一個是把家裡的喪氣和晦氣摔走,二個是將燒給逝者的錢財通過摔的動作,送入「地府」,使逝者去了那邊也有錢花,三個是摔盆表示今後此家再也不發喪。

並且多數地方摔盆的舉動都是長子長孫來完成,如果沒有兒子的,就由女婿,尤其是上門女婿來代替,沒有女婿的,就只能讓血緣較近的子侄來替代了。不過,一般不會輪到子侄一代,因為如果子侄來做這事,逝者的財產就要由摔盆的子侄繼承大半。當然,在古代也會有沒有後代的家庭,這樣就沒有人摔盆了,死者死後的名聲就會受到危及,這在古代都是很忌諱的。

瓷盆子或者陶盆子的這一摔,就是宣布起靈了,葬禮從此開始,逝者的棺材被高高抬起,紙錢也會高高拋灑,隨著鞭炮聲、嗩吶聲,逝者將會被正式送入墓地。古代,通過這一隆重儀式,悲壯的送行,讓家族的每一位成員參與其中,有一種震撼的後果在裡面。

現在,已經提倡火葬了,這種送葬儀式和傳統的出殯習俗在農村也已經看不到了,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去世後,親人的淚水不能滴落到老人壽衣上,有啥講究?
    農村有很多的講究,尤其是在婚喪這種大事上,有人把這些老理看成是封建迷信,其實不然,這其實屬於一種農村的民俗文化,除了一部分有迷信成分外,多數都是對生活的細節進行約束和規範,以免造成損失和讓人看笑話。今天就來說一說農村喪禮上的一些講究。
  • 老人去世後,穿壽衣的講究,不可不知!
    我國的喪葬文化很悠久,在這時間長河中,慢慢形成了不少的講究和禁忌。這其中一項就是老人去世後,要穿壽衣,這一點想必很多人對此都有了解。不過,穿壽衣也是有講究的,這四點禁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千萬要注意!壽衣的材質千萬不能選皮毛和綢緞,不用皮毛是因為,古人認為穿上皮毛壽衣,會在下一世變為獸類;而不用綢緞則是因為,「緞」和「斷」同音,有「斷子」的含義,犯了忌諱,不吉利。
  • 老人去世後怎麼穿壽衣?有哪些講究
    老人去世壽衣怎麼穿?有哪些講究?依照傳統葬禮習俗,老人的壽衣叫「老衣裳」。老人去世後,子女為老人淨身穿衣叫「小殮」。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老人去世壽衣怎麼穿?有哪些講究?【穿壽衣的時間】老人去世壽衣怎麼穿?為老人穿壽衣,重要的是選擇穿衣時間。有些地區選擇去世前穿,認為這個時段穿的壽衣,老人可以安心帶走;有些地區選擇去世後穿,認為這個時段穿壽衣,才是對老人最大的尊敬。那麼老人去世壽衣怎麼穿?去世前穿好還是去世後穿好呢。
  • 給老人買壽衣的人有什麼講究?老人去世後一定要女兒買壽衣嗎?
    給老人買壽衣的人有哪些講究?老人去世後一定要女兒買壽衣嗎?關於給老人買壽衣的人選,筆者根據中國傳統喪葬習俗簡要分析如下。什麼時候給老人買壽衣?在現代人眼裡,老人沒有去世就提前準備壽衣,是對老人的大不敬行為。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白事的講究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在農村,有很多的規矩也是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傳承下來了,在農村裡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婚喪嫁娶了,這些也是農村裡比較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農村裡的喪事也是最為重要的,不管在什麼時候,村裡的喪事也是一種墨守成規的事情,一旦有人去世了,那麼可以說是有來往的或者是能說上話的都會去幫忙,這個就是農村的一個規矩
  • 親戚老人去世送多少禮金合適親人去世後有什麼禁忌
    一、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裡,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為啥要穿壽衣呢,有什麼講究嗎?看完明白了
    在農村,有很多的規矩也是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傳承下來了,在農村裡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婚喪嫁娶了,這些也是農村裡比較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農村裡的喪事也是最為重要的,不管在什麼時候,村裡的喪事也是一種墨守成規的事情,一旦有人去世了,那麼可以說是有來往的或者是能說上話的都會去幫忙,這個就是農村的一個規矩,那麼對於在農村,有人去世時要穿壽衣買壽材都是農村裡的一個規矩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白事的講究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在農村,有很多的規矩也是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傳承下來了,在農村裡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婚喪嫁娶了,這些也是農村裡比較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農村裡的喪事也是最為重要的,不管在什麼時候,村裡的喪事也是一種墨守成規的事情,一旦有人去世了,那麼可以說是有來往的或者是能說上話的都會去幫忙,這個就是農村的一個規矩
  • 在農村,人去世時穿壽衣,有哪些講究?
    在農村,人去世穿壽衣,老祖宗留下一些講究,年輕人還知道嗎?在農村講究提前準備壽衣,人一到60歲以後,就由兒女們給自己的父母準備壽衣,壽衣就從字面上解釋就是增壽的意思,提前做壽衣就是給自己的父母增福增壽,但是現在的農村人也講究了,他們也不願意家裡留著壽衣,如果哪一天翻箱倒櫃看到壽衣的時候,會有一種傷感之情。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
  • 農村習俗:老人從彌留之際到去世,親人要做的5件事,你聽過哪些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人固有一死,誰都有離開這個世界的一天。 農村其實把生死也看得挺淡的,他們也常說,錢這種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輩子可以努力掙錢,但不要為了錢去做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 雖然如此,但農村非常注重人去世後的身後事,這裡面就有很多值得一說的習俗。
  • 親戚老人去世送多少禮金合適親人去世後有什麼禁忌
    一、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裡,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 為什麼農村老人在快去世時要穿上壽衣,壽衣習俗或許是種惡習?
    俗話說「死者為大」,在農村,穿壽衣也是喪葬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至於為什麼要穿壽衣,據說是清朝入關後讓漢民統一穿清服留辨子,去漢文化,最後清朝開恩只允許漢民死後才能穿漢服,所以才沿用到如今形成壽衣流傳。看了後君就知道為什麼要穿壽衣了。
  • 在農村,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那麼過年的時候都有什麼講究呢?
    在農村,關於老人去世是有很多講究的,不管是出殯前還是出殯後,需要注意的事情都非常多,而且一旦家中有老人去世,子女是要守孝三年的,在這三年的守孝過程中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做子女的必須要遵守,否則是要被別人笑話的,那麼如果當年家中有老人去世,過年的時候都有哪些講究呢?
  • 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女兒買壽衣
    村裡老人去世後,究竟該誰買壽衣,成了人們閒暇時談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說該女兒買,還有人說該兒媳買。話題爭來搶去,最終誰也說服不了誰。儘管雙方難分輸贏,但仍有許多人堅信,老人的壽衣該女兒買,為什麼會這樣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女兒買壽衣?
  • 人去世後,為何要穿壽衣?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村民:現在從簡了
    人去世後,為何要穿壽衣?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村民:現在從簡了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對於婚喪嫁娶,都是非常重視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當一個人離開了人世之後,活著的親人會為他們穿上壽衣,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習俗,已經維持了有千年之久,而且對於壽衣的講究,也是有很多門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老祖宗會留下這樣一個習俗?
  • 老人去世後,家屬串門有什麼習俗,如果是平輩去世又有什麼講究?
    過去有親人去世,家屬不能去串門風俗分別是:有的地方是三朝(即三天)之內不允許串門,有的地方則是三七(即二十一天)之內不允許串門,有的地方是五七(即三十五天)之內,有的則是要滿了七七(即四十九天)才可以串門。中國大部分地方有親人去世只講三朝之內不準串門。家裡的平輩人去世與家裡長輩去世,家屬串門的忌諱是有明顯區分的。
  • 親人去世後最忌諱的,每個人都應知道!
    親人對於我們來說是最為親密的一種關係,那麼親人去世後有什麼風水是我們必須要注意的呢?親人去世後的風水禁忌有哪些呢?下面是有關親人去世後的風水禁忌的相關文章,快來看看吧!
  • 在農村,人去世之後要穿壽衣,老人留下的規矩,年輕人還知多少
    在我的農村老家,有一種風俗,說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最好是提前準備壽衣。究竟為什麼要提前準備壽衣,說法不一樣。有人說越是提前準備了壽衣,人活的年齡越大。也有人說是為了防止人去世的時候來不及穿衣服,所以要提前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