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話題有點特別,和大家重點聊聊旅行中信用卡安全使用的問題。事情源自一位同學近期的遭遇:
幾天前,這位朋友的銀行信用卡,在半個小時內被盜刷了4次,均顯示在境外網購消費,累計金額近一萬元。幸虧他有手機簡訊通知,第一時間聯繫了發卡銀行,並及時將卡凍結,否則不知道還會被盜刷多少次。儘管他沮喪不已,但所刷交易已經完成
這位同學的旅行和刷卡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他當天立刻按銀行提供的帳單信息,聯繫了這4家交易商家。結果是:其中一家商戶很不錯,直接給他退款處理;一家說在調查;還有一家尚未回復;而另外一家以出於隱私為由拒絕幫助,無法提供盜刷者的信息(比如收貨人姓名,收貨地址等)
這個同學的遭遇,代表了相當一部分被盜刷者的實際情況。不幸中的萬幸是,關鍵的消費簡訊提醒,以及及時凍結信用卡,都幫助他避免了更多的盜刷。
這位朋友是一個謹慎的人,他回顧了下在境外旅行的過程,即使消費時卡也一直在視線內,基本不存在被克隆等情況。而在線上預定時,唯一填寫過銀行卡信息的地方,就是在Booking.com 預定房間時,他因此判斷可能是booking訂房時出現的問題,因為他旅行的目的地馬來西亞蘭卡威,是盜刷的重災區….
簡單百度了下「在Booking環節被盜刷」的關鍵句,果然有很多條目
也許很多同學至今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但是這種情況的確是存在的。其實Booking有點躺槍的意思,其他在線訂房的OTA,包括Agoda等,也時有這類case發生,問題在哪裡?
作為一線的在線預定網站,我們相信 Booking,Agoda等OTA,有完備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統,而IT系統也是比較穩定的。當你在上面訂房後,從Booking層面來說,數據沒有問題
Booking官網對此有明確的說明,我們相信!
不過問題在於,酒店在多數情況下,會拿到這些預定信息,尤其是預定人的信用卡信息,說句不好聽的,這個階段,你的信用卡信息,就已經流入了不可預測的PATH
Booking的解釋,如果不預付只訂房,信用卡信息則會被網站方發送給酒店方做進一步處理,這時就有信息洩露的可能
在東南亞,印度,歐洲部分地區,特別是一些小的酒店或Airbnb,由於酒店素質,或者說酒店工作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造成了用戶信息,尤其信用卡信息的外洩。信用卡背面的安全碼一旦外洩,配合卡號,實際上就等於別人拿了你的卡…….
當然我們說,信用卡是建立在你、銀行和商戶的互相信任之上,大多數的情況下,這種違法的事情發生概率很小。但在一些不守規矩的地區和小酒店,一旦發生就很麻煩了。 針對這件事,我們給出幾個建議:
1. 儘量別在Booking.com/Agoda上用信用卡訂小酒店/民宿;如果是大型的酒店,尤其國際連鎖酒店,這種情況幾乎很少發生
2. 如果非要在OTA上訂小酒店,建議用一張小額度的信用卡(專門訂酒店用),或臨時調整額度
3. 信用卡的各種安全措施用起來!比如:簡訊提醒,額度限制等,為自己的用卡安全護航
4. 很多同學在訂酒店時,會和酒店聯繫,如果碰上店家主動要求提供信用卡信息時,多長個心眼,不要輕易向他人提供信用卡號碼、有效期等信息,尤其是背面籤名欄後三位碼、查詢密碼、驗證碼等敏感信息。如果必須提供,先在Booking或Tripadvidor的評論中找找有沒有盜刷的投訴或評論,如果有哪怕一條,堅決不提供!
其實除了預定房間,信用卡信息被洩露還有其他方式,比如在預定機票時,常見的一種信用卡欺詐案例,就是假冒航空公司發送航班退改籤信息給旅行者,向旅行者索要信用卡信息「進行賠償」。若收到此類消息,一定要主動致電航空公司確認信息真實性,不要不加辨認直接提供信用卡信息。
另外在ATM機取款時,要注意周圍是否有可疑人物。如果在ATM取款時出現吞卡情況,請先檢查插入口是否可疑。必要時要立刻向銀行工作人員求助。如有人主動提出幫忙,例如告訴你重新輸入密碼,請保持警覺,以免密碼洩露。在國外消費時,如果在大型、正規的購物商場、知名網站、餐廳以及酒店等地方刷卡,一般不存在信用卡信息被盜的風險,但由於不少國家境內都存在著假冒ATM機的情況,旅行者在小型商戶、夜市店鋪等地方使用POS機刷卡消費時就要保持警惕。
境外旅行,信用卡是我們不可缺少的夥伴,保證用卡安全是關乎我們旅行質量和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出行前用信用卡預定酒店及其他服務時要格外小心。
你有沒有被盜刷的經歷?以及快速處置的例子?包括境外旅行預訂中使用信用卡的一些小技巧?歡迎在評論中與大家分享。
——————
世界那麼大 你帶我們去看看
如果你有好玩兒、新奇的旅行見聞
如果你有實用、貼心的旅遊攻略
如果你對這個世界懷揣著無比的熱情
並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歡迎你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作品
文字、照片、視頻……體裁不限
你走過的美好,怎能不讓別人知道?
投稿郵箱:dongyalin@s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