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冠傑在粵語地區可謂家喻戶曉,
不過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
原來「許家四傑」與潭山村還有淵源!
據了解,許姓已有3000多年歷史。河南許昌是許姓的最初發源地。在嶺南許氏中,以廣州「許地」許氏家族最為出名,其開基祖許永名約於清代乾隆三十七年(即1772年)間,從粵東澄海縣遷居至廣州。落籍後一直在廣州經商,後人在廣州高第街購買屋宇,聚居一方,稱為「許地」。
「許地」人傑地靈,從晚清至新中國成立後,許氏家族一直在中國社會發展中承擔重要角色,家族後人英傑輩出,其中有抗英功臣許祥光、民國粵軍總司令許崇智、辛亥革命元老許崇灝、被稱為「鐵血將軍」的東徵名將許濟、紅軍名將許卓、著名教育家許崇清、魯迅夫人許廣平等。
「潭山許氏」始於福建莆田縣,始祖宋代光祿大夫許彥先卜居潭山,後因官事遷住始興縣,其孫許青為潭山開村之祖。自許青來到潭山村務本裡,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流傳近三十代。
根據史料記載,潭山許氏第三代傳人生兩子,次子清卿(山嚇房),後人居山嚇坊。長子復卿生兩子,大子充中為(紅石房),後人居東街、西街、天南、亨美坊。次子成恭為(白石房),後人分別居住在天字、地字、玄字、黃字坊。後人皆出於這三房,共九坊。
許氏枝繁葉茂,散居在海內外的族人達6000多人。化龍鎮潭山村是番禺區最大的一個許氏村落。香港歌王許冠傑及其四兄弟都是潭山許氏的後人。根據潭山村老長輩開叔介紹:「論祖輩排,許冠傑四兄弟均出自紅石房。」
「香港歌王」許冠傑的父親許世昌是一位業餘中樂師,母親李倩雲是粵劇圈中人。四兄弟的名字序為文、武、英、傑,因幼承庭訓,許氏兄弟的演藝細胞遺傳自其父母。四兄弟均在貧窮中成長,但際遇各異。1991年許冠傑的父親許世昌病逝。老大許冠文1942年出生,是著名導演、編劇、製片人。許冠文高中時代就讀於香港喇沙書院,畢業於香港藝員培訓班。香港媒體曾報導過:許冠文與武打巨星李小龍曾是同級同學。1974年,許冠文離開邵氏,創立許氏兄弟公司,與嘉禾公司合作拍攝電影,全部都是他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老二許冠武1944年出生,曾從事過電影幕後工作,也做過攝影師,近年來主力在商界發展。排行第三的許冠英是1946年出生的,祖籍番禺化龍鎮潭山村。1950年,許冠英隨家人移居至香港,在鑽石山木屋區長大。後來搬到蘇屋村。蘇屋村既是當時香港典型的公共屋邨,又是見證著那一代香港基層的奮鬥故事。許冠英被稱為「一代笑匠」,因心臟病於2011年11月8日在香港病逝,享年65歲。其電影作品有《半斤八兩》、《殭屍先生》等。許冠傑後面還有一個妹妹。四弟許冠傑1948年出生,他是家族中的大紅人,是著名歌手和演員。許冠傑不僅是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更是香港樂壇自作自唱的先驅者,在香港樂壇裡有著「歌神」的尊稱。
2005年8月6日,許冠英攜許冠傑之子許懷欣回潭山村尋根問祖。當時,許冠英與許懷欣回到了祖屋。許懷欣在祖屋門前的那一口古井裡打了一小桶井水,嘗了幾口家鄉味的井水。在潭山村眾鄉親的陪同下,許冠英攜許懷欣來到浩明藝社展示廳參觀了極具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特色的「潭山乞巧工藝」。浩明藝社還把兩個做好的「乞巧公仔」贈送給了許懷欣,意為讓他記住家鄉。時年年底,許冠傑、許冠英在番禺英東體育館舉行了「獻給家鄉」演唱會,當年演唱會的場面非常火爆。
另外,其實香港著名歌星許志安也是潭山許氏後人。2011年7月,潭山村許氏大宗祠重光之喜那天,許志安攜家人回到許氏大宗祠拜祖,受到鄉親們的熱烈歡迎,並得到了眾歌迷的熱烈追捧。
【記者 shuga】
【編輯 楚韻】
通訊員 化龍宣傳
點擊播放 GIF 0.0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