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環島旅遊公路的開建,是海南全域旅遊邁上新臺階的重要一筆,在這條公路上將可以欣賞到哪些自然風光,領略到怎樣地人文風情?記者根據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提供的信息,為您提前「劇透」這條景觀多樣化程度全國第一的旅遊公路。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小暢
「點、線、鏈」串成「珍珠項鍊」
海南環島旅遊公路被定位為「國家海岸一號風景道」,公路全線五分之一路段可看到海景,兼具懸崖、海灘、溼地、沙丘、草原、農田、森林等多種風貌景觀,景觀多樣化程度全國第一。
海南環島旅遊公路的布局體現「點、線、鏈」相結合的「珍珠項鍊」式的空間形態。
點:以景點景區、特色城鎮、美麗鄉村、服務驛站等為點,創建濱海旅遊重要目的地和旅遊消費中心。
線:以環島旅遊公路為串線,形成濱海全域旅遊發展全要素有機連接。
鏈:以環島旅遊公路為平臺,創建「路道型」旅遊綜合體,形成「珍珠項鍊」式整體空間特色。
七大自然風光段
環島旅遊公路提出「7+2+1」景觀空間策略。環島公路擁有七分自然、三分人文的特色優勢。其中,70%自然風光生態路段;20%人文景觀營造路段;10%自然風光多功能體驗路段。
自然生態風光路段主要包括海防林路段、田園路段、溼地路段、椰林路段、風車路段、河口路段、臨崖路段等自然風貌段,總長約374公裡。
1、海防林路段:海防林路段包括木蘭頭-潮灘灣、銅鼓嶺-月亮灣、萬寧、三亞等27個路段,新改建長度約為136.5公裡。具體設計:林中夾道,生態修復,營造野趣神秘感;驛站周邊特殊路段,利用花喬、花灌營造四季花路;利用周邊特色觀景點,與觀景臺結合,融入慢行系統,借道觀海。
2、溼地風情路段:溼地路段在沿海較多區域分布,包括鋪前港、長圮港、馮家灣等14個路段,新改建長度約89.6公裡。具體設計:沿線溼地生態保護,半路半橋穿行或繞行;驛站周邊路段,架空棧道,實現「快進慢遊」;特殊景區與慢行系統相結合,設置觀景臺。
3、田園風情段:田園路段主要集中於海南西部和北部,包括木蘭港路段、龍灣港路段、昌化鎮路段等25段,新改建長度約94.7公裡。具體設計:腹地田園路段,保護田園風貌,自然穿行。
4、椰林路段:椰林路段主要包括文昌東郊、會文沙港、瓊海沙龍港-潭門、三亞椰夢長廊等6段,新改建長度約23.0公裡。具體設計:因地制宜,曲徑通幽,自然穿行;東效椰林驛站設置空中雲道,林中漫遊。
5、風車路段:風車路段包括潮灘灣風車段、感城鎮風車段、八所鎮風車段和馬角風車段等4段,新改建長度約45.9公裡。
6、河口銜接段:沿海區域有眾多的河流出海口,在河口區域結合旅遊公路架設橋梁。河口路段包括世紀大橋、新東大橋、潭門大橋、崖城大橋、洋浦大橋等24座,已建橋梁9座,待建橋梁15座。
7、臨崖路段:根據現狀山體條件,依山傍海建設懸崖路段,在懸崖峭壁中感受碧波萬頃。懸崖路段包括正門嶺路段、南燕灣-石梅灣路段和日月灣路段等3段。
兩大人文景觀路段
1、城鄉結合營造路段:該路段設計主要為城鎮風貌路段,包括陵水上溪村路段,昌江沙魚塘村路段與海尾鎮路段、儋州洋浦開發區路段、臨高調樓鎮路段等。
設計策略採取「借景」「修景」「造景」相結合。借景海南本土城鎮風光、鄉村風光、田園風光等。鄉鎮路段全線打造,設置5-10米綠地系統,防塵減噪;城鎮濱海路段,特色打造濱海觀景廊,呈現濱海城鎮。
2、文旅結合營造路段:風景旅遊區路段主要包括景區繁華路段與驛站周邊路段,全長54.9公裡。其中,景區路段主要包括文昌東郊椰林、陵水蘇維埃政府舊址、昌江海尾溼地公園、臨高角風景名勝區、澄邁富力紅樹灣等5個路段,全長27.9公裡。
驛站周邊路段主要包括文昌木蘭波光、樂樂嶺頭攬勝、東方琵鷺四更等18個路段,全長27.0公裡。
配套慢行系統、觀景臺等設施
環島旅遊公路科學規劃了慢行系統、停車區、觀景臺、養護工區、新能源補給站等各項服務配套設施。
1、慢行系統:慢行系統包括慢行道及相關設施,具備旅遊觀光、生態體驗和運動休閒等功能。環島旅遊公路的多種山海奇觀美不勝收,利用騎行道與步行道可遁入山林,借道出海,把遊客引向海南最壯觀的自然景象,實現「快進慢遊」。
2、停車區:項目全線共設置25處停車區,停車區配備座凳、躺椅、遮蔭喬木、緊急電話、衛生間等設施。
3、新能源補給站:項目全線共設置能源補給站14處,主要滿足旅遊公路沿線能源補給、車輛維修等功能。
4、觀景臺:在部分景色優美的路段,通過沿線實地踏勘和論證在景觀較好、視野開闊的地點共設置45處觀景臺作為體現「公路旅遊」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