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
優秀文藝作品第四十二期
非常時期
藝術作品總能鼓舞士氣、催人奮進
面對疫情
宜春的文藝工作者
積極投身於主題藝術創作
用各種方式記錄感人故事
謳歌人間大愛
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文藝界的力量
今天
我們一起欣賞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章
來自
宜春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護士
周理麗的抗疫故事
《油菜花兒黃》
油菜花兒黃
——來自一線的抗疫手記
口述:周理麗 記錄:彭亮
2020年的春天,是我人生最難忘的一個春天。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裡,我戰勝了自我,也吹拂到最柔和的春風,聞到了最溫暖的陽光,看到了最美的油菜花。
出徵:我看到油菜花在雨中顫抖
院裡在組建疫情戰鬥突擊隊時,我先後提交了三次申請書。每次按下紅手印的那一刻,就有一種信念:必須參加戰鬥,這是一名「戰士」的職責!
2月8日,我接到了趕赴「戰場」的命令。我的愛人是一名服役16年的海軍退役軍人,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他深深知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去的地方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是戰鬥就要面對生死。在我收拾行李時,他始終沒有作聲,只是默默幫忙。女兒已經送到父母身邊照顧,輕鬆上陣,這是最好的戰鬥方式。
2月9日9:00,載著我和同事的車輛從醫院出發。天空下著濛濛細雨,車輛行進在環城南路。雖然已經立春,但春寒仍然持續。透過車窗,我看到田野裡一片碧綠的油菜,油菜花正在抽心長蕊,它們在風雨中顫抖。但我堅信,只要雨過天晴,春風一吹,它們就會綻放。那一天,也將是我們勝利的日子。
戰鬥:我收到油菜花的約會
沒有過多的語言,也沒有繁瑣的戰鬥動員。一到新冠肺炎確診病人治療點,我們便按既定的動作投入了戰鬥。和所有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一樣,為了節約防護服,我們選擇上班前兩小時不喝水、少進食,以減少更換防護服的次數。工作期間,我必須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密閉的口罩和護目鏡。悶熱、不透氣,耳後、鼻翼皮膚磨破是常事。穿上防護服後我們彼此只能看到對方的眼睛,為了更好地識別對方,大家在防護服上寫上自己的名字。護目鏡上常常蒙上一層水霧,水霧裡我們的雙眼始終都閃亮著,大家都在用眼神交流,相互為對方打氣。
我負責護理的萬載王叔叔,他心理負擔特別重,而且和家裡人有著一定的誤會。為了幫助他調整心態,我一邊通過手機微信聊天為他鼓勁,另一邊通過視頻連線他家人,加強溝通。我知道,戰勝病魔,首先要戰勝心魔。我每天都會和王叔叔及他家人溝通多次,這就像一場愛心和生命的接力賽,他開始不斷地增強戰勝病魔的信心。
2月16日,彭大哥轉發了他寫的歌曲《以愛的名義》給我,同是攝影師的他在信息裡說:這是一首專門寫給你們一線醫務工作者的歌,獻給勇敢的你!油菜花馬上要開了,等你們凱旋,我們相約花海。
2月25日,王叔叔病癒出院。晚上,當我脫下重重的防護服時,收到了王叔叔和他的家人發來的很多感謝和祝福的信息。雖然當時很累很餓,但內心充滿一種力量:這是一場必勝的戰鬥。
2月26日,這是一個激動的日子,宜春市最後一名治癒者出院。透過窗戶,春光明媚,空氣格外的清新,遠處的田野裡油菜花競相開放。我知道離我們相約油菜花海的日子不遠了。
休整:我聞到了油菜花香
2月27日,我們按照要求進行14天的自我隔離觀察。這既是一次嚴格的休整,也是一次戰勝自我的考驗。14天的時間裡,每天一個人呆在房間裡,我想父母,也想家,是每天收到的無數祝福和鼓勵的信息,讓我倍感溫暖,也驅散了寂寞。
3月8日,是我們的節日,我收到單位和同事的祝福,還收到了「壹加壹」易姐姐為我們特製的蛋糕。他們在蛋糕上寫下最溫暖的祝福:共同期待春暖花開!窗外,和煦的春風吹了進來,我聞到了油菜花香,這是春天的味道!
凱旋:我看到油菜花兒黃
3月11日,是凱旋的時刻。回想一個月的日子,猶如另一個世界,生命如水,有時平靜,也有時澎湃,我們終於取得勝利,迎來春暖花開。車輛再次行進在環城南路,田野裡的油菜花已經全部開放。花開了,春來了,那一片花海,讓人心醉。那些金燦燦的油菜花,像是朦朧的月光和晨霧中的玫瑰揉合而成,那般輕柔,那般耀眼,那般芳醇!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如期而至。油菜花兒黃,我看到了生命的力量,看到了愛的傳遞,看到了祖國的強大。
3月12日,我們如期相約。在油菜花海,我留下2020年春天裡自己最美麗的笑臉。
作者簡介
周理麗:宜春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護士,從事醫護工作10餘年,多次被醫院評為「先進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參加宜春市郵橋傳染病分院突擊隊,勝利完成任務。
彭亮:袁州歷史文化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袁州區天台鎮人民政府文化旅遊辦公室主任。從事文化旅遊和新聞工作多年,多篇作品發表在《人民日報》等國家級媒體,抗疫歌曲《以愛的名義》《春的號角》被「學習強國」「江西文藝」等媒體展播。
來源:宜春市文聯
編輯:夏侯婷
編審:吳娓
監製: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