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首府馬德裡計劃實行局部封鎖,冬季旅遊業能否恢復成經濟增長...
該報告認為,當發病率超過每百萬居民100例時,傳播風險很高,西班牙8月錄得每百萬居民118.8例確診。 央行再次下調增長預期 鑑於目前嚴峻的疫情態勢,西班牙央行9月16日預測,西班牙復甦速度將慢於預期,至少需要到2023年才能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
西央行警告:西班牙面臨「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萎縮
來源:參考消息西央行警告:西班牙面臨「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萎縮參考消息網4月22日報導 法新社馬德裡4月20日報導,西班牙銀行當地時間20日警告說,由於致命的冠狀病毒大流行,西班牙經濟可能在2020
-
愛沙尼亞央行預測愛沙尼亞本年度經濟萎縮10%
愛沙尼亞中央銀行本周三表示,在疫情影響消退和沒有進一步限制措施的前提下,愛經濟將在2019年基礎上萎縮10%。根據愛沙尼亞中央銀行的預測,今年經濟下滑三分之二以上的因素來自外部需求的減少,而三分之一源於國內的限制措施。
-
歐洲央行加大力度應對經濟不確定性
在新一輪封鎖措施重創經濟、新冠疫苗剛剛問世、「脫歐」談判懸而未決等因素的影響下,歐洲經濟存在出現「雙底」的可能。由於不確定性仍很高,歐洲央行決策者10日決定擴大疫情應急貸款規模,以應對經濟面臨的挑戰,降低經濟進一步下行風險。分析人士認為,鑑於歐洲央行政策空間在縮小,更多財政刺激計劃應儘快接力。
-
法國央行稱經濟恢復比預期慢
【歐洲時報來米編譯】法新社12月14日報導,法國央行法蘭西銀行當日宣布,在2020年度疫情危機引發的「歷史性」大衰退後,法國經濟走出困境需要的時間比此前預期要長一些。三個月前,該機構預測法國經濟在2021年度將增長7.4%。 法國政府的預測稍微不同,認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本年度將收縮11%,來年增長6%。
-
2021年全球經濟10大預測(鉅派整理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中國2021年的GDP增長率為8.2%,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則預計為8%。世界銀行和中國社科院預測的增長率略低,為7.8%。 渣打銀行在最新的全球展望中預計,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加快至8%,並補充說,第一季度同比增速可能會激增至18%,這主要是由於去年早些時候歷史性收縮後的低基數。
-
英國央行:如未能達成脫歐協議,英鎊匯率可能會下跌
英國央行表示,疫苗可能會降低經濟前景的下行風險,英國近期的前景大致符合委員會在11月報告中的預期,即疫情將對短期支出造成更大的壓力。委員會設想資產購買速度最初可能會保持在當前水平左右,並在以後靈活放緩購買速度,同時同意將中小企業定期融資機制延長6個月。英國央行強調,如果歐盟貿易談判未能達成協議,英鎊匯率可能會下跌,而且相對於11月報告中的預測,CPI通脹可能會更高,GDP增長可能會更弱,預計明年春季CPI通脹率將大幅上升至目標水平。不過,在通脹方面取得良好進展的證據出現之前,英國央行不會收緊貨幣政策。
-
國際航協預測:4年後全球航空客運需求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國際航協方面預測,到2024年,全球航空客運需求(按照收入客公裡或RPKs計算)才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比此前的預測晚了一年。短途旅行的復甦預計仍將比長途旅行更快。因此,旅客數量的恢復速度將快於以RPKs計算的航空客運需求。然而,期待需求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可能2024年更為實際。
-
丹麥銀行調低瑞典經濟預測
瑞典每日新聞網1月7日報導,丹麥銀行瑞典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Grahn表示,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新冠疫情的擴散和更嚴格的限制措施將對今年的經濟產生較大影響。據我們所知,這些並沒有對製造業造成很大的衝擊,但是對消費者相關的服務業和部分零售業造成了較大衝擊。丹麥銀行將瑞典2021年的經濟增長預期調整為3.4%。去年10月,他們的預測是4%。
-
香港疫情告急!連續8日新增破百,二季度GDP大跌9%,失業率更攀升至15...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確診個案高企,形勢嚴峻,影響了社會民生,也困擾著經濟,令商店及企業承受經營壓力。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香港失業率已經攀升至6.2%,創15年來新高。香港經濟恢復到2019年全年水平至少得到2022年。」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同樣表示,「短期來看,新冠病毒疫情仍然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威脅,經濟前景仍面對很大的不確定性。此外,中美政治和經貿關係急劇轉差、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也為全球經濟前景增添不確定性。加上最近本地疫情出現反覆,本港經濟或需要較原來預期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
韓央行上調2020年經濟增長預期至-1.1%
報導稱,韓央行5月曾預測今年的經濟增速將時隔22年再現負增長,由於疫情蔓延,8月再次下調該預期至-1.3%。分析認為,韓國經濟今年前兩季度連續出現負增長,分別為-1.3%和-3.2%。第三季度首次扭負為正,韓央行可能據此對全年經濟增速進行小幅上調。韓央行還預測,明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為3%,也較此前預期的1.9%提升0.2個百分點。
-
疫情「二次」封禁,歐洲經濟何去何從,對什麼行業衝擊最大
不同於今年春天大規模「停擺」,11月德國的街頭遠比3月時熱鬧,早晚尖峰時段車流如潮,購物街區人群熙熙攘攘,一棟棟寫字樓燈火通明……在新一波疫情的衝擊之下,政府「二次」封禁措施顯得相對溫和,德國經濟社會仍在積極運轉。
-
新增近18萬就業 10月澳大利亞失業率攀升至7%
【澳洲網諾伊11月19日編譯報導】隨著更多人開始求職,上個月澳洲的失業率有所攀升。不過,隨著維州的解禁,僱傭人數也強勁增長。 澳廣網報導,澳洲統計局(ABS)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季調後10月失業率從9月的6.9%攀升至7%,優於路透社經濟學家預測的失業率攀升至7.2%。當月,失業的人數增加了近2.6萬人,同時統計求職人數的就業參與率從64.9%提升至65.8%。
-
2021年波蘭經濟預測
整個2020年波蘭經濟都是圍繞抗擊疫情這一主題,像全球絕大多數國家一樣,疫情對波蘭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波蘭自經濟轉型以來首次陷入衰退。儘管最終統計數據尚未發布,可以預計的是GDP起碼下降了3%左右。與病毒的鬥爭尚未結束,但經濟學家一致認為2021年將是波蘭經濟反彈和重返增長道路的一年。
-
受疫情影響,2020年西班牙經濟大衰退!
在今年六月份,歐洲央行就稱今年歐元區的情況對比往年會萎縮8.7%左右。西班牙銀行也在今年6月,預測2020年西班牙的經濟可能會萎縮9%-11.6%,因新冠疫情對依靠旅遊業的西班牙所造成的衝擊更甚於其他歐洲國家。
-
IMF最新預測出爐,2024年美國GDP達25萬億,日本5萬億,我國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於全球各大主要經濟體2024年的GDP做出了最新預測,其中美國、歐盟、日本將在今年出現負增長,明年迎來一定的經濟復甦,但是後期還要繼續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來判斷,而中國或將是唯一增長的大國。 2024年美國GDP總量將達到25萬億美元左右。那麼,未來4年美國真的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嗎?
-
這預測太樂觀了吧!2024年,印尼GDP將超過德國,升至全球第5名
IMF預測:2024年印尼GDP全球排第五名進入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但印度尼西亞的疫情控制相對出色——當前確診病例約9萬,且單日新增病例也不算很多。因此,IMF預測:2020年全年,印尼經濟可能只是略微負增長(下降0.3%)。
-
全球出國旅行需求減少57% 2024年之前難以恢復至疫情...
全球出國旅行需求減少57% 2024年之前難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Evelyn Zhang • 2020-09-13 19:24:31 來源:前瞻網
-
泰國央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上調今年經濟預測
原標題:泰國央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上調今年經濟預測 泰國央行23日舉行議息
-
國泰宣布裁員8500人,港龍航空停止營運,香港失業率升至16年新高!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朱麗娜編 輯丨和佳香港特區政府10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最新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由6月至8月的6.1%,上升至7月至9月的6.4%,創近16年來的高位,失業人數增至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