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一帶一路與杭州佛教」第二屆杭州佛教歷史文化學術論壇開幕

2021-03-04 菩薩在線



「一帶一路與杭州佛教」 第二屆杭州佛教歷史文化學術論壇開幕


參會的領導嘉賓

菩薩在線浙江訊 中國佛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內容,杭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佛教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有「東南佛國」之美稱。佛教歷史文化也是杭州這座城市深厚歷史文化和獨特人文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開了佛教歷史文化的豐厚底蘊,杭州獨特的人文傳統及其厚重的文化傳承將會失色許多。

2015年12月17日,「名城之緣」、「歷史之緣」、「文化之緣」、「東南佛國」的核心區域——杭州隆重舉辦「一帶一路與杭州佛教」第二屆杭州佛教歷史文化學術論壇。

此次出席的專家學者與高僧大德有:浙江佛教協會副會長、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大和尚;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杭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杭州韜光寺方丈月真大和尚;淨慈寺方丈戒清大和尚;香積寺監院衍空法師;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楊曾文教授;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社《世界宗教研究》雜誌社社長黃夏年教授。浙江省政協文史編輯部總編楊帆;宗教文化出版社編輯張越宏等。

論壇由杭州文史研究會常務處副會長宋傳水主持,杭州市副市長張建庭致辭;杭州市政協主席、杭州文史研究會名譽會長葉明向宗教歷史文化委員會授牌,並向宗教歷史文化委員會顧問頒發聘書;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楊曾文教授,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致辭。

杭州市政協主席葉明先生表示,本次論壇有幸邀請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佛界人士參加,這是大家對杭州市政協和文史研究會工作的大力支持。大家圍繞「一帶一路與杭州佛教」論壇主題,暢所欲言,交流探討,發表真知灼見,深入開展相關問題的研究探討,爭取有更多高水準的學術成果問世,共同為助推杭州融入 「一帶一路」戰略,加快推進城市國際化建設,促進杭州佛教文化繁榮發展建言獻策。杭州市政協 作為大團結大聯合組織,在座的各位專家學者就是政協的「文化親人」,在場的各位高僧大德就是 政協團結聯誼的重要對象。我們要進一步強化政協團結統戰功能,深入開展「政協走親」活動,加 強聯繫、加強聯誼、加強溝通,一如既往地支持佛教界擴大對外交流合作,參與不同文明、文化之間的對話,一如既往地支持各位專家學者參與杭州歷史文化研究,共同為推動杭州改革發展和文化名城強市建設獻計出力。

最後,黃夏年教授作論壇學術總結,金陵圖書館館長、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董群代表學者致辭,杭州文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宋傳水致閉幕詞。

古代的絲綢之路不僅僅為當時東方和西方提供了政治、經濟往來的紐帶,也為東西方不同文明架設起了溝通的橋梁。通過古代的絲綢之路,佛教傳播到了中國,與中國本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起構成了圓融、智慧的中國傳統文化。同時,行走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法顯、玄奘、義淨等西行求法的僧人,也將中國的優秀文化帶到了印度等地,他們留下的《大唐西域記》等文字資料也成為研究當時當地歷史的珍貴史料。

「一帶一路」是我們國家的一個重要發展戰略,不僅涉及政治領域、經濟領域,還涉及到文化領域和宗教領域。「一帶一路」戰略是多個領域共同發展的戰略,絲綢之路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精神,啟迪我們在「一帶一路」戰略建設中要更好地發揮「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作用。

本次論壇以「一帶一路與杭州佛教」為主題,重點研討杭州佛教文化對外交流以及佛教在「一帶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眾所周知,絲綢之路不僅僅是一條經貿之路,更是一條文化之路,各類文明匯聚此道,以其包容開放的精神,發展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共建了世界文化溝通交流的平臺。在人類歷史上,佛教文化為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交融、互學互鑑樹立了成功典範,為推動世界文明進步與發展、增進地區間的和平與友誼發揮了重要功能和作用,產生了深遠影響。

杭州自古盛產絲綢和茶葉,是海陸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杭州通過絲綢之路,不僅促進了經濟繁榮,也促進了包括佛教文化在內的多元文化的形成。自兩漢之際佛教經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開始,杭州就逐漸成為佛教文化的重要區域,被譽為「東南佛國」,在對外的交流中佔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杭州佛教既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印度佛教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佛教文化影響日本、韓國的重要節點。唐末五代以降,迄至明代初葉,凡五百餘年間,日本、朝鮮等國的「入宋僧」、「入元僧」、「入明僧」參訪求學,多以杭州區域為首選之地,影響卓著,為人稱道。

同樣,佛教典籍文化的交流,向來是中國與東南亞佛教交流的重要構成。高麗王朝初期,杭州著名高僧永明延壽所撰《宗鏡錄》100卷及其詩偈等作品,流傳到高麗。高麗光宗閱覽之後,深為嘆服,常派遣使節致書延壽,贈金縷袈裟、紫晶數等禮物,敘弟子禮,更有贈送佛像、佛金等物。這充分說明杭州佛教文化的獨樹一幟之處,在對外交流史上具有顯著的歷史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編:妙雙 責任編輯:楊帆)


佛經摘錄: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摘自:《太上感應篇》


相關焦點

  • 第二屆河北禪宗文化論壇全程報導_華人佛教_鳳凰網
    2012年5月19日,第二屆河北禪宗文化論壇在邢臺隆重開幕。海內外百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遼金元佛教文化研究、生活禪研究、禪學及佛教文化研究等方面展開為期兩天的學術研討。鳳凰網華人佛教全程報導論壇盛況,詳解禪風文化。
  • 5月杭州南傳佛教文化活動有看點—助力「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涵蓋了中亞、西亞、東南亞、南亞、北非和東非,輻射東亞及西歐。「一帶一路」沿線主要都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其中,還涉及宗教文化。  加強對宗教文化的認知,充分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一帶一路」建設就會事半功倍。
  • 海絲佛教新篇章!第三屆海絲佛教福建論壇在福州開幕
    2019年9月21日,「初心不忘·宗風遠紹」第三屆海絲佛教福建論壇——紀念雪峰開山義存真覺大師圓寂1111周年系列活動於福州開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謝遠琨)歡喜合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陳樂)2019年9月21日,「初心不忘·宗風遠紹」第三屆海絲佛教福建論壇——紀念雪峰開山義存真覺大師圓寂1111周年系列活動於福州開幕。
  • 「一帶一路」國際僧青年學術論壇在漳州南山寺閉幕
    「一帶一路」國際僧青年學術論壇在漳州南山寺閉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福建省佛教協會)論壇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福建省佛教協會)2019年10月13日下午,「初心不忘·宗風遠紹」第三屆海絲佛教福建論壇——中國漳州·南山之光系列活動之「一帶一路」國際僧青年學術論壇在南山寺舉行閉幕式。
  • 「初心不忘·宗風遠紹」第三屆海絲佛教福建論壇在福州旗山萬佛寺...
    「初心不忘·宗風遠紹」第三屆海絲佛教福建論壇——紀念雪峰開山義存真覺大師圓寂1111周年系列活動閉幕式在福州旗山萬佛寺舉行。第二議程專題學術研討由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張雲江主持,江西省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所長歐陽鎮擔任評議人。
  • 百位學者邢臺論禪 第二屆河北禪宗文化論壇開幕
    第二屆河北禪宗文化論壇開幕式由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肖佔軍主持(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李保華)參會人員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李保華)鳳凰網華人佛教邢臺訊:2012年5月19日上午,第二屆「河北禪宗文化論壇——遼金元時期的華北佛教」在河北邢臺隆重開幕。
  • 首屆「一帶一路」與亞洲佛教文化論壇暨海堂山佛教專題論壇演講...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與推進為當代中國佛教走出去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而作為一個職業研究和創作佛教藝術的書畫家,也一直在思考,中國的佛教繪畫藝術國際化的符號語言。一,豐富多彩的中國佛教藝術談起「佛教」和「佛教藝術」,都與「一帶一路」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息息相關。
  • 第四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在馬來西亞古晉開幕
    2014年12月6日上午,第四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在馬來西亞砂勞越古晉帝宮大酒店隆重開幕。(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砂勞越州首席部長拿督巴丁宜丹斯裡阿德南沙登為論壇鳴鑼(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2014年12月6日上午,第四屆世界居士佛教論壇在馬來西亞砂勞越古晉帝宮大酒店隆重開幕。
  • 2019回眸|杭州靈隱寺積極加強對外文化交流
    近年來,靈隱寺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宏偉戰略目標,充分發揚佛教文化對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的獨特優勢,曾多次走出國門,以多種形式和手段,與國內外友好人士廣結善緣,展示佛教中國化的魅力,講好中國佛教故事。
  • 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級論壇即將在杭州...
    2016年在波蘭舉辦的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級論壇開啟了中國—中東歐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合作與交流機制,建立了中國—中東歐國家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國際研究和學術交流平臺,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專家國際合作。
  • 首屆中國馬來西亞「一帶一路」國際交流文化 暨中國佛教藝術「一帶...
    首屆中國馬來西亞「一帶一路」國際交流文化 暨中國佛教藝術「一帶一路」巡展籌備座談會 央視網報來源:中國網 2017年07月26日 16:42 A-A+ 15世紀鄭和七次下西洋、五次駐節馬六甲,留下許多歷史佳話,由南下移居馬來的華人先民建於16世紀時期的青雲亭與水月宮是馬來西亞現存的最古老的佛廟,它是馬來西亞俗信佛教的開端,更是中馬兩國佛教文化交流合作的見證。
  • 大天鵝連接「一帶一路」第三屆國際海洋油畫學術高峰論壇即將舉辦
    在大天鵝集體「返鄉」之際, 11月2日至3日,「一帶一路」語境下的中國海洋油畫未來發展與傳播——第三屆國際海洋油畫學術高峰論壇暨國際海洋繪畫展將在榮成市好運角旅遊度假區舉辦。海洋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帶一路」戰略為海洋文化傳播融合提供了有效途徑。大天鵝遷徙之路途經「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成為各國文化往來的「信使」。
  • 「21世紀海絲佛教•福建論壇」在福州隆重開幕
    慈愛的彰顯,全球性倫理的構建,需要勇為的世紀先鋒;需要大家於弘法利生的徵程上進擊不息;需要南北傳佛教的交融合作,肝膽相照;需要東西方文明的對話互鑑,風雨同舟!大家的這些心念,成就了這次盛會——「21世紀海絲佛教•福建論壇」由此誕生了。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陳榮凱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陳榮凱指出:中國己把「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新的國家戰略,並把福建定位為「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區」。
  • 第二屆海峽兩岸武當文化論壇開幕 陳雲林連戰題詞
    :「和平橋梁」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文化石落成揭幕 佛教在線湖北訊 第二屆海峽兩岸武當文化論壇於2010年11月10日在湖北十堰武當山開幕,來自臺灣主要宮觀負責人和兩岸道教學術界權威人士等近300人與會。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助理、海協會副會長李亞飛,湖北省副省長田承忠等出席當天論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為論壇題詞。陳雲林題詞:「仙山雲篆,薈萃武當,同根一脈,源循兩岸」,連戰題詞為:「和平橋梁」。李亞飛當天向武當山管委會頒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牌匾。這是繼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之後全國第二個「對臺交流基地」。
  • 「第二屆河北禪宗文化論壇」在邢臺開幕
    論壇開幕式現場與會專家學者合影留念佛教在線河北訊 2012年5月19日至20日,「第二屆河北禪宗文化論壇」在邢臺舉行。希望河北佛教界為經濟建設凝心聚力,和諧社會貢獻力量,為文化建設添磚加瓦。傳印長老在致辭中說,河北是古代北方佛教的重鎮,尤其是禪宗文化歷史悠久。河北省佛教協會成立於1988年,雖然起步不早,但發展很快。近年來在淨慧長老的倡導下,提出生活禪理論,非常契合現代人的要求,上契佛理,下契生活,契理契機,發揚民間佛教。這與佛教四眾弟子愛國愛教的努力,黨和國家對佛教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 佛教文化建設情況匯報會在浙江杭州永福寺召開
    佛教在線杭州訊 2010年1月11日,佛教文化建設情況匯報會在浙江省杭州市永福寺召開。會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平一行首先聽取了杭州市民宗局副局長關於2009年佛教工作情況的匯報,並對杭州佛學藝術研修苑建設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對搞好大靈隱寺景區建設和做好民族宗教統戰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 躬行五載路:合盧寺「藥師佛信仰與佛教中國化」論壇閉幕
    藥師化信仰與佛教中國化論壇分組討論(攝影:妙雨) 9月20日至21日,第五屆「藥師佛信仰與佛教中國化」論壇於煙臺圓滿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就藥師信仰相關議題交流思想。
  • 第六屆「西湖—日月潭」兩湖論壇即將在杭州舉行
    本著全力推動杭州與南投經濟、文化、旅遊、農業、宗教等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宗旨,兩湖論壇一路走來已經到了第六個年頭。這六年間,兩地展開了積極、深入、有效的交流,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
  • 「菩提行願之旅」——2016亞洲佛教青年交流暨第二屆兩岸青年佛教...
    「菩提行願之旅」——2016亞洲佛教青年交流暨第二屆兩岸青年佛教論壇於臺灣隆重開幕合影留念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6年7月27日,2016亞洲佛教青年交流暨第二屆兩岸青年佛教論壇在臺灣臺中市長榮桂冠酒店隆重開幕。
  • 大天鵝連接「一帶一路」第三屆國際海洋油畫學術高峰論壇在威海...
    此次活動主題為——「一帶一路」語境下的中國海洋油畫未來發展與傳播。來自義大利、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泰國、不丹等國家的藝術機構,和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北京服裝學院等國內藝術院校的60多位專家,通過作品展覽、論壇研討等方式,共同就海洋繪畫進行深入探討,對中國海洋油畫在國際化語境下的未來發展進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