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1月15日至19日 中國記協第四屆理事會在北京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李瑞環、李鐵映、丁關根、宋任窮、孫起孟、王任重、程思遠等出席開幕式並同與會人員合影。同時在開幕式上表彰了60個"全國先進新聞集體"和398名"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此次理事會通過中國記協工作報告和修訂後的中國記協章程,新的會章規定中國記協實行團體會員制。理事會選舉吳冷西為主席,邵華澤、李彥、郭超人、馬慶雄、王立行、許川、丁錫滿、張琮、楊子才為副主席,顧問穆青、劉尊棋、趙超構,書記處書記王哲人、唐非。
3月13日 中國記協與全國婦聯聯合召開《中國婦女--發展--媒介》研討會。
3月底 中國記協部分同志參加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兩會新聞中心工作,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王哲人任新聞中心主任。
4月 中國記協成立學術研究工作部。
4月11日 北京市和國家體委負責人伍紹祖等在中國記協舉行中外記者新聞發布會,談中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事。
4月17日 應外交學會要求,中國記協安排前美國總統尼克森撰稿班子負責人、《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高級編輯格根與首都新聞單位國際編輯座談。
4月21日 中國記協組團赴上海浦東易地採訪,並考察、學習上海記者之家的經驗。
4月24日 國家稅務局局長金鑫在中國記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
4月30日 東協國家記聯代表團應中國記協邀請訪華。
5月6日 中國記協和國家民委在長城飯店聯合舉行中外記者電影招待會,放映關於西藏的紀錄片。
6月中旬 中國記協組織部分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獲得者赴廣西採訪。
6月20日 中國記協舉行紀念建黨70周年"繼承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座談會"。
6月中旬 中國記協在深圳設立港澳臺工作站,辦理港、澳、臺記者採訪事宜。
6月26日 中國記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外記者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禁毒委員會秘書長俞雷談禁毒問題。
6月底 中國記協組織香港記者赴西藏採訪。
7月3日至11日 中國記協舉辦首都新聞界《中華大家唱卡拉OK曲庫》比賽。
7月15日至18日 中國記協和範長江新聞獎基金會主辦的首屆範長江新聞獎評選在北京舉行。9名中青年新聞工作者獲獎,30人獲提名獎。範長江新聞獎是常設全國性新聞獎,獎勵對象是新聞單位55歲以下在職記者。
7月23日 中國記協與中國殘聯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殘疾人事業好新聞"頒獎。
8月1日至20日 中國記協舉辦經濟新聞研修班,全國102家地市報、臺等新聞單位的編輯記者參加。
8月5日 中國記協為出版發行《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一書舉行首都新聞界座談會。
8月14日 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李賢德等赴平壤出席亞洲各國記協負責人會議。
8月27日 國務院新聞發言人袁木就我國上半年國民經濟情況在中國記協舉行中外記者新聞發布會。
9月2日 中國記協邀請新華社記者範麗青、中新社記者郭偉鋒向首都新聞界作訪臺情況介紹。
9月20日 應中國記協邀請,非洲著名學者、記者、坦尚尼亞前政府部長巴布訪華。
9月23日 中國記協機關及下屬單位職工向災區人民捐贈的棉衣、棉被等送往安徽。
10月7日 應中國記協邀請,美國報業協會訪華觀光團訪華。
10月18日 由中國記協主辦的全國綜合性年度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中國新聞獎"首屆評選在南京舉行,153件1990年度內公開刊播的新聞作品獲獎。
10月24日 中國記協召開首都新聞界抗洪救災宣傳報導先進事跡座談會。
11月28日 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在中國記協就"中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舉行新聞發布會。
12月9日 中國記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首屆"中國新聞獎"、首屆"範長江新聞獎"頒獎大會。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和宋任窮、胡喬木、雷潔瓊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了大會並頒獎合影。
12月10日 中國記協四屆理事會第二次常務理事會在京召開,中宣部部長王忍之到會講話。
12月15日至16日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京舉行成立大會。王哲人被推選為理事。
12月23日 中國記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抗洪救災好新聞"頒獎會,中宣部部長王忍之等領導出席會議。
1992年
2月11日 由全國政協接待的臺灣教授團到中國記協就有關新聞業務進行座談。
2月24日至3月5日 中國記協主辦的農村宣傳報導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學。各省、市農民報總編、副總編50餘人參加。
2月24日 中國記協與中宣部、廣電部在中國記協聯合舉行山西電視臺記者張根昌先進事跡報告會。中國記協授予張根昌"無私奉獻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
2月28日 中國記協召開報紙"周末版"現象座談會,分析周末版興起的原因和發展趨勢。
3月11日 中國記協與中宣部新聞局聯合召開運用新聞背景提高新聞價值的研討會。
4月3日 中國記協召開"經濟報導座談會"。
4月10日至11日 中國記協和衛生記協邀請吳階平、關幼波等名醫到中國記協為老新聞工作者進行健康諮詢、義診。
5月26日 亞太地區新聞研討會在京開幕。吳冷西、李彥、李賢德等出席會議。
5月下旬 中國記協舉辦科技新聞研討班。
7月初 中國記協接待採訪兩岸關係研討會的臺灣記者。
7月 由中國記協"中國新聞獎"評選辦公室主編的首屆中國新聞獎作品選出版發行。
8月3日 勞動部部長阮崇武在中國記協舉行外國記者午餐會,介紹中國勞動制度改革情況。
8月31日 中國記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表彰參加第25屆奧運報導的新聞工作者;下午在中國記協舉行慶祝奧運報導成功的報告會。
9月初 中國記協首次組織大陸新聞記者赴臺灣訪問。
10月份 中國記協部分同志參加中國共產黨十四大新聞中心工作。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唐非任新聞中心主任。
10月21日 美國自由論壇董事會和中國記協及首都主要報刊負責人圓桌會議在中國記協新聞發布廳舉行。
11月15日 印度新聞代表團應中國記協邀請訪華。中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漢生會見。
12月3日 財政部長劉仲藜在中國記協就《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情況舉行中外記者新聞發布會。
12月19日至22日 中國記協舉辦的'92全國新聞學術年會在濟南召開,全國新聞界70多人出席。會議收到論文146篇,評選出優秀論文40篇。這是中國記協召開的首次新聞學術年會。
12月24日至25日 中國記協舉辦新聞界書法大賽評選活動。
1993年
1月上旬 中國記協接待前來採訪澳門基本法的港澳記者。
1月下旬 中國記協接待採訪紀念宋慶齡誕辰100周年活動的港臺記者。
2月23日 中國記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屆中國新聞獎、第三屆現場短新聞獎和'92全國新聞學術年會獲獎論文頒獎大會。
3月 由中國記協和範長江新聞獎基金會主編的《首屆範長江新聞獎論文集》出版發行。
4月25日 中國記協組織中央新聞單位記者赴西沙群島採訪。
5月12日 中國記協舉辦關於新聞"侵權"、"損害名譽"等法律知識座談會。
5月25日至29日 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由中國記協、全國農民報協會、農民日報、北京日報(郊區版)聯合主辦"亞洲農業記者研討會",記協主席吳冷西、書記處書記唐非、李賢德出席開幕式和記者招待會。
5月26日 中國記協與武漢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經濟宣傳研討會"在武漢舉行。
6月8日 中國記協舉行中美新聞工作者座談會。
6月10日 中國記協組織人民日報、新華社等6家新聞單位的記者與馬爾地夫外長座談。
7月20日 中國記協舉行環渤海地區採訪活動新聞發布會,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出席會議。
8月17日 中國記協召開首都部分新聞單位負責人座談會,就如何貫徹中宣部、新聞出版署禁止有償新聞《通知》精神,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進行座談。
9月3日 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在中國記協舉辦關於"中國投資機會國際研討會"的新聞發布會。
9月下旬 香港政府新聞主任團訪問中國記協。臺北報業公會團訪問中國記協。
11月17日至28日 中國記協與中國企業報協會在京聯合舉辦企業報負責人研討班。
12月17日 中國記協舉行第三屆中國新聞獎、首屆韜奮新聞獎頒獎大會。
由中國記協和中國韜奮基金會主辦的韜奮新聞獎,是常設全國性新聞獎,獎勵對象是在新聞單位從事新聞編輯、通聯、校對等工作的現職新聞工作者。每屆評選10名獲獎者和30名提名獎獲得者。
12月21日 中國記協舉行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暨學習毛澤東同志新聞思想座談會。
1994年
1月1日 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楊文鬥因突發心肌梗不幸逝世,享年61歲。
1月15日 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李賢德等赴印尼參加東協記聯代表大會。
3月22日 中國記協與新聞教育學會聯合舉辦紀念徐寶璜誕辰100周年及新聞學術研討會。
4月26日至4月30日 中國記協舉行四屆二次理事會。會議決定增補肖東升同志為書記處書記。
4月下旬至5月上旬 中國記協採訪團赴青海採訪。參加採訪的青年記者寫信給中國記協負責人,暢談學習範長江、腳底板下出新聞的體會和收穫,受到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同志的肯定。青海省政府致信中國記協,對這次採訪報導活動表示感謝。
6月27日至7月23日 中國記協與天地一AST電腦教學培訓中心聯合舉辦"新聞記者電腦學習月"活動。
7月16日 中國記協與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聯合舉行"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建成投產"新聞發布會。
8月23日 中國記協組織部分全國性新聞獎獲得者到內蒙古採訪並與當地同行座談。
9月15日 應中國記協邀請,阿爾巴尼亞記協主席率團訪華。
9月17日 中國記協主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及香港新聞研討會在武漢開幕,中國記協領導人李彥、王哲人、唐非出席會議。
9月19日 應中國記協邀請,奧地利新聞代表團訪華。榮毅仁副主席、李嵐清副總理先後接見。
10月22日 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宣傳部、總政宣傳部支持中國記協做好"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評選工作。
11月11日 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王哲人出席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交流發展會議。
11月中旬 中國記協接待臺灣新聞媒體來京報導臺灣東吳大學校長章孝慈病情的記者。
12月9日 中國記協舉辦在京會員單位財務人員聯誼會。
12月28日 中國記協組織中央各部委新聞發言人座談聯誼會,國務院新聞辦主任曾建徽出席並講話。
1995年
1月4日 中央有關文件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新聞工作者協會的作用。記協是黨領導的新聞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同新聞界密切聯繫的橋梁和紐帶。黨委宣傳部要加強同記協的聯繫,多聽取他們的意見,及時通報情況,提出工作建議。要支持他們按照黨的方針政策積極開展工作,在維護新聞工作者合法權益、行業自律、業務交流、隊伍培訓、新聞評獎、理論研究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
1月10日 中國記協召開"首屆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評選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根據中宣部領導同志意見,由中國記協主辦的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獎,是常設全國性新聞獎。
2月14日 中國記協舉行中國文化扶貧中外記者茶話會,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徐惟誠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2月21日至22日 中國記協首次舉辦期刊會員單位"'94期刊"優秀封面展評會。
3月24日 中國記協召開首屆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頒獎會。程思遠、布赫、錢正英等中央領導同志出席。
4月7日 瑞士記聯主席普呂格抵京,採訪保護熊貓工作並採訪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
4月7日 中國記協舉辦全國"百佳"獲獎者小型報告會。
4月13日 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肖東升率由海政宣傳部組織的中央主要新聞單位新聞採訪團赴南沙、西沙採訪。
4月中旬 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中國記協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聯合進行的中國女新聞工作者問卷調查,歷時一年完成調查任務。
5月12日 中國記協舉行新聞界八秩百老同賀會。
6月5日 "中國記協機構改革方案"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審核,並報國務院領導和中編委領導批准後印發實行。
6月19日至28日 中國記協舉辦首期全國新聞獎獲得者研修班。吳冷西出席結業儀式並講話。
7月25日 中國記協在新華社舉行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報告會。
8月10日 中國記協召開首都新聞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座談會。
8月中旬 中國記協部分同志參加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宣傳動員委員會的工作。肖東升任宣傳動員委員會副主任兼中國記者部部長。由記協機關幹部組成的中國記者部負責國內記者的聯絡和管理工作。中國記協還參與了境外記者部、NGO論壇、新聞中心等工作。
9月25日 中國記協舉行《中國婦女新聞工作者現狀與發展調查》的新聞發布會。
9月30日 中國記協的代表作為參加NGO非政府組織論壇中國代表團成員,與各國代表開展關於媒介傳播的交流討論。
11月2日 由全國性新聞獎獲得者組成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七人赴泰國訪問。
11月5日 中國記協、新聞出版署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鄒韜奮誕辰100周年大會,同時頒發第二屆韜奮新聞獎。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鵬、丁關根、鄒家華等出席。鄒家華同志為《首屆韜奮新聞獎文集》題詞"學習韜奮熱愛人民,真誠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11月10日 中國記協召開首都主要新聞單位研究機構負責人座談會,宣布根據中編辦批覆精神,中國記協國內部兼學術研究工作部,並在該部內增設學術研究工作處。
11月25日至12月5日 應鷹潭市委邀請,中國記協組織"韜奮新聞獎"獲得者赴鷹潭進行"韜奮故鄉行"採訪。
11月28日 中國記協召開"從世婦會新聞報導看兩種新聞觀"研討會。
12月4日 應中國記協邀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經濟記者代表團訪華。國務院外辦主任劉華秋會見代表團。
12月22日 中國記協國內部,新聞出版署報紙司、中國企業報協會聯合舉行首屆"十佳百優企業報"頒獎會。
1996年
2月1日 中國記協召開首都新聞界學習貫徹江澤民同志視察《解放軍報》重要講話的座談會。
3月8日 中國記協召開關於"加強正面報導、增強政治意識"座談會。
4月7日 中國記協第15次訪日新聞代表團出訪日本。
4月17日 中國記協組織全國性新聞獎獲獎者採訪團啟程赴貴州採訪。
4月19日 中國記協和中國新聞學院召開《新聞倫理學論綱》出版暨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研討會。
5月13日 中國記協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傳達了中央書記處關於召開中國記協第五屆理事會的指示。中組部、中宣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
5月13日 應中國記協邀請,芬蘭記協代表團訪華。
7月初 由首都新聞單位記者組成的中國記協重走"孔繁森之路"採訪團赴西藏阿里和南疆地區採訪。
7月20日 應中國記協邀請,古巴記聯主席圖瓦爾訪華。
7月24日 中國記協舉行首都新聞界學習江澤民同志紀念建黨75周年講話座談會。
7月26日 中國記協召開四屆八次常務理事會,傳達中央對中國記協召開第五屆理事會進行換屆的指示精神,審議會議的主要文件,討論籌備工作等事宜。
8月19日 中國記協舉辦"採訪奧運歸來談體會--首都部分新聞工作者座談會"。
9月3日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助的中國記協計算機應用培訓班舉行開學典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北京代表處官員等出席。
9月17日 應中國記協邀請訪華的韓國新聞代表團,與中國新聞界人士就"中韓兩國文化之比較"進行座談討論。
10月15日 中國記協舉行"首都新聞界貫徹、落實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精神及學習江澤民同志視察人民日報時的重要講話"座談會。
10月18日 中國記協舉行第六屆中國新聞獎頒獎儀式,會後召開中國記協四屆九次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有關召開中國記協第五屆理事會的重要事項。
10月20日 中國記協和新華社共同舉辦"穆青新聞作品研討會"。中宣部副部長徐光春出席會議講話並轉達了丁關根同志對穆青新聞作品研討會召開的祝賀。
10月21日至28日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胡錦濤等會見全體理事併合影留念。丁關根代表黨中央致辭。理事會通過了邵華澤作的工作報告並修改了中國記協章程。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機構:名譽主席吳冷西、穆青。主席邵華澤,副主席鄭夢熊、南振中、劉習良、於順昌、滿運來、胡興華、秦紹德、李孟昱、姚志能、慄國安。書記處書記鄭夢熊、王哲人、肖東升、梁貴和、張忠貴。鄭夢熊為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王哲人為黨組副書記,肖東升、梁貴和、張忠貴為黨組成員。
10月23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確定中國記協等8個單位可主辦全國性評獎。
11月6日 中國記協國內部與中國地市報研究會在平頂山市召開全國地市報發展趨勢研討會。
11月11日 中國記協組織首都新聞單位記者赴廣西貧困地區進行扶貧工作採訪。
11月16日 邵飄萍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在浙江省金華市舉行。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鄭夢熊出席紀念會並講話。
11月 中國記協國內部,邯鋼集團、邯鄲日報聯合舉辦"深化邯鋼經驗,搞好國企報導"研討會。
12月4月至18日 美國《費城問詢者報》專欄作家特魯迪·魯賓來華訪問,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會見並接受採訪。
12月11日 中國記協組織部分駐京外國記者參觀採訪首都鋼鐵公司。
12月13日 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王哲人為團長,李彥為顧問的中國記協代表團赴臺灣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暨港澳新聞研討會。
1997年
1月10日 由中國記協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助的"新聞與市場經濟"高級研修班在京舉行。
1月11日 中國記協召開主席、副主席會議,審議記協1997年工作要點、記協《章程》、《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新聞獎勵基金細則等。邵華澤主席主持會議。
1月12日、13日 中國記協舉行兩次老新聞工作者新春茶話會。
1月15日 中國記協舉行中外記者新春聯誼酒會。
1月23日 中宣部、廣電部、新聞出版署、中國記協聯合召開全國新聞系統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反對有償新聞電視電話會議。中宣部、廣電部、新聞出版署、中國記協聯合發出《關於禁止有償新聞的若干規定》,中國記協發布新修訂的《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和《關於建立新聞工作者接受社會監督制度的公告》。會後,中國記協在國內工作部增設舉報中心辦公室,並公布了舉報投訴電話。
1月29日 中國記協舉行首都新聞單位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座談會。
1月31日 中國記協召開社會各界人士座談會,徵求對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的意見和要求。
1月底 中國記協學術研究工作部結束了歷時半年的全國新聞研究機構基本情況調查,並印發"全國新聞研究機構基本情況調查報告"。
2月18日 中宣部副部長徐光春同志主持召開由中宣部、廣電部、新聞出版署、中國記協有關負責人出席的會議,研究《關於建立新聞工作者接受社會監督制度的公告》發布後,有關舉報投訴、核查等問題。會議決定,對禁止有償新聞舉報投訴的查處督辦以中國記協為主,其他部門密切配合。
2月24日 中國記協舉行首都新聞界人士沉痛悼念鄧小平同志,緬懷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座談會。
3月7日 中宣部批覆同意中國記協主辦的中國新聞獎、範長江新聞獎、韜奮新聞獎、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獎為常設全國性新聞獎。同時還批覆中國記協和中國殘聯主辦的中國殘疾人事業好新聞獎,中國記協和國家科委主辦的中國科技新聞獎,中國記協和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主辦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新聞獎,中國記協和團中央主辦的"五四"新聞獎等為常設全國性新聞獎。
3月10日 中國記協發出關於舉辦第七屆中國新聞獎論文評選暨'97全國新聞學術年會的通知。這是中國新聞獎首次把新聞論文列為評選項目。
3月11日 中國記協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培訓中心合辦的'96在職碩士研究生班舉行開學典禮。
3月14日 中國記協在寧波召開工作會議,討論1997年記協工作。各省、市、自治區記協主席和秘書長參加,邵華澤主席出席會議並講話。
3月15日 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梁貴和赴法國出席聯合國教科文國際傳播發展計劃(簡稱IPDC)政府間理事會第17屆會議。
3月底 日本新聞協會代表、國際事務主管中島源吾來京,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鄭夢熊、書記處書記梁貴和同他就兩國記者組織恢復交流事宜交換了意見。
4月9日 中國記協、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召開"新聞扶貧座談會",中國記協向全國新聞界發出《關於開展新聞扶貧活動倡議書》,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等參加會議並講話。
4月20日 中國記協接待法國《ELLE》婦女雜誌社總編瑪麗,她來華採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婦女風貌。全國政協副主席何魯麗會見。
4月23日 中國記協為解決常設全國性新聞獎沒有評選獎勵經費的困難,發出《關於建立中國新聞獎勵專用基金的通知》。
5月1日 《中華新聞信息報》經新聞出版署批准,更名擴版為對開8版的《中華新聞報》。
5月16日 中國記協為外國駐京記者舉行中國經濟情況系列介紹會,中國經濟學家先後主講了"中國宏觀經濟問題"、"國有企業改革"、"中國農業經濟形勢"、"中國當前物價走勢"等。
6月15日 中國記協接待荷蘭《每日匯報》高級編輯範宗,他自費來華沿中國工農紅軍長徵路採訪,為中國共產黨"十五"大召開撰寫《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系列文章作準備。
6月16日 由中國記協、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基金會組織的"中國百名記者志願扶貧團"出發儀式在中國記協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中宣部副部長徐光春向扶貧團授旗,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講話。記者團將分三批六個分團於6月、8月、9月先後赴貴州、寧夏、陝西、四川、雲南、湖北等省、自治區的貧困地區採訪。
6月17日 中國記協和東福國際食品集團聯合舉辦的"營多杯"為下崗職工再就業獻計獻策徵文大賽,歷時兩個月圓滿結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鐵木爾·達瓦買提出席了在中國記協舉行的頒獎會。
6月23日 設在中國記協的慶祝香港回歸新聞宣傳辦公室記者新聞中心啟用,並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聞中心主任梁貴和向中外記者介紹情況。
7月4日 中國記協為紀念"七七"事變全面抗戰60周年,舉行抗日時期老新聞工作者座談會。
7月21日 中國記協代表團應日本新聞協會邀請,赴日本訪問,就恢復雙邊交流問題進行協商。
7月21日起中國記協機關連續舉行三期讀書班,認真學習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發表的重要講話。
8月12日 中國記協和人民日報聯合舉行第二屆"百佳"事跡報告會。第二屆"百佳"獲得者蔣鐸、儲瑞耕、李新彥、徐滔作了生動感人的報告。中宣部副部長徐光春出席報告會並講話。
8月15日 中國記協和中宣部新聞局聯合組織的"陝甘寧革命老區採訪團",在西安舉行出發儀式。
9月1日 中國記協部分工作人員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工作。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王哲人、梁貴和任新聞中心主任、副主任。
9月23日 中國記協舉行學習黨的十五大精神座談會,首都主要新聞單位的負責人出席,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主持會議。
10月5日 中國記協五屆二次常務理事會在北京舉行,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主持會議。
10月7日 第七屆中國新聞獎定評會在烏魯木齊舉行,11日結束。中國記協主席、中國新聞獎委會主任邵華澤出席並講話。
1998年
一月
5日, 中國記協機關報《中華新聞報》從總第244期開始,由周一刊改為周二刊。
8日至9日,中國記協舉行首都老新聞工作者迎春茶話會。中國記協名譽主席吳冷西、穆青等出席。
9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舉辦東南亞經濟危機問題專題研討會。30餘名中外記者與會。
14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於本月開始,為境外駐京記者舉辦中國專題系列講座。中國老齡協會會長張文範介紹中國人口老齡化狀況及發展趨勢、中國養老政策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律等情況,這是系列講座的第一講。
16日,中國記協及《橋》雜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沿"橋"城市優勢信息發布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中國新亞歐大陸橋發展促進會理事長芮杏文,中國記協主席、人民日報社長邵華澤等出席。
17日,中國記協召開各部委新聞發言人座談會,介紹本會新聞發布的情況。
20日,中國記協舉行一九九八年第一次主席會議(五屆二次主席會議),審議《中國記協一九九八年工作要點》。會議由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主持。會議提出記協工作要做到:把握方向,開拓進取,抓住重點,增強實效。
21日,中國記協舉行1998年中外記者新春聯誼會。
二月
10日,中國記協舉行首都新聞界紀念鄧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暨《鄧小平論新聞宣傳》一書出版座談會。中宣部副部長徐光春到會講話指出:鄧小平新聞思想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關於新聞宣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對新時期的新聞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我們搞好新時期新聞工作的理論基礎。
11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為駐京記者舉辦中國專題系列講座第二講──中國婚姻家庭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陳一筠教授就當前我國社會婚姻家庭的結構和現狀作主題發言。
12日至17日,應中國記協邀請,義大利《快報》周刊主編佩雷利來華採訪。
13日,1998年中國記協工作會議在重慶召開。中國記協、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記協的領導同志參加。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作《進一步開創記協工作新局面》的報告。
14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張忠貴率中國新聞代表團訪問新加坡。
1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廣播電影電視部、新聞出版署、中國記協聯合召開加強新聞隊伍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電話會議。中宣部副部長徐光春到會講話。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鄭夢熊同志代表中央四部門總結一年來加強新聞隊伍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的工作情況,部署1998年禁止有償新聞工作。指出1998年要重點抓好"兩分開":新聞報導活動與經營活動分開,新聞採編隊伍與經營隊伍分開。
20日,中國記協舉辦首都新聞界紀念周恩來誕辰100周年座談會。
24日,為進一步落實中宣部等四部門關於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電話會議的精神,中國記協舉行首都新聞單位負責人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座談會。
三月
3日至19日,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3日至14日)和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5日至19日)期間,中國記協派人參加"兩會"新聞中心工作。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王哲人同志任新聞中心主任,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梁貴和同志任副主任。
12日,全國政協委員、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會長、澳門日報社社長李成俊,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文匯報》董事長、社長張之楓,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大公報》總編輯曹德成訪問中華新聞報。
15日至20日,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在北京舉辦電視節目非線編輯系統進修班。
25日,中國記協召開首都新聞界紀念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發表50周年座談會。
26日,中國記協新聞學術委員會1998年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記協新聞學術委員會工作規程》和1998年工作計劃。
27日至30日,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與中國企業報協會聯合主辦全國企業報總編輯新聞研修班。全國各地企業報的50餘位總編輯參加。
28日至30日,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河北省記協、河北日報社聯合舉辦"新聞言論改革暨河北日報《楊柳青》專欄10周年回顧研討會"。
30日,應中國記協邀請,斐濟新聞代表團一行8人抵京,訪華10天。
四月
2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王哲人率中國新聞代表團訪問羅馬尼亞。
3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梁貴和率中國新聞代表團訪問日本。
8日,西日本新聞社社長一行8人抵京,進行6天訪問。
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協助長春市舉辦第8屆冬運會新聞發布會。
9日,中國記協舉行新聞助困座談會。首都主要新聞單位負責人參加。會上發出《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關於在全國新聞界開展新聞助困活動的倡議書》。
15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組織境外駐京記者訪問北京電視臺。
17日,由中國記協主辦,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協辦,法制日報承辦的第八屆中國新聞獎漫畫複評暨1997年全國新聞漫畫作品年賽在京舉行。
18日,應泰國中華日報邀請,以中國記協常務理事、農民日報社社長孫永仁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赴泰國進行為期9天的訪問。
20日,印度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抵京,訪華16天。
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舉辦當代中國問題系列講座第三講,邀請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傅鐵山和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秘書長劉柏年先生,就中國天主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等情況,向境外駐京記者作詳細介紹。
21日,馬來西亞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抵京,訪華8天。
中國記協新聞出版初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召開首次定評會,評審通過了《中華新聞報》、《橋》雜誌社11名同志的新聞出版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和3名同志的初級職稱。。
25日,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鄭夢熊同志率中國新聞代表團出訪墨西哥。
26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肖東升同志率中國新聞代表團出訪古巴、哥倫比亞。
28日,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在京召開首都部分新聞單位廣告部門負責人座談會。
五月
4日,中國記協臺港澳辦公室協助臺港澳記者採訪北京大學100周年校慶活動。
4日至8日,中國記協臺港澳辦公室協助臺港澳記者採訪澳門籌委會成立大會。
5日,中國記協就陝西5名記者在採訪中被毆打,致電陝西省記協,公開聲援被打記者。西安市有關部門嚴肅處理,打人單位公開道歉,並賠償被損壞的設備。
5日至8日,由中國記協主辦,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人民攝影報協辦,福州日報承辦的第八屆中國新聞獎攝影複評暨1997年全國新聞攝影作品年賽在福州舉行。
7日至9日,中國記協、中國體育雜誌社、廣州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全國新聞界網球邀請賽在廣州舉行。
8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協助中國老年協會舉辦老年社會服務情況調查結果新聞發布會。
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與中國遺傳學會聯合舉辦"第十八屆國際遺傳學大會"新聞發布會。
10日至11日,首次全國省級黨報負責人座談會在廣州舉行。會議重點探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省級黨報如何迎接機遇和挑戰,如何增強黨報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問題。
12日,中國記協召開座談會,向公、檢、法部門徵求對新聞界權益保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中國記協國內部在12日前後連續四次召開維護新聞工作者合法權益調研座談會。
13日,中國記協有關部門發起組織的"京津記者足球賽"在北京開賽。20日首都記者球隊赴天津參賽。
15日,由中國記協組織的中國法制記者代表團,開始對法國等歐洲國家進行為期兩周的訪問。
由中國三峽建設總公司和中國記協聯合舉辦的三峽大江截流好新聞評選在宜昌定評。
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組織部分境外駐京記者訪問天津市,參觀天津市婦女再就業中心、天津日報、天津晚報,並會見天津記協負責人。
19日至24日,由中國記協臺港澳辦公室、經濟日報海外中心、臺北新聞編輯人協會共同發起組織的首屆海峽兩岸新聞界桌球賽在北京舉行。參加本次活動的"臺北新聞界文化體育團"團長為臺北國語日報社社長張學喜。
20日,由中國記協主辦、中國記協報紙版面編輯協會協辦的第八屆中國新聞獎報紙版面獎複評暨1997年全國報紙版面年賽在成都舉行。
中國記協和北京市記協聯合致函北京電視臺,對北京電視臺執行正常採訪任務時被毆打的記者表示慰問,譴責肇事人。
21日至24日,全國報紙理論宣傳研究會第五屆年會在寧波舉行。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張忠貴出席。
22日至30日,以塞爾維亞記協主席科姆拉科夫為團長的塞爾維亞新聞代表團訪華。
23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接待美國《新聞周刊》駐香港分社社長艾鼎德來京訪問4天。
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成立十周年紀念會在湖北宜昌舉行。全國78家地市報社長、總編輯參加。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王哲人與會。
中華新聞報在北京華北大酒店舉辦創刊五周年座談會。
25日,中國記協在成都召開全國報紙內部管理改革經驗交流會。
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梁貴和會見南斯拉夫塞爾維亞新聞代表團,並參加中南賽爾維亞記協合作協議籤字儀式。
27日,哥倫比亞新聞代表團抵京訪華9天。
30日至31日,中國記協主辦、《新聞傳播》雜誌社協辦的"全國新聞專業期刊交流會"在哈爾濱舉行,同時成立中國記協新聞學術委員會新聞期刊協作會。
31日,希臘新聞代表團一行13人抵京訪華一周。
六月
1日,中華新聞報網絡版誕生。
由中國記協組織、以中國教育報副總編輯王有盛為團長的中國教育新聞代表團赴美訪問。
7日,由中國記協組織的新聞代表團赴港澳地區訪問。
8日至11日,由中國記協舉辦的"田野汽車杯"全國新聞界遊泳比賽在河北保定舉行。
8日至14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協助團中央邀請境外駐京記者採訪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等活動。
8日至14日,中國記協接待"臺北市記者公會訪問團"訪問北京、南京、上海。
9日,以中國記協副主席於順昌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赴智利進行友好訪問。
10日,美國華盛頓《美華商報》總裁周續庚先生訪問中華新聞報。
11日,以中國記協副主席胡興華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應邀訪問越南10天。
13日,以北京日報社總編輯劉虎山為團長的中國財經記者代表團一行10人赴義大利、西班牙訪問二周。
16日,以上海市記協主席丁錫滿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8人,赴斐濟、澳大利亞進行友好訪問。
17日,由中國記協主辦、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協辦的第八屆中國新聞獎報紙副刊作品複評暨1997年全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在京舉行。
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為境外駐京記者舉辦"中美關係問題研討會"。
22日至28日,中國記協臺港澳辦公室協助外交部接待來內地採訪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活動的港臺記者。
29日,以西藏日報副總編輯旺久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赴菲律賓訪問。
30日,以國際記協主席古達特為團長的國際記協代表團一行3人抵京,訪華11天。
31日至7月1日,中國記協在浙江紹興市召開"華東地區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情況交流會"。
七月
3日,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和中國記協共同主辦的1997年度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好新聞獎頒獎會在北京舉行。
5日,以寮國新聞文化部副部長、寮國記協主席波班·沃拉昆為團長的寮國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抵京,訪華15天。
7日至15日,由中國記協主辦的第八屆中國新聞獎評選在福建省福清市舉行。本屆中國新聞獎共評出190件獲獎作品。
11日至18日,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舉辦企業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研修班。
14日,中國記協職工新聞學院舉行九五級(九八屆)學員畢業典禮。22名學員獲得新聞專業大專文憑。
以《求是》雜誌副總編輯朱俊峰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2人,赴韓國進行為期10天的訪問。
17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邀請國家統計局總會計師邱曉華和發言人葉震介紹我國上半年經濟形勢。境外駐京記者近百人應邀參加。
19日,以安徽日報總編輯王鴻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赴墨西哥進行為期12天的訪問。
22日,中國記協召開首都新聞單位負責人學習鄧小平理論座談會。
22日至23日,中國記協召開專業記協情況交流會。
27日,中國記協在太原市山西日報社召開全國新聞助困經驗交流會
28日,首都規劃委員會副主任張百發、韓伯平到中國記協視察辦公用房情況,同意擴建辦公用房。
28日至8月6日,中國記協舉辦兩期機關幹部脫產學習鄧小平經濟理論讀書班。
八月
6日,中國記協發出《致戰鬥在防汛抗洪救災第一線的全體新聞工作者的慰問信》,向抗洪前線的記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慰問。
就《蘭州晨報》記者採寫批評報導被毆打事件,中國記協致電甘肅省記協,指出實行正確的輿論監督是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崇高職責,新聞工作者進行正常採訪的合法權益應該得到支持和保護。蘭州市有關方面對肇事者作出處理。
7日,第三屆範長江新聞獎在京定評。評出10名獲獎者,30人獲提名獎。
14日,第三屆韜奮新聞獎在京定評。評出9名獲獎者,30人獲提名獎。
18日,中國記協召開維護新聞工作者權益座談會,並成立中國記協維護新聞工作者合法權益委員會。
22日至26日,由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地市報新聞攝影研究會聯合舉辦的第九屆全國地市州盟報總編新聞攝影研討會,在浙江嘉興召開。全國100多家地市州盟報200名總編輯和攝影記者參加。
24日,中國記協機關報《中華新聞報》出版《抗洪搶險專號》第一期。至9月14日,中華新聞報共出《抗洪搶險專號》四期,版面32個,陸續刊登8月中旬以來中國記協收到的中央、省、地、縣級新聞單位報送的表彰抗洪一線新聞記者先進事跡的材料,以及中華新聞報記者親臨抗洪一線的採訪報導。中宣部《新聞閱評》、《內部通信》對此發表專文給予肯定。中國記協書記處通報表彰中華新聞報。
24日至26日,中國記協在四川成都召開西南、西北地區"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檢查文明示範單位情況交流會"。
25日,由中國記協和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組織的百名記者志願扶貧團分六路出發。他們在15天中,對內蒙古自治區、河南省、湖南省、四川省、青海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部分貧困地區進行採訪並經受鍛鍊,發表報導500多篇。
25日至28日,中國記協派出幹部前往湖北抗洪一線進行調研採訪和慰問活動。
26日,以廣州日報社副社長賴南池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7人,赴緬甸、尼泊爾訪問兩周。
28日,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為修繕一新的中國記協職工新聞學院題寫的"中國記協新聞學院"牌匾正式掛牌。
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主任趙廣俊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7人,赴朝鮮訪問10天。
29日,以中央電視臺軍事部主任劉效禮為團長、由全國新聞獎獲獎者組成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2人,赴西歐訪問兩周。
31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協助全國婦聯組織境外記者採訪中國婦女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
31日至9月6日,聯合國IPDC獨立顧問TUREGANO女士來華對"記者再培訓"和"中國女新聞工作者狀況"兩個資助項目進行考察。
31日至9月9日,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中共中央宣傳部委託,中國記協協助香港文匯報組織內地60家新聞媒體赴香港參加"亞洲傳媒廣告展"。
八月,中國記協全體工作人員向洪災地區人民捐款63000多元及衣被1323件。
九月
1日,中國記協職工新聞學院新設立的書刊裝幀設計(美術編輯方向)專業大專班開課。至此,中國記協職工新聞學院共開設新聞學、圖片攝影、書刊裝幀設計三個大學專科專業。
11日,中國記協召開處以上幹部會議,宣讀中組部通知:慄國安同志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黨組副書記,免去王哲人同志黨組副書記職務。同時,提名慄國安同志為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人選,王哲人同志因到退休年齡,不再擔任書記處書記職務。
以工人日報副總編輯孟東明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赴波蘭進行為期12天的訪問。
12日,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與中國記協主辦的人口新聞獎在京定評。
12日至23日,烏克蘭新聞團訪華12天。
14日至20日,中國記協臺港澳辦公室接待臺灣"新聞學會"榮譽理事長楚崧秋先生訪問北京。
15日,馬裡新聞代表團一行4人抵京,訪華12天。
16日,經中宣部批准,新華社在播發範長江新聞獎、韜奮新聞獎獲獎消息時,首次配發獲獎者照片。
17日,中國記協、中國扶貧基金會在京召開一九九八年"百名記者志願扶貧團活動"匯報會。
21日,以芬蘭外交部新聞司參贊克·哈格隆為團長的芬蘭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來華進行為期12天的訪問。
21日至25日,"臺灣媒體負責人大陸參訪團"訪問京、滬、桂林。
22日,中國記協邀請30餘家專業和行業報紙、電視臺負責人舉行座談會,探討新形勢下專業行業新聞媒體如何生存與發展問題。
24日,中國記協召開抗洪搶險事跡報告會,請國內工作部、中華新聞報參加抗洪一線採訪及調研的同志介紹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入抗洪前線採訪的動人事跡。
25日,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舉行首都新聞界橋牌比賽。
26日,中國記協組織以貴州日報社總編輯高宗文為團長的貴州省新聞代表團一行11人,訪歐14天。
十月
3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張忠貴同志率中國新聞代表團赴丹麥、冰島進行友好訪問。
5日,古巴新聞代表團一行2人抵京訪華12天。
6日,中國記協新聞學術委員會、中國新聞史學會、中國新聞教育學會聯合舉辦紀念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成立80周年紀念座談會。
7日,中國記協召開首都新聞界抗洪搶險宣傳報導工作情況交流會,與會人員介紹首都新聞單位在今年抗洪搶險報導中的感人事跡、工作情況和成功經驗。
8日,中國記協維權委致電黑龍江省記協,對黑龍江日報記者在執行正常採訪任務時被打人員表示聲援。
14日,中國記協召開機關全體工作人員扶貧動員會。發動記協全體人員對今年8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為中國記協確定的定點扶貧縣甘肅省文縣出謀劃策。在會上,由考察文縣扶貧開發情況的同志,向機關幹部職工匯報了考察情況。鄭夢熊、慄國安同志作了動員講話。
16日,應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邀請,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率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8人,赴美國訪問。
17日,中國記協、中國扶貧基金會在京召開一九九八年"百名記者志願扶貧團活動"匯報會,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扶貧基金會主席楊汝岱出席並講話。
28日,中國記協和《長安》雜誌社聯合組織的中國法制新聞代表團一行20人,赴美國進行為期兩周的訪問。
29日至11月2日,中國記協在長沙召開東北、中南地區"加強新聞隊伍建設,檢查文明示範單位情況交流會"。
十月,中國記協主辦的《橋》雜誌中文版出版革新版。
十一月
1日,中國記協國內部與深圳商報合編的《使命--'98百名記者抗洪一線親歷記》一書出版發行。
4日至7日,中國記協在深圳召開"全國新聞媒體研究所(室)交流研討會"。這是中國記協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性新聞媒體研究所(室)會議。會上,成立中國記協新聞學術委員會新聞媒體研究所(室)協作會。
4日至14日,由中國記協主辦、中華新聞報社承辦的1998年全國抗洪救災優秀報導評選活動報紙通訊社部分的評選,在江蘇省吳江市舉行。
11日,中共中央直屬管理局批准我會擴建辦公業務用房,建築面積980平米,投資250萬元。
中國記協俱樂部為配合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活動舉行環保問題座談會。
11日至29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梁貴和率中國新聞代表團赴希臘進行友好訪問。
13日,中國記協舉辦中國記協會員單位財務人員聯誼會。
14日至25日,墨西哥頭版俱樂部新聞團訪華。
17日,中國記協舉行紀念劉少奇百年誕辰暨《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發表50周年座談會。
18日,中國記協、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聯合舉辦夏青新聞播音成就研討會。中宣部副部長徐光春同志到會祝賀並講話。
19日至21日,中國記協舉辦機關處以上領導幹部學習《鄧小平論新聞宣傳》讀書班。
19日,以朝鮮記者同盟中央委員會委員徐東範為團長的朝鮮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來華訪問兩周。
21日,應埃及新聞部和以色列外交部邀請,以中國教育報副主編劉仁鏡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訪問埃及和以色列。
26日,中國記協在京召開中國新聞事業改革發展20年座談會,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中宣部副部長徐光春講話指出:新聞工作促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推動新聞事業。
28日,以越共中央委員、越南記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陳梅辛為團長的越南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抵京,訪華10天。
29日,由中國記協牽頭組織的1998年全國抗洪救災優秀報導評選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頒獎會。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中國記協主席、人民日報社社長邵華澤,水利部副部長張春園等有關領導出席。共評出各類獲獎作品348件。
十二月
1日至8日,中國記協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辦第三期全國新聞獎獲獎者研修班。
8日,以健康報社副總編輯黃澤民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赴新加坡進行為期10天的訪問。
13日,中國記協在京舉行第五屆理事會第三次常務理事會。會議由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主持,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鄭夢熊作1998年中國記協工作報告。會議通過了慄國安、王哲人同志書記處書記職務任免事項。中宣部副部長徐光春同志出席會議並講話。
第八屆中國新聞獎、第三屆範長江新聞獎、第三屆韜奮新聞獎頒獎大會在中國記協新聞發布廳舉行。中宣部副部長徐光春轉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同志對獲獎者的親切祝賀。
15日,中國記協採訪團赴澳門採訪"澳門回歸倒計時一周年"活動。
16日,中國記協國際部舉辦中國經濟形勢座談會,中外記者30餘人參加。
21日至29日,中國記協會同中宣部、新聞出版署對新聞界41家精神文明示範單位中的中央新聞單位進行驗收。
中國記協
1999
一月
13日至16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來京採訪澳門籌委會小組會及第五次全體會議的內地、港澳臺及外國記者。
14日,黨組中心組召開1999年度第一次學習會,傳達、學習中央政治局常委1999年工作要點。
15日,召開機關黨委會,審議機關黨委1998年工作情況和1999年工作要點。
18日,中國記協五屆三次主席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集中討論並審定《中國記協一九九九年工作要點》。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主持會議。1999年記協工作的總體目標是:把握導向,服務大局的工作要有新提高;學術研究和業務交流要上新水平;隊伍建設和幹部培訓要有新機制;行業自律和維護權益要有新成果;組織聯絡和服務工作要有新舉措;對外交流與合作要有新拓展。
19日,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繼續驗收全國新聞界41家精神文明示範單位,並對河北、山西新聞媒體進行抽查。
21日,中國記協機關財務工作會議召開。
22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為部分境外駐京記者在人大賓館會議廳舉辦《婚姻法》修改問題座談會。
24日,法國斯特拉斯堡新聞學院院長阿蘭·夏奈爾等一行2人抵京,訪華12天。
25日,中國記協召開首都新聞單位學習貫徹中央1999年新聞宣傳工作精神聯席會。
25日至31日,應香港貿易發展局邀請,中國記協赴港採訪團一行12人赴港採訪。
26日,中國記協新聞學術委員會召開工作會。
27日,中國記協舉辦中外記者新春聯誼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鐵木耳·達瓦買提,以及有關方面領導出席。250多位中外記者參加聚會。
同日,中國記協在北京舉辦"名流杯"首都新聞界迎春書畫筆會。
28日,召開首都報紙部分網絡版負責人座談會。
30日至31日,全國記協1999年工作會議在天津召開。中國記協、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記協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記協的領導參加會議。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徐光春到會講話。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作《高舉旗幟,把握大局,搞好服務,為推動記協工作再上新臺階而奮鬥》工作報告。二月
1日至7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採訪臺灣原住民大陸參訪團的臺灣記者。
3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主任趙廣俊等同志會見南非駐華公使。
4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主任趙廣俊應邀前往斯洛維尼亞使館商談中斯新聞界交往事宜。
4日至11日,奈及利亞新聞代表團一行7人抵京,訪華10天。
5日,中國記協舉辦老新聞工作者迎新春茶話會。中國記協名譽主席吳冷西、穆青等老新聞工作者出席。
8日至14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來京採訪趙無極畫展的香港記者。
9日,舉辦中國記協與合作單位新春聯誼會。
10日,首都新聞界遊園活動在中山公園舉行。
13日,舉行中國記協機關1998年度工作總結和表彰大會。
24日,召開機關紀委會,研究1999年中國記協機關紀委工作。
26日,黨組中心組召開第二次學習會,傳達、學習江澤民同志在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
同日,召開機關黨的工作會議,布置1999年中國記協機關黨的工作。
同日,中國記協為國家統計局舉行新聞發布會。
27日至3月2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採訪澳門籌委會第六次大會的港澳記者及外國記者。
三月
1日,協助國家進出口檢驗局舉辦"中國進出口領域質量論證成果展示會"新聞發布會。
1日至7日,組織中國記協離、退休老同志去外地考察。
5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採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京辦事處成立儀式的內地、港臺及外國記者。
8日,辦公室王春晨同志啟程,作為中國記協首位派往對口扶貧縣的幹部赴甘肅省文縣掛職鍛鍊。
9日,伊朗記協負責人來中國記協拜會,商談兩國記協開展交流事宜。
9日至19日,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網絡媒體調研小組赴上海、廣州幾家新聞單位調研新聞媒體網絡版情況。
12日至17日,中國記協在貴陽市召開全國新聞專業期刊總編輯座談會。
22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張忠貴等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傳播發展計劃年會。
同日,中國記協國內部舉辦企業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研修班。
同日,黨組中心組召開第三次學習會,學習九屆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二次會議文件。
23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接待美國大法官Sullíya夫婦訪問雲南。
2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署、中國記協聯合召開全國新聞單位1999年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強調,在進一步加強"兩分開"制度建設的同時,1999年要加強版面管理和確保新聞真實性的工作。
同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協助美國矽谷時代創業投資公司舉辦國際研討會新聞發布會。
26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為境外駐京記者舉行中美關係座談會。
29日,在多方努力下,自1992年開始運籌解決的中國記協職工住房困難工作,終於圓滿完成。經中直管理局批准,中國記協4000平米(38套)職工住房到位。
29日,中國記協國內部在濟南召開"熱愛新聞事業的模範通訊員"蒙標成命名大會暨新聞業務研討會。
20日,由全國新聞獎獲獎者組成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5人啟程,赴歐洲訪問。
31日,幾內亞駐華大使拜會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鄭夢熊。
四月
1日,羅馬尼亞《九點鐘》報總編輯拉杜拜會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梁貴和。
同日,中國記協辦公樓擴建工程正式開工。
4日至8日,中國新聞獎版面複評暨年賽在青島舉行。
4日至10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採訪澳門籌委會第七次大會的內地、港澳及外國記者。
4日至18日,以《河南日報》總編輯郭正清為團長的第17次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0人訪日兩周。
5日至11日,由中國記協主辦、東協記者聯合會協辦的"中國-東協新聞研討會"在中國舉行。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寮國和中國的新聞界人士參加研討會。
8日至11日,中國新聞獎攝影複評暨年賽在廈門舉行。
10日,中國記協1999年度審計工作會議召開。
11日,以新聞出版報總編輯張芬之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一行14人訪美15天。
13日,以哈薩克斯坦出版社社長努爾馬可漢·奧拉茲貝可夫為團長的哈薩克新聞代表團一行4人來華,訪問10天。
15日,中國記協召開中央及首都新聞單位座談會,貫徹落實3·25"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電視電話會議"精神。
18日,羅馬尼亞記協新聞代表團一行7人抵京,訪問10天。
18日至24日,中國記協舉辦全國地市報總編輯研修班。
19日,中國記協舉行部委產業報中國新聞名專欄獎複評暨年賽。
19日至23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採訪中葡聯合聯絡小組會議的澳門及外國記者。
20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協助國家統計局舉辦第一季度國民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
20日,中國記協召開維護新聞工作者合法權益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
同日,中國記協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北約轟炸南聯盟新聞機構導致中國記者傷亡的罪行。
同日,中國記協致信慰問中國赴南聯盟採訪記者。
同日,美國《達拉斯晨報》駐亞洲分社社長瓊斯來華訪問。
21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採訪朱鎔基總理訪美歸來歡迎儀式的香港記者。
同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組織部分境外駐京記者參觀北京監獄。
22日,舉辦中國新聞獎漫畫複評暨年賽。
同日,墨西哥《二十一世紀報》一行5人抵京,訪華12天。
同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與北京市記協聯合組織部分境外駐京記者參加"福田環"保齡球邀請賽。
23日,黨組中心組舉行第四次學習會,學習領會中共中央關於深入開展"三講"教育的文件精神。
25日至5月3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來京採訪臺胞在京生活情況及到保定採訪業餘體校的臺灣慈濟大愛電視臺記者。
26日,召開記協機關全體職工大會,傳達中央關於"法輪功"練習者在中南海周圍非法聚集事件的通知和中直工委緊急會議精神,要求記協機關黨員、幹部和職工提高認識,遵紀守法,積極維護社會穩定。
26日至5月6日,由中國記協組織的大陸高者訪臺團啟程赴臺訪問。
26日至5月8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並管理來京採訪"五四"運動80周年紀念活動的港臺媒體記者。
27日,中國記協舉辦全國新聞界"做文與做人"演講比賽。
28日,中國記協召開紀念"五四"運動80周年青年新聞工作者座談會,會議向全國青年新聞工作者發出《高揚"五四"精神把青春獻給黨的新聞事業》的倡議書。
五月
5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採訪香港行政司司長陳方安生訪京活動的香港記者。
5日到6日,中國記協機關黨委舉辦黨支部委員學習班。
8日至16日,中國記協開展都市報調研活動,並形成調研報告。
8日,中國記協發表嚴正表明,最強烈譴責北約襲擊中國駐南使館,造成中國記者傷亡的罪行。
10日,中國記協召開職工大會,最強烈譴責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野蠻行徑,對在北約空襲中犧牲的中國新聞工作者表示深切哀悼。
同日,中國記協召開首都主要新聞單位負責人座談會,最強烈譴責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襲擊中國駐南使館並殺害我記者的暴行。
同日,中國記協致信新華社、光明日報社,代表全國55萬新聞工作者對邵雲環、許杏虎、朱穎同志的犧牲表示深切哀悼。
11日,中國記協為我國現駐南斯拉夫聯盟記者向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投保420萬元。
13日,中國記協工作人員沉痛悼念新華社、光明日報社派駐南聯盟進行戰地採訪的記者邵雲環、許杏虎、朱穎烈士。
同日,安排哈薩克斯坦駐京記者採訪琉璃廠、北京京劇院。
14日,中國記協組織的浙江省訪法新聞代表團一行10人啟程,訪法10天。
16日,中央宣傳部、中國記協在京召開學習邵雲環、許杏虎、朱穎烈士英雄事跡大會,中國記協授予三位烈士"人民的好記者"榮譽稱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出席大會並講話。
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同志,在參加首都新聞界"學習邵雲環、許杏虎、朱穎烈士英雄事跡大會"之後,由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劉雲山、副部長徐光春同志陪同,視察了中國記協機關,看望了機關工作人員,聽取了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等記協領導的有關情況匯報。
16日至30日,由中國記協組織的首都新聞單位代表團赴甘肅文縣扶貧採訪。
17日,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鄭夢熊和副主席慄國安等同志,前往新華社,向邵雲環烈士的親屬送去"人民的好記者"榮譽稱號的決定。同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梁貴和等出席"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第20次會議"。
17日至26日,新加坡華文報業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訪華10天。
18日,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鄭夢熊和副主席慄國安等同志,前往光明日報社,向許杏虎、朱穎烈士的親屬,送去"人民的好記者"榮譽稱號的決定。
19日,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駐華大使斯洛博月·翁科維奇拜會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
22日,舉辦第九屆中國新聞獎副刊複評暨年賽。
23日至26日,1999年度全國記協外事工作會議在大連召開。
24日,中國記協副主席慄國安會見並宴請新加坡華文報業俱樂部新聞代表團。
同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來京採訪國務院任命何厚鏵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活動的港澳記者及外國記者。
25日,黨組中心組舉行學習會,學習中央關於"法輪功"問題的文件精神。同日,中國記協舉辦科技日報系統好新聞評選。
27日,中國記協機關工會籌備組成立並召開第一次籌備組成員會議,研究制訂籌備工作方案。同日,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派人參加在昆明召開的地市報總編輯新聞攝影年會。
30日,應墨西哥《頭版俱樂部》邀請,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主任趙廣俊同志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啟程,訪問墨西哥10天。
六月
1日,中國記協召開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揭露西方'新聞自由'本質"座談會。
同日,應朝鮮記者同盟中央委員會邀請,以農民日報社社長孫永仁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啟程,訪問朝鮮12天。
1日至6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訪京官員。
3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採訪香港財政司司長曾蔭權訪京活動的香港記者。
4日,應保加利亞記協、匈牙利旅遊工商部邀請,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啟程,訪問保加利亞、匈牙利各一周。
7日,組織境外駐京記者赴浙江省寧波市訪問。
8日,中國記協與中央5家新聞單位聯合舉辦"人民的好記者"文藝晚會。
9日,中國記協在福建舉辦綜合治理好新聞評選。
11日至20日,以中國記協處書記梁貴和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2人訪問韓國10天。
14日至23日,中國記協組織的晚報負責人代表團赴臺訪問。
16日,以中國記協副主席、南方日報社社李孟昱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赴義大利訪問10天。
16日至25日,應中國記協邀請,象牙海岸新聞代表團一行3人訪華10天。
18日,中國記協機關黨委召開籌備成立機關工會動員會,中國記協書記處肖東升同志作動員。
20日,應中國記協邀請,希臘新聞代表團一行17人抵京,訪華10天。同日,應中國記協邀請,阿爾巴尼亞新聞代表團一行3人抵京,防華14天。
23日,中國記協新聞學術委員會、新華社新聞研究所、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聯合召開"認清西方'新聞自由'本質"研討會。
25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協助山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辦1999年山西國際經貿洽談會新聞發布會。同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與北京記協聯合組織部分境外駐京記者採訪北京大興縣西瓜節活動。
25日至30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採訪海基會副秘書長詹志宏訪京活動的港臺記者。
30日至7月2日,中國記協召開1999年全國新聞媒體網絡版傳播研討會。
七月
1日,中國記協機關黨委組織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78周年報告會,請人民日報駐南聯盟記者呂巖松為中國記協全體黨員、職工作報告。
2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來京採訪澳門籌委會第八次大會的港澳記者。
5日,中央"三講"教育巡視組進駐中國記協,中國記協黨組全體成員和中國記協"三講"領導小組成員同巡視組8位同志見面。中央巡視組組長趙榮就有關"三講"教育問題講話。
6日,召開中國記協"三講"教育動員大會,中國記協"三講"教育活動正式開始。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鄭夢熊作動員報告,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和中央巡視組組長趙榮分別講話。
8日,伊朗駐中國大使來中國記協拜會,商談兩國新聞界交流事宜。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梁貴和等會見。
12日至17日,中國記協在河北省保定市舉辦全國新聞界桌球比賽。
13日至22日,緬甸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訪華10天。
15日,中國記協召開首都新聞界認清西方"新聞自由"本質座談會。
15日至29日,伊朗新聞代表團訪華14天。
16日至20日,舉辦中國記協黨組"三講"教育學習班,黨組成員及各部、室、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
17日,南斯拉夫塞爾維亞新聞團一行7人訪華10天。
18日至31日,泰國新聞代表團一行7人訪華14天。
19日,法國巴黎報業協會秘書長洛郎·杜布瓦等一行2人抵京,訪華6天。
22日,由科技日報社社長焦洪波率領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啟程,訪問烏克蘭一周。同日,應古巴、厄瓜多、墨西哥使館的要求,安排三國記者參觀天津開發區和天津日報。
23日,中國記協負責人發表談話,就新聞界如何貫徹落實黨和政府處理"法輪功"問題的決定提出意見。
23日至24日,在天津舉辦京、津、冀三省新聞界保齡球賽。
24日,中國記協召開"首都新聞界揭批李洪志和'法輪功'"座談會。結合"法輪功"組織圍攻新聞媒體的事實,深刻認識"法輪功"及其組織的政治本質和嚴重危害。
14日至17日,中國記協舉辦第二屆海峽兩岸新聞界桌球友誼賽。17日晚,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鄭夢熊會見參加友誼賽的臺灣新聞界桌球隊。
26日,中國記協召開"三講"教育第二階段動員大會。中國記協"三講"轉入"自我剖析,聽取意見"階段。
26日至31日,首都新聞單位記者代表團赴寧夏進行新聞扶貧採訪。
28日,中國記協機關黨委組織全體黨員和幹部收看龔育之同志作《堅持科學的唯物淪和無神淪》錄像報告。
29日,中國記協離退休老幹部學習中央有關取締"法輪功"問題的決定,揭批李洪志和"法輪功"。
同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主任趙廣俊會見澳大利亞駐華使館新聞參贊,商談協助澳駐華使館舉辦"我們的運動生涯"展覽事宜。
30日,組織境外駐京記者採訪北京昌平縣高科技農業區。
八月
8日至22日,美國《達拉斯晨報》記者瓊斯和利森訪華。
13日,中國記協召開首都新聞界批駁李登輝"兩國論"座談會。
14日,組織境外駐京記者赴內蒙古採訪。
23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接待日本每日新聞社記者訪華9天。同日,國際聯絡部組織境外記者參加第十六屆國際電動車大會新聞發布會。
24日至29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採訪澳門籌委會小組會及第九次全體會議的內地及港澳記者。
27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協助國家機械工業局舉辦第16屆國際電動車會議新聞發布會。
28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組織部分境外記者赴河南採訪。同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組織部分境外記者赴青島採訪1999年青島國際啤酒節。
九月
2日,韓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2人來華訪問10天。
2日至7日,由中國記協主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及港澳新聞研討會在昆明舉行。
2日至7日,中國記協在雲南舉辦全國新聞界"祖國頌"演唱比賽。
3日至11日,中國記協在雲南昆明召開省級黨報交流委員會年會。
5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來京採訪國際電子商務應用博覽會的臺灣電視記者。
7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來京採訪清華大學及清華附中的香港電視記者。
9日,召開中國記協黨組"三講"教育第三階段及局處級"三講"教育第二階段動員會。中國記協黨組"三講"教育開始轉入"交流思想、開展批評"階段。
12日,中國記協組織的6人新聞代表團訪問波蘭一周。
13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協助國慶50周年慶祝活動籌委會宣傳報導組舉行新聞發布會。
13日至17日,中國記協組織部分新聞單位負責老幹部工作的同志赴江西井岡山考察。
14日,菲律賓新聞代表團、賽普勒斯記協代表團和黎巴嫩《使命報》總編輯蘇萊曼偕夫人分別抵京,訪畢10天。
15日,中國記協召開第九屆中國新聞獎學術論文評選第一次評委會。
15日,賽普勒斯新聞團一行6人訪華10天。
15日至25日,越南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訪華10天。
17日,召開中國記協黨組"三講"教育第四階段動員會,中國記協黨組三講教育轉入"認真整改、鞏固成果"階段。
18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組織部分境外駐京記者赴南京採訪'99南京金秋經貿洽談會。
20日,中國記協召開"新聞中國新聞事業五十年"百篇優秀論文徵集評選定評會。
22日,中國記協召開"新中國新聞事業五十年"座談會暨徵文頒獎會。
23日,中國記協舉辦中外記者中秋聯誼會。
23日至10月2日,智利新聞代表團訪華。
27日,應中國記協邀請,克羅埃西亞新聞代表團一行4人來華訪問10天。中國記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慄國安會見並宴請該團,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公使、新聞參贊出席。
同日,中國記協機關黨委及機關工會籌備組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歌唱祖國歌詠比賽"。
28日,中國記協中心組成員學習江澤民總書記在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活。
同日,中國記協黨組召開黨組"三講"教育整改方案實施工作會議,確定各項整改任務的落實措施。
28日,斯洛伐克記協分會主席來中國記協拜會,國際聯絡部主任趙廣俊會見並介紹情況。
29日,新加坡新聞代表團一行8人訪華10天。同日,泰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2人訪華10天。
30日至10月3日,由中國記協主辦的"中國新聞事業50年成就展"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觀看了展覽,並對展覽予以好評。
十月
9日,中國記協派往國慶50周年慶祝活動組委會宣傳報導組工作的人員參加國慶活動宣傳報導工作總結大會。
9日至19日,中國記協組織部分黨報記者去西藏扶貧採訪。
8日至14日,第九屆中國新聞獎評獎在青島舉行。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常務副主席鄭夢熊、副主席慄國安等出席。
11日至17日,臺港澳辦公室組織部分省市媒體經濟記者代表團赴香港訪問。
12日,朝鮮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抵京,訪華10天。
12日,國際聯絡部協助國家機械工業局管理第十六屆國際電動車大會新聞事務。
14日,組織境外駐京記者赴山西採訪。
15日,召開中國記協"三講"教育總結會,中國記協黨組書記鄭夢熊代表黨組作"三講"教育工作總結報告,中央"三講"教育巡視組組長趙榮同志講話。中國記協"三講"教育告一段落。
15日至19日,中國記協在杭州舉辦報紙擴版減版研討會。
16日,中國記協召開紀念範長江誕辰90周年座談會。
18日,中國記協召開五屆四次主席會議,匯報中國記協"三講"教育情況,研究記協有關正作。邵華澤主席主持會議。
同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協助長城工業總公司舉辦中國為義大利發射
衛星籤字儀式並會見記者活動。
21日,中國記協召開中國新聞獎新聞論文評選定評會。同日,以天津日報總編輯張建星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7人出訪芬蘭10天。
21日至24日,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在浙江淳安召開1999年"千島湖杯"新聞、散文、攝影作品大獎賽。
22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張忠貴主持召開第一次中國記協職工住房調整委員會會議。要求住房調整委員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依靠群眾,開門分房。
25日,日本第17次新聞訪華團抵京,訪華14天。
27日,以新華社副社長、總編輯、中國記協副主席南振中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2人,出訪希臘、賽普勒斯15天。
28日,黨組中心組成員學習江澤民同志在省部級領導幹部金融研究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加強和改進記協黨組中心組學習的意見。同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接待科威特新聞代表團訪華10天。
28日至11月1日,中國記協在珠海市召開"進一步做好輿論監督工作研討會"。
29日,中國記協工會籌備組組織機關職工去司馬臺長城秋遊。
十一月
1日至10日,尼泊爾記聯新聞代表團一行7人訪華10天。
2日,以吉林日報社社長易洪斌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出訪法國。同日,應中國記協邀請,厄瓜多全國記聯新聞代表團、尼泊爾新聞代表團來華訪問。
3日,中國記協職工新聞學院舉行96級學生畢業典禮。
4日,應中國記協邀請,波蘭新聞代表團一行4人抵京,訪華10天。
7日至9日,中國記協舉辦中國新聞人才開發與管理高級研討班。
8日,應中國記協邀請,奧地利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抵京.訪華10天。同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來京採訪"內地與香港商貿聯繫委員會會議"的香港記者。
9日,中國記協副主席慄國安會見馬來西亞《星報》總編輯、亞洲新聞網主席等新聞界友人。
10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協助邀請境外駐京記者參加"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活動舉行的"愛滋病的防治工作和發展趨勢座談會"。
11日,黨組中心組成員學習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 。
12日至16日,中國記協在深圳召開'99全國新聞學術年會。
13日,以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鄭夢熊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出訪法國、義大利。
16日,受中國記協書記處委託,辦公室一行五人將中國記協機關工作人員的捐款、捐物運抵定點扶貧縣文縣,受到文縣人民的熱烈歡迎。
21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採坊香港特首董建華來京述職的香港記者。
22日至12月6日,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肖東升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前往越南參加在河內舉行的東協記聯研討會,並對越南進行訪問。期間,代表團採訪了越共中央總書記黎可漂。
22日至24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採訪澳門總督韋奇立訪京活動的港澳及外國記者。
23日,由《北京周報》社接待的幾內亞《自由報》社長一行2人來中國記協拜會。
25日,由中國記協舉辦的中國新聞名專欄獎在重慶開始評選。
29日至12月4日,臺港澳辦公室參加《蒙特婁議定書》締約方大會新聞中心工作。
十二月
1日,慶祝澳門回歸新聞中心在中國記協正式啟動。同日,應新加坡記協邀請,以中國日報副總編輯朱靈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7人啟程,訪問新加坡10天。
2日,俄羅斯記協書記來我會拜會,中國記協記處書記梁貴和等同志參加會見。
8日,中國記協召開首屆中國科技新聞獎定評會。
同日,中國記協國際聯絡部副主席邱景林等同志前往斯洛維尼亞使館拜會大使,就中斯新聞界交流事宜進行商談。
14日至15日,中國記協舉辦第二屆"新聞與法"研討會。
15日,中國記協舉辦在京會員單位財務人員聯誼會。
16日-23日,機關黨委委託工會籌備組舉辦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政工迎接澳門回歸知識競賽。
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來到記協機關看望中國記協名譽主席吳冷西,向他祝賀八十華誕。同時看望吳冷西的有邵華澤、郭超人、田聰明、徐光春、鄭夢熊、慄國安等。
21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並管理來京採訪歐盟代表訪京活動的香港記者。
22日,國際聯絡部協助宋慶齡基金會邀請境外駐京記者參加"中華大自然--野生生物保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
2000年
一月:
3日至6日,維護新聞工作者合法權益座談會在江蘇省無錫市召開。
9日,以解放軍報社通聯部主任柴全經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2人訪問泰國。
12日,中國記協召開首都新聞單位學習貫徹2000年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聯席會。
20日至22日,2000年全國記協工作會議在廣州市召開。
26日,舉辦2000年中外記者新春聯誼會
27日,舉辦老新聞工作者迎新春茶話會。
二月:
2月14日至20日,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梁貴和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0人,參加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等地舉行的東協記聯成立25周年暨印尼記協成立54周年慶祝活動,並訪問印尼。
15日,由中國記協臺港澳辦公室和香港貿發局聯合組織的"留住香港動感一刻"攝影大賽在香港舉行頒獎典禮。
16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在中國記協新聞發布廳舉行境外駐京記者座談會,請中國社科院陳棟生教授談我國西部開發問題。
18日,召開中國記協學術委員會會議。
三月:
1日,召開1999年度中國記協機關總結表彰大會。
同日,中國記協機關召開黨員大會,總結1999年記協機關黨建工作,部署2000年記協機關黨建任務。
3日至15日,中國記協部分同志參加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新聞中心工作。
5日至19日,以解放軍報副總編輯江永紅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4人訪問美國兩周。
10日至15日,中國記協國際部主任趙廣俊應邀出席在菲律賓舉行的東協成立25周年紀念大會。
20日,以中國記協理事、中國老年報社長範文明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啟程,訪問象牙海岸和馬裡兩國各一周。
20日至30日,中國記協進行"三講"教育"回頭看"活動。
23日,中國記協召開營造"中國記者林"新聞發布會。
28日,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署、中國記協聯合召開第四次全國新聞系統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電視電話會議。
29日,黨組中心組召開學習擴大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為機關全體幹部職工作西部大開發專題講座。
四月:
1日至4日,中國記協在山東省淄博市召開新聞媒體研究所協作會。
9日,應肯亞記協邀請,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肖東升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訪問肯亞10天。
同日,應日本新聞協會邀請,以光明日報總編輯王晨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1人訪問日本兩周。
10日,應印度外交部邀請,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胡佔凡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8人訪問印度14天。
15日至16日,中國記協在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舉行"中國記者林"首栽式。
18日,中國記協召開主席會議。審議中國記協五屆理事會二次全會工作報告;審議常務理事更換名單;通報二次全會準備工作情況。邵華澤主席主持會議。
19日,應中國記協邀請,南聯盟塞爾維亞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訪華11天。
21日,以中國經濟導報社社長楊良松為團長的中國經濟新聞代表團一行10人啟程,訪問法國、義大利等國。
22日至30日,臺港澳辦公室接待澳門記協參訪團訪問雲南。
25日,應中國記協邀請,韓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2人抵京,訪華10天。
同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組織部分境外駐京記者參加並採訪營造"北京新聞林"活動。
26日,國內工作部舉辦首都新聞界橋牌賽。
27日,中韓兩國記者在京舉行"中韓網絡新聞研討會"。
五月:
8日,中國記協召開"緬懷人民的好記者"座談會。
9日至18日,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訪問奈及利亞。
10日至12日,中國記協第五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到會看望了全體理事。
13日,中國記協舉行"中國百名青年記者西部行"採訪調研活動出發儀式。
同日,中國記協召開國家級社科研究項目"全國省級黨報現狀及改革途徑新探索"課題指導委員會會議。
同日,由我會和《長安》雜誌社聯合組織的,以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張耕同志率領的中國法制新聞代表團一行22人,赴澳大利亞訪問兩周。
13日至20日,應香港貿易發展局邀請,中國記協組織部分省市電視臺記者赴澳門、香港採訪。
15日至19日,中國記協在成都舉辦第十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複評暨年賽。
15日至19日,中國記協在天津舉辦第十屆中國新聞獎節目編排複評暨年賽。
15日,應中國記協邀請,蒙古新聞代表團一行3人抵京,訪華兩周。
19日,中國記協機關工會籌備組組織職工去妙峰山春遊。
20日,應中國記協邀請,保加利亞新聞代表團一行3人抵京,訪華10天。
21日,以青海日報社副總編輯施濤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啟程,赴阿爾巴尼亞、斯洛維尼亞進行為期兩周的訪問。
22日至25日,中國記協在天津舉辦第十屆中國新聞獎報紙版面複評暨年賽。
23日,中國記協黨組中心組召開學習擴大會,深刻學習領會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24日,中國記協在北京舉辦第十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漫畫複評暨年賽。
同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與北京市記協聯合組織境外駐京記者採訪北京市環保局,了解我國環保工作情況。
28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組織部分境外駐京記者赴遼寧採訪國企改革問題。
5月29日至6月2日,中央"三講"教育檢查組到中國記協檢查"三講"教育"回頭看"活動和整改工作情況
六月:
3日至6日,中國記協國內部在雲南石林舉辦全國"百名記者世紀論壇"活動。
4日至14日,"中國百名青年記者西部行"採訪團分赴雲南、廣西、貴州開展採訪調研活動。
6日,應中國記協邀請,以外交部新聞參贊弗蘭克·艾德曼為團長的芬蘭新聞代表團一行7人抵京,訪華10天。
7日,中國記協和南斯拉夫共和國共同舉辦向人民日報社記者呂巖松授授勳儀式,中國記協主席邵華澤出席並講話。
同日,中國記協組織部分境外駐京記者赴天津參觀採訪。
8日,以農民日報社社長張德修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8人離京,訪問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15天。
10日,中國記協在北京舉辦第十屆中國新聞獎報紙副刊複評暨年賽。
同日,應中國記協邀請,以希雅典記協主席尼科斯·基阿歐斯為團長的希臘新聞代表團一行12人抵京,訪華9天。
11日至19日,機關黨委組織部分黨務幹部和離退休老同志赴延安參觀學習。
14日,應韓國記協邀請,由《山西日報》社總編輯任思霖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2人啟程,訪問韓國10天。
18日至20日,2000年全國新聞媒體網絡傳播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20日至27日,第十屆中國新聞獎在浙江省杭州市評選。
21日,臺港澳辦公室與"青基會"共同舉辦"青基會"訴香港《壹周刊》誹謗案情況通報會。
七月:
1日,應中國記協邀請,孟加拉國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抵京,訪華10天。
3日至23日,"中國百名青年記者西部行"採訪團赴甘肅採訪調研。
4日,中國記協召開首都新聞單位負責人聯席會議,傳達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
6日至7日,國內工作部召開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宣傳報導研討會。
10日至14日,臺港澳辦公室陪同臺灣媒體負責人訪問團在京參訪。
11日,召開範長江新聞獎、韜奮新聞獎、百佳新聞工作者獎評選第一次評委會。
11日至24日,"中國百名記者西部行"採訪團去新疆採訪調研。
14日至20日,國內工作部在湖北召開"省級黨報現狀及改革途徑新探索"課題啟動及課題分工會。
15日至24日,機關黨委和辦公室共同舉辦兩期中國記協機關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讀書班。
18日,國內工作部召開首都主要新聞單位"社科基金課題'十五'規劃"座談會。
23日,"中國百名青年記者西部行"採訪團去西藏採訪調研。
25日至8月4日,臺港澳辦公室與國務院港澳辦共同接待香港特區政府新聞主任協會訪問團。
26日,以安徽省政法委副書記陳瑞鼎為團長的中國法制新聞代表團啟程,訪歐15天。
28日至8月2日,全國新聞界"記者情"演唱大賽在福建省南平市舉行。
28日至8月11日,以解放軍報攝影部主任江志順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4人訪法、意等國兩周。
八月:
1日,國務院辦公廳批覆中國記協,確定11月8日為中國記者節的具體日期。
4日,以河南日報總編輯郭正凌為團長的河南新聞代表團一行7人,出訪法國等國家15天。
5日至9日,全國新聞專業期刊研討會在吉林省吉林市舉行。
6日至16日,"中國百名青年記者西部行"採訪團去寧夏採訪調研。
8日,組織境外駐京記者採訪"西部大開發高峰論壇"。
16日,以國家廣電總局局長、中宣部副部長、中國記協高級顧問徐光春為團長,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梁貴和為秘書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9人出訪美國兩周。
17日,中國記協黨組中心組召開學習會,學習中央關於利用胡長清、成克傑等重大典型案件在黨員、幹部中開展警示教育的有關文件。
同日,應《歐洲時報》社邀請,以我會國際部主任趙廣俊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9人,赴奧地利參加"歐洲華文媒體協會"第四次年會,並順訪法國、義大利。
20日,中國記協召開2000年度第三次主席會議。重點討論慶祝新中國第一個"記者節"的籌備工作和活動安排。
同日,以《求是》雜誌社政治編輯部主任李茂管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8人啟程,訪問馬來西亞和緬甸各一周。
21日,應中國記協邀請,以越共中央委員、國會代表、越南記協主席、人民報總編輯阮鴻榮率領的越南高級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抵京,訪華10天。
22日至27日,範長江新聞獎、韜奮新聞獎、百佳新聞工作者獎定評會在新疆召開。
24日,以中國記協副主席、北京日報社長滿運來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7人啟程,訪問科威特和埃及各一周。
26日至9月1日,全國新聞界桌球比賽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
九月:
4日,應中國記協邀請,印度新聞代表團一行8人抵京,訪華兩周。
6日,中國記協組織部分新聞單位記者赴內蒙古通遼市回訪"中國記者林"。
8日至16日,中國記協臺港澳辦公室與國臺辦新聞局共同組織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西藏活動。
15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組織部分境外駐京記者採訪大連國際服裝節。
17日至24日,以《經濟日報》駐上海記者站站長吳凱為團長的中國記者代表團一行8人出訪羅馬尼亞。
17日至28日,"中國百名青年記者西部行"採訪團重慶分團赴重慶市採訪調研。
26日,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記協聯合召開全國43家精神文明示範單位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
28日,以北京市記協副主席梁瀟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1人啟程,對伊朗進行為期10天的訪問。
十月:
2日至14日,應世界華人媒體協會邀請,以中國記協副主席慄國安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0人赴美國矽谷參加新聞研討會,並訪問美國。
9日,應希臘新聞部邀請,以書記處書記張忠貴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2人啟程,訪問希臘10天。
11日,應中國記協邀請,以烏克蘭記協主席盧勃琴科為團長的烏克蘭新聞代表團一行3抵京,訪華兩周。
12日至21日,應臺灣臺北新聞編輯人協會邀請,中國記協組織湖南湖北兩省記者訪問團赴臺訪問。
16日,應奧地利聯邦新聞局邀請,以黑龍江日報副總編輯段文斌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啟程,赴奧地利訪問10天。
17日至27日,中國記協臺港澳辦公室接待並陪同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訪問團一行23人在北京、西安、南京、上海、杭州參觀訪問。
17日,中國記協舉行第十屆中國新聞獎、第四屆範長江新聞獎、韜奮新聞獎、百佳新聞工作者獎頒獎大會。
20日,應澳大利亞澳中經濟文化科技交流中心邀請,由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鄭夢熊率領的中國財經新聞代表團一行12人啟程,訪問澳大利亞、紐西蘭兩周。
22日至11月4日,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肖東升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訪問菲律賓、新加坡。
22日,應臺灣"中國新聞學會"邀請,以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梁貴和為團長的中國記協訪臺團赴臺灣訪問9天。
25日,中國記協召開曾在朝鮮戰場採訪的老新聞工作者座談會。
27日,應中國記協邀請,以墨西哥頭版俱樂部主席阿羅亞韋為團長的墨西哥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訪華12天。
27日至31日,蒙古新聞研究所代表團訪問北京。
29日,應中國記協邀請,由朝鮮記者同盟中央委員會常務副委員長金尚浩率領的朝鮮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訪華10天。
29日至1 1月10日,應臺灣聯合報文化基金會邀請,由中國記協臺港澳辦公室副主任楊青率領的中央新聞媒體記者訪問團赴臺訪問。
30日,召開首都新聞界部分老新聞工作者慶祝中國記者節座談會。
十一月:
3日至4日,中國記協和黑龍江記協、黑龍江電視臺在哈爾濱市共同舉辦慶祝中國記者節文藝晚會。
6日,以印尼記協主席阿託姆為團長的印尼新聞代表團一行13人抵華訪問10天。
7日,為配合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活動,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舉辦境外駐京記者"21世紀中國人口戰略座談會"。
7日和8日,由中國記協同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聯合主辦,我國新聞工作者自唱自演的"記者之夜"聯歡會在北京電視臺演播廳舉行。
8日,中國記協在人民大會堂三樓小禮堂隆重舉行首屆中國記者節慶祝大會,熱烈慶祝新中國第一個記者節。
11日,以黑龍江記協常務副主席王亞光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啟程,訪問美國15天。
13日至23日,應臺灣"中國新聞學會"邀請,中國記協臺港澳辦公室組織部分中央及省市新聞媒體負責人和網絡專家學者共18人,赴臺參加第六屆海峽兩岸及港澳新聞研討會。
21日至23日,2000年全國省級黨報交流委員會年會在天津召開。
27日,應衣索比亞新聞部邀請,以中國記協國際部主任趙廣俊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6人出訪衣索比亞10天。
十二月:
2日,國內工作部舉辦首都新聞界保齡球邀請賽。
6日至8日,由中國記協主辦的"中國新聞器材暨網絡新聞博覽會"在國際展覽中心舉行。
7日,應越南記協邀請,以法制日報社副社長馬寶善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5人,出訪越南10天。
8日,中國記協召開會員單位財務人員會費收支情況通報會。
9日,應澳中經濟文化交流中心邀請,以北京市記協主席李丙仁為團長的中國新聞代表團一行11人啟程,出訪澳大利亞兩周。
11日至16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亞布力舉辦第四期全國新聞獎獲獎者經驗交流會。
12日,韓國中央日報社長洪錫炫來中國記協拜會邵華澤主席。
18日上午,中國記協召開2000年度第四次主席會議,總結2000年工作,討論2001年記協工作意見。
18日下午,中國記協召開常務理事會議。邵華澤主席主持會議,中宣部副部長王晨到會講話。
同日,中國記協記者俱樂部協助中國科學院舉行第12屆世界肥料大會新聞發布會。
19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中國記協共同組織的"公正執法基層行"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姜春雲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20日,第三屆"新聞與法"研討會在天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