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21 14:20:23 瀏覽:1次
機械化成品化的今天,還有多少能成為木匠的木工呢?匠心在時代的演化下究竟丟失了什麼呢?
木工與木匠有區別嗎?可能有人會問。一個老木匠說:有區別!
當年下鄉來到林場,我被分派進了木工組,從此我就與木頭結下了不解之緣。至返城之前,我們的木工組已經發展成機器轟鳴的大木工車間,直至制材車間併入木工以後,我們的人數已經從最初的十來個人達到了八十多人,實現了從原木到成品的加工一條龍。我也鴨無卵冒充金剛鑽混上了車間主任。
十年間,我們的鳥槍慢慢換成了大炮,不但添置了電鋸電刨電鑿子等,我還利用手頭現有條件土法上馬琢磨出了一種能加工各種曲線的電刨。因為解決了椅背的機械加工問題,使批量生產椅子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我還用邊角料設計過一款方凳,細巧、美觀,一改以前的粗笨形象。最主要的是我們從「賣木料」上升成了「賣人工」——原來一個老式凳子只能買3元,現在可以賣5元還節省材料。那,凳子是不是結實呢?當然結實。不信您來我家瞧,我結婚前做的4隻方凳,至今還硬朗著呢,30多年來從沒修過!
那年師傅跟我說:「你已經成了。已經從一個木工變成木匠了。」當時我還真沒明白其中的含義。
02年,我買了第二套房子,裝修時我要求木匠照我樣子在新房子裡也做上4個方凳,他說沒做過不會做,我就教他,小夥子挺聰明一教就會,真的給我做出來了。我感嘆:機械化成品化的普及,令木匠離退化不遠了。
今年裝修,我給自己的衛生間設計了一個沒有腳的臺盆櫃,即所有的固定和管道都在牆上,這樣底下搞清潔方便,放點東西也方便。
可是廠方不敢做,說怕不結實。我一再承諾「責任在我」他們才敢做。安裝那天,那工人喋喋不休地勸我再支上一對腳:「做不鏽鋼的,又結實又漂亮。」
我說我懂,我是老木匠了。他說他也是老木匠,已經幹了20年,以前在老家拉大鋸剖木頭,說著說著我們一同感嘆:「現在已經沒有木匠了。只會塗膠水釘釘子的不能叫木匠。」
既然你也從業20年,怎麼還認定我的臺盆櫃不結實呢?我替他分析:假設這個柜子垮了,會有幾種垮法?一是上部的螺栓被從牆裡拔出來一頭栽下來。他說不可能。二是所有螺栓統統被剪力剪斷,整體貼著牆摔下。他說更不可能。那只有第三種情況了,就是整個柜子解體碎裂。難道你做的柜子會散架?不會對自己這麼沒信心吧。他當然還說不可能。那你說還會怎麼壞呢?我把他問住了。
終於他想出了第四種可能:柜子會變形的。我問:你們不是說材料都是進口的刨花板麼?刨花板比起實木的最大優點就是不易變形。再說,變形與底下裝不裝腳有多大關係?他無語,只顧低頭幹活。
安裝完畢,我說我這就坐上去給你看看到底會不會塌。不料他大驚失色道:「慢!等我走了以後你上去隨便跳都不關我事,現在不要碰它。」說完收拾工具逃也似的匆匆離去。我目送他的背影,心裡道:「唉,一個20年的木工而已。」
接下來裝修兒子的新房,因為兒媳婦很看中我那4隻凳子,我就說太舊了,讓木匠給你做新的好了,大不了我再教他。不料那木匠聽完直接就一搖頭:「還要開榫打眼?這種老式的活早就沒人幹了,我只會塗膠水釘釘子。」好嘛,這人倒也直言不諱。再看人家那些木匠家什,哪有什麼斧子鑿子?除了一把像大餅一樣的手提式電鋸,一把小錘和一把小刨子再就是墨線鉛筆尺了。
夠新式,新式到一個老木匠都說不清到底算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要不,我把那4個老凳子再油漆一下傳給兒子?還是兒媳婦善解人意:「爸爸,沒關係的,我們買塑料的好了。」
……
又想起了當年師傅的話,我上字典查了一下「匠」字,其中有這樣一個條註解:在某領域有特殊造詣的人。
俺再也不敢隨便自詡老木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