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經常聽老一輩說千燉豆腐萬燉魚,意思是說豆腐和魚越燉越好吃,燉的時間越長越入味,平時我們家很少吃豆腐,特別是我對象,一點都不喜歡吃豆腐,所以我也很少做豆腐吃,之前也陸續做過幾次豆腐,但是總是遇到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每次做出來的豆腐都容易爛掉,所以很苦惱,後來有幸認識了一位廚師朋友,他做豆腐很專業,可以說是有很深的研究,他告訴我豆腐這樣做不容易爛,按這種做法做出來的豆腐保留了它的完整性,而且特別入味。
豆腐是我國素食菜餚的主要原料,在先民記憶中剛開始很難吃,經過不斷的改造,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被人們譽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因此在蔬菜生產淡季,可以調劑菜餚品種,不管是炒豆腐還是燉豆腐,要想豆腐不爛,有一個步驟特別關鍵,那就是先把豆腐在油裡小火煎一下,接下來咱們一起看看具體做法吧。
首先準備大豆腐一塊,放水裡泡一下,然後切成大小均勻的豆腐塊,放在碗中備用。
起鍋燒油,油燒開後把豆腐一塊塊的夾進去,然後用小火慢慢的煎,煎至豆腐兩面金黃後把豆腐撈出。
準備五花肉一塊,把五花肉剁成肉末,鍋中倒入少許油,把油燒開,倒入五花肉末炒香。
把五花肉炒至變色後加入蔥花爆炒出香味,然後加入適量的生抽、蠔油和白糖調味,然後再加入少許老抽調色,最後倒入兩碗清水。
把鍋中的湯汁用大火燒開後倒入之前煎好的豆腐塊,然後改中小火慢慢燉。
豆腐燉十五分鐘至湯汁濃稠,然後用少許水澱粉勾芡,勾芡的目的是為了使香味更加濃鬱,然後出鍋盛到砂鍋中,最後撒上香菜即可食用。
用這種做法做出來的豆腐一點都不爛,很完整,因豆腐一般用大豆製成,屬於豆製品,所以豆腐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其中蛋白質是由9中胺基酸組成的,多吃豆腐開胃下飯,營養又補鈣,而且這種做法簡單實用,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如果您喜歡牛小廚的作品,歡迎轉發分享收藏,關注牛小廚,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美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