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念頭,就是一顆種子
一個念頭就是一顆種子,我們的心就像是一個花園,各種各樣的種子在裡面播種,我想什麼,就會種什麼,最終就會得到什麼:或雜草叢生,或鮮花滿園。
你有沒有這樣一種經歷:心裡正想著某個人,那個人的信息或電話就來了。一直期待並用心做的某件事,它十有八九會成功,因為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種下一個善因,收穫一種良知;種下一種良知,收穫一種道德;種下一種道德,收穫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穫一世人生。
我們要想改變命運,首先要改變我們的念頭,為善、為惡,都在一念之間;變好、變壞,其實就在一個小小的念頭上,雖然看不到,但是他卻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心態和命運。一念一世界,我們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正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呈現。
稻盛和夫說:「心不喚物,物不至」,意思是心裡沒有呼喚過的東西不會自動來到自己身邊的,你現在自己周圍發生的所有現象,都不過是自己心靈的反應,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
02 靜以修身,簡單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心智迷離,心生煩惱,大多是因為放不下腦中的諸多執念,不懂得順其自然,所得之後果必定是,求不得與放不下。
世上的事,萬萬千千,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太執著不對;一切視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才是對的。
人心就像一個容器,快樂裝得多了,煩惱自然就少;簡單裝得多了,糾結自然就少,滿足裝得多了,痛苦自然就少;理解裝得多了,矛盾自然就少;快樂裝得多了,仇恨自然就少。
靜以修身,簡以養德;靜能生慧;靜能安神;靜能致遠;大道至簡;大音希聲;簡單做事;簡單思考,簡單為人,一生簡單。
一個人為什麼要靜心?道理很簡單:心平則氣和;氣和則人順;人順則事成。
生命是一場懂得,剪一段流年的時光,握著一路相隨的暖,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詩意的風景,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輕若飛花、輕似落霞、輕如雨絲;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靜若夜空、靜思幽谷、靜如小溪。
03 人生是一場修行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在人生之路上,我們所經歷的都是心路歷程:自己煩惱、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折磨、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快樂,都在自己的內心裡呈現。快樂不要自以為是;悲觀絕望也不要去沉淪,在經歷當中改變自我、在經歷當中拓寬自己胸懷、在經歷當中進行自我成長。
什麼修行?修行不是打坐也不是念經,更不是穿著袈裟披著道袍住在寺廟道觀裡,修行是要我們保持一顆覺察的心。如果可以明白修行的含義,在滾滾紅塵中,擁有一顆清淨的心,就是最高境界。當然,打坐,讀書、思考都可以加快前進的步伐,身披袈裟、口誦佛號,這是結緣修行,是利用外部的環境來加持我們的心念,如果可以通達,一切都是修行的道具。所謂修行,就是向外看世界,向內看自己 。
修行就是修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空手而來,終將空手而去,一切都是世界的恩賜,感恩痛苦讓我們覺醒;感恩失敗讓我們接近了真理;感恩失去讓我們懂得了珍惜;感恩生命給予我們能量;感恩成功讓我們感受了幸福。
04 結語
人為什麼要見世面,見世面就是豐盈生命,在剔除雜擾的過程,當你見過的世面越多,對世界的感知就越深刻,對自己的認知就會越清醒,明白己之所欲己所不欲,也就懂得了接納,懂得了包容,懂得了拒絕,懂得了取捨,見過世面的人,明白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