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飯店:千年古并州 太原第一店

2020-12-18 迎澤發布

矗立在五一廣場西南側,有一座氣勢恢宏的酒店。這便是被冠以「并州」而名,作為建國初期太原市十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享有「太原第一店」之美譽的并州飯店。

曾幾何時,在黃昏夜幕間走出太原火車站的來賓,便是在并州飯店的燈光中,體會到了老城的開放與熱情。六十多年裡,這兒不僅是太原人心中的地標建築,更是知名的服務窗口單位和行業老店名店。

太原并州飯店始建於1956年,1957年投入運營。佔據太原最優越的地理位置,擁有最便利的交通條件,兼具古樸典雅與現代氣息建築風格,曾成為幾代人拍照留念的背景。因其獨特的文化代表性,2011年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并州,是太原的古稱、別稱,始於漢,成於宋,沿於今。「并州飯店」一名最早可溯源於辛亥革命時期,據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的《今日太原》、1935年(民國22年)的《太原指南》等均對并州飯店有過詳細描述。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後,太原淪陷,并州飯店被迫關閉。

新中國成立後,太原作為全國能源重化工基地和大型城市之一,大批外賓專家和國內援建人員匯聚太原,鑑於當時接待服務能力不足的實際,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市政府決定投建一座大型飯店,使用「并州飯店」的店名。幾經考察,當時的滿洲墳被確定為店址。

圖片丨太原并州飯店建店初期風貌

通過對當時太原飯店、正大飯店等廚師隊伍的整合,投資100萬元,耗時一年,於1956年建成了并州飯店東樓,在當時這是迎澤大街上最高的建築。店名取太原古稱「并州」,寓意連接古今,以獨有的并州稱謂引領行業發展。

此後,并州飯店西樓、南樓分別於1958年、1960年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

圖片丨1985年改建後的太原并州飯店新貌

建成後的并州飯店當時與工人文化宮、省財貿大樓、太原火車站一起,被太原百姓並稱為迎澤大街四大地標性建築。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并州飯店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完善的食宿設施和優質的服務水平在省城服務業中獨樹一幟,成為當時政務接待、公務差旅的最佳選擇。

圖片丨90年代太原并州飯店南樓

改革開放初期,太原國內外客商旅客日漸增多,并州飯店主動走出去向上海和平飯店、四川錦江飯店、釣魚臺國賓館等國內知名酒店學習取經,在太原市率先引進了現代酒店的服務模式,並多次對賓館設施設備進行提檔升級。

圖片丨太原并州飯店提檔升級

1984年,并州飯店自籌資金700萬元,按照旅遊飯店的國際標準對東樓進行改造。安裝了中央空調、閉路電視、程控電話、美標潔具、滿鋪地毯,創下了山西省賓館飯店歷史上的多個第一。

1985年,并州飯店開設了太原市第一家西餐廳,以口味純正的法式、俄式西餐享譽省城,前來用餐的賓客和學習交流的同行絡繹不絕。

圖片丨并州飯店率先引進現代酒店服務模

1991年,并州飯店對南樓及其所屬服務設施進行改造裝修,目標定位為三星級飯店,無意中又開創了太原市酒店行業歷史上多個第一:第一家安裝了圓開自動門,設立桑拿浴、健身房、卡拉ok歌廳等服務功能,第一個安裝會議同聲翻譯系統等設施。

1992年經申報覆核,并州飯店成為太原市第一家三星級酒店,成功實現了從招待所向星級賓館的轉變,成為太原市乃至山西省酒店業發展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2012年,并州飯店啟動維修改造工作。在保留了雙門樓的歷史框架的基礎上,借鑑太原明清時期民居建築風格,屋頂採用唐代大屋頂風格,使整座建築古樸端莊,與迎澤大街華燈相得益彰。

圖片丨并州飯店建築一角特寫

新建飯店南樓採用通體玻璃幕牆現代風格建設與東西樓古建風格交相輝映,使得并州飯店整體建築融古通今,卓雅非凡,成為太原市一張靚麗名片,榮獲了建築行業最高獎項「魯班獎」。

圖片丨并州飯店外景

64年來,無論內外裝飾怎樣改變,并州飯店始終堅持對傳統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在建店伊始,并州飯店就非常注重對傳統技藝傳承人才隊伍的建設,先後組織廚師赴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人民大會堂進行學習深造。

特別是近幾年來,飯店更加重視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傳統技藝的傳承,編制了老字號技藝人才隊伍建設專項規劃,啟動了飯店傳統技藝傳承人的普查工作,並建立了傳承人才資料庫。

圖片丨并州飯店新視聽

晉菜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中國傳統菜系中獨樹一幟。

并州飯店開業至今,始終堅持晉菜的技藝傳承和創新。根據社會發展和賓客消費習慣,在傳統晉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以地方風味為主體,堅持弘揚傳統工藝製作,保持特色菜品原汁原味,吸收粵、川、蘇、魯等菜系之精華,在選料、製作、色彩、品種上下足功夫,無論是在做功還是色香味上,都超越了傳統的晉菜,真正形成自己獨立的風格,為中外賓客提供豐富多彩、美味可口的山西地方特色美食,深受往來賓客的喜愛和歡迎。

圖片丨選材講究

其中,并州飯店將各種山西土產與海鮮及蔬菜結合,融合譚家菜特點改進了「并州燴菜」,推出了「琥珀大蝦」「譚府四寶」等新招牌菜;借鑑各大菜系名典,融入其它地域食材,研發了「羊肚菌炒小米」「水煮肉片栲栳栳」「澳龍焗扯麵」、「溜白菜炒蝦球」「麻麻花土豆白菜燴鮑魚」「臺蘑燒裙邊」等特色菜品,粗細搭配,口感極佳,真正做到「南北結合」,在西餐元素的借鑑上,芝士、奶油與山西傳統食材更是相得益彰,創造性的將山西的小米與遼參搭配起來炮製的遼參泡飯既營養又美味,已成為地域高檔宴席的經典。

圖片丨并州飯店遼參泡飯

與此同時,并州飯店大力繼承和發揚太原名吃文化,新增了以地道頭腦、稍麥、丸子湯為主的養生早點,以地道純正的老太原味道吸引了八方來客。

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麵食在太原。并州飯店自建店伊始就非常注重對山西麵食文化的繼承發展,在幾代并州麵食師傅手裡,蒸製麵食、煮製麵食、烹製麵食三大種類更被做的花樣翻新,大拉麵、刀撥面、剪刀面、包皮面、撥魚、揪片、剔尖、餄餎、貓耳朵、河撈麵、莜麵栲栳栳、高粱面魚魚、燒麥、炸糕、一窩酥、甩餅、鍋貼、麻花等名目繁多,蒸、煎、烤、炒、燴、煨、炸、爛、貼、攤、拌、蘸、燒等多種做法讓人目不暇接,達到了一面百樣,一面百味的境界,開發了榮獲十大晉菜榮譽的「金絲一窩酥」等金牌面點。更通過對外友好交往、業內交流、參加行業競賽等形式,大力傳播山西麵食文化,為山西麵食名揚海外、享譽九州做出了積極貢獻。

圖片丨拉至12扣(4096根)的并州龍鬚麵,

飯店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在重要接待活動中推出了刀削麵、拉麵、剔尖等麵食表演項目,通過幾代人的繼承發展,現如今在刀削麵、拉麵、剔尖等傳統項目上增加了剪刀面、吹面、一根面、扯麵等技藝表演,件件麵食作品宛如一件件藝術品,令人大飽眼福,讓每一位抵店賓客通過山西麵食品味山西、認知山西、了解山西。

圖片丨并州飯店特色刀削麵

或許,一座并州飯店的意義,已經超越了作為飯店的本身,無論是對晉菜發掘研究與傳承推廣,還是對山西麵食技藝與文化的傳播,并州飯店都承擔了更多的責任。而在堅持軟硬體投資、提升服務品質方面,更是擦亮了「太原名片」,不負「太原第一店」的美稱。

特別說明

文字:迎澤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迎澤區融媒體中心

往期精彩:

■「我的迎澤我的家」向您約稿

■ 戲劇頭盔:國粹中的「頂上」功夫

■ 太原鼓樓羊雜割:古法飄香六百年

■ 傳統刻瓷:方寸間有大世界

相關焦點

  • 【太原品牌 品牌強市】并州飯店:在傳承與創新中發展 不負「太原第一店」之美譽
    并州飯店,以「并州」冠名,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市十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享有「太原第一店」之美譽。
  • 并州飯店二期動工為太原在建第一高樓
    并州飯店二期動工為太原在建第一高樓 新華網 2014/4/25 11:23:00 近日,太原國海廣場(原并州飯店二期)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後建築高度將達到318米,是目前太原在建的第一高樓。
  • 太原并州飯店將建99層五星酒店 老地標成新名片
    於今夏開始修繕、改建的省城地標性建築太原并州飯店,目前片區用地控制規劃有所微調。記者今日在太原市規劃局展示大廳看到了調整後的新內容:并州飯店二期將規劃建設一幢主體樓層為99層,集商業、公寓、寫字樓、五星級酒店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并州飯店始建於1957年。在長達五十餘年的運營歷史中,并州飯店成為太原的地標建築、城市名片。儘管省城第一形象主幹道迎澤大街上已是高樓林立,但是并州飯店在省城市民心中的重量卻絲毫未減。
  • 太原并州飯店二期主樓310米 預計2016年封頂落成
    主樓高達310米;預計於2016年封頂落成    備受太原市民關注的迎澤大街最高建築——并州飯店二期「國海廣場」項目有了更進一步的進展。今日,在太原國海廣場方案匯報會上,「國海廣場」項目主創設計團隊向參會嘉賓展示了國海廣場效果圖、設計亮點,以及高達310米主樓部分樓層的戶型圖。
  • 太原并州飯店圓滿完成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屆十次全體會議接待任務!
    熱烈慶祝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屆十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屆十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6月28日至29日在太原舉行。金鑰匙國際聯盟成員并州飯店秉承六十年會議接待經驗再次榮領殊勳接待並圓滿完成了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屆十次全體會議服務接待工作
  • 分餐吃飯 單間住宿 全面消殺 并州飯店開門迎客
    送餐分餐 減少接觸3月6日,在新建路辦公的李先生通過手機下單的方式,從并州飯店訂了5份工作餐。很快他就接到了工作人員的電話,核對菜品、地址、收貨人信息,並告知半個小時後送達,他只需下樓取餐即可。復工伊始,并州飯店就與十餘家企事業單位合作,為員工配送工作餐,每日送餐量達到1000多份。
  • 并州雅韻桃園詩
    範淑文詠太原溼地公園 蘆荻環水島,碧草映長天。 綠柳柔風絮,黃鸝解語含。 閒鴨追野趣,散客續清歡。 回首一園秀,臨池畫卷寬。  昭君出塞 貂裘重彩落荒城,孤驛馬前南雁鳴。 極目邊關空放眼,憂心故裡嘆蒼生。 寒煙斷處無回意,暮靄沉時有歷程。
  • 「并州第一車」美譽的1路公交車全部更換為純電動公交車
    當天,有「并州第一車」美譽的1路公交車迎來「第四代」,全部更換為純電動公交車。1路公交車從下元開往火車站,於1983年開通。因全程行駛在寬闊的迎澤大街和迎澤西大街上,並且在所有公交線路中(除夜班車外)發車最早、收車最晚,所以1路公交車一直有「并州第一車」的美譽。
  • 龍城第一高樓「太原國海廣場」動工
    建成後離地318米,最高67層備受太原市民關注的太原最高建築——并州飯店二期「國海廣場」項目近日正式開工。從開發商處獲悉,并州飯店一期修繕完工後,二期「國海廣場」項目也已快馬加鞭地進入建設狀態。
  • 老照片:90年代的太原,懷念太原城裡的市井百態與人間煙火
    太原,古稱晉陽,龍城,地處山西中部。太原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都,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90年代的太原,這些老照片真實再現了昔日的太原城的生活百態。圖為90年代的太原汽車站,這裡留下了無數太原人出走與回家的匆匆腳印。
  • 一起看太原地名中的「卻望并州是故鄉」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別稱并州、龍城。太原三面環山,瀕臨汾河,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1、文筆雙峰——雙塔寺雙塔寺位於東山郝莊高岡之上,是太原市標誌性建築市徽上的主題圖案,也是目前太原市內最高的古建築。雙塔寺建於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原名為永祚寺,因寺內的兩座高塔被當地人習慣叫為雙塔寺。其實這兩座塔有兩個名稱,且修建時間也不一樣。
  • 關於并州南(北)路、府東(西)街等周邊18條街(路、巷)命名的通知
    並民發【2014】69號 小店區民政局、迎澤區民政局、杏花嶺區民政局:并州南大營盤西巷:位於并州北路與南內環街交叉口西北角,東西折南走向,東起并州北路,向西折南至南內環街。寬20米,長約293米。因位於大營盤西側而命名為大營盤西巷。
  • 太原合生并州帝景:想買房得另外交40萬?!不開發票不能轉帳
    今年五月份,劉師傅在太原市二營盤街合生并州帝景小區購買了一套233平方米的房子,總價230萬元,他先付了10%的房款。 為了弄清這40萬元究竟是什麼費用,記者和劉師傅來到了合生并州帝景售樓部,但是售樓部工作人員不願回應此事。@合生并州帝景小區,這40萬元到底是什麼錢?
  • 雙塔街并州路口半封閉 要前往省人民醫院得這樣走
    不能開車,也沒有公交車通往這裡,該怎麼走啊……自從11月10日零時,省城并州北路雙塔街口實行半封閉施工後,想前往省人民醫院等單位的市民就有些迷茫,不知道該如何乘坐公交車。就此問題,11月13日,山西晚報記者實地體驗探訪,為市民做出攻略。 814路公交車恢復原線路不再走并州北路雙塔街口「怎麼走這邊了,改變路線了嗎?」
  • 太原影都,一個背叛了文化和歷史的「怪」名稱
    ,隨著上世紀五十年代迎澤大街的開通以及解放初期工人文化宮(南宮)、太原如迎澤賓館(西樓,即八角大樓)、并州飯店直至七十年代末期新火車站的落成,隨著各種政治運動和群眾文化生活需求而名聲鵲起,儼然是山西人心目中的政治、文化中心。
  • 太原五一廣場環路封閉!26條公交線路改線方案出臺……
    繞行區段臨時撤銷【并州飯店】,不增設站點。 61路(富力城-山大一院): 去程(富力城-山大一院)方向,原線行至【五一廣場北】後,改行起鳳街,柳南,迎澤大街循原線運行。繞行區段臨時撤銷【并州飯店】,不增設站點。
  • 即日起,太原公交新增多條大站快車線路!
    即日起,太原公交新增多條大站快車線路!途經東華苑、建設北路五龍口街口、并州東街建設南路口、并州東街并州北路口、大營盤、市人大、南內環大王路口、大眾宿舍,終點站西苑南路口,共10站;西苑南路口發車時間為6:45,途經南內環大王路口、市人大、并州北路南沙河橋口、并州東街并州北路口、建設南路并州東街口、五龍口街紅溝路口、東華苑,終點站到東客站,共9站。
  • 去太原旅遊燒麥是必不可少的嗎?
    事實上,太原有不少飯店都賣燒麥,個人認為大部分清真飯店賣的燒麥味道都不錯,畢竟燒麥大多還是以羊肉為主,不過,具體來說,這幾家飯店的燒麥最受人們的歡迎:清和元是太原老字號飯店,已有300多年歷史,店內最有名的就是清和元燒麥,個人覺得清和元燒羊肉串不但肉質好,味道好,一點也不腥味,一口下去除了可以感受到羊肉串的鮮香,還有非常飽滿的汁水
  • 龍城第一高樓「國海廣場」動工 建成後318米
    備受關注的太原最高建築——并州飯店二期「國海廣場」項目近日正式開工。該項目建成後將是目前龍城在建的第一高樓。建成後離地318米,最高67層。這一座雙子樓,西塔257米,東塔318米,該項目總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
  • 佛首回歸,并州有福!相約「百年天龍」線上之旅!
    公眾號轉載太原發布稿件,須申請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