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兒童藥有風險 家長亂給孩子吃藥可能害了寶貝

2021-01-09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7月17日訊,年輕媽媽李女士從日本旅遊回來,買了一行李箱的兒童藥。這些藥都是她看了網上的帖子淘來的。雖然是第一次去日本,但李女士對這些帖子上提到的「特效」兒童藥深信不疑。

從日本海淘回來的「神藥」

在一些育兒微信群中,海淘兒童藥已經非常普遍。但許多媽媽並不知道,在我國,兒童超標用藥、用藥不當的情況也比較普遍。根據《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84.9%的家長給孩子用藥時存在安全隱患。而海淘兒童藥作為一種「自我藥療」行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不理智:「以愛之名」的冒險

《去日本不得不買的12種神藥》、《去德國必買的家庭藥品清單》……在一些育兒論壇上,這樣的「導購帖」備受年輕媽媽的追捧。隨著海淘越來越方便,許多媽媽已經不滿足於買服裝鞋子,而是把目標放到了國外的兒童藥品上。

在一些育兒微信群中,海淘兒童藥也是媽媽們經常討論的話題。有的遇到孩子咳嗽,在群裡求購海外止咳藥;有的剛剛掃貨歸來,把富餘的藥品拿出來轉讓;還有的乾脆做起了微商,專門做起了海淘兒童藥的生意。

退燒的、止咳的、止癢的……媽媽們海淘的藥品可謂是五花八門。然而記者發現,許多人在海淘之前,並沒有真正接觸過這些藥物。為何陌生的「洋藥品」會風靡媽媽圈?著名母嬰親子平臺「年糕媽媽」創始人李丹陽解釋,許多媽媽是出於對孩子的關愛,認為海外的兒童藥品更加安全放心,療效也更好。「家長想當然地認為進口東西就是更好,覺得海淘藥會給孩子更好的保護。但是在藥品方面,這種思維方式比較容易『踩坑』。」

北京市食藥監局相關人士介紹,通過海外代購渠道購買的藥品未通過國家食藥監部門臨床驗證和質量檢測等專業審批程序,不但產品質量和療效均無法保證,濫用還會帶來健康風險。相關人士稱,不建議採用代購等形式從境外購買藥品使用,而是應該到附近醫院就醫,或在正規的藥店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藥品。

作為有著醫學專業背景的育兒「大V」,李丹陽也不建議家長們去海淘兒童藥。「家長們不要相信任何所謂的特效藥。」她說,如果家長買到一些海淘藥物,又沒有能力看懂藥品說明書,只是根據一些代購商、網店賣家的介紹來使用的話,就很有可能控制不好劑量,或者用錯藥,從而對孩子帶來傷害。

不值得:有的神藥只是名字不同

從2011年開始,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師門診主任冀連梅就不斷地向家長科普國外兒童藥物知識。她告訴記者,家長們海淘的兒童藥其實都是一些「小藥」。這些藥之所以能輕易地買到,是因為它們都是不需要處方就可以在藥店買到的非處方藥,大多用於感冒發燒等常見症狀。而像一些「新特藥」,一般人是買不出來的。

這些藥真的如同網上說的那樣有「特效」嗎?並不見得。冀連梅說,海淘兒童藥許多是緩解症狀的藥,比如退燒藥,這樣的藥物國內也有,效果也是一樣的。由於是常見病的常用藥,甚至連生產廠家都是同一家。有時候家長們淘回來的退燒藥有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其實就是國內的美林、泰諾林。「這些藥的生產廠家都是強生公司,療效也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在不同的國家藥名不一樣。」

至於感冒止咳藥,國外一般不推薦給孩子使用。在美國、英國、加拿大,4歲以下不推薦使用止咳藥,4到6歲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比如感冒引起的咳嗽,如果不是特別嚴重,咳嗽頻率不是太高的話,首選的則是一些護理的手段,包括居室溫溼度調整、飲食的調整等。因而,中國家長買回來的感冒止咳藥很可能不是藥品類別的,而是一些「順勢療法」的產品,類似於國內的偏方。「這種產品在製備時要用水進行無限倍數的稀釋,就像把一滴墨水滴入大海裡面,其有效成分的濃度幾乎為零,除了水以外什麼都沒有。」因為只是起到了一個安慰劑的作用,冀連梅把買這種產品稱作「漂洋過海去買水」。

冀連梅說,很多情況下,家長們是已經購買了國外兒童藥,才找到她來諮詢意見。她說,許多家長看不懂藥品說明書,不懂單詞背後的含義。比如說明書上的「一滴管」,家長就可能誤以為是「一滴」。另外,包裝上標註的「毫升」和「毫克」也容易混淆。許多家長海淘兒童藥時都是「按圖索驥」,這同樣會有風險。在專業的醫療機構,通常把包裝相似的產品當作「高危藥品」來管理。同一個藥廠生產的不同藥品採用相似的包裝,這可能方便了推廣,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就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容易弄錯。「因為吃錯藥而送醫的案例並不鮮見。同樣包裝的藥品,可能還分成人劑型和兒童劑型,比如劑量一個是0.5毫克,一個是0.25毫克,不是專業人士的話可能就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

不方便:海淘的深層原因

良藥苦口,孩子不吃,這是令家長最為頭疼的問題。而在國外,兒童藥有各種各樣的劑型,有溶液狀的,粉末狀的,冰棒狀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驅使家長選擇海淘。「海淘兒童藥的人群主要是來自大城市,可見這方面的需求已經有了,但是藥廠還沒有跟進。」

據了解,目前我國有近九成的藥物沒有兒童專用劑型。冀連梅說,有的藥品在國內的選擇餘地比較小,家長也只能把目光投向海淘。以嬰兒用的維生素D3滴劑為例,新生兒出生14天之後,需要補充維生素D,這對於母乳餵養的嬰兒來說尤其重要。然而,國內的維生素D的產品種類少,且多是軟膠囊的包裝,使用不便,也不經濟。而在國外,這種產品被做成了滴劑,而且還做成了不同的水果口味,兒童更容易接受。

更典型的例子是口服補液鹽。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治療急性腹瀉脫水有療效的藥物。這種藥需要在孩子腹瀉時儘早的使用,及時地把電解質和水分補充進來。目前,國內只有一兩個藥廠在生產類似產品,家長在藥店很難買到。而在國外,口服補液鹽很常見,就像買飲料一樣,在超市裡就買得到。

「如果非要買的話,建議自己去國外的藥店;或者由國外的親友幫忙購買,至少來源可靠。」冀連梅表示,由於藥品的真假無法保證,網上代購其實是冒著很大風險。而且,藥品是非常特殊的商品,需要嚴格的儲存保管運輸。網上代購的「買手」很可能沒有這個條件,運輸環節也很容易出現問題,海淘的藥品很可能就會變質成為「劣藥」,從而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不糊塗:成人藥掰片不等於兒童藥

對於絕大部分家長而言,打交道更多的還是國產藥物,如何安全用藥才是需要仔細研究的課題。但由於缺乏兒童專用劑型,使用劑量也缺乏數據,長期以來,兒童用藥都會被當成「縮小版的成人」。許多患兒家長採取各種換算,按照「小兒酌減」的原則,把成人藥給孩子使用,很多用藥劑量甚至都是靠「手掰」來衡量,存在巨大的用藥安全隱患。根據《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84.9%的家長給兒童用藥時存在安全隱患。有數據顯示,我國50%以上兒童都在超標用藥。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主任藥師黃琳介紹,把藥片掰片、溶解在溶液中、取出膠囊內容物等方式給藥都是不科學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按照兒童藥物動力學給藥,但由於許多藥品缺乏兒童用藥數據,目前多是按照公斤體重或者體表面積的計算方式給藥。「一般而言,40公斤以上或者年齡12歲以上的兒童是按照成人劑量給藥。」

黃琳表示,藥物在人體應用會產生個體差異,每個人的基因不同,導致劑量、療效和不良反應也都不一樣。因此,對兒童用藥進行基因檢測至關重要。前不久,博奧生物開展了為1000名兒童提供安全用藥免費基因檢測服務的活動,即是為兒童安全用藥提供重要參考。她說,通過兒童與常用藥物相關的代謝基因型的檢測,可以了解兒童對特定藥物的代謝能力,評估兒童對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為兒童用藥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參考。從另外的角度來說,基因檢測可以提高藥物治療效果,避免用藥不當對兒童造成的傷害,同時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支出。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王琪鵬

相關焦點

  • 這款家家都有的「咳嗽藥」出事,孩子咳嗽就怕亂吃藥
    很多身邊的朋友都海淘或者找人代購過「神藥」,尤其是咳嗽藥,總覺得這些藥真的有神奇的功效。 可是,就在前幾天,被很多人推崇的咳嗽神藥「麵包超人」出事了。
  • 海淘兒童藥怎麼吃才安全
    海外出遊之餘,除了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日用品,兒童藥現如今也被列入採購清單。日本的「麵包超人」、德國的「小綠葉」……畢竟生活中,孩子感冒、發燒、咳嗽都是常有的事兒,因此,一些口碑好的境外兒童藥成了部分家庭的常備藥。  時下還有不少人會選擇網購藥品,「安全、有效、不存在副作用」是眾多網店宣傳時的一大賣點,很多家長也認為這些藥品給孩子用起來更放心。事實真的如此嗎?
  • 海淘商家出售藥品真偽難辨 代購進口兒童藥靠譜嗎
    於是她求救於萬能的微信朋友圈,立即有家長向她推薦德國「退燒小藥丸」,據說藥效特別好,孩子吃後很快就能痊癒。但是三甲醫院兒科專家提醒家長,藥品不是普通商品,海外代購藥品均沒有中文說明和生產批號等信息,且沒有醫生指導,切不可隨意購買、盲目服用。  微信圈拼單兒童進口藥  周女士有兩個小孩,三歲的大兒子壯壯剛上幼兒園,小女兒出生才幾個月。
  • 用了70年的退燒藥跌下神壇,這些藥上了「兒童退燒黑名單」
    這樣的氣溫變化下,就可憐了孩子們,被發燒撂倒的孩子不在少數。孩子發燒,媽媽心急。有的帶孩子去醫院看病、開藥,有的自己在家裡給孩子吃藥、觀察。近幾年,很多兒童退燒藥接二連三被禁用,甚至是以前醫院常開、媽媽常給寶寶吃的退燒藥也跌下神壇。
  • 兒童用藥黑名單更新,又有3類藥禁用
    因此有些家長就會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但其中的風險各位可曾想過:找的渠道靠譜嗎?網上代購等是否存在賣假藥問題?未帶寶寶去看診,自行購藥是否完全對症?通常來說,醫院自製藥是需要掛號看診後,醫生開處方才能購買的。
  • 蚌埠市三院兒科專家:千萬不要盲目迷信海淘兒童藥物
    迫不得已選擇海淘兒童藥品採訪中,淮河晨刊記者了解到,一些家長選擇海淘、代購兒童藥品一方面是「朋友推薦的」,另一些家長表示自己更信賴國外的藥品,認為相對安全,副作用更小,還有一部分家長則是提心弔膽地在使用。「孩子一生病,最忙的是家長,特別是給孩子餵藥的時候,跟打仗一樣。」
  • 吃感冒藥吃出了肝衰竭?買藥吃藥「雷區」千萬別踩
    最近氣溫「大跳水」,感冒發燒的孩子一倒一大片,為了不跑醫院,不少家長會翻出家中的小藥箱給孩子餵藥。但你知道嗎?藥不能亂吃!即使是小小的感冒藥,「吃錯藥」也可能傷肝傷腎甚至丟了性命!孩子得了感冒,你會給他吃什麼藥?正解是:別吃任何感冒藥。有句話說「感冒吃藥7天好,不吃藥一周好」,這是真的。感冒藥並不能縮短病程。作為自愈性疾病,普通感冒會自行緩解,並不需要藥物治療。只要沒有後續的細菌感染,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免疫力來對抗病毒。感冒藥治不好感冒,只能緩解症狀,能不吃就不要吃。
  • 一大波「兒童藥」被禁用,家長千萬別再亂餵藥
    01 抗生素類 氨基糖苷類: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因其有導致孩子耳聾等風險,衛生部規定小於6歲禁用。 可能很多家長都聽說過,這個藥不僅影響孩子顏值,並且還會影響兒童的骨質發育,導致骨骼生長遲緩,所以8歲以下兒童禁用這類藥物。 02 抗病毒藥 利巴韋林:利巴韋林為廣譜抗病毒藥物,因此很多病毒性疾病都以此為理由用藥。
  • 吃感冒藥吃出了肝衰竭?買藥吃藥「雷區」千萬別踩!
    最近氣溫「大跳水」,感冒發燒的孩子一倒一大片,為了不跑醫院,不少家長會翻出家中的小藥箱給孩子餵藥。但你知道嗎?藥不能亂吃!即使是小小的感冒藥,「吃錯藥」也可能傷肝傷腎甚至丟了性命!孩子得了感冒,你會給他吃什麼藥?正解是:別吃任何感冒藥。有句話說「感冒吃藥7天好,不吃藥一周好」,這是真的。感冒藥並不能縮短病程。作為自愈性疾病,普通感冒會自行緩解,並不需要藥物治療。只要沒有後續的細菌感染,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免疫力來對抗病毒。
  • 仨孩子比賽吃奶奶的降壓藥?父母對藥品的誤導,讓孩子鋌而走險
    有一次表姐的兒子就因為好奇奶奶治病的藥是什麼味道的,想偷偷嘗一下。於是周末放假等家裡人都上班之後,自己偷偷的拿出奶奶的藥,想要拿一片放在嘴裡嘗一嘗。正好表姐回家要拿東西看到了,制止並教訓了孩子的行為,才沒有造成大的損失。熊孩子作起妖來真是非常嚇人,藥物雖然能治人,但是對於沒有病的人吃了也會害了人的。
  • 775萬瓶這種藥被緊急召回!6歲孩子當飲料喝嗜睡不醒!這些海淘藥你...
    尤其是國外的兒童藥品,在口感和劑型上的確做得很出色,但是醫生提醒,不能盲目推崇國外藥品,在不熟悉藥品的情況下,更不能盲目亂服用! 美國 FDA 發布過關於紫草成分口服可能損害肝臟的警告,要求紫草膏等產品外用時不能用於皮膚破損的傷口。 對於嬰幼兒、孕婦和肝臟功能不全者,應慎用海淘的紫草膏。另外,它的適用年齡是2 歲以上的兒童。國內的薄荷膏是其同類產品,沒必要海淘。
  • 武漢一女子亂吃藥被搶救 藥不能亂用
    武漢一女子亂吃藥被搶救 藥不能亂用湖北女子未感染 網購藥物服用 被搶救還記得前段時間瘋狂搶購雙黃連的風波嗎?因為研究所發表雙黃連可能對治療新冠肺炎有作用,就引得大眾紛紛搶購該藥品直至斷貨,後來經過官方闢謠,這陣搶購熱情才慢慢消失。經過這次事件後,大部分人應該有了更為理智的決策,有病看病,沒有病也不必囤藥品。可是還是有人對醫療常識無知無畏,不經醫囑隨意服用藥物。
  • 女童誤服降壓藥不幸離世,關於兒童誤服藥,家長請做好這四點
    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家長稍微有點兒兒童安全或居家安全意識,都不至於造成悲劇。我們常說,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但這個「港灣」裡,有很多容易被忽視的小細節,可能就會吞噬了孩子。比如兒童誤食家庭常備藥的新聞,就時有發生。
  • 這種兒童常用藥,別亂吃了
    在育兒生活裡,它算得上最有爭議的藥品之一了。 有些家長覺得感冒了就該吃藥,症狀一緩解孩子少遭罪;也有些家長雖然知道吃藥不好,但總擔心不吃藥會耽誤病情。 今天小編就請我們育學園診所的藥房主任逄毅藥師,和大家好好聊聊關於感冒藥的事兒。
  • 幾乎家家都有「兒童感冒糖漿」出事了
    而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作為第一代抗過敏藥,其安全性不明確,不適合兒童使用,更不能長期吃。家長們千萬不要長期給過敏性鼻炎寶寶服用!看完以上分析,是不是跟我一樣,心有餘悸!?孩子生病,家長著急,心情非常理解,只要別人說有效果的藥,都願意去嘗試。
  • 80%家長都存在兒童用藥誤區!這份兒童用藥「黑名單」請收好
    團長說: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健康永遠是第一位。大多數家庭都會有一個孩子的專屬備用藥箱,但凡孩子有一點小病小痛,爸媽們基本上會先給孩子用家裡備用的兒童藥。 那麼問題來了,家長應該在給孩子使用兒童藥時有哪些常見的誤區?需要注意些什麼?
  • 寶寶咳嗽高發期亂吃藥,寶媽群裡支新招:出了問題誰負責?
    沈夢媛媽媽:這個藥我家娃也吃了,沒什麼用啊,誰還有什麼藥能推薦下?林老師:一定要給孩子做好保暖,多喝熱水……群裡寶媽們焦慮不已,我也同樣感同身受,哪位媽媽看見自家寶貝備受折磨的樣子,都恨不得能代替承受。
  • 日本兒童感冒藥被召回775萬瓶,真的別再用這些感冒藥坑孩子了
    屯藥真的有必要嗎?C爸想說的是,你膽太肥了,風險很大知道不!風險一:藥品成分你真的了解嗎?不管是什麼,C媽就總是強調注意看成分,尤其是藥品,尤其是娃的藥品。複方藥咱們前陣子才聊過,就是成分不止一種,而是含有多種複雜成分。因為看不懂的複雜成分,必然有你想不到的副作用。比如最受海淘黨歡迎的系列——藍色止咳化痰、紅色退熱綜合、綠色感冒流涕。C爸整理了下成分,發現每一款裡都有不推薦兒童使用成分。
  • 真的別再用這些感冒藥坑孩子了 日本兒童感冒藥被召回775萬瓶
    這些風靡朋友圈的「海淘」藥品,因為口感和使用便捷性被很多爸媽青睞,所以,雙十一預售,各位的購物車裡也躺了不少聞名遐邇的進口藥吧。那咱就趁著這個新聞說道說道。真的是「外國所有的月亮都圓」嗎?屯藥真的有必要嗎?C爸想說的是,你膽太肥了,風險很大知道不!風險一:藥品成分你真的了解嗎?
  • 孩子的抑鬱症一直治不好,很可能因為家長的第一步就做錯了
    在這個過程中,患者和父母可能對醫生用藥有所誤解,或者對療效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對藥物副作用缺乏預期,又或者有些心理諮詢師處理不當,對患者造成了二次傷害……總之,折騰過一輪之後,家長越來越焦慮,孩子越來越絕望,甚至抗拒治療,父母就更加陷入困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