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目前張家口冬奧賽區場館主體完工,主要場館正為即將到來的冬奧測試賽做準備。那就趕快帶大家去現場看看!
視頻:冬奧會張家口崇禮賽區奧運場館建設新進展!
「雪如意」VS「冰玉環」
張家口賽區分為太子城組團、雲頂組團和古楊樹組團。乘坐高鐵到達太子城站後,再換乘地面清潔能源巴士便可到達古楊樹組團,「雪如意」、「冰玉環」就在其中。
空中俯瞰「雪如意」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賽時將承辦跳臺滑雪比賽,產生8枚奧運金牌,是我國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跳臺滑雪場地,也是張家口賽區冬奧會場館群建設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跳臺環形頂端、賽道剖面線形和底部看臺,與中國傳統吉祥物「如意」的S形曲線完美融合,被形象地稱為「雪如意」。
如意斜臥在山的臂彎裡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北京2022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總規劃師張利,透露了設計之初的細節,「當時我們考慮將中國元素融入到跳臺滑雪的S形賽道中。經過反覆思考、討論,從如意、玉佩、飄帶等等中國傳統文化形象元素中,確定了『如意』的造型。」
已經露真容的「雪如意」
「雪如意」頂部的標準跳臺出發區,海拔1749米,再經49米的樓梯向上便達到了「雪如意」頂部的觀景平臺——「頂峰俱樂部」。
圓形的「如意頭」——頂峰俱樂部
張利告訴記者,在大跳臺出發點的上方建設觀景平臺在冬奧場館設計中實屬首次。環形觀景平臺共3900平方米,360度的全景視野十分開闊,四周景致盡收眼底,遠處山頭的長城若隱若現。
從觀景平臺可近觀滑雪跳臺,遠看群山長城
冬奧會期間,貴賓可以在「頂峰俱樂部」觀看跳臺滑雪比賽,賽後可作為觀光和會議使用。
環形觀景臺設計匠心獨具
觀景臺內部結構已經建完,內外360度的落地玻璃窗
站在「頂峰」俯瞰對面,一條C字形的廊道環繞著一座小山,整個步道冬季被白雪覆蓋,自然嵌入周邊山體,如同一條「冰玉環」。
「雪如意」上俯瞰「冰玉環」
「冰玉環」連接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山地轉播中心與技術官員酒店。賽時,漫步大道可以連接各個場館,便於觀眾來往於場館間;賽後,可以對漫步大道進行改造,用於娛樂、餐飲、演藝、休息、展覽等功能。
「冰玉環」與畫面下方「雪如意」相連
12月初的一場寒潮過後,張家口市崇禮區變得更加寒冷,白天氣溫零度以下,晚上則低至零下20攝氏度。寒冷的天氣沒能擋住冬奧場館的建設進度和建設者的熱情。
工人師傅在「雪如意」頂部安裝景觀燈
「雪如意」的坡道上,工人吊著安全繩進行施工
身穿厚棉服的工人十幾個人共同抬起一根巨大沉重的燈柱
離開「雪如意」和「冰玉環」所在的古楊樹組團,我們來到雲頂組團。
空中航拍雲頂組團所在的山谷
海拔1857米的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雲頂組團A結束區,是冬奧會時障礙追逐賽和平行大迴轉比賽的終點位置。
雲頂組團已建好的雪道
北京冬奧組委規劃部陳榮欽告訴記者,山頂向下至A結束區有300多米的落差。舉目仰望,十幾臺高大的造雪機轟鳴作業,大片被噴出的雪花形成一道道白色弧線,在陽光下十分耀眼。
雪道之上「白煙」瀰漫,其實是造雪機噴出的雪花
雲頂組團沒有設置永久性建築,在原有雲頂滑雪場的基礎上,增加了若干條滿足比賽規格需求的賽道,現共有6條賽道,賽道土方建設已經完成,目前障礙追逐賽賽道正在造雪,為明年2月的冬奧測試賽做準備。雪道的基層厚度要達到1米,同時按照要求在雪道上建設跳臺和雪包,最終達到國際雪聯標準。
俯瞰雲頂組團部分已建成的雪道
記者看到,在A結束區下方另外兩條雪道上,遊人如織,眾多滑雪愛好者靈活滑行,一展風姿。
這樣的冬奧會崇禮賽區,為冬季運動愛好者提供了最好的條件。怎麼樣,你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