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這座古都城市有很多好去處,很多景點的歷史動輒都是千年起步,不管是建築留存還是文化遺留都是俯拾皆是。不過如果想要在南京進行一次深度遊,那麼東門古鎮千萬不要錯過。
東門古鎮是我早先聽聞南京有一條東門大街然後前去遊覽之後才發現的。有趣的是去之前我甚至都沒有聽說東門古鎮。如果單單從歷史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東門古鎮在南京確實很難打開名氣,畢竟不管怎麼宣傳,其600年的建制歷史似乎是一個「硬傷」。但真的如此嗎?
在古鎮的出入口有一塊介紹古鎮的碑文或者說銘牌。據上面記載,早在5000年前,附近的盤營山就生活著南京第一個氏族部落——營盤山部落。而後來這些東門的先人被證實就是「金陵始祖」,可以說南京早期的文化就是從這裡發源而來,可想而知此處的特殊歷史意義。
古鎮雖然歷史比較短,但是該有的文化、經濟、建築一樣都沒落下。明清時期此處的經濟就異常繁榮,這裡直到現在也依然還保存著以前的商鋪,甚至部分古鋪子至今還處於營業狀態。從古鎮裡面走,與我們在江南水鄉古鎮裡面清一色的景色不同,這裡看起來異常的滄桑,「滄桑」其實更像一個修飾詞,我更想說的是「破爛」。
雖然說這裡很早的時候就被列入了歷史文物街區,但其實很多地方完全沒有辦法去修葺。即便只是縫縫補補,也很難從根本上挽救這片似乎註定要隨著時間而消逝的建築群。在古鎮裡面有很多上圖這樣破敗的景象,一方面是這裡已經沒有人居住了,人氣流失讓建築腐朽得更快,另一方面則是風吹日曬中並沒有在早期去定期維護。
不過話雖如此,左所大街卻一如既往的繁榮。在民國的時候,東門古鎮就是南京最繁華的區域,也是南京第一大鎮。而身處其內的左所大街則是江北最繁華的一道街區。浦口左所大街街區在83年就是歷史文化街區,因為截止到目前為止,它是南京現存最長的一條明清歷史街區。
左所大街全長約1公裡多一點,最寬的地方超過4米,大致是南北走向。內裡的建築大多都是紅漆刷就的,門頭很高,門面卻很窄。走進這裡好像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沒有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只有安靜的理髮店、雜貨店等老店鋪門面,雖然開門卻也少有老闆在外主動迎客,很有一些隨緣的味道。
哦對了,12年有一部電影名為《致青春》,當時電影裡面很多關於90年代生活的場景就是從這裡取景的。我記得我去的前幾年大概是14年的時候,還曾經因為這部電影,很多影迷過來打卡拍照過,不過當我去的時候早已沒有那種景象,可見靠著電影熱度起來的景區還是很難有持久性的活力。
我很喜歡這樣的老街,因為它是真正的將歷史與現代人生活融為一體的歷史街區。並沒有因此而隔斷出來僅僅供人欣賞,也正是因為人氣很旺,所以行走其中能感覺到這條街區是有靈魂的而非僅僅只是一個空殼。只能希望以後相關部門對它的維護和保養更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