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即將來臨,伴隨小長假到來的還有涼爽的秋天,秋天雖不如萬物復甦的春天更有旅遊興致,但秋天不冷不熱的天氣卻十分適合外出旅遊。眾所周知,中國旅遊業在如今發展得欣欣向榮,每逢節假日國內各大景區都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遊客,今年國慶七天小長假想必國內各大景區接待遊客人次也會再創輝煌。
現在大部分遊客的旅遊方式依舊還是「走馬觀花式」,單從美麗壯觀的風景欣賞一個風景區,極少數自由行遊客才會選擇深入了解當地歷史文化,了解景區的前世今生,甚至是發現景區不一樣的美。因此,對於大部分「走馬觀花式」的遊客來講,拍照發朋友圈留念才能證明自己到此一遊,不過,現在拍照還在比剪刀手這富有「時代感」的姿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學習幾個拍照姿勢,告別「時代感」,輕鬆拍出網紅照。
遮擋臉部
拍照無非就是想要給自己留下美美的照片,對於女性而言最為關鍵在於怎麼拍顯得臉小。在「非主流」時代,拍照都會選擇用手遮擋臉部,在旅遊途中則可以選擇利用合理借用道具拍出更好的效果,比如利用景區的一草一木,從景區建築側著拍攝等等,更能顯得與景區的風景相融合,不過在選擇道具時,切記要選擇與自己的衣服、妝容相搭配的道具。
隨意的小動作
很多遊客拍出的照片都存在著一個缺陷,就是四肢不協調,過於僵硬有明顯的擺拍效果。所以在遊玩過程中隨意地做出一些小動作,比如舉起雙手、小幅度踢腿、做出擁抱大自然的動作等等。這樣拍出的照片更顯得文藝範,也能夠更加接近大自然的風光,在不同景區當中留下不同風格的照片。
用手託腮
大家都知道,出去遊玩和盡情的拍照,無論是拍攝者和被拍者都是挺累的,在休息的時候也可以拍照留念一番。在景區當中,一般都有與當地歷史人文特色相結合的休息區,在凳子或是橋的臺階上,用手託住腮部都能拍出美美的氣息。比如小編就喜歡坐在一座古橋的臺階之上,拍出一張「小橋流水人家」風格的照片。
當然,拍照的姿勢還有很多,重點是要適合自己和適合在旅途中的風情的姿勢,適合自己的才是真正好的。不過比起在景區各個景點拍出一成不變的剪刀手而言,掌握一個多姿多彩的拍照姿勢顯得十分重要。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出門拍照喜歡怎麼拍?歡迎評論留言,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