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古怪」部落,為何自稱是「中國人」?

2021-01-09 小慶說旅遊

說起非洲,給人的印象是住在這裡的是黑人,然而,情況並非如此,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非洲也形成了非常複雜的人種成分,常言道「非洲是黑人的故鄉」,其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才是黑人的故鄉,這些地區的居民大多是黑人,南非和納米比亞白人也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阿拉伯人多,阿拉伯人的膚色也淺,不僅如此,也有「變了」的非洲部族,這個部族的人都自稱是「中國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起看看吧!

非洲最「古怪」的部族,當地人都自稱「中國人」拉姆群島位於肯亞東北部的海濱,北距索馬利亞國境僅100公裡。 整個拉姆群島由拉姆、曼達、帕特、基瓦尤四個大島和周圍的幾個小島組成。拉姆群島的4個主要島嶼中,帕泰島是這裡最大的島,位於南端的上加海域,是典型的環礁湖地形。帕泰島是人煙稀少的小島,島上沒有田地,所以這裡的島民主要是出海捕魚訂生。

到現在為止,住在帕泰島的島民被認為是非洲最「奇怪」的部落,這裡是非洲的一部分,但住在島上的居民一直被稱為「中國人」,他們以為自己是住在非洲的中國人的子孫,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帕特島的島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傳說在泰國島上,600多年前中國商船在拉姆附近海域觸礁沉沒,船上有20多人為了尋求學生登上泰國島,來到島上的上加村,之後一直住在這裡。有資料顯示,帕泰島島民曾經捕魚訂生,過去他們長期養蠶織絲,這些技術是當時的中國船員帶來的,很遺憾,幾十年前因為技術失業而消失在當地。另外,島民的膚色也不像普通的非洲人那麼深,倒不如從他們的五官上看到明顯的亞洲人的痕跡。 另外,他們也有春節的風俗,很多風俗和我們國內非常相似。

不僅如此,曾經在這個島上居住的居民中,也有「萬」( Vae )的人,幾年前離開了帕泰島。實際上,這些島民說的都是真的。 這些島民和我們國家有著很大的淵源。根據中國史書的明確記錄,當時鄭和七下洋的時候,相繼訪問了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最遠的是非洲東岸赤道以南的麻林,即今天抵達肯亞的馬林迪,遲到的八薩(現在的肯亞蒙巴薩港)。帕特島的這些居民,當時遇難不得不留在這裡的可能性很高,等著朝廷來接他們,但沒想到沒有等。 在那之後,在當地定居生活。

如今,已經過去了600多年,也有一些帕泰島的人們突然奇想,認為自己祖上曾是中國人,那麼自己就算是中國人在非洲的後裔,如果可以「認祖歸宗」就很好了他們的祖先說可能真的是我們國家的人,但從現在的血統來看,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混血到了這一代人,其實,他們將更多的非洲血脈和文化融合起來,若是真要「認祖歸宗」來到中國還是不太可能的

相關焦點

  • 非洲最「奇特」部落,自稱是「中國人」,如今還想「認祖歸宗」
    在我們固有的印象中,非洲常年籠罩在乾旱炎熱的氛圍之中,在非洲居住的基本上都是黑人,其實這是一種假象,非洲部分地區夏季比中國部分地區還涼爽呢,南非和納米比亞也有很多白色人種,甚至有些部落膚色還有點黃,想要跟中國攀親戚呢。
  • 非洲土生土長的「島民」,卻自稱是中國人,還要來中國「尋根」
    隨著這些年交通技術的發展,人們的活動範圍也在不斷擴大,中國人的腳步也開始遍布世界各地,不管是去旅遊還是去移民,中國人都十分活躍,中國人口眾多,許多人都十分有進取心,出國奮鬥也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也因此中國人幾乎在每一個國家都有聚集地。
  • 非洲一個「奇怪」部落,堅稱自己是中國人,專家:可能是真的
    但在非洲有這樣一個部落,堅稱自己是中國人,並且希望回到中國。作為傳統的華夏兒女,我們都知道,我國有5000多年的歷史,並且自古以來都是黃種人。追溯歷史,我們能夠了解到的是周邊的韓國、越南等一些國家和我國歷史朝代是有一定的淵源的,但是基本上沒有與非洲聯繫的記載,但卻有非洲部落來中國「認親」,這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
  • 非洲一島民眾自稱中國人:鄭和西洋水手的後裔,拿出證據認祖歸宗
    非洲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因為很多非洲國家和中國很友好,中國樂於幫助非洲朋友,當年中國重新獲得聯合國席位也多虧了非洲友人。但非洲算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災害、疾病的困擾,多數中國人不敢踏足非洲,即使是駐外大使也對非洲有些畏懼。我們對非洲的印象停留在饑荒、黝黑、原始、傳統這些概念上,非洲是地圖上廣袤的一片大陸,國與國之間的邊界直接而清晰。
  • 探訪把中國天壇穿在腰上的非洲部落】
    中國人在非洲發現一個把中國天壇穿在裙子上的非洲部落】前面我講了自己闖入非洲唇盤族部落去揭露唇盤習俗形成根源的故事,今天 行走40國 再來說一說,我在衣索比亞發現的另一個非洲神奇部落:孔索族。【探秘:把中國天壇穿在裙子上的非洲部落】行走40國 來到非洲衣索比亞-Konso
  • 非洲酋長有權威與封地,還能娶多個老婆,為何讓給中國人做酋長?
    這個地方就是非洲,非洲因為落後,如今還保留著有酋長這樣的原始文化,大家都知道,酋長也就等於領袖,統領著一個部落的王,有著極好的權威,有著封地的實權,能夠有多個妻子的權利,這樣的條件,為何讓給中國人做酋長?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揭秘長得像中國人非洲原始部落,身高1.6米,卻能輕鬆捕獲獅子
    文|叨叨貓導語: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外出旅行,喜歡探險喜歡各國文化,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夠領略到不同的風土人情,那麼下面我們要說的這個部落,雖然在非洲,但是那裡的人長得極其像中國人,身高不到1米6,卻能輕鬆捕獲獅子,這裡到底是哪裡呢?
  • 非洲一小島島民自稱是中國人,來中國認祖歸宗!
    在2005年的時候,有一個來自非洲肯亞帕泰島的小女孩,雖然她有著黑色的皮膚等等非洲人的特徵,但她自稱是中國人,要來中國認祖歸宗。並且通過她我們發現,這個島上的居民都堅信自己是中國人。他們與島上的居民們一起生活,並繁衍後代,雖然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和直接物證證明這些人的祖先就是中國人,但他們卻仍然相信自己就是中國人的後裔。同時世界各地的史學家們也覺得這些傳說並非空穴來風。而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六百年前鄭和在明成祖的任命下,開始了他七下西洋的人物。他曾率領龐大的船隊,進行遠航,訪問了三十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
  • 非洲最「奇特」部落,部落成員都是「龍蝦腳」,只有兩根腳趾
    非洲的經濟不算發達,它是各大洲發展最緩慢的地區,這裡有50多個國家,卻沒有一個發達國家,還有許多發展中國家,不過近些年來,非洲也成為了一個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主要是因為非洲隱藏著許多神秘的部落。非洲奇特原始部落,部落成員都是「龍蝦腳
  • 十幾萬在非洲生活的中國人,為何不願回國?中國老闆道出實情
    大部分人去旅遊的時候都會想到東南亞這幾個國家,因為這裡的物價比較低,風景也很優美,但是這幾個國家的景色有些相似,而且去的次數多了之後就不新鮮了,因此有些人會想得到非洲這個神奇的大陸。非洲這個地方可以說是充滿了原始風光,雖然有的地方也在開始現代化建設,但是相對於世界上的很多國家來說,非洲總體還是比較貧困落後的。
  • 非洲俾格米女人8歲就有性生活,被稱為矮人族,自稱「森林之子」
    在中部非洲的赤道密林中世世代代生活著一群身材矮小的居民,他們自稱是「森林之子」,奉這片原始森林為「萬能的父母」,他們就是俾格米人。 因為他們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從森林中要獲取,所以他們對於森林十分的愛護就算是做飯或取暖都不能砍伐生長著的樹木。
  • 非洲旅行:咖啡故鄉的部落與復活節
    十多天的部落旅行,幾乎沒有像樣的洗個澡。
  • 非洲那麼窮,幾十萬中國人去了之後,為何卻不願意回來
    非洲那麼窮,幾十萬中國人去了之後,為何卻不願意回來赤道幾內亞在非洲算富裕國家,2018年,其人均GDP僅為10174美元。非洲不僅窮,而且環境惡劣,看看那些非洲人,哪個不是皮膚黝黑?哪個不是視水如命?哪個用過馬桶?哪個可以拿著月薪三四千的工資?
  • 杜拜經濟這麼發達,為何中國人寧願去非洲,也不願意去那裡?
    而非洲的話,它的經濟魅力不如杜拜,整個來說是比較貧窮的。話說,如果有兩個選擇,一個窮的地方,一個富的地方,更多人的選擇應該是選擇富裕的地方,而有些中國人對這兩個地方,卻做出不同的選擇,這是咋回事?杜拜,是個經濟非常發達的城市,其魅力也是很大的,但並不適合外國人來此創業,為何這樣說呢?
  • 非洲以胖為美的部落,「大臀美女」很受歡迎,瘦子再美都無人追求
    非洲以胖為美的部落,「大臀美女」很受歡迎,瘦子再美都無人追求現在很多人平常只要一有機會,就一定會通過一些娛樂活動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在眾多的娛樂活動中,旅遊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但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想要出國旅遊,首先排除掉的一定是非洲,為什麼呢?
  • 即將消失的非洲「紅泥」部落,以「赤裸」為美,女性衣不遮體?
    即將消失的非洲「紅泥」部落,為何女性衣不遮體?,以「赤裸」為美?提起非洲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貧窮,腦海裡浮現的畫面就是乾涸的土地。非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
  • 全世界都是非洲這一動物的後代,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其實,不管你來自哪,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非洲猿人。根據科學家的探索,他們研究出:全球人類的共同祖先是大約500萬年前的非洲猿人。也就是說,不管黃皮膚的中國人,還是白皮膚的歐洲人,又或者是黑皮膚的非洲人,他們共同的先祖都是非洲猿人。
  • 在非洲有一個部落,名叫辛巴族部落,被認為是最美麗的部落
    我們都知道,在非洲,有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在文化、語言,當然還有在外表上都有所差異。世界之大,有些看似與我們不一樣的東西,希望大家不要見怪,尊重別人的一切是重要的,正如他們尊重我們一樣。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在納米比亞北部,有一個部落,名叫辛巴族部落,他們是非洲最後的保持原始生態的民族,為了維護他們的傳統,他們選擇了退守叢林,棲身於納米比亞邊遠的、未被破壞的原始環境中,生活在那裡的婦女,被認為是非洲所有部落中最美麗的。辛巴族是一個遊牧民族,從事畜牧業、照顧無助者,多數是婦女。
  • 我讀︱非洲的白色部落:「虛幻」的「假說」與「起源」
    為了寫作這本《非洲失落的白色部落》,羅賓森不但在歐美非三大洲各圖書館檢閱19世紀後半葉以來的各種與探險相關的史料,甚至還尋著斯坦利的探險路線,親身趕赴甘巴拉嘎拉山下,望著這座赤道上的雪山閃爍的耀眼光芒,體會當年斯坦利內心的深處所想:這白色部落到底從何而來?非洲內陸存在著白人部落?
  • 真實生活中的矮人部落,在非洲原始森林中
    俾格米這一名稱源於古希臘人對於非洲中部侏儒的稱法,人類學家研究證實,俾格米人是史前桑加文化的繼承人,是居住在非洲中部最原始的民族。俾格米人頭大腿短,人人都腆著大肚子。他們用芭蕉葉或棕櫚的枝葉,搭成高1.5米的橢圓形茅屋來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