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創新創業40人,為什麼是他們?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王媛

10月13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召開的前一天,深圳市委和市政府發布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名單(下稱「40年40人」名單),對40名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40名表彰人士主要來自經濟、科技、文化、醫療、教育等領域。

其中,既有招商局集團原常務副董事長、原蛇口工業區管委會主任袁庚這樣的改革先行者,也有黃源浩這樣的「少年天才」創業者;既有最為人熟知的「特區三馬」—— 馬蔚華、馬明哲、馬化騰等企業家「頂流」,也有「石墨烯產業奠基人」馮冠平、早期投資並孵化了大疆的「無人機教父」李澤湘;有華為2012實驗室導師部高級顧問霍大偉等頂尖技術人才,還有「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劉磊、深圳外國語學校原黨委書記、校長龔國祥等醫療、教育界人士。

這份名單,涵蓋了從特區建立之初的老一輩改革先鋒,到新時代各行各業的創新奮鬥者,既體現出特區精神的傳承,也足見創新發展的深圳基因和力量。讀懂了他們何以當選深圳創新創業40人,才能讀懂深圳奇蹟。

科技民企打頭陣

細看這份40人名單,有29名代表來自經濟領域、企業界,佔比為72.5%。

在企業界名單中,若以企業市值論,「特區三馬」絕對首屈一指。

馬化騰、馬明哲、馬蔚華,分別為「70後」、「50後」、「40後」企業家,治下或曾經帶領的企業——騰訊、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堪稱行業巨無霸,充分展現深圳信息技術、網際網路、金融、保險等產業的優勢。

截至2020年10月14日收盤,騰訊控股(00700.HK)、中國平安(601318.SH)、招商銀行(600036.SH)的市值分別為5.5萬億港元、1.49萬億人民幣和9596億元人民幣,這是深圳企業中市值最高的三家。

按照福布斯實時富豪榜,目前馬化騰以571億美元的身家超過第21位的馬雲,排名全球第19位。

馬化騰

「40年40人」名單中,還有三位傑出的企業代表同樣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有名:順豐控股(002352.SZ)董事長王衛,邁瑞醫療(300760.SZ)董事長李西廷,以及比亞迪股份(1211.HK)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三人分別憑283億美元、178億美元、90億美元的身家位列全球富豪榜第46、87及222名。

以騰訊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網際網路企業增長強勁,反映深圳高新技術產業領跑全國;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先進位造企業,手握電池、電機、電控技術等引以為豪的領先技術和立身之本,在新能源、汽車、雲軌道交通、電子四條道上持續突進,在為其他地區發展新能源汽車提供了「深圳經驗」的同時,持續追趕「綠色交通體系夢」。

深圳的企業家搶佔一個又一個行業制高點,創造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蹟。

上述全球富豪絕大部分出自科技民企,也足見這些年深圳科技創新發展的力量。10月14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向時代周報記者評論道,此次名單最大的亮點之一,便是企業人員佔了絕大部分比重,而深圳科技創新得以極大發展,正是靠這些優秀企業和企業家來推進的。

行業、人才變化預示深圳潛力

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此次名單中,民營企業數量為21家,在企業代表中的佔比高達72.4%。

若跟「30年30人」名單對比,其最大的區別還在於行業類型的變化。

此番上榜的房地產、物業、建築相關公司僅有建科院(300675.SZ)、中建科工集團、香港合和實業三家,在企業類中佔比僅為10.34%,遠少於上一個十年的比重。

而包括騰訊、華為、比亞迪、光峰科技(688007.SH)、奧比中光、雲天勵飛在內的科技、智能製造、AI等領域的高新科技企業代表數就有13家,企業類佔比為44.8%。

在曲建看來,此次名單的第二個亮點,是理工科專家及經濟工程類、應用技術類企業的佔比非常大。行業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預示著深圳經濟增長的潛力,以及對社會價值取向的變化。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是深圳經濟特區30年30位傑出人物之一,而此次,華為入選的代表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012實驗室導師部高級顧問霍大偉。

據悉,該實驗室作為華為的總研究組織,名字來自任正非在觀看《2012》電影後的暢享。他認為未來信息爆炸會像數字洪水一樣,而華為想要在未來生存發展,就得構造自己的「諾亞方舟」。 霍大偉此次作為技術代表入選名單,自然也屬情理之中,體現了華為對技術的高度重視。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獲悉,此次名單上,共有6家企業的代表並非企業真正的掌門人。除霍大偉外,還有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執行長金旴植、飛亞達(000026.SZ)總設計師孫磊、富泰華工業(深圳)有限公司技術經理楊飛飛、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華南大區總工程師陸建新,以及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專項試驗資深專家周創彬。

10月14日,TCL內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老金(金旴植)當選,是對他在華星的崛起,以及高世代面板產線建設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的一個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金旴植除了不是TCL科技一把手,還是個「外來客」,其為韓國國籍。

金旴植

富泰華的楊飛飛生於1985年,是整份名單中最小的。他本是來自江蘇南通的務工人員,作為技術工人紮根深圳生產一線整整15年。自2018年開始,他成為富士康百萬員工中的第一個全國人大代表,以「接地氣」的方式走入大眾視野。楊飛飛此前接受採訪時有句名言:深圳是一個只要肯努力就處處是機遇的城市。

曲建頗為樂於看到這種變化:「這其實也是深圳特有的,『來了就是深圳人』,『讓有能者居上』等人才觀和企業價值觀使然。」

最年長和最年輕

在深圳特區改革者、拓荒牛中,已經去世的袁庚是唯一進入此次名單的一位。

生於1917年的袁庚,在深圳特區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2017年,袁庚百年誕辰之際,招商局特意在蛇口文化藝術中心廣場上新添了一座袁庚雕像。雕像足足有3米多高,周身呈深銅色,寬額闊面,劍眉深目,再現了袁庚當年紮根深圳,誓要幹出一番事業時的英姿。

袁庚

基座的石碑上刻著他的生平事跡:袁庚締造了中國經濟特區雛形,是招商局蛇口工業區的靈魂人物;是招商銀行、平安保險、中集集團等著名企業創始人,是百年招商局二次輝煌的主要締造者,是中國改革開放具有標誌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

此外,此次名單上年紀最長的代表,為香港合和實業有限公司主席胡應湘,其生於1935年,今年已85歲高齡。作為一名愛國企業家,他的貢獻遍布珠三角:籌建改革開放後內地第一家合資酒店、投資內地第一條合資高速公路,以及首個提出港珠澳大橋構想等。

而在企業家名單中,年紀最輕的「後浪」企業家,是深圳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源浩。他來自潮州,是一位生於1980年的高科技獨角獸締造者。

以系裡第三的成績從北大畢業,有「少年天才」之稱的黃源浩,於2013年初創立奧比中光,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就帶領團隊開發出自主研發的具世界水平的消費級3D傳感器,並打破外資壟斷,成為繼蘋果、微軟、英特爾後第四家有能力量產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消費級3D傳感器公司。

社會公共領域全面開花

縱觀40人名單,除了聚焦經濟領域,還有11位對社會有突出貢獻、起到價值引導作用的代表,持續低調以奮鬥者的身份默默耕耘。

在教育領域,共有三位校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揚生,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曹豔,以及深圳外國語學校原黨委書記、校長龔國祥。

此外,有「石墨烯產業奠基人」之稱的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原院長馮冠平,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澤湘,以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研究員樊建平等這三位技術大佬,也都算是教育界人士。

樊建平在高性能計算機及應用領域具有深厚研究基礎,是曙光系列高性能計算機的奠基人之一。

提起大疆創新,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創始人汪滔。但很多人不知道,李澤湘是汪滔的老師,被譽為「無人機教父」。早年,正是他慧眼投資、孵化出大疆創新,後者如今被稱為深圳高新科技產業的一張閃亮名片。

今年以來,在疫情大考中,深圳公共衛生體系亦交出了一張出色的答卷,千千萬萬的醫護人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劉磊,就被中央授予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院長孫喜琢近年來則一直不遺餘力推廣「羅湖模式」,讓醫院從「重醫療」轉向「重健康管理」方向,為全國醫聯體建設提供了改革思路。

相關焦點

  • 40年40人|李澤湘:學院派創新創業的先行者
    李澤湘(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 入選感言:此次能獲評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
  • 深圳擬表彰40名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
    經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准,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對深圳經濟特區作出突出貢獻的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經層層推薦、徵求意見、綜合評審、統籌考慮,確定了萬捷等40人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擬表彰人選。
  • 致敬深圳40周年:傑美特「決色」創新創業正當時
    8月26日正值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之上發生過無數創新創業的故事,而兩天前剛剛成功登陸創業板掛牌深交所的傑美特,作為A股市場第一家聚焦移動智能終端防護領域的上市企業,正是深圳這片熱土上成功創新創業故事的縮影。
  • 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再起航「來了就是深圳人」他們見證深圳歷史巨變
    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詮釋著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進程,也見證了「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大時代變革。從1980年到2020年,40載歲月,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新移民,帶著熱忱,奔赴深圳,一步一個腳印,見證著深圳的崛起。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中國經營報》記者探訪多名深圳建設的參與者,他們的故事裡,有著無比真實的深圳。
  • 深圳特區40年的青島啟示⑨: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讓青島成為夢開始...
    2020年前三季,來自深圳的華為實現銷售收入6713億元,同比增長9.9%,淨利潤率達到8.0%。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之下,華為穩住了。華為為什麼能?深圳為什麼能?究其原因還是「人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人才是第一資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向失敗取經」「向失敗致敬」……「容錯」「容異」使得基礎薄弱、人才稀缺的深圳,擁有吸附人才的強勁「磁場」。
  • 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頒獎典禮開幕
    活動現場揭曉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2020)年度 60 強,同期舉行在科技領域深耕5年的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2020)年度 60 強揭曉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主辦,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等承辦
  • 7個香港青年創業團隊北上深圳 三個月後,他們怎麼樣了?
    深圳特區報2019年7月11日訊 今年4月2日,在香港青年聯會主辦、深圳海外聯誼會支持的「香港青年深圳創業服務試行計劃」中,首批7個香港青年創業團隊分別獲得了福田崗廈、羅湖尚創峰、南山智園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的入駐證書,開啟了北上深圳的創業之旅。
  • 打造全球「創新之都」,深圳為什麼行?
    過去40年,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吸引著懷揣夢想的創業者蜂擁而至、開拓創新;今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深圳將建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的宏偉目標字字鏗鏘。人們不禁要問:打造全球「創新之都」,深圳為什麼行?
  • 深圳表彰「40年40人」,馬化騰、馬明哲、王傳福等上榜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0月1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發布《關於表彰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的決定》,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40位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
  • 深圳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在鹽田區落幕
    原標題:深圳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落幕   近日,第四屆「創青春」深圳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在鹽田區落下帷幕。   本屆大賽吸引了國內外170餘支優秀的創業團隊報名參賽。經過初賽、複賽,最終有10支創業團隊躋身當天的決賽,項目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數字經濟、先進位造等多個領域。
  • 深圳40年財經40人|深圳市道旅旅遊創始人吳維略:深圳人對美好生活...
    我在深圳生活了三十多年,讀書、生活、工作乃至創業,都與這座城市緊緊相連。我的父輩是「初代深漂」,他是潮汕人,這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深圳建設者中獨具特色的群體。他們不僅帶來了深圳迄今為止隨處可見的潮汕飲食文化,也為初期的深圳注入了潮汕人的「經商基因」。時至今日,深圳的商場上依然馳騁著許多的潮汕人。
  • 第五屆深圳寶安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舉行
    9月12日下午,第十屆深圳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五屆寶安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以下簡稱「寶創賽」)在泰華梧桐島舉行。在寶安區委書記姚任,寶安區委常委、副區長高志遠,40家風投機構代表以及63個科技桃花源代表等的共同見證下,12個獲獎項目進行了精彩展示。
  • 創新進取與特區共成長 邁瑞醫療李西廷獲深圳市「40周年40人」表彰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深圳市委、市政府發布《關於表彰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的決定》,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40位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
  • 40名人才,40句祝福,深圳人才同賀特區40歲生快!
    二是作為移民城市,年輕、包容、富有活力,充滿創新精神;三是文化先進,閱讀風氣濃厚。我在這裡工作得非常愉快,覺得氣場非常對。深圳是青年人才蓬勃生長的肥沃土壤,奮發創業的廣闊天地。衷心祝福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更上一層樓。
  • 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正式啟用
    新華網深圳1月9日電(記者 王豐)記者從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政府獲悉,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以下簡稱「雙創中心」)7日正式啟用並投入運營,該中心面積4240平米,設有眾創空間、孵化空間、路演功能廳、企業服務廳、同心驛站等,將為港澳青年來深圳創新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
  • 深圳特區40歲生日刷屏 深圳人有著更多期盼
    證券時報記者 李明珠 吳家明「深圳特區40歲生日」是不是已經刷屏你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迎來40周歲生日。鋪天蓋地的媒體報導,讓深圳成為全國人民注視的焦點。在微博上,「經濟特區40年巨變」成為了熱搜,朋友圈裡轉發的也多是關於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的文章。
  • 深圳寶安:全球科技孵化器 創新創業大賽場
    深圳寶安第三屆創新創業大賽12月1日落下帷幕。除了獲獎的高科技項目令人關注,大賽影響力也讓人讚嘆。本屆大賽參賽報名企業達1538家,較第二屆大賽增長56%,呈現爆發性增長。其中,寶安區外企業和團隊有1136個,區外企業佔報名總數的73.9%。
  • 2018通航創新創業大賽深圳專場順利舉行
    2018年8月23日下午,2018通航創新創業大賽深圳專場''南山區政府資本&項目對接路演會''在深圳大學城創客小鎮順利舉行。本次路演會由深圳深翊航空航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政企協等多家單位共同舉辦。
  • 深圳40年•財經40人|深圳市道旅旅遊創始人吳維略:深圳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不停歇
    我在深圳生活了三十多年,讀書、生活、工作乃至創業,都與這座城市緊緊相連。我的父輩是「初代深漂」,他是潮汕人,這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深圳建設者中獨具特色的群體。他們不僅帶來了深圳迄今為止隨處可見的潮汕飲食文化,也為初期的深圳注入了潮汕人的「經商基因」。時至今日,深圳的商場上依然馳騁著許多的潮汕人。
  • 深圳福田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暨鄉情文化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打造開放共贏的深港創新圈,福田區又有新舉措!9 月 12 日,福田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及深圳首批鄉情文化基地揭牌儀式在福田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舉行。當日,市政協黨組書記林潔,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杜玲,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書記方琳,福田區委書記鄭紅波等領導及香港創業青年代表近 80 人參加。福田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和各鄉情文化基地聚焦展示深圳和福田發展成果,將打造成為帶動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團結香港同胞共圓中國夢的特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