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太白山,其實是秦嶺的一條支脈——終南山的主峰,海拔3767米,為秦嶺群峰之冠。山上長年積雪,望之浩然,故名「太白」。從西安的大雁塔上南望,天高雲淡時可以隱隱約約看到其峰頂,但是半遮半掩,很難睹其真面目。秋天登山觀雪最佳處,當數太白山。
登上太白山,即可欣賞到紅河丹崖、斜峪雄關、古楓幽境、平安雲海、太白明珠等自然景觀。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區,還保存著比較完整的第四紀冰川遺蹟。該保護區是開展科學研究難得的「天然實驗室」。一個個高山湖泊,碧波蕩漾,令人陶醉。這些冰蝕湖自古就有「太白池光」、「高山明珠」之稱,被列為太白山八景之一。
一路上,到處是殘雪和掛在巖石縫隙裡的冰柱。高山上的霧說來就來,時不時就在霧中跋涉,挺迷離的。太白山頂的大老爺海,也時不時在眼前晃悠,一會兒似乎就在眼前,一會兒遠遠地揮舞著霧環向登山人招手……山道之景猶如鬼斧神工。在拔仙臺一帶,石河、石海望之浩然,似有翻滾奔騰之勢,令人眼花繚亂。由拔仙臺環眺四周,角峰、槽谷、冰鬥、冰坎、冰階等第四紀冰川所特有的地貌形態歷歷在目。太白山頂終年積雪,從關中平原眺望,白雪皚皚,銀光四射,蔚為奇觀。自隋、唐以來,眉縣湯峪便是關中著名的療養旅遊勝地,先後建有鳳泉宮、鳳泉湯、唐子城等行宮。李白、杜甫、韓愈、蘇軾等名人學士也曾多次登臨太白山,吟詩作畫,「太白潑墨山」便傳說為李白歷作詩之處,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人稱「藥王」,長年隱居太白山中,研究太白山中草藥為民治病,太白山中至今還遺留有他採藥走過的棧道的搗藥碓窩。
太白山地貌複雜,特點各異:低山區是被黃土覆蓋的石質低山;中山區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千姿百態;高山區是遺留下來的第四紀冰川地貌冰鬥、角峰、槽谷及冰磧堤等。從而形成獨特的氣候、土壤、植被垂直景觀帶。複雜的環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這裡成為我國華北、華中和華西植物區系的交匯之地,植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林區內外,藥用植物漫山遍野,素有「太白山上無閒草」之美稱。現已調查記錄到鳥類230種,獸類40種,昆蟲也有500多種。
有人說「太白歸來不看山」,並不言過其實。從西安出發,到達太白山腳下,僅需6個小時的汽車行程。從山腳向上望,太白山橫空出世、高聳雲天的雄偉氣勢,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從山腳下湯峪口乘車出發時,車窗外還是一片翠綠,不多時,林海已不多見,氣溫也驟然下降到冰點。40多分鐘後崎嶇山道兩旁就儘是絢麗多姿的雪景。那高大魁梧的太白紅松變成了一座座似冰雪雕砌成的寶塔,路邊低矮一些的灌木雜樹,成了一叢叢奇幻無比的珊瑚樹;至於迎風處樹梢上形成的冰掛奇觀更是多彩多姿。如果不是偶爾發現樹幹上跳躥著的松鼠,你會感到這兒的時間和生命都已停滯了。攀上海拔3767米的拔仙臺,極目四顧,一片空闊,遠處雲霧繚繞,一望無際,是林海雪原般的壯觀雪景。觀完雪景,再到山下湯峪洗個溫泉澡,豈不美哉!
景點信息
地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境內。
景點相關資料
位於秦嶺北麓,眉縣、太白縣、周至縣三縣境內,東距西安市區70公裡。是我國著名的秦嶺山脈的主峰,也是我國大陸東部的第一高峰,海拔3767米。秦嶺山脈是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天然屏障,也是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太白山作為秦嶺山脈的主峰,其自然地理條件就更為獨特,它那高聳入雲的雄偉氣勢,瞬息萬變的氣候神姿,自古以來就給人們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更為中外科學家和文人學士所嚮往。
太白山的主體由規模龐大的花崗巖體組成,地質學家稱其為「太白花崗巖」。太白花崗巖在漫長的地質發展史上,幾經構造變動、斷層,節理十分發育,它們在各種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今日太白山奇峰林立、山勢崢嶸的險、奇景色。太白山高山區至今還保留著完整的、千姿百態的第四紀冰川遺蹟。一個個高山湖泊,碧波蕩漾,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古人及當地老人都稱其為「神湖」,實則為「說蝕湖」。這些冰蝕湖自古就有「太白池光」、「高山明珠」之稱,被列為太白山八景之一。在拔仙臺、跑馬梁一帶,石河、石海望之浩然,似有翻滾奔騰之勢,令人眼花繚亂。由拔仙臺環眺四周,角峰、槽谷、冰鬥、冰坎、冰階等第四紀冰川所特有的地貌形態歷歷在目。因此,太白山可謂是研究第四紀冰川最好的天然博物館。
太白山風景秀麗,景色迷人。「太白積雪六月天」中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在過去寒冷的年代,太白山頂終年積雪,每當盛夏,從關中平原眺望,白雪皚皚,銀光四射,蔚為奇觀。
太白山歷史
太白山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一座中華名山。夏商時稱「物山」,周代稱「太乙山」,至魏晉始稱「太白山」。歷代帝王對其封王加侯,文人墨客的足跡更是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嶺嶺,留下了大量讚美太白山景色的絕妙詩篇。自隋、唐以來,眉縣湯峪便是關中著名的療養旅遊勝地,先後建有鳳泉宮、鳳泉湯、唐子城等行宮。李白、杜甫、韓愈、蘇軾等名人學士也曾多次登臨太白山,吟詩作畫,「太白潑墨山」便傳說為李白歷作詩之處,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人稱「藥王」,長年隱居太白山中,研究太白山中草藥為民治病,太白山中至今還遺留有他採藥走過的棧道的搗藥的碓窩。而藥王的傳說故事,也在當地廣為流傳。
1991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了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7月,公園正式對遊人開放。從此太白山這位養在「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聘婷少女才向人們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講述她傳奇的故事。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秦嶺主峰太白山北麓的眉縣境內,公園面積2949公頃,包括10個景區,180多個景點。公園海拔高度從620米到3511米,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國家森林公園。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蒼山奇峰為骨架,清溪碧潭為脈絡,文物古蹟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靜態景觀與動態景觀相協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渾然一體、風格獨特的生動畫卷,這裡山巒重疊翠,山清水秀,湖光山色恬靜瑰麗,曲流溪澗晶瑩碧透,煙霧浩渺,吐珠濺玉,奇峰怪石,如塑似畫。置身其中,峽谷壁立,石徑縈迴,古楓垂陰,溝壑幽深。陽春,草木吐翠,萬花爭豔;盛夏,綠蔭夾道,涼風習習;金秋,山果串串,楓葉顯媚;寒冬,玉樹銀裝,溫泉吐霧。被譽為眉縣八景之一的「鳳泉神澤」、「魚洞仙音」,會使人怡然自樂;傳說中的「唐子城」、「二郎閣」、「牛窯」、「神女碑」會把你引入美麗的童話世界;神功石、潑墨山、世外桃源、開天關、七女峰會使你身臨其境,遊興大發。這裡,不僅一山一水、一溝一壑、一峰一石都很別致、優美,就連山上的一林一木、一草一花、一樹一枝也都那樣美妙、神奇。
巨大的高差,形成了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氣候、動植物帶明顯的垂直分布。在海拔620米――3511米的山地範圍內,分布了地球上數千公裡範圍內才有的氣候帶、植物帶和動物帶,形成了包括3個植物帶、7個植物亞帶、15個植被群系在內的植被垂直分布帶譜。從下到上依次劃分為松櫟類景觀林、樺木景觀林、冷杉景觀林、落葉樺景觀林和高山灌叢景觀林等五個景觀林帶,界限清晰,色調鮮明。
太白山動植物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生種類繁多,起源古老,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素有「亞洲天然植物園」、「中國天然動物園」之稱。在太白山複雜多變的地體因素和特定的宇宙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開成了太白山特有種和新種,如太白紅杉、眉柳、太白參、太白烏頭、太白貝母、太白忍冬等。園內共有種子植物1850種。由於太白山森林植被的古老性,稀有種、孑遺種多,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太白紅杉、水青樹、蓮香樹、山白樹、杜仲、獨葉草、星葉草、大果青杆、狹葉萍耳小草等9種。三級保護樹種有廟臺槭、金錢槭、領春木、紫斑牡丹、延齡草等11種。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豐茂的森林資源、複雜的自然環境,為野生動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良好場所,是珍禽異獸的天然樂園。公園內有森林動物、昆蟲1690餘種,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的動物有金絲猴、大熊貓、羚牛等3種,二類保護動物有雲豹、金錢豹、紅腹角雉、蘇門羚、大鯢等7種。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保存完好的自然景觀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人們回歸大自然提供發良好場所。茂密的原始森林,能有效地調節氣候、吸碳制氧、消除煙塵、吸收毒氣、殺滅細菌、隔音消聲、淨化水源、美化環境改造人類生活環境。經西安醫科大學教研室同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測定,太白山森林公園內空氣負離子日平均濃度為15000個/cm3,最高值為25000/cm3,是進行森林浴的「天然氧吧」。園內天然礦泉水井水溫達70.9℃,水中含20餘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成份和微量元素,為優質醫療礦泉水,對各種皮膚病、風溼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有很好的療效。
漫步園內,踩著如茵的綠地,林海茫茫,濃陰匝地,燦爛的陽光透過如傘的樹冠,金黃的光斑灑滿蜿蜒的小徑;呼嘯的山風掠過頭頂的樹梢,遙遠的呼籲聲在林中迴蕩。腳下,古道蜿蜒、曲徑通幽。鳥兒在耳邊鳴唱,秋蟲在溪邊彈琴。而或乘坐纜車在林間穿行,遠望山嶺青翠,層巒疊嶂,飛瀑流泉,風光宜人。近看綠草如茵,鳥語花香,鶯飛燕舞,風光誘人。此時此刻,脫凡超俗之感油然而生,思古懷幽之情悄然而至。寧靜深沉的森林,清新溼潤的空氣,怎不令人陶醉與神往。
通過近十年的開發與建設,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在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景區景點的開發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已經成為寶雞旅遊業的龍頭,列為陝西省首批公布的全省八大旅遊景區之一。目前,太白山旅遊區圍繞旅遊業及相關產業投資已達近7億元人民幣,開成了吃、住、行、遊、購、娛一條龍的配套服務體系。區內現有賓館飯店20餘家,床位5000餘張,遊泳、娛樂設施120多家,已成為陝西西線旅遊中一處集觀光、度假、休閒、娛樂以及教學、科學考察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太白山景點介紹
拔仙絕頂
又名八仙臺,海拔3767.2米,雄踞於秦嶺群峰之上,為太白山絕頂,恰似一個不規則三角形錐體,孤高崢嶸,參天入雲,三面陡峭,雄險無比,臺頂寬闊平坦,向西南傾斜,西寬東窄,面積約8.4公頃。臺上有封神臺、雷神殿,登頂遠眺,頓有"一覽眾山小"之感。早觀日出,晚看夕陽,流光溢彩,霞光萬丈,令人心曠神怡。
千年冰洞
在大爺海東側崖壁上,有一"千年不融之冰洞"。洞內常年有冰,寒氣逼人,好像一個"天然冰庫"。許多遊人到此,必攀崖進洞,冰柱、冰臺、冰塔,琳琅滿目,景象萬千。遊客多以取山巔之冰為一大樂事,有的還帶到山下,競相炫耀。
天池明珠
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6個高山湖泊,系冰川遺蹟之冰鬥湖、冰磧湖、冰蝕湖,水面1000-8000m2,湖面平靜,碧波蕩漾,清澈凜冽,潔淨無雜,印月映日,呈串珠狀排列於拔仙臺南北,被譽為"高山明珠"、"太白天池"。湖邊常有白頂溪鴝小鳥,飛行敏捷,鳴聲啾啾,見人不懼,飛臨水面,銜取湖中草葉,人稱"淨池鳥"、"淨水童子"。
太白積雪
太白山終年積雪,奇特壯觀,歷來為文人所讚頌。從春至秋,中低山野花盛開,奼紫嫣紅,葉紅似火,果掛枝頭,山巔白雪覆蓋,銀光四射,百裡可見,格外壯麗,留下了"太白積雪六月天"的佳話。
冰川奇石
在海拔3300米以上,有第四紀冰川遺蹟的角峰、刃脊、槽谷、石海、石河、石環、石玫瑰、凍融巖柱等,怪石嶙峋,千姿百態,如禽若獸,似人若仙,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聯翩。
垂直景觀
太白山植被、氣候、土壤、動物,均以海拔高度變化,呈現出明顯的垂直景觀帶譜。森林植被自下而上有8個景觀帶:栓皮櫟景觀林帶(海拔1300米以下)、銳齒櫟景觀林帶(海拔1300--1800米)、遼東櫟景觀林帶(海拔1800--2300米)、紅樺景觀林帶(海拔2300--2600米)、牛皮樺景觀林帶(海拔2500--3000米)、巴山冷杉景觀林帶(海拔2800--3200米)、太白紅杉景觀林帶(海拔3000--3500米)、高山灌叢草甸景觀帶(海拔3400米以上)。還可以感受到從暖溫帶至寒帶不同的氣候景觀,也可看到各景觀帶內的珍禽異獸。
平安雲海
太白山千峰竟秀,萬壑藏雲,中高山地帶常見雲海靄霧,尤以平安雲海最為壯觀。平安寺周圍,峽谷深幽,峰巒疊嶂,雲霧翻騰,四野瀰漫,峰如海島,嶺似飛舟,時隱時現,變幻無窮,景象萬千,身臨其境,有飄飄欲仙之感。
景點圖片
茫茫太白山
太白山頂終年積雪
太白山雪松
第四紀冰川遺蹟冰蝕湖
太白山高空索道上看茫茫山脈
太白山雪景太白山雪景
太白山高山湖泊
太白山一望無際的雲海
太白山之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