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透鏡及其應用》教材分析

2020-12-25 物理的李老師

《透鏡及其應用》教材分析

一、本章內容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

本章是在光現象的基礎上、講述透鏡及透鏡的實際應用.主要內容有:透鏡的初步知識;生活中的透鏡:放大鏡、照相機、投影儀;眼睛和眼鏡;顯微鏡和望遠鏡.編者把這些內容放在一起、具有理論聯繫實際的特點.這些內容都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體現了新的課程標準"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發展的理念.

二、本章課程目標

《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與《義務大綱》中的教學目標不同.它不僅有知識與技能目標;還有過程與方法目標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前者屬於知識技能目標、後者統稱為體驗性要求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⑴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

⑵探究並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⑶了解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①了解凸透鏡的應用——放大鏡、照相機、投影儀.

②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

③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成像的道理及其應用.

2、體驗性要求目標:

⑴經歷:觀察凸透鏡的成像過程、能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

⑵反應:能在經歷的基礎上表達感受(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現象的主要特徵).

⑶領悟:初步形成愛科學的態度、願意探究的精神、與他人協作的意識、勇於創新的精神等.

三、對課程目標的理解

1、現《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與原《義務大綱》中的教學目標的比較:

現《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與原《義務大綱》中的教學目標相比、知識目標有所降低、但能力目標、意識目標提高了.

⑴原《物理大綱》中的教學目標與現《課程標準》課程目標:

①原《物理大綱》中本章的教學目標:

知道:什麼是凸透鏡的主光軸、光心、焦點和焦距

知道: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

凸透鏡 知道:利用凸透鏡能產生平行光

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的實像和成虛像的條件、及這些

透鏡 像的特點、 能根據所給的條件判斷凸透鏡的成像情況

知道:照相機、幻燈機和放大鏡的原理

凹透鏡 知道:凹透鏡的發散作用.

②現《課程標準》中本章的課程目標

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

了解:生活中的透鏡 放大鏡、照相機、投影儀.

凸透鏡 探究並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了解:眼睛和眼鏡.

透鏡了解: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

凹透鏡 認識:凹透鏡的發散作用.

⑵兩種目標的比較分析:

與《物理大綱》相比、其中有三處不做要求、如:知道什麼是凸透鏡的主光軸、光心、焦點和焦距;知道利用凸透鏡能產生平行光;能根據所給的條件判斷凸透鏡的成像情況.還有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實像和虛像的條件、及這些像的特點、降為知道成像的規律.凸透鏡成像的應用由原知道降為現在了解層次、而原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是指導性學生實驗、現改為探究性的學生實驗、能力方面比《義務大綱》中的要求高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也高了.明顯的體現出"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這一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中、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於創新的探索精神.

2、本章教學的重點及難點:

⑴重點:透鏡是照相機、投影儀等光學儀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透鏡對光的作用和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是本章的中心內容、也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對於探究性活動: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也是本章教學重點、重點應解決如何探究、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歸納結論、評價等.

⑵難點:"平行光源"的解決是做好透鏡對光的作用的關鍵、所以是教學中的難點.另外、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建構、如何寫探究報告、也是教學中的難點.

3、對教材的靈活處理:

從教科書中的五節內容來看、有些內容屬於《標準》要求的內容、有些內容不屬於《標準》要求.對教科書的這些內容、我們老師可按教科書講、也可自主選教材、盡情發揮.有些內容老師不必擔心學生學不會怎麼辦、《標準》把這些知識內容作為載體、以達到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興趣、願意探究、敢於創新等能力的目的.老師不可能將龐大數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塞給學生.因此必須改變"只有講過才算教過"的觀念.許多內容可以精選、精講、點到為止.更多的內容、如凸透鏡成像的應用——顯微鏡、望遠鏡、照相機、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其他補充材料(包括視聽材料)、搜集各種形式的信息、除了教材介紹的內容外、老師還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準備幾個相關的小課題讓學生去做、調查研究.例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和照相機的原理後、可讓學生調查商店中各種照相機的價格和功能、並分析它們的關係.

4、弄清課程目標之間的關係:

從課程目標的分層看、分為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教學要落實好這三種目標、必須弄清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只有弄清關係教師才能研究好每一節課、準備好每一節課、老師在備課中才能有針對性的備好提問、引導、組織性的問題.

基於這種要求、如何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呢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應引導學生的學習、經歷的大過程如下: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知識與技能的探索過程、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與技能;在物理的知識與技能的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經歷與科學工作者進行科學探究時的相似過程、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從而不斷的使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研究方法;然後通過過程與方法的獲得過程、使學生初步形成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教學循環.然後這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又促使學生進一步再去探索新的知識與技能、從而又開始了一個新的循環.因此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可以這樣說:

知識與技能是實施探究過程獲得方法的載體;過程與方法是形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營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探索知識與技能的動力.

顯然在每一個循環中、過程與方法處於知識與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因此使學生經歷過程、掌握方法是施教的關鍵.抓住了這一點就等於抓住了教學的最終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實現渠道.

四、本章教材有以下特點

1、教材選擇的內容更貼近生活:

教科書貼近《標準》中的要求、它不僅貼近學生生活、還貼近科學研究.凡貼近生活的內容增加了、對原教材中的繁、難、舊的知識內容就進行刪除或降低要求.例如、原教材中的幻燈機刪除、換成了學生身邊的學校常用的投影儀來代替、使學生看得見、容易觀察、容易理解、進而理解電影院用的放映機、照相館用的放大機的原理也就容易了;還增加了人的感官器官:眼睛和矯正用的眼鏡、使學生對眼的衛生常識更容易理解和愛護;還增加了生物課上常用的顯微鏡、這樣使學生使用起來易操作、易理解;還增加了外出旅遊常用的望遠鏡、觀察宇宙用的天文望遠鏡、開拓學生的視野.

嘗試將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是《標準》提倡的學習方法之一.例如、從生活中的透鏡——放大鏡、照相機、投影儀到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然後聯繫到生活實際——眼睛和眼鏡、又聯繫到社會科學——顯微鏡和望遠鏡.這種安排充分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理念.

2、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課程把過去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轉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所有的知識內容基本上都是通過探究總結得出的、因此要引導好探究的過程、指導學生觀察好現象、使他們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以具體的生動的感性認識為基礎掌握知識、而不是生硬地記憶結論、同時也注意了鼓勵將信息技術滲透在物理教學中、在參與的過程中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3、學生動手動腦機會多:

教科書中差不多每節課都有"想想做做"、節後都有"動手動腦學物理".本章中共有"想想做做"三個、"動手動腦學物理"五個、"探究"一個.要儘量引導學生動手去做、培養學生的動手習慣和通過實驗研究問題和思考問題的習慣.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更有助於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研究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終生對科學的探索興趣.

相關焦點

  • 初中物理重點知識點之透鏡及其應用
    第四章 《透鏡及其應用》     1、中央厚邊緣薄的透鏡是凸透鏡     2、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有:①「摸」:通過比較透鏡中央和邊緣的厚薄加以辨別;②「看」:通過靠近物體觀察透鏡的成像是放大還是縮小加以辨別;③「照」:通過透鏡對平行光線是會聚還是發散加以辨別;④「晃」:透過透鏡看書本上的文字,晃動透鏡
  • 初中物理透鏡的相關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物理透鏡的相關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透鏡成像 點擊查看 2 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點擊查看 3 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之顯微鏡、望遠鏡
  • 初中物理:凸透鏡、凹透鏡的分類及其應用習題練習
    B.若將蠟燭遠離凸透鏡,則應將光屏靠近凸透鏡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漸變小C.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會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倒立、放大的像D.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放在刻度線45cm處,適當移動光屏也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
  • 初中物理:透鏡及透鏡成像知識點練習題,寒假用得上!
    在中學開設的所有學科中,物理這門學科學起來是要比其他學科難一點的,畢竟這是一門理科,儘管在理科之中還存在生物化學這樣的學科,但這兩門學科對於計算的要求不是多麼的強,這是毫無疑義的。不過,這不代表就沒有學生喜歡物理了,很多學生對物理的學習是有相當的興趣的,但是,物理學習要理解的內容太多太複雜,這就給學生學習物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而,有不少學生喜歡物理,但又理解不了那些知識點,以至於在課後練習的時候,面對那些複雜的題型倍感頭痛。其實,初中的物理所學習的都是基礎,只要肯花精力,相信無論是多麼難的知識點,都是可以理解透徹的。
  • 2019年初中物理光學輔導之凸透鏡成像分界點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9年初中物理光學輔導之凸透鏡成像分界點》,僅供參考!
  • 初中物理,老師梳理:凸透鏡成像原理的知識點及光路圖的製作方法
    凸透鏡成像原理是初中物理光學的重要知識點,也是中考物理的難點,本文結合光路圖詳細講解關於凸透鏡成像原理的重要知識點及經典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新初二學生的暑假預習和新初三學生的複習備考提供幫助。;(2)通過凸透鏡光心的入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保持原來的入射方向不變,從凸透鏡另一側射出;(3)通過凸透鏡一側焦點的入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平行於主光軸從凸透鏡的另一側射出。
  • 一個凸透鏡出現五個像?沒一個初中生能解明白!什麼物理原理?
    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物理實驗,凡是平時不注意觀察的初中生們、高中生們、甚至絕大部分人都很少看到這個奇特物理現象!對於初中生們來說,由於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比較簡單,物理老師們一般很少告訴初中生們這種奇特物理現象,以免節外生枝、畫蛇添足現象出現。
  • 備考2021年中考專題講解三:透鏡及其應用
    (3)「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實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遠離透鏡,像逐漸變大。(4)「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成虛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也靠近透鏡,像逐漸變小。考點三、凸透鏡的應用1、照相機:鏡頭相當於凸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後會聚在膠片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 這道中考物理題,徹底解決凸透鏡成像規律!
    那就需要先複習一下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基本知識,然後結合凸透鏡成像光路圖、成像實驗、動畫加深印象,四位一體,全方位解決基本規律。在此基礎上,多做各種類型題,然後歸納總結,很快就能掌握住。初中物理光學知識點主要有「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規律、光的折射規律、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
  • 八年級物理上冊 透鏡 透鏡成像 透鏡應用
    透鏡 透鏡成像 透鏡應用 一、透鏡 2.透鏡與面鏡區別:面鏡利用光的反射現象成像,透鏡利用光的折射現象成像;透鏡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鏡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透鏡分類:透鏡分為 凸透鏡 和 凹透鏡 。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遠視鏡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
  • 「單元測試」第六章 透鏡及其應用 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
    第六章 透鏡及其應用 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解題思路】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其應用。知道當物距小幹焦距時,凸透鏡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成的。解析:從圖中體溫計的橫截面看,從圓弧形表面看去,此溫度計相當於放大鏡,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虛像。
  • 學好八年級物理透鏡,少不了這份知識清單,務必收藏
    不知道同學們是從七年級還是八年級開始學習物理,小隴這邊的學校是從八年級才開始學習物理這門課,在八、九年級總共學習兩年,也就意味著從這學期開始,八年級的小夥伴才接觸到物理這門課。《透鏡及其應用》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的內容,相比之前學習的四章內容來講,透鏡這章的內容更難一些,同時這章的內容在中考中也是作為一個常考易考點,尤其是凸透鏡成像這塊的知識點,幾乎是逢考必有的內容。
  • 面鏡與透鏡的區別(初中物理易混點)
    面鏡的分類2、透鏡對光的作用主要是折射透鏡主要分為凸透鏡和凹透鏡,透鏡對光的作用遵循光的折射規律,見下圖透鏡的作用由此可見,我認為面鏡和透鏡的區別是:透鏡對光的作用是折射,遵循光的折射規律,光能夠通過透鏡。
  • 物理老師: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教學中可以這樣應用
    文:阿康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了與時代接軌,現在很多學校也裝備了多媒體設備。新教材的使用結合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掀起了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我對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也有幾點認識,
  • 《透鏡及其應用》本章的解題套路與必會題型
    【解題套路】方法一:太陽光聚焦法:a.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拿一張白紙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動,直到紙上的光斑最小為止.b.用刻度尺測出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 D;c.凸透鏡的焦距 f=D.【必會題型】1,在利用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 如圖所示, 一束平行於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後, 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____cm.
  • 巧用凸透鏡成像規律,高效解決物理中考難題,實用性極強!
    仔細研究過近幾年河南中考物理試卷會發現,凸透鏡成像規律是中考必考考點之一,因此要求同學們考前能熟練掌握這節課的知識點。其實,對於很多同學來說記住這些知識點並不困難,難就難在要會用這些知識點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下面我結合往年河南物理中考的試卷,給同學們具體分析一下如何巧用凸透鏡成像規律,高效解決物理中考難題。
  •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單元測試題
    用這個水膜貼近課本上的字,會看到正立放大的像,此像為_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樓房倒立縮小了,這種成像情況與_________(投影儀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成像原理相同,此時的水膜相當於___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2.高鐵站的進站通道採用了人臉識別系統,如圖所示。
  • 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的概念
    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的概念   一透鏡的種類:⑴凸透鏡(中間厚兩邊薄)。⑵凹透鏡(中間薄兩邊厚)。   二關於透鏡的概念(如圖①②):   ⑴主光軸:通過透鏡兩個球面圓心的直線叫主光軸。   ⑵光心:主軸上有一個特殊的點,通過這個點的光傳播方向不變。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成像規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成像規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透鏡成像規律   1.凸透鏡成像規律:如圖(10)是常見凸透鏡成像類型,規律見表(1)。   表(1)凸透鏡成像規律表
  • 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知識點: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凹透鏡有兩個虛焦點,不論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經過透鏡光心的光線方向都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