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新疆油田寫就「中國智慧」「中國力量」華章

2021-01-13 騰訊網

新疆油田石油人對稠油的試驗性開發始於上世紀50年代末,上世紀90年代後期,新疆油田開始面臨易採的普通稠油資源日益枯竭和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對優質環烷基稠油需求量急劇增加的兩難境地。高黏稠油能否經濟地開採出來,成為當時決定新疆油田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面對國內開採技術落後、國外技術壁壘和水土不服等不利局面,為了攻克稠油開發難關,從1996年起,1600餘名不願服輸的新疆石油人,踏上一條充滿荊棘、曲折艱難、艱苦卓絕的科研「長徵」路。

2019年6月9日,新疆油田宣布,通過20多年的持續攻關,公司成功突破核心技術瓶頸,自主研發形成領先世界的新一代陸相非均質淺層高黏稠油開發成套技術及裝備,累計產油超1億噸,建成我國最大的優質環烷基稠油生產基地,為國家能源安全、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新疆和克拉瑪依地區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這個突破堪稱為世界稠油開發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蒸汽吞吐 打開大門

上世紀90年代初的蒸汽驅技術,主要應用在克拉瑪依油田一些條件較好的稠油區。最初幾年,的確大大盤活了稠油資源,為稠油的可持續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但是,大面積轉入汽驅後,仍有一部分油井增產效果不盡如人意。蒸汽驅能夠經濟地開採出來的油只是油藏中的一部分,剩下更多的儲量是低品位高黏稠油。這些油藏儲層非均質性很強,物性很差,阻礙蒸汽波及和蒸汽腔發育的隔夾層很多,汽竄嚴重,大量蒸汽無效循環,在儲層中的波及體積不足50%,嚴重影響開採效率,採收率不足30%。

結合過去的研究成果,針對進入開發中後期暴露出來的汽竄問題,為進一步探索蒸汽驅中後期提高採收率的對策,重油公司的霍進、黃偉強、鄭愛萍等專家,帶領他們的科研團隊和其他單位的科研團隊展開了聯合攻關試驗。

他們把目標聚焦到多介質複合蒸汽驅技術,開展多介質複合蒸汽驅機理研究,並開展蒸汽驅氮氣泡沫驅、二氧化碳複合驅、碳醯氨複合驅等多項重點試驗項目。

經過多年探索和完善,新疆油田公司相繼揭示「增能補壓、顆粒封堵、乳化驅替」的氣/液/固協同提高採收率機理,發明了低成本高溫深部調、驅系列產品,建立強非均質稠油注蒸汽逐級調堵方法,創新多相協同擴大蒸汽波及體積技術,形成了特稠油多相協同注蒸汽全生命周期開發模式,有效解決了低壓油藏增能保壓和強非均質儲層抑制蒸汽竄流兩大難題,工業化應用採收率突破65%,比國內外同類油藏高出20個百分點。

SAGD技術 開發革命

2006年,由於新疆油田稀油發現儲量有限,如果沒有新的產量及時補充進來,油田就很難保持2002年就已達到的1000萬噸年產量。

風城超稠油資源的動用,勢在必行。

2007年,面對嚴峻的生產形勢,代表著當時世界超稠油開採最新技術的SAGD正式進入科研人員的視野。

2007年年底,新疆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開發所副所長孫新革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通過苦苦摸索,歷時半年,主持編寫完成《風城超稠油SAGD開發先導試驗方案》,並於2008年5月通過中國石油股份公司評審。

隨後,新疆油田首座SAGD先導試驗井區在風城油田重32井區啟動建設,2009年1月7日正式投產。

2009年5月,重32井區SAGD試驗區第一口生產井歷經波折,終於產出了油。

在重32井區SAGD先導試驗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礎上,2009年8月,新疆油田又在重37井區啟動第二個更有代表性的先導試驗。隨著試驗的不斷推進,這兩個項目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基礎上也陷入了瓶頸,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2011年3月,風城油田作業區新一任經理霍進到任。面對快進行不下去的SAGD先導試驗項目,他通過調研摸清了情況,向全體員工宣告:「SAGD項目一定能夠成功。」

隨後,在霍進的主持下,風城油田作業區在新疆油田的大力支持下,對SAGD先導試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2011年12月20日,隨著新調控方法的推行,風城油田日產油量大幅提高,兩個SAGD先導試驗區日產油突破280噸大關。

在這個過程中,霍進通過研究總結,提出了原油黏度不再是影響SAGD開發的主要因素,油層內部發育的不連續隔夾層對蒸汽腔的最終形成影響不大等5點創新性理論認識。

霍進提出的5點認識突破了SAGD的傳統理論,解決了外界對風城SAGD先導試驗長久以來的疑惑,也堅定了中國石油對風城超稠油開發的信心和決心。從此,風城油田掀開了超稠油開發的嶄新篇章。

2012年,SAGD技術在風城超稠油油區大面積鋪開,生產效果良好。同年6月28日,重32、重37井區SAGD井日產水平達到325噸。

2012年7月18日,風城油田一片歡騰,時任新疆油田公司總經理陳新發正式宣布:SAGD試驗的階段性突破,使風城稠油處於工業化開採狀態,把幾代石油人的願望變成了現實。

此後,經過不斷改進,雙水平井SAGD的理論方法、井網布局、預熱啟動、汽液界面控制、高溫帶壓保護作業等技術日臻完善,各項指標均優於國際先進水平,在風城油田實現了大規模商業推廣應用,目前已建成100萬噸產能,徹底盤活了新疆6億噸的超稠油資源,預計2025年風城油田產能將達到200萬噸以上。

新疆油田所形成的非均質超稠油雙水平井SAGD技術,打破了同類油藏SAGD技術開發的禁區,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

火燒地層 漸入佳境

作為一種珍貴的資源,克拉瑪依的環烷基稠油資源是有限的。能最大限度地把這些資源都開採出來,一直是新疆油田石油人的心願。

但是,一些稠油油藏經過多輪次深度開發後,進入高含水、物性差的階段,產量遞減、效益變差,採用蒸汽吞吐開採已經很不划算,也無法轉為蒸汽驅和SAGD技術生產。可是,這些油藏平均採出程度一般只有20%左右,最多只有25%。這意味著,這些油藏還有75%乃至80%以上的稠油還深埋在地底。如果不想辦法開採出來,實在太可惜。

在遍尋「藥方」的過程中,「火驅」二字的出現,在科研人員心頭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進入「十二五」以來,隨著燃料價格的逐年攀升,成本壓力增大,注蒸汽開採稠油的開採方式也跨不過經濟效益這道坎。稠油老區轉換開發方式迫在眉睫,稠油的開發技術也需要不斷突破和創新。

就這樣,2008年11月,新疆油田公司啟動了紅淺1井區火驅先導試驗,並在2009年年初被中國石油股份公司批准立項為「股份公司火驅重大試驗項目」。

經過近一年的潛心研發,2009年12月19日,新疆油田舉行紅淺1井區火驅先導試驗項目投產儀式。

「出油了,出油了!」兩個月後的2010年2月25日,紅山嘴油田紅淺1井區火驅先導試驗生產井2057A現場一片歡騰,火驅生產井第一口井出油了。同年6月5日,火驅先導試驗區012井啟動注氣點火程序,6月25日點火成功。

至此,新疆油田紅淺1井區火驅先導試驗項目首批3口注氣點火井全部完成點火工作。2011年7月21日,根據方案,紅淺二期工程實施的4口井也順利點火。

此後,圍繞高效點火、生產過程監測、高氣液比舉升、安全井下作業等,新疆油田又相繼組織開展了攻關,創新建立了火燒區帶電阻率變化模型,攻克了火驅爆炸風險評價、井筒防腐、安全壓井等關鍵技術,解決了高含水低含油儲層火驅開發問題。紅淺火驅生產運行10年來,實施了13個井組點火,成功率100%,點火時間由原來的15天縮短至3天,累計產油15萬噸,將採收率提高了35個百分點,可以延長商業開發周期15年。一座廢棄多年的油藏「浴火重生」!

火驅技術對保障新疆油田稠油老區持續穩產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那些注蒸汽開採後瀕臨廢棄或已經廢棄的油藏,即將迎來新生。

更為重要的是,新疆油田歷時10年攻關形成的滿足稠油火驅生產需求、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配套火驅開採技術,破解了稠油尾礦綠色高效開發再利用的世界級難題,可進行規模化推廣應用,將為國內乃至國外同類油藏進一步提高採收率做出貢獻。

水熱利用 經濟環保

2009年,一些SAGD試驗井相繼進入生產,而採出液進入風城1號稠油聯合站後,卻出現了原油脫水困難的問題,給1號稠油聯合站油水處理系統的平穩運行帶來巨大困難。

這是因為,SAGD採出液並不全是石油,而是油、水、泥、砂等多種物質混合形成的高溫乳狀液。不對其進行特殊處理,就無法把油從這種乳狀液中分離出來。

伴隨這個問題而來的是「SAGD採出液高溫密閉脫水試驗」,它是2009年中國石油重大項目「風城超稠油開發地面工程配套技術研究」的6個課題之一。

經歷了無數個艱難的日夜之後,一項項關鍵技術被攻破,一套套核心設備被設計出來,國內首個超稠油高溫密閉處理站在蔣旭和他的同事手中誕生,並產生了近10項創新研究成果。

可是,分離出來的汙水又成了新問題。這些汙水含有懸浮物、礦化物、鹽等多重物質,成分複雜,不能隨意排放。否則,既汙染環境,又浪費水資源。

開採稠油需要注入大量蒸汽,蒸汽的產生需要耗費大量的水資源,而克拉瑪依水資源又很匱乏。

新疆油田巧妙地利用了這兩個矛盾,使它們互補,從而解決了問題。其奧妙就藏身於「過熱鍋爐」中。

經過3年多的投用實驗,2012年開始,分段蒸髮式過熱鍋爐在風城油田進行規模化應用,不但使黏度超高的超稠油油藏得到有效動用,還使風城油田的採出程度提高5%,平均單井產量提高15%。

風城油田規模化應用並逐步完善了過熱鍋爐4項核心技術,這在全國油田中都處於領先地位。這4項關鍵核心技術是指過熱鍋爐的高效汽水分離器、過熱段、噴水減溫器,以及高效大功率燃燒器。

得益於這4項核心技術,風城油田過熱鍋爐的過程控制更為精確。同時,還獲得了一個重要突破——100%回收利用85~120攝氏度高溫淨化汙水。

截至目前,新疆油田發明的世界首創的分段蒸髮式過熱鍋爐,給水礦化度限值由國際標準的5毫克/升拓寬到2000毫克/升,是國際標準的400倍,實現了高溫汙水直接回用的壯舉,水、熱資源利用率由傳統75%提高到95%,年節能65萬噸標煤,累計節約淡水4.2億噸,相當於新疆油田5年用水量總和。目前,該技術已推廣至國內的春風油田和加拿大多佛油田。

綜合效益 利國利民

新疆油田稠油開發技術的突破,取得了累累碩果。

新疆油田黨委書記、總經理霍進說,從產量貢獻上來看,克拉瑪依的稠油開發貢獻了上億噸的稠油資源。尤其是從2012年以來,新疆油田稠油產量連續穩產在400萬噸以上,2014年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525.8萬噸,年產量佔中國石油稠油千萬噸和新疆油田老區千萬噸的半壁江山,對於新疆油田公司連續年產1000萬噸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圍繞新疆油田的稠油資源,已經形成勘探—開發—煉化,乃至儲運、銷售等上中下遊一體化的龐大產業,惠及眾多企業,解決5萬多人的就業,促進了克拉瑪依市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還為克拉瑪依市貢獻了數百億元的工業產值和數十億元的財稅收入,有力地促進了克拉瑪依市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同時,依靠煉製稠油生產的各種高端特色產品,打破了國外對眾多高端油品的壟斷和禁運局面,徹底改變了上世紀國內80%的優質環烷基稠油依靠進口且開採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使我國航空煤油、高端潤滑油、變壓器油、冷凍機油等特種油品的對外依存度大幅下降,迫使這些昂貴的油品進口價格大幅降低,也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有力地支撐了我國經濟和國防建設。

在技術和設備方面,新疆油田在稠油開發上已形成4大開發技術系列、5類藥劑配方、13項自主創新產品、105種新設備;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件,國家軟體著作權10項,中國石油技術秘密20項;制修訂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8項;發表核心論文175篇,出版專著10部。

在中國石油專家馬德勝看來,擁有這些核心技術和設備,克拉瑪依可以說從「石油城市」升級為「技術城市」,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佔領了技術高地。

新疆油田新一代陸相非均質淺層高黏稠油開發成套技術及裝備,必將在克拉瑪依未來的發展進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而這一成套技術及裝備長達幾十年的研發過程,無疑是一曲披荊斬棘、攻堅克難、百折不撓、浴火輝煌的奮進壯歌,撼人心魄,催人奮發!

編輯:王琳琳

校對:韓璐妤

審核:梁剛

相關焦點

  •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重要人事變動
    近期,海貝能源公眾號播報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四家單位重要人事變動。第一家:中國石油新疆油田百口泉採油廠重要人事變動第二家:中國石油新疆培訓中心重要人事變動第三家:中國石油新疆油田石西油田作業區重要人事變動第四家: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儲運公司人事變動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2名黨員領導幹部接受...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2名黨員領導幹部接受審查調查 2020-11-27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油田:躍「瑪」揚鞭再出發
    科技創新建設數位化油田  1995年,新疆油田踏上了「數字油田」的建設徵程。2009年率先在國內建成數位化油田,為中國石油其他企業提供了樣板和解決方案。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興起,從2010年開始,新疆油田公司在之前建設「數字油田」的基礎上,又在國內首先邁出了建設智慧油田的步伐,制定實施了國內首個智能油田規劃,著力打造「全面感知、自動操控、預測趨勢、優化決策」的智能油田,使信息化整體水平處於中國石油前列。
  • 新疆油田肉孜麥麥提·巴克:將黨的聲音帶到生產一線
    我要把黨的聲音和會議精神帶到新疆油田生產一線,推動匯聚基層智慧,共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10月31日,作為新疆、中石油唯一一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基層代表,肉孜麥麥提·巴克談起參會感受仍然抑制不住激動之情。他還是全國勞動模範、黨的十九大代表。  肉孜麥麥提·巴克是新疆油田重油公司採油班班長,他於10月26日至29日參加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百口泉採油廠主要幹部調整
    近期,海貝能源收到消息,中國石油新疆油田三家單位進行了領導幹部調整,今天先給大家帶來第一家,百口泉採油廠重要人事變動信息。11月17日,中國石油新疆油田百口泉採油廠召開幹部大會,傳達油田公司黨委關於幹部任免的決定。
  •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優化投資結構,強化高效勘探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採氣一廠搶工期、抓質量,保障油田重大天然氣增壓深冷提效項目加快推進。截至5月12日,瑪河氣田深冷工程總體已完成96%。中國石油新疆油田按照集團公司投資管控新要求,緊緊圍繞「三大戰略」和「十大工程」,突出效益導向,堅持「五保一壓」,對全年的投資和項目進行效益評價和排隊優選,於4月中旬全面啟動實施年度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 中國最大礫巖油田2020年新建產能、年產油均突破200萬噸
    中新社烏魯木齊12月14日電 (孫亭文 莫延蘭)記者14日從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獲悉,今年以來至12月14日,中國最大的礫巖油田——瑪湖油田新建產能、年產油雙雙超200萬噸,預計全年將達到201.4萬噸、222萬噸,較2019年分別增長54.1%、38.6%。
  • 中國發現千億級別的特大油田,儲存量超10億噸,就在新疆!
    世界之大,總會出現許多蘊含奇特的礦物資源等山脈亦或是油田,在我們以前,即便探查到了某個地方蘊含許多資源,也沒有足夠的技術去開採它,不具備開採能源的能力。但如今,我們的開採技術已經達到了許多國家難以比擬的地步了,只要發現,我們大多可以去開採利用它。
  • 新疆油田在集團公司首屆企業 文創產品大賽中喜獲四項大獎
    9月25日,在中國石油首屆企業文創產品評選頒獎及交流推廣會上,來自新疆油田的IP「油魅野馬」系列提質增效會戰表情包、環保袋、公仔、形象設計喜獲4項大獎。     據悉,由中石油集團公司思想政治部主辦、雲南銷售公司及石油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石油首屆企業文創產品評選頒獎及交流推廣會在雲南昆明成功舉辦。
  • 破局廣域覆蓋難題 勝利油田聯合中國聯通與華為探索5G+智慧油井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自2019年10月開始,總部位於山東省東營市的全國重點油田—中石化勝利油田與中國聯通、華為開展5G在油氣行業的應用場景探索。經過半年來的努力,目前三方已在東營孤東採油廠多個油井成功完成基於5G的智慧油井監控,這是國內油氣行業首次引入5G技術應用於關鍵業務系統,將為後續包括5G、雲、AI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資源勘探發掘領域的應用帶來重要的借鑑和參考價值。
  • 中國新世紀的第一個億噸級油田——陸梁油田
    陸梁油田位於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部,距克拉瑪依市區約240公裡,行政隸屬和布克賽爾縣管轄。  陸梁油田是新世紀在中國陸上發現的第一個億噸級沙漠整裝油田,是準噶爾盆地當年發現、當年探明、當年投產的第一個油田,也是新疆油田公司在勘探發現後一年內日產上千噸的第一個油田。   宋漢良在陸2井激動地說:「這17顆油砂是國寶!」
  • 新疆發現瑪湖礫巖特大型油田是中國石油工業的重大突破
    1955年10月29日,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緣/斷裂帶上,滾滾原油自克拉瑪依一號井中噴湧而出,新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序幕由此拉開。  此後半個多世紀的光陰裡,中國石油工業迅速崛起,蓬勃發展。  2005年來,國家與中國石油持續立項,組織680人的精銳之師,開展多學科、產學研用協同攻關,歷時十餘年矢志不渝的探索,解除思想禁錮、勇闖勘探禁區,終於取得豐碩成果,不僅創立了凹陷區礫巖油藏勘探理論技術體系,並在此理論技術體系指導與支撐下,發現了全球最大礫巖油田——瑪湖十億噸級特大油田。
  • 新疆油田獲批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
    新疆油田獲批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 張兆耕 劉江濤     11月11日,新疆油田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批准建立。    院士專家工作站是中國科協貫徹國家關於「全面提升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和企業創新能力」的有力舉措。自治區、克拉瑪依市鼓勵和支持企業建站。    新疆油田「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建立,對加快新疆油田高效勘探、效益建產、低成本開發、長效穩產等科研攻關,促進新疆油田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 [迎接黨的十九大]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重油開發公司採油班長肉孜...
    最近5年來,黨和國家以及中國石油給予我「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中國石油集團特等勞模」等一系列榮譽,邀請我到全國各地作了149場宣講。我出生在新疆和田一個偏僻的村莊,15歲時考入克拉瑪依技工學校,成為和田縣第一個走出農村、走進石油企業的幸運兒。
  • 新疆瑪湖發現世界最大礫巖油田
    原標題:新疆瑪湖發現世界最大礫巖油田   本報訊(記者 董禹含)9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消息,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日前在準噶爾盆地瑪湖凹陷中心區發現了10億噸級瑪湖礫巖大油區,為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礫巖油田。
  • 「勞動築夢」全國職工演講比賽:馬月玲—《中國多了個大油田》
    2017年12月1日,《新聞聯播》報導了一條讓全國人民振奮的好消息:新疆準噶爾盆地瑪湖地區發現了10億噸級的礫巖油田,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礫巖油田,在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逼近70%的時候,瑪湖,轟雷掣電般出現在祖國的西北邊陲,將有力地支撐國內原油產量重回2億噸,為國家經濟、政治、外交、國防等領域的發展提供重要自信
  • 10億噸級油田!中國喜訊傳來震撼中東各國,引沙特和阿聯聚焦
    中國一直致力於研究石油勘探技術,不斷攻克技術難關。雖然境內石油儲量不如中東地區,但是以目前所掌握技術,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很大程度上優化能源結構。近期,中方又一重大成就驚豔世界,新疆油田勘測再次創下成就。還存在未被開發之處有一點值得重視,新疆還有大量地區的油田尚未被發現。
  • 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貢獻稅務智慧和力量——新疆...
    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標,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以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多謀長遠之策,多行固本之舉,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
  • 中國最大石油煉化工程在新疆奠基開工
    華聲報訊: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煉油和化工一體化工程——中國石油集團新疆獨山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8月22日下午奠基開工。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石油集團新疆獨山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能源合作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實施西部開發戰略的又一標誌性工程。它的開工建設,對於加快中國西部開發戰略的實施、保障中國能源安全、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溫州商人悄然進疆打井 新疆油田的「不速客」
    「溫州人在新疆油田打井,我已批評了溫州商會,沒有的事情怎麼能隨便說。」黃銀榮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現出生氣的樣子。  「溫州人目前在新疆油田打井採油的人很少」。黃銀榮解釋道。  「實際上,浙江商人對石油很感興趣。今後會有大批民間資本來投資開  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