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媒看中國「黃金周」:經濟復甦令世界同行羨慕不已

2020-10-09 歐洲時報

【歐洲時報10月9日賈言、顧硯編譯】歐洲媒體觀察到,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國旅遊、消費火爆,此前一直被疫情壓抑的旅遊購物熱情在長假期間盡情釋放。

圖為10月6日,市民和遊客在天津之眼摩天輪遊玩。(圖片來源:中新社)

法國《世界報》(Le Monde)報導,中國十一「黃金周」期間,國內旅遊消費火爆,車站、商場人頭攢動。畫面有些讓人難以置信,畢竟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歐洲疫情勢頭不減,很多政府再次採取限制人員流動措施。

事實上,早在8月中旬,中國幾乎已經不再有本地新冠病例出現,國內遊隨即開始重啟。儘管在機場、車站以及商場入口處還需要體溫檢測,但是,中國遊客在國內旅遊已不再受任何其他限制。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10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外出旅遊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因為疫情導致出境遊受限,原本打算利用「黃金周」出境旅遊的遊客只能轉向國內遊。儘管官方聲明,消費水平仍然適中,但中國經濟明顯復甦,商界從業人員獲益匪淺。這足以讓世界同行羨慕不已,他們也希望能實現能與之比擬的營業額。

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報導稱,由於今年中國民眾的旅遊熱情一直被疫情壓抑,加之機票打折力度大增,預計今年中國「十一」期間的國內旅遊市場幾乎達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諮詢公司OC&C Strategy的消費分析專家Veronica Wang稱,在目前的疫情形勢下,部分地方政府沒有大力促進國內旅遊,還有的要求學生儘量不外出等。但是我們仍然能看到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增長。由於今年不能去海外購物,大量消費回流至中國國內的奢侈品市場。今年,很多遊客選擇去海南島旅遊,當地的免稅店是遊客購物的首選之地。

據《世界報》報導,根據經合組織(OCDE)的數據,中國可能是今年唯一一個實現正增長的二十國集團成員國。

中國經濟增長出現回升,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於公共支出以及基礎設施重建。在全國範圍內的許多建築工地上,「黃金周」期間工人們加班加點奮戰在工程一線。

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國內消費的重要性,中國領導人很可能會在10月底將刺激國內消費納入第十四個五年計劃(2021-2025)的重要指導方針,決心依靠內需和出口兩個方面來確保未來的經濟增長。

BBC報導稱,除中國意識到國內旅遊、消費的重要性外,很多亞洲國家也希望通過國內遊促進旅遊市場恢復發展。

世界旅遊業理事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亞太地區旅遊業貢獻了2.9萬億美元,相當於整個地區GDP的10%,其中,1/6來自境外遊。但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國際旅遊市場下滑76%,嚴重影響依賴旅遊業的酒店業、餐飲業等多個行業。因此,分析人士認為,亞太地區多國政府希望通過國內旅遊彌補這些損失。

全球旅行數據和分析公司Cirium的航空業專家Simin Ngai稱,目前各國達成統一的新冠防疫標準很困難,因此發展國內遊十分重要。

據了解,目前除了中國,還有很多亞太地區的國家在尋求轉向發展國內旅遊市場,如越南、韓國和日本等。

相關焦點

  • 黃金周旅遊、電影業強勢復甦 別的國家羨慕到眼紅
    我們的這個假期可以實現去年的人流量80%、旅遊收入70%,已經是讓全世界羨慕得不得了!曾經讓全球華人都為之揪心的湖北怎麼樣了呢?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報導,這個黃金周,湖北省共接待遊客522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48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的83%和72%!
  • 中國黃金周「人從眾」?你不知外國人有多羨慕
    連日來,全國各大旅遊景點和車站、機場人頭攢動的一幕幕,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外國媒體、專家和網友「實名羨慕」,這一派熱鬧景象證明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也預示中國經濟的復甦勁頭。美國彭博社報導說,中國已基本控制住新冠疫情,黃金周展示了中國對經濟復甦和公共衛生保障措施的信心 。
  • 中國黃金周復甦令世界感慨,假日消費顯示市場甦醒
    「5億中國人正在度假,而世界其他國家的人仍在夢想度假」,印度「The Print」網站感慨稱,黃金周假期顯示了中國對經濟復甦和公共衛生措施的信心。根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8日公布的統計數字,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 從黃金周消費透視中國經濟活力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環境下,種種「報復性消費」點燃了國內旅遊、餐飲、航空等多個市場,在黃金周消費的數據和場景背後,是日漸回歸正軌的生活,是經濟加快復甦和回暖的腳步,顯示出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巨大的內需潛力,折射著中國經濟的活力和韌性。消費市場強勁復甦「大家默契的笑聲、久違的感覺又回來了。」
  • 這個黃金周,全球見證中國復甦活力
    「雙節」假期,中國人出遊的盛況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外國媒體、專家和網友紛紛表示,這不僅證明了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也釋放出中國經濟持續復甦的鮮明信號。經濟復甦不是夢「十一」黃金周曆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今年更是如此。
  • 中國黃金周,外媒「實名」羨慕
    編輯:常樂校對:百味十一假期期間,不少外媒紛紛報導中國的黃金周,10月7日,美國CNN發表了一篇報導節日期間長城人潮擁擠的文章,這也看出了其他國家對中國十一黃金周的普遍看法中國「十一」黃金周讓世界感慨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稱,世界各國看到中國十一假期的照片都表示震驚,有5億中國人正在享受度假的快樂,但是其他國家還把這當成夢想。印媒表示,十一假期表明了中國對經濟復甦以及公共衛生措施的信心。
  •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寒露不寒——超6億人次出遊,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  特殊之年,不尋常的假期。  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 大眾銳評:盤點黃金周,「超級市場」盡顯中國經濟獨有的「超級優勢」
    今年「十一」黃金周,國慶和中秋雙節撞個滿懷。各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文化旅遊工作,人們安全出行、放鬆休閒,假日消費需求「報復性」釋放,「雙節」消費熱潮彰顯了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定了我們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信心。中國「雙節」消費熱潮,令世界關注。
  • 大眾銳評|盤點黃金周,「超級市場」盡顯中國經濟獨有的「超級優勢」
    中國「雙節」消費熱潮,令世界關注。在全球疫情仍舊嚴峻的形勢下,很多中國人感覺「這個假期像過年」,人山人海的風景又回來了,人潮湧動的影院又回來了。美國《紐約時報》認為,「十一」黃金周曆來都是備受關注的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晴雨表。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指出,現在「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中國的黃金周上」。英國多家媒體也紛紛以中國黃金周大批遊客出行為主題,圖文並茂地進行連續報導。
  • 中國「黃金周」各國都有中國人,外國人「酸」了
    中國的抗疫成功給世界各國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且給多個國家送去幫助,中國經濟復甦之快,讓很多國家非常意外。因為之前疫情的原因,很多人不能出門旅遊,正好在這個「黃金周」節假日,很多人都有衝動消費,讓中國的旅遊,航空等等多個行業都得到了更大的經濟復甦,讓中國經濟更上一層樓。
  • 美媒大膽猜測:中國在2021年將發生3件大事,每件都令西方羨慕
    美媒在看到中國今年所取得的成績之後,也大膽進行了猜測:中國在2021年的時候,將會發生3件大事,每一件也都會令西方羨慕,看來現在美國人對於我們的發展也非常認可啊。,直接就迎來了衛生難題,但中國就憑藉非常強大的應變能力,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了防範的方向,而民眾也都十分配合地進行了工作,當中國人發揮獨有的凝聚力時,那所有的難關都顯得輕而易舉,別看中國人多,但我們最後照樣以最快的速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 中國黃金周「人從眾」?你不知外國人有多羨慕
    連日來,全國各大旅遊景點和車站、機場人頭攢動的一幕幕,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外國媒體、專家和網友「實名羨慕」,這一派熱鬧景象證明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也預示中國經濟的復甦勁頭。,黃金周展示了中國對經濟復甦和公共衛生保障措施的信心。
  • 歐媒:十一黃金周再現旅遊熱 中國人的消費正調頭
    (圖片來源:中新社)意媒: 「十一」黃金周重現旅遊熱【歐洲時報戴勝編譯】在很好地控制住本土疫情後,如今正是中國重啟經濟的時候。這不僅體現在中國民眾日常生活的恢復上,也體現在重啟旅遊業方面。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中國的旅遊網站紛紛以折扣來爭取顧客,而航空公司則增加了新的航線以滿足需求,全國500多個風景名勝區向遊客提供免費門票或折扣。官方也熱衷於鼓勵這種被媒體描述為 "復仇旅遊 "或 "復仇旅行 "的出行需求,為期8天的國慶假期間的消費支出也將是中國經濟從新冠病毒流行中復甦的關鍵指標。
  • 英媒:中國經濟帶動亞洲後疫情復甦
    路透社12月1日文章,原題為「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亞洲企業從新冠肺炎災難中繼續復甦」。周二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得益於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亞洲企業在11月份繼續穩步復甦,這為亞洲擺脫新冠危機的拖累帶來希望。不過,分析人士表示,全球新冠疫情再度抬頭,令前景高度不確定,令各國政府和央行承受維持或加大大規模刺激政策的壓力。
  • 經濟雙循環下的黃金周,讓世界羨慕嫉妒恨!
    據說,本次黃金周出行人數即將破六億人次。這個數字估計把老外看傻了,目前被世界廣為報導。那麼,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呢?真相四:本次黃金周得到了全球各地的報導,對比海外病情飆升後的半封城狀態,中國不僅有效控制住疫情,而且還讓經濟再次起航。因此,未來其它國家要想儘快恢復經濟,哪怕在其它領域和我們有一些摩擦,但是,實際的經濟領域是離不開中國的。
  • 圍觀中國「超級黃金周」的外媒,怎麼評價中國假日經濟?
    外媒普遍認為,經過「超級黃金周」這場考驗,中國不僅顯示出對抗疫成功的信心,也顯示出經濟復甦的強勁韌性。 外媒羨慕:景區人潮湧動 對於「超級黃金周」的旅遊熱潮,最讓外媒驚訝甚至「羨慕」的是各大景點人頭攢動的景象。
  • 外媒盤點雙節黃金周|凸顯中國經濟復甦
    美國《特克薩卡納日報》網站10月7日發表一篇報導指出,由於新冠疫情在中國基本得到控制,黃金周假期顯示了中國對經濟復甦和公共衛生措施的信心。由於新冠疫情在中國基本得到控制,黃金周假期顯示了中國對經濟復甦和公共衛生措施的信心。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說,在假期的前4天,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25億人次,佔去年同期的近80%。旅遊活動的激增與世界其他地區形成鮮明對比,並凸顯了中國經濟復甦的相對實力。
  • 中國十一黃金周出行熱潮高漲,外國人都在羨慕:早應該向中國學習
    中國的十一黃金周無疑是給世界展現的一張「完美答卷」,目前,世界許多國家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少國家的疫情不僅沒有得到遏制,反而隱隱有了反彈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輪到外國看中國的月亮比較圓了。中國歡度十一黃金周因為在外國民眾為了防止傳染紛紛緊閉家門時,反觀中國,假期人滿為患,各個景點人頭攢動,這一幅熱鬧的景象無疑是中國抗疫成功的最好證明,同時這也引起了不少外國媒體和民眾的熱議。事實上,中國防控疫情的如此成功離不開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
  • 「十一」黃金周折射中國經濟穩步回暖
    &nbsp&nbsp&nbsp&nbsp據新華社電 從北京故宮到上海外灘,從杭州西湖到重慶美食街,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十一」黃金周,中國旅遊市場顯現濃濃暖意。海外分析人士表示,旅遊業復甦是中國經濟穩步回暖的重要指標,將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和動能。
  • 中國人民歡度國慶,長城擠滿了人,外國網友羨慕:應該向中國學習
    各大外媒眼紅不已,有外國網友羨慕地表示,中國控住了疫情,"我們應該向中國學習"。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創收4665.6億元,為中國經濟的復甦做出貢獻。據報導,長城八達嶺段的門票早在長假開始的第三天全部售罄,這種情形已有將近半年不曾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