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教師招聘考試網 考試資訊 報名入口 考試時間 考試題庫 考試技巧
一、填空題
1.東漢時代的畫像石以山東嘉祥的(武梁祠)為代表。
2.近代畫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畫與民間美術結合,創造了(雅俗共賞)的新畫風。
3.《紅色的和諧》是法國的(馬蒂斯)所創。
4.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全圖長1119.5釐米,高51.5釐米,是我國古代繪畫中最傑出的作品之一。
5.用筆,中國畫技法屬於。在技法上,筆不是指毛筆,而是指(勾、皴、點、染)等方法。
6.畢卡索是(西班牙)籍的畫家、雕塑家、版畫藝術家,是(立體派)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7.美術又稱(造型藝術)、(空間藝術)、(視覺藝術)。社會功能主要體現在(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
8.圖案紋樣按照組織形式可分為(單獨)紋樣和(連續)紋樣。
9.在對於教材的處理方式上,新舊兩種美術教材觀的不同之處在於舊教材觀是(教)教材,新教材觀是(用)教材。
10.透視法又稱(遠近法),常見的焦點透視有(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兩種。
二、選擇題
1.雕塑《加萊義民》是誰的作品?(A)
A.羅丹 B.呂德 C.摩爾 D.布朗庫西
2.中國現代畫家中,以山水畫著稱於世,其作品有"黑、密、厚、重,然虛實有致"特點的是?(D)
A.齊白石 B.徐悲鴻 C.董希文 D.黃賓虹
3.《沙燕》是典型的(A)風箏。
A.北京 B.山東 C.天津 D.南京
4.漢代《說唱俑》的風格特點是?(B)
A.氣勢雄大 B.詼諧生動 C.優雅平衡 D.細緻寫實
5.印度泰姬陵是的(B)建築。
A.佛教 B.伊斯蘭教 C.基督教 D.道教
三、名詞解釋
1.成角透視
【答案】如果物體的一個角與畫著相對,這種透視稱成角透視。
2.暈染
【答案】暈染也叫渲染或烘染,中國畫技法的異種。將兩隻溼筆種的一隻蘸顏色,將顏色塗染要求範圍的一部分,再用另一支清水筆沿顏色的邊緣運行,同時帶少許顏色,一直塗到要求的範圍,使顏色產生深淺自然的過渡效果。
3.接染
【答案】用渲染的方法,將兩個在一個範圍的顏色,用清水銜接起來,產生自然過渡的效果。
4.明度
【答案】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成為明度。
5.插圖
【答案】又名"插畫",繪畫的異中,指插附在書報雜誌中的圖畫。一般份藝術插圖和圖解插圖。
四、解答題
1.美術課程的性質與價值是什麼?
【參考答案】
(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2.美術課程的教學建議是什麼?
【參考答案】
(1)美術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比較。
(2)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3)美術學習應當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層面。
(4)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角的現象,應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
(5)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與合作交流。
(7)教師影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範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8)教師應儘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國際網際網路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信息,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3.如何理解《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的"綜合探索"?
【參考答案】
新課標中的"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是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其內容應包括:⑴融美術各學習領域為一體;⑵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綜合;⑶美術與現實社會相聯繫。三個方面的內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與重疊。
⑴通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差異與聯繫,學習領或運用各學科的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的方案,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美術活動,並以各種形式發表。
⑵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係,發展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⑶開闊視野、拓展想像的空間,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感。
點擊此處返回:中公網校教師招聘考試網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