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長城修築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現存有準確遺蹟可考、保存狀況最完好、年代最早的長城文化遺產,名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安市的路宗元等5位退休老同志,作為民間長城愛好者在歷時一年多、行程一萬多公裡的齊長城的實地徒步考察後,編著了齊長城研究專著《齊長城》,提供了很多詳細的原始材料。他們對齊長城經行道裡的結論是「齊長城西起長清區孝裡鎮廣裡村北,途經長清區、肥城市、泰山區、泰安市郊區、歷城區、章丘市、萊蕪市、博山區、淄川區、沂源縣、臨朐縣、沂水縣、安丘市、莒縣、五蓮縣、諸城市、膠南市、黃島區18個縣(市、區)的94個鄉鎮,於黃島區東於家河莊入海,全長620餘公裡」。
齊長城資源調查項目的野外實地調查就是以路宗元等的調查結果為基礎的,由於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測繪工具、手段的進步,這次調查取得了很多新成果,其中包括確定了齊長城的走向及長度,長度數據相比以前的調查、研究有所增加,齊長城長度的官方數據將由國家統一公布。
通過這一階段的調查,調查隊對該區段的齊長城城牆特徵、構築方式進行了分析總結。該段長城以石牆為主,另有土築牆體和土石混築牆體。石牆厚度6--12米,現存高度0.6--4米,多用石塊或石片壘砌而成。土築牆多位於山谷或平原土地肥沃地帶,牆體較厚,殘存厚度16--22米;土石混築牆多位於土丘之上,牆體較窄,部分牆體採用兩側石塊砌築、中間填塞土石的方式構築而成。總的來看,城牆本體的構築方式主要有土築、石壘、土石混築或利用山險等,建造修築基本上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任會斌先生在《齊長城研究》中「根據齊長城的建置緣起、建置年代、防禦的具體對象等,我們初步將齊長城西段定為自齊長城最西端的防頭到泰山西北的馬套,全長105020米;中段自馬套至穆陵關,全長308206米;東段自穆陵關到齊長城最東端入海之地的黃島區於家河村,全長205767米」。
齊長城的西段
長清是齊長城首起之地。張維華先生於《中國長城建置考》中記述:「城自長清西南境東行,經五道嶺,其地適當肥城長清兩縣交界之地」;「又自五道嶺東行入長清縣之東南境」。道光《長清縣誌》(卷二):「長清邑東南九十裡有長城,且有孟姜女廟。其城西自廣裡,東至於海:然在長清境內,業已傾頹,僅存遺址。」
長清境內齊長城有主線與複線兩條。主線西起孝裡鎮廣裡村,橫跨縣境折而南,到與肥城交界的三岔溝與南部的複線會合後沿兩縣、市交界線前行,到蓮花盆山又沿與泰安郊區之分界線前行,然後折向東自五花巖山再次進入境內;複線齊長城均在主線以南的兩縣、市交界線上,西起境內馬山以南、肥城老城鎮以北的於家莊西山東行,至三岔溝與主線相合。主線長城長87970米,複線長9900米,其中有遺址者79164米,佔總長度的80.9%。
肥城境內齊長城均在境北與長清的交界線上:西起於家莊西山,東至三岔溝與主線會合後繼續東行,到蓮花盆山結束,全長17050米,遺址連綿不斷,極為清晰。該段齊長城現存主要遺址有嶺子頭和防門遺址、陡山子山遺址、石小子山遺址、北傅北山遺址、馬山遺址、杜家莊西山遺址、三岔溝遺址、長城鋪遺址、丁頭崖遺址和複線遺址等。
齊長城的中段
齊長城中段遺存主要位於今泰安郊區、泰山區、濟南歷城、萊蕪、博山、淄川、沂源、臨朐、沂水九縣市境內。
泰安郊區、泰山區和濟南歷城區三區境內遺址自西而東主要有黃巢寨、摩天嶺等以山代城遺址、黃尖山防火瞭望臺遺址、雞窩子峰城址、梯子山遺址、轎頂子遺址、西坡遺址等。
萊蕪、章丘段齊長遺址自西而東主要有長城嶺遺址、天門關遺址、疙瘩嶺遺址、北門關遺址、錦陽關遺址、北欒宮山遺址、九頂山遺址、瓦崗寨遺址、青石關遺址等。
齊長城出萊蕪境內後,即進入淄博境,淄博境內的齊長城遺址,主要分布於淄博市的博山區、淄川區和沂源縣三區縣境內。
淄博境內有代表性的齊長城遺址主要有博山境內的北大嶺遺址、鳳凰山遺址、黑山遺址、複線齊長城遺址;淄川境內的嶽陽山遺址、雁門寨遺址、馬鞍山遺址;再就是沂源境內的齊長城遺址等。
臨朐境內齊長城遺址主要有:驢皮崮遺址、樟根腿南山上的齊長城遺址和東鎮沂山齊長城遺址等。
經實地考察,沂水境內齊長城有兩條:一條由泰薄頂入境,至邵家峪東山入沂水境內,復行東南,到三楞山與北線長城相合後入莒縣境,長49850米:另外一條可分為兩段,一段由太平山入境,至青石胡同入安丘境內,長12300米,另一段自縣境東北浯河再次入境向南,至三楞山與主線長城會合後出境,長9350米。兩條長城合計71500米,其中有遺址者61150米,佔總長度的85.6%。沂水境內齊長城遺址以齊南天險穆陵關遺址最為著名,除此之外,還有泰薄頂遺址、簸箕山遺址、降量子山遺址等。
齊長城的東段
齊長城東段遺存主要位於沂水穆陵以東以及安丘、莒縣、五蓮、諸城、膠南、黃島七縣市境內。
安丘境內齊長城主要遺址有太平山遺址、青石胡同遺址等。
關於五蓮境內的齊長城遺址,未見之於文獻。五蓮縣境內的齊長城遺址主要有後峪河遺址和分流山之東的長城遺址等。
經實地考察,諸城境內長城原有西、東兩段,全長49850米,歷經146座山頭,其中有遺址者38520米,佔總長度的77.3%。
齊長城從三界石脫離邊界線進入諸城境內後,向東北行至大窪西嶺,長25750米。然後向東,穿越吉利河,至史家夼東嶺出境。
膠南齊長城遺址主要有「少海連牆」遺址、背兒山遺址、西峰關遺址、及處於膠南黃島交界處的紮營山遺址和小珠山齊長城遺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