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普洱茶容易,買普洱茶難。各茶城茶店、某寶9.9元包郵,甚至超市、路邊小店等,可以購買的渠道都這麼多,更別說還要考慮個人喜好、價格、品質等,所以在選購普洱茶時,究竟應該從何下手?作為資深茶客,小編接下來為茶葉們一一揭曉。
買茶以陳放5-10年的為主
理由:
1、作為普洱茶,這個年份階段的茶已經進入很好的適飲期。買來就可以喝。
2、買到真茶的機會很大很大。因為2000年之後,特別是2005年之後,普洱茶市場在國內才真正「發熱」,也可理解成那個時候開始,受到市場形勢大好的影響,大大小小的茶廠才敢大規模地生產茶葉留存,以後賣。
20年以上的老茶慎買;30年以上的老茶最好不買
理由:
1、買到假茶的機會很大很大。普洱茶國內熱銷是2000年之後開始的,想想2000年之前,有那個茶廠或大佬會沒事花大把的資金,生產N多的普洱茶囤積起來!就算是有,那也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2、貴。我只是一個愛好普洱茶的消費者,不是土豪,也不是收藏家。就算是祖宗墳頭冒了青煙,不小心買到一餅真的老茶,又能怎樣?可以發財了?還是就真成了專家?
三年內的新茶少量買。不超過自己年茶量的20%
1、家裡的空間不夠用。有很多茶友喜歡買新茶自己來存放,估計主要是受「藏生茶,喝熟茶,品老茶」的影響。先不考慮這種引導帶來的利弊、對錯,如果真要買新茶來藏,你會發現只要兩年,家裡的空間就是一個大問題。
2、買少量新茶。滿足和茶一起變老的感覺,以3年為一周期,總茶量的20%(喝的+存的)矣。什麼:一年的茶量是多少?每個人不一樣。筆者計算喝加存,自己大約每年是10公斤左右。什麼:多少餅?一餅357克的話,3年周期總量就是約85餅。讀者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計算吧!
3、新茶對胃的刺激大。由於新茶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易誘發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一個月的新茶最好不喝。順便對那些新茶一製作好就必須嘗一口的茶人致敬。
太便宜的不買,太貴的更不買
1、網店上看到的一餅9.9元包郵,太便宜的不買。茶畢竟是食品,對於這樣低價格的食品,寧願錯過也不要去撿漏。負責買回來不喝,或扔掉更是浪費。
2、不受「幾十萬一公斤」,「幾萬一餅」的炒作傳播影響,高於1500元/餅的,筆者就堅決不買。一是囊中羞澀,二是怕買到假貨。
3、多少價格的合適?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消費狀況而定。能提供的參考是餅茶零售價在80元—500元的都可以說正常。根據一次問卷調查的結果:80%的消費者均在價格段。當然,你要成為與眾不同的20%,自己考慮。
除此以外,市面上還有許多誤導消費者的宣傳,「純料茶比拼配茶好」、「生茶的存放價值高於熟茶」「有渥堆味的才是好熟茶」……有的茶友可能比較注重地域,比如冰島、班章、易武等;有的茶友表示只喝老茶;有的茶友認為大家都說好的普洱茶就是好普洱茶……好像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那麼真正好品質的普洱茶,是什麼樣的?
優質的普洱茶,是能夠在感官上給飲茶人帶來愉悅感受的普洱茶。
以熟茶為例,餅面油潤、湯色紅濃明亮、陳香顯著,茶湯滋味濃強、回甘生津、口感黏稠等細項表現,都是可以對應到人的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上來的,它們都是有科學的標準可以進行衡量。而不是只針對個人感受,或者是一些形而上的描述,或者人云亦云。
在選購普洱茶的過程中,生茶或熟茶、價格高低、年份長短、地域(冰島、班章)、形態(緊壓或散茶)、口碑等,這些都是其次。我們需要做的是,運用感官審評,對普洱茶的品質心中有數,然後選擇一款適合自己口味、性價比高的普洱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