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人不是最富有的,為什麼卻是最幸福的?

2020-12-11 澎湃新聞
【編者按】

為什麼日本國民富足,幸福感卻很低?環境舒適,但是自殺率高居不下?日本暢銷書作家本田直之對這種現象十分不解,他帶著心中的疑問,去北歐一些幸福指數較高的國家尋找答案,寫出了《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近日,重慶出版社推出了該書的新版。澎湃新聞經授權摘錄其中一章。

在很多人看來,北歐人不夠富有。北歐人繳納的稅金幾乎佔到其收入的六到七成,拿到手的實際可支配現金並不多。

北歐人的著裝並不光鮮,他們開的汽車也是使用了很多年的舊物,他們雖然有自己的度假屋,但整修度假屋時,從改建、裝修到大掃除等所有煩瑣雜事都得自己動手,而且大多數度假屋都建在不通水電、超市罕見的偏僻之地。

調查數據和事實向我們證明,北歐人的幸福指數很高。近幾年來,很多國家的各大機構都頒布過形形色色的「世界幸福指數排行榜」。許多大學和調查機構也陸續發布了各種各樣的幸福指數排行榜,比如,蓋洛普的「世界幸福指數調查」,英國萊斯特大學的「世界幸福地圖」,英國列格坦研究所「全球繁榮指數」等。在這些排行榜中,位居前列的都是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

當我前往北歐進行採訪的時候,接受我採訪的北歐人大都表示他們真的感覺自己很幸福。

丹麥房地產公司的職員克莉絲汀·布拉貝斯說:「我的國家確實是一個可以讓我生活得很好的地方。」

瑞典愛立信公司的職員安德烈亞斯·裡貝魯貝克說:「瑞典人通常不會杞人憂天。瑞典既沒有地震,也沒有颱風之類的天災,大家都能夠自由地生活,如果想一輩子都在學校裡讀書也沒有問題。因為沒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我們也就感覺不到什麼壓力,也不需要活得太過嚴肅……」

芬蘭的雜貨店經營者中村浩介說:「在芬蘭生活,人的內心會有一種平衡感,因為我們可以在自然的田園風光與都市的繁華生活中自如轉換,可以兼顧個人的娛樂與工作。雖然我們支付著高額的稅金,但是我們可以享受優厚的福利。」

北歐人不是最富有的卻是最幸福的,奧秘是什麼?

推崇「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生活方式

細心的人們會發現,當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人們還在信奉美國式的物質至上主義時,北歐人已經丟棄了這種傳統的價值觀和幸福觀,開始實踐一種可稱之為「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生活方式。

這是一種自由自在又具有彈性的理想生活方式和全新的幸福觀,提倡物質簡樸、精神豐盈,比起追逐物質,更珍視精神層面的體驗和充實感。

北歐國家也經歷過泡沫經濟時期。當時的北歐人也和現在的我們一樣追逐物質,提前消費,陷入借錢、還貸的處境。

芬蘭作家、翻譯家提姆·莫尼納曾向我回憶他的童年:「在我的童年時期(20世紀80年代),家裡的汽車總是嶄新的,父母不斷地買回來各種家用電器。當經濟開始變得不景氣時,一切都化為了烏有,所以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明白了金錢的意義和本質。」

所以,當北歐經濟從不景氣中復甦後,嘗過泡沫經濟滋味的北歐人不會因為重新擁有了豐富的物質而感到幸福,而開始重視精神層面的追求。

在丹麥,有一套人人皆知、非常有趣的「詹代法則(Jante Law)」,包括「不要以為你很特別」「不要以為你比別人善良」「不要把自己想像得比別人好」「不要以為每個人都很在乎你」「不要以為你能教導別人做任何事」,等等。這些信條的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要有自知之明。

「詹代法則(Jante Law)」影響了丹麥人的思維方式和對待物質的看法,塑造了丹麥人不在物質上大肆揮霍、低調的個性。在諾和諾德製藥公司財務部工作的弗雷德裡克說:「如果你真的想大肆揮霍一番,你可以去吃大餐,買高級香檳,但是大餐和高級香檳都不是人生的必需品,我們不必將它們展示給別人看。就算是富人,也不必把『富人』兩個字刻在自家的門牌上。」

事實上,不僅丹麥,其他北歐國家的人們都對物質抱持淡定的態度。在北歐人看來,其實名車也好,豪宅也罷,能夠在物質層面給我們帶來滿足感的東西,大抵不過如此而已。

我曾經採訪過二十幾位各行各業的北歐居民,每次採訪,我都會問受訪者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你有什麼想要的東西?」我問的是「東西」,但沒有一個受訪者告訴我他「想要什麼東西」。

在他們的回答中,我幾乎找不到任何和車子或房子相關的具體物品。他們的回答大多是「我希望家人健康」「我希望我的朋友和我認識的人都能取得成功」等。

北歐人切實地感受到「通過物質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所以開始實踐「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生活方式。他們仔細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幸福,甄選出對自己來說最為重要的東西,然後乾淨利落地砍掉那些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物質佔有,騰出金錢與時間,騰出心靈的空間,將金錢與時間花費在精神和體驗所帶來的幸福感上。因為他們認為「比起金錢和物質,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充實感」,寶貴的經歷以及從中獲得的知識,將永久地入駐生命。

主動選擇簡樸,進退自如

北歐人生活幸福,除了生活足夠簡單之外,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對於簡化生活擁有選擇的權力。

在前往北歐採訪之前,我以為北歐人是因為繳納的稅金很多,人們可實際支配的現金其實並不多,所以對物質的欲望不強烈。要知道,北歐國家的國民繳納的稅金及社會保險金幾乎佔到其收入的六到七成。

但我到北歐採訪之後才發現,事情完全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樣。其實北歐人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會積極購買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所有受訪者都表示:「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我會毫不猶豫地買下。」

北歐人的生活非常簡樸,並不是說他們在生活上極其節約,善於自我約束。事實上,他們並不是因為要踐行節約的理念才生活得如此簡樸,而是經過慎重的選擇之後,自發地決定要這樣生活。我們從北歐國家的富裕階層也過著簡樸的生活就可以看出,生活簡樸是他們主動選擇的。

他們非常清楚如何給生活做減法,善用自己已有的東西,在現實社會裡進退自如,快樂生活。

為放空大腦,刻意追求生活上的「不便」

為了過一種簡樸的生活,在這個科技發展、方便快捷的時代,北歐人還會刻意去追求一些生活上的「不便」,讓心靈變得柔韌和靈敏。

北歐人都有自己的度假屋,但他們的度假屋和我們所說的別墅不是一個概念。他們的度假屋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生活非常不方便。

芬蘭的家具設計師提姆·雅魯文的度假屋位於距離蘇蘭的首都赫爾辛基一千兩百公裡的地方。那裡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距離最近的一家商店有七十五公裡之遠。

他對我說:「每次去度假屋我只待一個星期左右。夏天時,傍晚和凌晨的天空都非常亮,不用開燈。因為不能充電,手機帶去也沒用。我就這麼靜靜地棲身大自然,沒有電視、電腦等現代化設備。這樣的生活可以讓人徹底平靜下來,有點被淨化的感覺。」

芬蘭諾基亞的職員阿爾特·託努納的度假屋也位於交通不太方便的地方。他笑著說:「在芬蘭,度假屋大多建在接近自然的地方,要喝水的話當然只有靠自己到井裡去汲水了。」

芬蘭Littala出版社的職員妮娜·可妮安達非常享受這種刻意的「不便」:「在一無所有的地方,人會有很多必須要做的事情,例如砍柴等。手裡忙著這些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有很多事做,這本身就是一件叫人開心的事。」

有時候,我們需要像北歐人那樣主動選擇簡樸。在這個方便快捷的時代,人需要刻意去追求一些「不便」。如果是被迫去做,你可能會覺得種種不便讓人非常辛苦,但如果是主動選擇的話,你就會發現很多的樂趣。

對「衣食」的要求低,對「住行」的要求高

人類需要生存,就離不開基本的「衣、食、住、行」等要素。在採訪北歐人的時候,我發現北歐人對「衣」和「食」的要求出奇的低,對「住」的要求則非常高。和「住」同等重要的排序還有前面提到過的「行」,也就是「旅」。按照他們的價值觀排序,應該是「行→住→食→衣」。

北歐國家居民的勞動時間都很短,當地冬天的日照時間也很短,人們在家中度過的時間自然就很長。北歐的家具設計在全球享有如此高的聲譽,想來和北歐人在家中度過的時間較長有關。很多北歐設計師都聲稱,要把產品設計成簡單舒適、人們長期使用也不會感到厭倦的東西。

對於北歐人來說,「旅行是人生中非常重大的一個主題」。這和通常的「購物式旅遊」截然不同。北歐人對旅行意義的解釋通常是「到陌生的街道上去走走」「去海邊進行海上運動」或是「到山裡去親近大自然」等活動可以沉澱為生活經驗,構建個人的經歷。

芬蘭作家、翻譯家提姆·莫尼納說:「我想多出去旅行,旅行能讓自己的世界變得開闊。如果總是待在同一個地方,生活難免會變得無趣。我認為『激發人不同的感覺』非常重要。旅行對我來說,不只是到各大景點走馬觀花地隨便逛逛,而是去體驗當地的實際生活,這樣我就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去審視我們的文化。」

注重工作效率,追求時間而不追逐金錢

很多人認真工作的動力來源於獲得更高的薪資,但北歐人更從渴望從工作中得到豐富的體驗和精神上的滿足。我在北歐採訪的時候,問他們工作中獲得的最大樂趣是什麼?金錢誠然很重要,但更多的人回答道:「我想做更有挑戰性的工作」「想從事能帶來成就感的工作」或「希望能夠得到成長」「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出色的評價」。

北歐人非常注重工作效率。從日本遠嫁到丹麥,某船舶公司的職員佛羅史帕克·田中聰子女士對此深有體會。由於先生是丹麥人,聰子結婚後便移居丹麥,在位於丹麥的公司總部上班。總部的工作內容和她在日本的工作內容差不多,在日本工作時,她常常加班到很晚,而在丹麥,每天做滿八小時她就下班。周圍的同事都是在上班時間內盡力將事情做完,她也就慢慢被環境所同化。

在北歐,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也非常重視自己是否能夠自行支配時間和工作。在他們看來,只有這樣,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去挑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工作,或是重新返回學校充電和學習。所以,取代追逐金錢,他們會去追求與金錢同等重要的「時間」。

降低滿足感的閾值,體味生活中的小驚喜

很多時候,隨著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的滿足感的閾值會隨著水漲船高,內心很難感到滿足,反而充滿「想要更多」的吶喊。

這方面有一個典型的案例,那就是有一項數據分析表明,就日本而言,從1958年到1998年,四十年間人們的人均實際支出增加了近五倍,人們對生活的滿足感卻絲毫沒有增加。因為人們很容易適應最新的環境。也就是說,收入增加之後,人們的幸福指數會在一定程度上水漲船高,可是人們很快又會訂下更高的目標,因此他們的幸福指數就會回到原來的水平。

誠然,人的「滿足感的閾值」受到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以及個人差異等很多因素的影響,但很明顯,與在日本泡沫經濟時代出生的人的「滿足感的閾值」整體偏高不同,北歐人的滿足感的閾值較低。在造訪北歐國家的過程中,當我提到「丹麥人的幸福指數位居世界第一名」的時候,丹麥人坦言自己的確覺得眼下的生活很幸福,他們打心眼兒裡覺得滿足。

北歐人作家兼翻譯家,同時擔任一家小型出版社合伙人的提姆·莫尼納告訴我:「其實我真正需要的錢並不多。即使收入比現在的高出十倍,我也沒有什麼特別想購買的東西。」

北歐人並沒有太多想要得到的東西。他們雖然熱愛旅行,但大多數旅行不過是到山中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氣息而已,或是到度假屋去住上一陣子,生活上自給自足,這些活動都不用花太多錢。

北歐人明白,真正的幸福,不是大驚喜,而是由日常生活裡一點一滴不經意的喜悅感積累而來。他們非常注重體味生活中的小驚喜。丹麥的醫生芭芭拉·瑪麗努·費希爾向我分享她生活中的小確幸:「等紅燈的時候,抬頭看到皎潔的月亮,內心湧出無限的感動,這是一種幸福;女兒給我畫了一幅很美的畫,這也是一種幸福。不必一天到晚思考自己到底幸不幸福,在某個不同尋常的瞬間,幸福感會飄然降臨。」

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提供強大的安全感

當然,北歐人的幸福指數很高,與北歐擁有非常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分不開的。因為繳納的稅金很高,所以北歐人能享受到很好的福利保障。他們如果生了病,無須花費一分錢便可享受很好的治療;住院後,不工作也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如果想學習或是進修,學費全免;新生兒若患有先天性的生理疾病,孩子的父母根本不必擔心孩子的治療和住院費用,如果孩子的父母因為照顧孩子而不能工作,他們甚至能得到來自政府的補助。

高收入人群需要繳納高額的稅金,而低收入人群的負擔就相對較輕。雖然這樣不太公平,但富人本就應當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且整個社會的安定的確是由能力強的人支撐著。這樣一來,不管誰遇到任何意外,都能維持目前的生活水平,這一點讓丹麥人感到特別安心。

瑞典的瑜伽館經營者貝爾·沃魯巴克說:「因為(社會保障制度)是一種從很久以前開始就存在的例行制度,一直在當地生活的人可能會身在福中不知福,甚至還有人會抱怨。我有時候也會認為我們國家的稅金太高了,但我依然承認這是一套非常了不起的制度。」

在丹麥,人如果不幸失業,可以拿到失業保險金。即使沒有購買失業保險,政府也會發放一筆就業支援金。我們在北歐各國的確見不到流浪漢,因為一個人即使遭遇天大的變故,也不至於流落街頭,這樣的安全感自然會極大地提升民眾的幸福指數。

儘管每個國家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具體情況各不相同,北歐自由生活方式並非只有住在北歐才能實現。如果現有的生活讓你感覺不到幸福,只要放下負擔,主動選擇,實行「少即是多」的生活方式,你能感覺自己一步步邁向真正的幸褔。

《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新版),【日】本田直之/著 李雨潭/譯,重慶出版社2020年5月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北歐人不是最富有的,為什麼卻是最幸福的?
    【編者按】為什麼日本國民富足,幸福感卻很低?環境舒適,但是自殺率高居不下?日本暢銷書作家本田直之對這種現象十分不解,他帶著心中的疑問,去北歐一些幸福指數較高的國家尋找答案,寫出了《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近日,重慶出版社推出了該書的新版。澎湃新聞經授權摘錄其中一章。
  • 北歐人不是最富有,卻最幸福,原因何在?
    在很多人看來,北歐人不夠富有。北歐人繳納的稅金幾乎佔到其收入的六到七成,拿到手的實際可支配現金並不多。因為沒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我們也就感覺不到什麼壓力,也不需要活得太過嚴肅……」芬蘭的雜貨店經營者中村浩介說:「在芬蘭生活,人的內心會有一種平衡感,因為我們可以在自然的田園風光與都市的繁華生活中自如轉換,可以兼顧個人的娛樂與工作。雖然我們支付著高額的稅金,但是我們可以享受優厚的福利。」北歐人不是最富有的卻是最幸福的,奧秘是什麼?
  • 文化|北歐人不是最富有,卻最幸福,原因何在?
    在很多人看來,北歐人不夠富有。北歐人繳納的稅金幾乎佔到其收入的六到七成,拿到手的實際可支配現金並不多。因為沒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我們也就感覺不到什麼壓力,也不需要活得太過嚴肅……」芬蘭的雜貨店經營者中村浩介說:「在芬蘭生活,人的內心會有一種平衡感,因為我們可以在自然的田園風光與都市的繁華生活中自如轉換,可以兼顧個人的娛樂與工作。雖然我們支付著高額的稅金,但是我們可以享受優厚的福利。」北歐人不是最富有的卻是最幸福的,奧秘是什麼?
  • 北歐國家處於冰天雪地,為什麼最幸福的總是北歐人?
    北歐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鐵礦與煤礦等礦產資源以及林業資源。此外,北歐地區漁業資源也比較豐富。這麼多的資源對於北歐而言,國民想不富裕都難。其人均GDP均遙居世界前列。林業、水力發電、鐵礦開採、漁業、造船業和航運業,均為北歐的傳統經濟部門。在經濟競爭力上,北歐五國經常領先世界各國。北歐被公認是全球最環保的地區。
  • 北歐國家再次「最幸福」了!
    前不久聯合國又發布了《2018年世界幸福報告》,根據榜單排名,北歐國家芬蘭榮登榜首,成為最幸福的國家,挪威、丹麥緊隨其後。對於這樣的結果大夥並不奇怪,這麼多年來北歐國家總是在相關榜單中名列前茅。今天咱就來探討一下,北歐的幸福感從何而來?真的有榜單所體現的那種幸福感嗎?
  • 都說北歐「最幸福」 但你了解這些嗎?
    「北歐人真的那麼幸福?」聯合國前不久發布《2018年世界幸福報告》,北歐國家芬蘭榮登榜首,成為最幸福的國家,挪威、丹麥緊隨其後。這樣的結果早已不令人感到稀奇。多年來,在各種「幸福」調查中,它們總是名列前茅,最近德國一家消費機構調查德國人對其他民族的「刻板印象」,其中就有「丹麥人是『最幸福的歐洲人』」。那麼,北歐國民幸福的秘訣是什麼呢?
  • 都說北歐「最幸福」,但你了解這些嗎?
    【環球時報駐瑞典、德國特派特約記者黃雲迪青木環球時報記者白雲怡丁雨晴】「北歐人真的那麼幸福?」聯合國前不久發布《2018年世界幸福報告》,北歐國家芬蘭榮登榜首,成為最幸福的國家,挪威、丹麥緊隨其後。這樣的結果早已不令人感到稀奇。
  • 北歐移民親述:為何北歐人能過最幸福的生活?(全文)
    核心提示:丹麥被評選為世界上「最幸福國家」,不止丹麥,北歐各國人民在世人眼裡都很幸福。記者從幾位在北歐諸國生活多年的中國人的視角,來揭開這些「幸福國家」背後的秘密。
  • 為什麼嚴寒的北歐國家,個個都很富有?這三點很關鍵
    大家可以想一想世界上富有的國家,會想到哪些國家呢?大部分人都想到了西歐的一些國家,確實,這個地方的人很富有,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在寒冷的北歐國家,個個也都很富有,這是為什麼呢?有以下三點比較關鍵。西歐的國家確實很富有,但是從人均GDP上來看,北歐的五個國家,個個都超過了英國和法國。最低的芬蘭人均GDP 超過了4.5萬美元,而英法兩國的人均GDP才不到4萬美元,就不用說挪威、冰島這些人均GDP達到七八萬美元的。從這些數據上來看,北歐的這些國家的確很富有。
  • 如何移民到全球最幸福的地區—北歐
    喜歡北歐的人說北歐安全,乾淨,美麗的大自然,森林湖泊,城鄉差距幾乎可以忽略,這裡有安全的食品,清潔的水源。這裡社會自由度高,開放,包容,做人的尊嚴不是和金錢化等號的。眾生平等在這裡得到很好的體現,弱勢群體受到社會的關注高。孩子福利好,上學入託毫不費力,而且孩子快樂,寓教於樂在北歐教育上得到充分釋放。
  • 北歐三部曲 哥本哈根的童話,全民騎行,卻是全球最幸福的城市!
    」「全球最適合居住城市」之首「全球最佳設計城市」、「塔尖之城」多面的哥本哈根每一個名號都誘人無比全球最幸福的城市,居民是何狀態?!自行車如果有權利選擇它的真愛,那它一定會選擇全球最幸福的城市——哥本哈根。
  • 為什麼芬蘭是地球上最幸福的地方?
    芬蘭被評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Pixabay)2021年1月12日聯合國評選出地球上最幸福的地方,它不是迪士尼世界,而是連續第三年在《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中排名第一的北歐國家芬蘭。也不是因為他們是世界上喝咖啡最多的人,人均每年消費約12公斤咖啡豆,他們也是我們星球上飲牛奶最多的人,人均每年消費約105公斤牛奶或每天1升,並且痴迷於蒸桑拿,該國有300多萬個桑拿浴室,而人口僅有550萬人。根據Mayo Clinic網站上發表的報告,蒸桑拿可能與改善心臟、免疫系統和血壓健康有關。
  • 北歐人為什麼都是「窮富窮富」的?
    這點從「2018全球幸福指數排名」可以看出,北歐五國全部榜上有名。不可否認,北歐人是世界上能把日子過得最有腔調又鬆散快活的一群人,他們給我的感覺都是「窮富窮富」的。2018全球幸福指數排名「窮富窮富」北歐人的生活態度北歐「窮富窮富」的腔調和面子無關,沒有浮誇攀比,沒有紙醉金迷。當然,也不是純粹的自我放棄式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 為什麼芬蘭是地球上最幸福的地方?
    芬蘭被評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Pixabay)2021年1月12日聯合國評選出地球上最幸福的地方,它不是迪士尼世界,而是連續第三年在《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中排名第一的北歐國家芬蘭。也不是因為他們是世界上喝咖啡最多的人,人均每年消費約12公斤咖啡豆,他們也是我們星球上飲牛奶最多的人,人均每年消費約105公斤牛奶或每天1升,並且痴迷於蒸桑拿,該國有300多萬個桑拿浴室,而人口僅有550萬人。根據Mayo Clinic網站上發表的報告,蒸桑拿可能與改善心臟、免疫系統和血壓健康有關。
  • 北歐人為什麼都是「窮富窮富」的?
    這點從「2018全球幸福指數排名」可以看出,北歐五國全部榜上有名。不可否認,北歐人是世界上能把日子過得最有腔調又鬆散快活的一群人,他們給我的感覺都是「窮富窮富」的。2018全球幸福指數排名「窮富窮富」北歐人的生活態度北歐「窮富窮富」的腔調和面子無關,沒有浮誇攀比,沒有紙醉金迷。當然,也不是純粹的自我放棄式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 世界上最幸福的城市,隨處可見北歐風格,年輕人的絕佳遊玩之地
    看不同的風景,欣賞不同的國家文化,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之後,便想著去往世界各地的城市好好地欣賞一番,今天就跟著小編去看看世界上最幸福的城市之一,走著!奧斯陸位於挪威東南部,是挪威的首都,也是第一大城市,也是挪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的重要港口,同時挪威皇室和政府也在其中。
  • 在北歐生活了十年的攝影師,用照片告訴你,為什麼北歐那麼發達!
    在北歐五國中,冰島的人均GDP3w美元,世界排名第六,丹麥的人均GDP4萬美元,世界排名第二,瑞典的人均GDP3w美元,世界排名第八,芬蘭人均GDP2.7w美元,世界排名第十,那麼問題來了,北歐五國都這麼小,為什麼他們這麼富?一位在北歐生活了十年的攝影師,用照片來告訴你,為什麼北歐那麼富!
  • 想知道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嗎?這是最幸福的國家最新列表
    5.挪威挪威比2019年下降了兩個位置,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5個國家之一。就像其他北歐國家一樣,挪威在所有類別中的得分都很高。 挪威人可以享有出色的預期壽命,高人均GDP和自由。它們也有非常獨特的東西,稱為Allemansretten,也存在於瑞典和芬蘭。
  • 北歐五國如此富有,是什麼支撐著北歐的高福利?
    北歐五國都屬於「小國寡民」的國家,因此它們更容易成為高福利國家。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北歐五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都非常高,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北歐五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不僅是因為五國的人口比較少,還因為北歐五國掌握了很多先進的生產技術。
  • 為何北歐國家最幸福
    聯合國最新發布的世界幸福報告應該算是比較權威了吧,芬蘭榮登榜首成為最幸福的國家,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同樣也是來自北歐的挪威和丹麥,三個北歐國家又把前三名給包圓兒了。 北歐國家會拿出三成的國家總預算用於社會福利,光是24歲之前每個人享受的福利就超過16萬歐元。 我要是這麼高的福利待遇,我也幸福。您還真別著急下定論,高福利的代價是高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