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繪製地圖暴露侵華野心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詳細標註我國各地資源物產軍備狀況

  日本繪製地圖暴露侵華野心

  ▲1937年7月28日,日軍轟炸南苑守軍兵營。

  ▲1937年1月1日大阪每日新聞社編制的東亞形勢圖

   地圖詳細標註了中國各個省區礦產資源和物產

   1937年7月事變發生時,日軍繪製的盧溝橋地區形勢地圖。

  ▲日軍拍攝的七七事變發生後第29軍將士在宛平縣城上監視日軍圖

  ▲1937年7月11日,日本首相官邸外景,當天日本內閣會議通過針對華北事變經費增加預算金的決定。

  7月7日是盧溝橋事變78周年紀念日,6日上午,北碚區檔案局公開一批抗戰時期日軍拍攝的圖片、文字資料以及珍貴地圖,首次披露盧溝橋事變部分史料,這些史料足以證明盧溝橋事變是日本早有預謀、蓄意製造的。

  北碚區檔案局供圖

  日本地圖暴露侵華野心

  6日,北碚區檔案局局長馮琰向記者展示了一張1937年1月1日大阪每日新聞社編制的東亞形勢圖。「這張地圖實際上是一份測繪詳細、標註細緻的軍事地圖。從這張圖可以看出,日本早在1937年初就做好了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軍事準備。」馮琰說,這批檔案是日本當年拍攝的圖片和記錄的文字資料,在國內屬首次公開,可以充分證明日本發動七七事變是早有預謀、蓄意製造的。

  地圖不但清晰、詳細地標註了中國各個省區礦產資源和物產,例如四川標註物產大熊貓、重慶標註巖鹽、山西標註煤礦等,對中國共產黨軍隊總兵力數量和每個城市機場的位置、各國大使館位置,共產黨、國民黨兵力分布、數量、武器裝備,海軍、軍事交通運輸線路、軍用航線、重工業區,以及中國軍用機場具體位置、重點防禦地帶、交通幹線、重要跨境軍需聯絡線等也都有詳細標註。

  潛伏中國刺探軍事情報

  「在盧溝橋事變發生之前,日本就曾派出大量專業技術人員秘密潛入中國廣大地區,編制地形圖。」馮琰說,他們全方面調查各地物產,刺探我國軍事情報,為全面侵華作大量準備。

  在北碚區檔案局,記者看到了這張原版地圖,地圖色彩分明,還有各種小圖標,比如盛產棉花的地區就用一個棉花圖標標註,盛產礦產的地區就用裝滿煤炭的車標註。

  圖上用粉紅色人形圖案特別註明了共產黨兵力的分布狀況,比如在陝甘寧地區專門註明根據地有共產黨軍隊20萬。馮琰說,從圖上可以清楚看到,大別山脈、武夷山脈、甘肅六盤山脈以及四川、甘肅、寧夏交接地帶都標註有共產黨軍隊在活動。

  同時,地圖上還以藍色人形圖案代表國民黨兵力分布情況,東南沿海以及內陸的軍用機場也用圖案清楚標示出來,地圖的左上方則用日文註明,國民政府軍隊兵力,軍用飛機兩百臺。

  除了詳細標註中國境內的物產和軍備部署之外,該地圖還清楚地標註了蘇聯軍隊在緊靠中國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和裝備情況,而且還將蘇聯駐軍地域和中共活動地帶用淡紅色標記。

  地圖左上角還特別寫明,蘇聯在中國邊境駐紮軍隊30萬,還有40艘潛水艇。此外,地圖上畫出四條從蘇聯連接至中國內陸的紅色線條,馮琰說:「這四條線被日本政府認為是蘇聯向中國支援的軍事運輸線。」

  日軍演地圖顯示無底線挑釁

  盧溝橋事變發生前後,日軍曾多次在華北地區進行軍事演習,無底線挑釁中國軍隊。北碚檔案局搜集到的另外一張日軍繪製的盧溝橋地區地勢地圖,詳細記錄了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後,盧溝橋附近地區的地理狀況、交通幹線、中日軍隊部署以及日軍演習區域。

  這張圖上可清楚看到日軍佔領了盧溝橋地區大部分範圍,甚至在永定河岸邊設有射擊場。「這張圖顯示出日軍軍事演習時肆意擴大範圍,甚至將中國軍隊駐地劃入演習區域,逼近盧溝橋戰略重地,從三個方向對盧溝橋形成包抄夾擊的態勢,無底線向中國軍隊挑釁。」馮琰介紹。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因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引發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據權威資料記載,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日本很快做出決定,不斷向中國派遣侵略軍隊,並且增撥侵華軍費。

  北碚區檔案局收藏的日本朝日新聞社1937年編輯的北支事變日誌清楚記載了這一段史事:「7月11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針對北支事變經費增加1000萬元的第二預算金案。7月15日,日本首相官邸舉行緊急會議,決定從日本國內抽調一批部隊到中國作戰。9月8日,日本眾議院、貴族院決定通過了二十億兩千萬餘日元的徵戰軍事費臨時預算。」

  在1937年8月東京東洋文化協會出刊的《畫報躍進之日本》中,也詳細記載了日本政府高層在盧溝橋事變發生時的態度:「我國政府毅然決定向華北地區派兵,向中外各國宣揚我帝國主義政府的方針,毫不畏懼。」(記者 吳娟 許美延)

相關焦點

  • 日繪製地圖暴露侵華野心:標註各地資源物產軍備
    1937年7月事變發生時,日軍繪製的盧溝橋地區形勢地圖。  重慶晚報記者 吳娟 實習生 許美延 北碚區檔案局供圖  日本地圖暴露侵華野心  昨日,北碚區檔案局局長馮琰向重慶晚報記者展示了一張1937年1月1日大阪每日新聞社編制的東亞形勢圖。「這張地圖實際上是一份測繪詳細、標註細緻的軍事地圖。從這張圖可以看出,日本早在1937年初就做好了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軍事準備。」
  • 從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看日軍侵華史
    □管錫雲  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軍用地圖都是軍隊作戰的重要依據。如果一個國家對外國地圖感興趣,運用多種手段繪製外國地圖,其意圖往往使人生疑。日照市抗戰紀念館存有十幾幅日軍侵華前及侵華後的中國地圖,從中可以看出,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做準備。
  • 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你就知道了
    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你就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國家,自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開始大力發展軍事,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最後向我國發起的侵略戰爭。作為彈丸小國的日本,曾經作為我國的一個附屬小國,是什麼原因,讓日本敢發動侵華戰爭呢?
  • 日本當年侵華的勇氣從哪裡來的?等看看日軍的地圖,頭皮一陣發麻
    加上日本本身自己武士道的文化,使得那些日本民族的人民更善於隱忍自己而且一旦出手就帶有決然和狠辣的心態。日本的這些特質在繪圖制定侵華的地圖上就已經顯露出來了,這個時候他們心裡已經動了侵華的念頭,可是他們始終克制著自己並隱藏著自己計劃中的野心。日本人常年派出斥候從而打扮成一位中國人的模樣,全年走遍中國的各個地方,將在中國所看到的地形和地貌通通記錄下來並及時反饋給日本國內。
  • 日本當年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就知道了!
    文/花傾思日本當年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就知道了!而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當年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大家就知道了,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我們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自古以來就與我們中國有很深的淵源,曾經在唐朝時期,日本就曾經派遣大量的遣唐使,來學習我國的文化和技術,這些遣唐使學成歸國之後,都將這些技術帶到了日本。
  • 河南現大量日本侵華初期軍事秘密地圖
    中新社鄭州9月18日電 (董飛)自9月17日起,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與當地民間收藏家對外展示了大量日本侵華初期軍事秘密地圖,為日軍侵華再添力證。
  • 日本侵華戰爭時野心有多大?從地圖上就可看出分曉!
    文/日本侵華戰爭時野心有多大?從地圖上就可看出分曉! 大家好,我是小編,每天為各位看官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 提起日本侵華戰爭,仿佛就是昨天發生的事。那場戰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有當祖國強大了,我們才能安居樂業,不會受到侵略。
  • 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你就明白了
    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以後,你就明白,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了。早在晚清時期,日本就已經開始對中國的主要城市進行地形、城市建築建設布局的測量與繪製。 正當滿清高層一味沉迷於奢靡與享受,就連自己國家繪製精細地圖的撥款都不願意付的情況下,日本就已經出版了對中國繪製的地圖
  • 日本敢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看過它畫的中國地圖,你就知道了!
    其實很久以前,日本就開始了侵華的謀劃和打算,也將這些想法付諸了實際,除了眾所周知的近代史侵華外,日本在我國古代就有了侵華行為。那麼,日本敢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什麼?看過它畫的中國地圖,你就知道了!小編認為但時清政府戰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對日本認識不足。但是在,這時候的日本卻對中國的考察研究得十分透徹,其中,就包括對我們國土的測量與繪製。
  • 日本為什麼非要發動侵華戰爭?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你就明白了!
    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以後,你就明白,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了。 早在晚清時期,日本就已經開始對中國的主要城市進行地形、城市建築建設布局的測量與繪製。 正當滿清高層一味沉迷於奢靡與享受,就連自己國家繪製精細地圖的撥款都不願意付的情況下,日本就已經出版了對中國繪製的地圖,地圖精密程度就連城市有無城牆,城牆多高,城市市民多寡,城市軍隊布置位置,城市周邊地形環境等等這些零碎但卻無比重要和機密的內容都包含著。
  • 日本當年哪裡來的勇氣侵華?仔細看看日軍的地圖,野心清晰明了
    日本當年哪裡來的勇氣侵華?仔細看看日軍的地圖,野心清晰明了日本因為是島國的原因,使得它國內的人民的整體危機感都非常的大,從而也刺激了它貪婪無度的野心,日本從古開始便深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對於我國本就是非常的嚮往,所以從古到今,日本對於我們國家的野心可謂是路人皆知。
  • 陝西保存千張日軍侵華地圖 上寫"爆擊目標"等字樣
    在日軍的一張「長安縣」的地圖上,方方正正的西安城清晰可見。街坊、村落一目了然 華商報記者 張喆 攝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八年抗日戰爭至此結束。日本投降距今已69年了,昨日,華商報記者從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了解到,其檔案館保存有千餘張日軍侵華地圖,地圖上有「軍事秘密」的字眼,有的還寫著「爆擊目標」,為日軍侵華再添鐵證。這些地圖精確到每個村落、每條道路、每條河流,精確程度令人不寒而慄。  何時製作?
  • 日軍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看完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就知道了
    日軍侵華戰爭,我們中國人是不會忘記的。日本鬼子從1894年就開始計劃這場侵華戰爭,甲午戰爭後,他們就掠奪了我們中國許多資源。這也主要是當時清政府的腐敗,1931年,日本鬼子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就開始了全面侵華。這是我們中國人永遠要銘記的,不能忘記這段歷史。
  • 二戰時,日本敢對華發起侵華戰爭並不稀奇,看過這張地圖就懂了
    當時日本非常的膨脹,從整個侵華戰爭當中,日軍侵佔我國的時候非常的利索,僅僅只用了9個月就佔領了我國150座城市,足以可以看出日本的實力是多麼的強悍,而二戰時日本敢對我國發起侵華戰爭並不稀奇,看過這張地圖就懂了其實日本在發動侵華戰爭之前,就早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日本對我國進行了深入的理解,就比如說在漢唐的時期,日本就和我國有著密切的聯繫
  • 當年日本哪裡來的勇氣打中國?看看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
    這讓日本對中國的僭越之心膨脹,八國聯軍侵華之際,日本在一次嘗試,但此次不再是淺嘗輒止,而是有目的地搜刮。在抗日戰爭開始後,國人竟以不在詫異,作為附屬國的日本在一次侵略了我國國土。日本對於中國的侵略並不是漫無目的的行程,而是有組織有計劃地佔領。在日俄戰爭過後,日本對於自己在亞洲的位置有了清楚的了解。
  • 日本當年哪來的勇氣打中國?看完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清晰明了
    日本曾經是我國的藩屬國,不管是在人口數量還是國土面積上,與我國都有著很大的差距,按理說應該是要敬畏我們的,但怎麼就發動了侵華戰爭?當年的日本哪裡來的勇氣打中國呢?其實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並不是起源於918事變,而早在甲午戰爭爆發時,對我國就有了覬覦之心,在之後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再一次進入中國。當時,日軍在中俄戰爭中打敗俄國,日軍取得俄國,佔領了我國的遼東半島,但它的野心遠不止此。
  • 日本侵略者侵華地圖 竟繪四川經濟命脈
    (記者 楊方毅 實習生 蒲慶娜 劉晉川)昨(8)日,蜀都金融錢幣博物館館長李可興奮地告訴記者:「『七·七事變』 72周年紀念日前夕,我們從日本收購到一張由日本侵略者繪製的《「支那事變戰局」明細地圖》,表明了當年日本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的野心。」
  • 旅順發現日侵華地圖:東北三省和臺灣竟劃歸日本
    本報訊 記者柏昊報導 近日,旅順藏珍齋古董店發現了一冊充分暴露日本軍國主義侵華野心的地圖冊——《掌中北支·蒙疆詳圖》。  這本地圖冊是由日本伊林書店於1938年10月1月印刷,10月5日發行的。「全圖」共有7張,依次為《支那全圖》、《河北省》、《山東省》、《山西省(附陝西東部)》、《蒙疆地方》、《隴海線沿線地方》、《揚子江流域(中支那主要部)》地圖,但卻沒有東北省的省份圖。而在第一張《支那全圖》上,東北三省被標上了「滿洲國」,大連被標上了「關東州」,並將東北三省和臺灣一起劃歸在日本的版圖上。這個《掌中北支·蒙疆詳圖》冊長14.5釐米、寬8釐米。
  • 當年日本哪來的勇氣打中國?看看日軍繪製的我國地圖,一目了然
    1931年,日本在中國東北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了整個東北地區。1937年,日本又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對中國發起了全面侵華戰爭。    當時的世界上,日本的軍事實力其實已經是相當強大了。他們仔細的觀察中國的主要城市的各方面,還把它們繪製成了地圖,可以說從這張地圖上來看,中國對於日本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的秘密了。
  • 湖南發現詳標中國要害位置的日本侵華作戰地圖
    湖南發現詳標中國要害位置的日本侵華作戰地圖 2015-05-26 18:53:40黃信粼 攝   中新網郴州5月26日電(通訊員 黃信粼 記者 徐志雄)記者26日從湖南郴州北湖區檔案局獲悉,該局近日發現一張由日本「日の出編輯局編篡」的侵華作戰軍用《支那最新大地圖》,上面詳細標註了當時中國中東部各要害地理位置,以及國民政府所設無線電臺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