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外交觀察:關於克什米爾,印度想要中國「反思」什麼?

2020-12-16 上觀

1月15日,一個堪稱「載入史冊」的日子。

北京時間晚上9時許,一則寥寥數字的快訊讓不少人驚掉下巴——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宣布俄政府集體辭職。

幾小時之後,又一則快訊再次引爆了大家的手機彈窗——華盛頓當地時間1月15日上午,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籤署儀式在美國白宮東廳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總統川普共同籤署協議文本並致辭。

一個出乎意料,一個眾人企盼,在本周的外交部記者會上都引發了巨大關注。

不過,多數人都未曾料到,本周還有一大「外交熱詞」是克什米爾。印巴問題為何引發了例行記者會上的一場小小「交鋒」?

這也得從1月15日開始說起……

1

一場關於克什米爾的密集交鋒

在1月1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耿爽與記者圍繞克什米爾問題十問十答,頗有幾分「火藥味」。

上次針對同一問題的密集交鋒,或許還是在孟晚舟被加拿大拘押的時候。

我們一起將時間軸撥回1月15日。

據耿爽介紹,應巴基斯坦的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於1月15日審議了克什米爾問題,聽取了聯合國秘書處等有關方面的通報。安理會成員對當前克什米爾地區的局勢表示擔憂,呼籲遵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通過政治對話和平解決爭端,有關方面保持克制,推動緊張局勢降溫。

但是有媒體稱,印度方面表示,中方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審議克什米爾問題後,並未得到安理會其他成員的支持。印方還表示中國應當「反思」自己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立場。俄羅斯駐印度大使也表示,俄方從來沒有支持在聯合國提出克什米爾問題。

對此,耿爽重申安理會成員的擔憂和呼籲,「這是我了解到的安理會審議的情況。我想,俄羅斯是安理會重要成員,他的立場在討論過程中自然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然而,有記者卻提出了另一番說法,「我只看到中方作了上述表態,安理會並沒有發表什麼聲明,並且其他成員也都保持了沉默」,並質疑「安理會成員對當前克什米爾地區的局勢表示擔憂」只是中方的看法。

耿爽表示,安理會沒有對外發表聲明,但中方作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建設性地參與了有關審議,「如果你覺得中方介紹不符合事實,你可以向安理會其他成員去了解核實。」

有記者還稱,中方屢次在安理會提及克什米爾問題,在印度國內引發了負面反響。針對這一說法,耿爽解釋說,中方的初衷和考慮就是要敦促有關各方保持克制,推動局勢儘快降溫,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這完全是出於善意。「如果印方對此有其他解讀,我覺得似乎有些過度了。」


早在2019年8月16日,安理會就曾在「印巴問題」議題下舉行非正式磋商,聽取聯合國秘書處通報當前克什米爾局勢和聯合國印巴軍事觀察組工作情況。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介紹,安理會成員對當前克什米爾局勢表示嚴重關切,希望有關方面保持克制,避免採取使局勢進一步升級的單方面行動,呼籲雙方通過對話妥善解決問題。

2019年10月11日至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印度總理莫迪在印度金奈舉行第二次非正式會晤時也曾提及邊界問題。

據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介紹,兩位領導人就包括邊界問題在內的未決問題交換了意見。他們對雙方特別代表所做工作表示歡迎,並責成兩國特別代表繼續努力,在雙方2005年達成的解決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基礎上達成雙方都同意的框架,為邊界問題找到公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

遺憾的是,印度政府隨後宣布在10月31日成立「查謨—克什米爾中央直轄區」和「拉達克中央直轄區」,將部分中國領土劃入印度行政管轄範圍,引起了中方的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耿爽表示,通過單方面修改國內法律和行政區劃的方式,挑戰中國主權權益,這一做法是非法的、無效的,不會改變有關地區在中國實際控制下的事實,不會產生任何效力。


事實上,關於克什米爾問題,中方的立場是一貫而明確的——克什米爾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爭議,應當根據《聯合國憲章》、相關安理會決議以及雙邊協定,以和平方式加以妥善解決。

2

外交部推特一月增粉2.3萬

眾所周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一般在每個工作日舉行,不過,除了藍廳發布之外,外交部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臺也頻頻露臉,如今更是將「中國聲音」傳播到了境外。

有媒體注意到,中國外交部自2019年12月正式發布了第一條推特,引起了不少境外記者的好奇。


「實際上,很多中國駐外使領館及中國駐外外交官也都開通了境外社交媒體帳號。」耿爽稱,在推特等一些境外的社交媒體平臺上開通帳號,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對外進行溝通,更好地介紹中國的情況、中國的政策。「我們願通過推特等社交媒體平臺與外界加強溝通交流,增進相互了解。」

耿爽沒說錯,一些中國外交官在境外還是妥妥的「網紅」,針對許多問題闡述了中方觀點,收穫了大批粉絲,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以及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趙立堅等。

外交部的推特帳號@spokesperson發言人辦公室,短短一個多月就火速增粉2.3萬。不過與22.8萬粉絲「大V」趙立堅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

與微博帳號不同,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的推特帳號更顯國際化。內容不再局限於記者會本身的問答,而是用圖文和視頻形式將重點語句標註出來,更方便粉絲了解中方的立場。

另外,外交部推特帳號更具互動性。在推文中@提及的外國政要和官方帳號並不罕見,還有一次性@美國國務院、英國外交部、日本外務省和歐盟委員會的「非常規操作」。

短視頻、口語化、emoji等應用,可以側面看出外交部在「加強溝通」方面的努力。

3

外交部獨家揭秘:發言人講臺上都有啥?

當然,外交部的努力遠遠不止這些。要知道,中國外交部是國際社會上唯一一個每個工作日都開例行發布會的外交部門。

此前,美國國務院也曾召開每日記者會,後來調整至每周兩次。最近,美國白宮7位前發言人,以及國務院和國防部6位前發言人罕見聯合發表公開信,呼籲現任白宮發言人格雷沙姆,恢復每日召開例行記者會的慣例,不料遭到格雷沙姆強硬回應:「白宮記者持續抱怨,因為他們無法上電視譁眾取寵……他們不追求獲取信息,而是在尋找(這樣的)契機。」

為了做好「世界唯一」,中國的外交部可謂費盡心思。外交部發言人每天該做哪些準備呢?本周,外交部針對社交媒體的「粉絲」們開了一場別樣的發布會,一一揭秘。

針對粉絲們的疑問,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選擇了十個問題作了回答。記者摘錄幾個關注度較高的問題,以饗讀者。

問:發言人在記者會前要做哪些準備?

答:發言人面對媒體的「長槍短炮」,關鍵在於要全面熟悉情況、準確把握政策。只有瞭然於胸,才能應答如流。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但完成一場記者會僅僅靠發言人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站在幕後的是「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團隊。發言人每天都要和這個團隊共同討論研究當天的熱點輿情,設想記者可能的提問角度並且認真準備好每一條答問口徑。

此外,外交部其他各司局以及其他部委也是我們的強大後盾。正是發言人及其背後團隊和整體機制的高效運轉,才能確保發言人在前臺「百問不倒」。

問:如果記者會現場出現了預料之外的問題一般怎麼回答?

答:記者會上難免會出現意料不到的問題。問題可能是陌生的,新聞可能是剛剛發生的,但中國外交的政策、立場和原則是一以貫之的。把握住這一點,就能隨機應變、化險為夷。當然,對於一些確實不了解的具體情況,發言人也會坦率承認,並且在記者會後第一時間進行了解核實、及時答覆記者朋友。

問:發言人站在臺上會緊張嗎?有什麼舒緩緊張和壓力的竅門嗎?

答:有人說發言人的工作是在「走鋼絲」,走鋼絲的時候怎麼可能完全不緊張呢?但保持適度的緊張感未嘗不是完成好一場記者會的積極因素。

會前,發言人會做最充分準備。上臺後,就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真誠溝通,努力回答好每一個問題。

當然,應對緊張的最大「法寶」是自信。堅信我們的道路是正確的,事業是正義的,主張是正當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滿信心,對中國外交方針政策充滿信心,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理解充滿信心。做到上述這些,發言人面對記者就能坦然淡定、進退有據、應對自如。

問:發言人講臺上有什麼?會有小電腦或者提詞器嗎?回答問題的時候低頭是在看什麼呢?

答:發言人的講臺上沒有電腦或提詞器,只有一支筆、一杯水和幾張紙。發言人上臺時會帶上自己的「大本」根據記者的具體問題查閱資料,以便需要時可以查閱必要的資料,保證回答準確、權威。

相關焦點

  • 克什米爾衝突再起 印度為何拒絕調停?
    印巴邊境的降旗儀式 圖源:Gatty在非法越界中國逾月之後,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再次爆發衝突。7月8日與7月9日,印巴軍隊在克什米爾地區交火,交火造成雙方人員各有傷亡。而印度外交部13日則表示,印度不接受第三方調停。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張家棟在接受海外網(m.haiwainet.cn)採訪時指出,對於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中國一直希望通過中巴印三方會談進行協商,促進兩國的和平進程。對此,巴基斯坦是歡迎國際社會進行調停,而印度則一直拒絕第三方調停。事實上,印度不僅是拒絕中國居中調停,包括聯合國、美國的調停請求都被印度拒絕。
  • 涉中國領土,印度突然在克什米爾「掀桌子」目的何在
    此前,印度議會通過決議,廢除所謂「查謨—克什米爾邦」特殊地位,並成立「查謨—克什米爾」和「拉達克」兩個中央直轄區。在海叔看來,這不僅僅是單方面改變克什米爾地區數十年來現狀的舉動,其更將所謂的新的中央直轄區的地圖,畫到了中印邊界西段中國新疆的阿克賽欽等地,以及中國與巴基斯坦邊界的部分地區。
  • 又一名印度政要殞命克什米爾,莫迪政府焦頭爛額!
    不僅疫情失控導致國內矛盾激化,還在經濟停滯的情況下,挑釁周邊鄰國,正面臨著外交孤立的困境。最近又被美媒曝光新冠疫情死亡數據造假,莫迪政府陷入了「前有狼後有虎」的窘境。就在莫迪為這些麻煩事一籌莫展時,印度邊境又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印度的一名人民黨政治要員艾哈邁德在查謨和克什米爾的庫爾加姆地區被槍殺。據悉,這名遭到刺殺的官員曾任爾加姆地區人民黨副主席。
  • 川普稱莫迪找他解決克什米爾,印度秒打臉
    他說,「我們已經盡力了,我們主動向印度開始對話,通過對話解決分歧,但不幸的是我們還沒有取得進展,」他補充說,希望美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可以把印度和巴基斯坦帶到一起。川普則表示,莫迪兩周前曾要求他在克什米爾爭端中「充當調停者」。「兩周前,我和莫迪總理在一起,我們討論了這個問題,他實際上說,『你想當調解員還是仲裁員』?我說,在哪兒?他說,是在克什米爾。」
  • 印度阻撓中巴合作在克什米爾建水電站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王斯報導 印度一直對中國與巴基斯坦的的合作加以特別檢視,並頻頻發出「擔憂」的訊號。據臺「中央社」報導,巴基斯坦與中國大陸在巴屬克什米爾地區興建一座發電量70億瓦的水壩引發印度的「抗議」。
  • 印度指責土耳其:習慣把自己當大國,要派敘利亞僱傭軍進克什米爾
    印度的宣傳不僅是腐爛的,沒有根據的,而且還陰謀褻瀆了克什米爾人民的地方解放鬥爭。」巴基斯坦總理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土耳其或其他任何國家都與克什米爾目前爆發的緊張態勢無關。 巴基斯坦總理說,印度的宣傳是破壞土耳其對克什米爾人的政治和外交支持的企圖。同時,巴基斯坦總理拒絕了許多印度媒體關於土耳其準備派遣僱傭軍前往查莫和克什米爾地區的作戰說法。
  •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恩仇錄:印度磕磕絆絆的大國夢
    所以,克什米爾也可以看成是蒙巴頓故意給印度和巴基斯坦留了一個難題。 克什米爾的大君是印度教徒,不過他既不想併入印度也不想加入巴基斯坦,想在這夾縫中求得獨立生存。不過克什米爾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過重要,想要保持中立那根本不可能。
  • 印度取消克什米爾「特殊地位」 巴基斯坦強烈譴責
    印度政府5日發布總統令,廢止憲法賦予印度控制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  鄰國巴基斯坦予以譴責,認定印度單方面改變爭議未決的克什米爾地區現狀。  路透社報導,克什米爾地區是過去近70年全球軍事對抗風險最高的地區之一,取消特殊地位是印度政府對印控克什米爾採取的最重大政治舉動。  一些分析師認定,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自治」可能衝擊當地傳統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而印方下一步打算通過法案,把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納入聯邦政府管轄。
  • 梁光烈接受印媒專訪:中國從未駐軍克什米爾
    在專訪中,梁光烈以書面的形式就印度國內高度關注的中印邊境地區穩定問題、印度對中國在印度洋發展的疑慮等問題逐一作出回應,通過印度媒體傳達了中國欲增強與印度互信的願望。「單方面擴大實控線周圍軍事部署解決不了問題」有關中國的「邊境威脅論」一直是印度媒體最熱衷炒作的話題之一,印度一些官員也主張就此加大印度在中印邊境周圍的基礎設施建設。
  • 聯合國安理會討論克什米爾局勢,中國敦促印巴緩和
    此次磋商是聯合國安理會幾十年來首次討論克什米爾問題,但未能就聲明達成一致意見。 在磋商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對媒體表示,克什米爾問題應當根據《聯合國憲章》、相關安理會決議以及雙邊協定,以和平方式妥善解決,敦促印巴雙方保持克制,避免採取加劇局勢緊張的行動。
  • 巴基斯坦和印度釋放善意 克什米爾局勢出現轉機
    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2月28日顯現緩和跡象。巴基斯坦方面定於3月1日釋放先前俘獲的一名印度空軍飛行員,印度方面與巴方共享關聯兩周前印度安全部隊人員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遇襲的資料。 【準備放人】巴基斯坦國民議會和參議院2月28日召開會議,討論克什米爾地區最新事態。
  • 印度察覺在克什米爾爭端的劣勢,拉中國入場來攪局卻遭失敗
    近日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報導,軍事專家十分忌憚在亞阿衝突中改變戰局的重要力量TB2無人機,認為是無人機給亞塞拜然帶來了優勢。所以分析人士擔心如果克什米爾爭端爆發,印巴正式發生戰爭,土耳其或中國會給巴基斯坦帶來同樣的優勢。
  • 克什米爾火藥桶再次引爆!對中國有何影響?| 風向
    此舉瞬間挑動了巴基斯坦的最敏感神經,巴基斯坦隨即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降低外交級別、斷絕經貿往來、禁放印度電影、停止對印鐵路航空往來,巴國總理伊姆蘭·汗甚至指責印度人民黨在克什米爾搞的是「法西斯式種族清洗」。 面對巴方的抗議,印度向邊境大舉增兵。
  • 什麼是中巴經濟走廊?要穿過克什米爾的哪些地方?印度態度如何?
    文|鐵血君克什米爾最新消息,據環球時報稿件:巴基斯坦新任駐華大使納格瑪納·哈什米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表示,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將不會受到印度取消克什米爾「特殊地位」的影響,巴將密切合作,全力推動該項目徹底落成。
  • 又一國插手克什米爾,莫迪政府痛斥:查謨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莫迪連任印度總理之後,處理克什米爾地區的爭議問題一直採取高壓政策,自去年8月份起,印度當局無視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成立了頗有爭議的「查謨-拉達克直轄區」,將有爭議的領土納入本國範圍。在緊張局勢居高不下時,又一國插手克什米爾局勢,對此,莫迪政府痛斥:查謨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月16日,印度《每日時報》消息稱,印度外交部再次發布聲明痛斥土耳其不要幹涉本國內政問題,應對印軍在克什米爾打擊「恐怖主義威脅」在內的各種行動有正確的認識。此外,印度外交部重申:克什米爾地區的事務不需要其他外部國家插手幹涉或調停,印度有能力自行處理。
  • 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軍隊在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交火
    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軍隊在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交火   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8月15日電(記者劉天)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15日在其社交媒體帳號上說,印度軍隊當天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向巴方一側開火
  • 谷歌地圖應印度要求將克什米爾「劃歸」印度
    環球網記者仲偉東報導,據《印度時報》8月23日消息,搜尋引擎「Google」對其近來的地圖進行了修改,修改之後的地圖將克什米爾(全稱「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全部納入印度領土範圍。報導稱,Google的此舉是應此前印度通信部部長的要求。
  • 英國離開印度留下一個難題,克什米爾何去何從?
    莫臥兒帝國駐克什米爾的總督日益變得恣意妄為,激起了克什米爾人的反抗。在這一背景下,阿富汗的杜蘭尼王朝於1752年出兵克什米爾,將其置於阿富汗的統治之下。19世紀克什米爾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但先後置於杜蘭尼王朝、莫臥兒帝國、大清帝國(中國)和錫克帝國和東印度公司的統治之下。
  • 印度向克什米爾增派3.8萬名士兵
    (觀察者網訊) 一周前,印度宣布克什米爾地區安全形勢有所改善,但在過去的一周裡,印度當局卻分兩批向該地區增派了3.8萬名士兵,此反常舉動引起媒體關注。 據「今日印度」8月2日消息,印度當局已令當地陸軍與空軍處於高度警戒狀態。作為警戒狀態的部分,印度戰機自昨日(1日)起一直在當地上空巡邏。
  • 克什米爾衝突緣何再起
    克什米爾問題再度引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關係緊張。雙方相互指責不斷升級,顯現出全面對抗的態勢。作為南亞的兩個擁核大國,印巴對抗最後發展成為全面戰爭的可能性雖然只是1%,但目前雙方解決克什米爾爭端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兩國都認為,事關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沒有妥協的餘地。印巴兩國政府立場尖銳對立,反映在政治、軍事、外交、輿論乃至社會和文化等諸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