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直接關注。轉載或引用須署名並註明來自林業故事,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原創投至 bjmaryfeng@163.com
作為步入森林的道路——森林步道,發揮著引導遊覽、空間分隔、安全防護等等功能,在聯結人與森林之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臺灣山川秀美、綠色蔥蘢。自1991年起,臺灣全面禁伐天然林、水源林以及生態保護區、自然保護區裡的林木,森林面積達到了22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0.71%,林木總蓄積為16800萬立方米。
20世紀90年代末,在可持續發展浪潮和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臺灣把森林浴、森林遊憩和生態文化教育功能有效融合,推動軟體、硬體建設,為民眾提供了優質的遊憩環境與森林體驗。
臺灣的森林步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森林步道在設計上充分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同時也非常人性化,給遊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另外,森林步道一路上沒有垃圾桶,遊客製造的垃圾需要自己帶出森林,這種無痕山林的生態旅遊理念,對個人來說雖然有一點點小麻煩,但是,卻減少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動物植物的影響。
太平山山毛櫸步道:針對當地長年多雨多霧的情況做的防滑處理步道
棲蘭山生態景觀步道:科普自導式解說步道
小泰山森林浴步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步道
獼猴步道: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步道
今年在上海舉辦的中國森林旅遊節期間,大陸發布了5條國家森林步道,分別是秦嶺國家森林步道、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大興安嶺國家森林步道、羅霄山國家森林步道和武夷山國家森林步道。這對於愛山愛林的人來說真是個好消息,希望有機會能把這些步道都走一走。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買杯咖啡 繼續創作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