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新媒體訊(全媒體記者 周穎石 高玉霞)一座城市的文明素養,體現在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上,在如東,文明之風吹進了每一個角落,廣告牌、文化牆、滾動屏幕上隨處可見創建文明城市的宣傳標語,《如東市民文明行為20條》公約配著生動的漫畫形象,讀起來更是朗朗上口,深入人心。
提起創文前後的變化,老百姓們不禁有感而發。道路平整通暢,停車秩序井然,沿路精緻美觀的小遊園讓人耳目一新……「車子按箭頭指示整齊排放,對我們來說很方便,不像以前亂停亂放影響交通。」居民陳蘇霞不禁點讚。「繞城河兩邊的風光帶非常漂亮,我沒事就去走走、看看,拍拍照。」居民夏雲高欣慰地說道。創文以來,人們親眼見證著每日一新的變化,幸福感油然而生。從「無」到「有」,從「舊」到「新」,如東有了「顏值」,更有了「氣質」。居民自覺踐行著《如東市民文明行為20條》,文明意識、文明素養有了大大的提升,垃圾分類不亂扔,排隊保持一米距離,「光碟行動」、「使用公筷公勺」等漸漸成為文明新風尚,深受居民追捧。「我出門遛狗都牽好繩子,隨身帶個垃圾袋收集寵物糞便。」「我開汽車都會禮讓行人,開電動車都會佩戴頭盔。」「我出去辦事都會按照一米線排隊,保持距離。」「在家裡我就把廚餘垃圾、幹垃圾、溼垃圾全部分類好送到垃圾桶。」「出去聚餐,我也號召一起吃飯的朋友光碟行動,使用公筷公勺。」「紅白喜事從簡舉辦,規模變小了,不像以前互相攀比。」談起個人的文明行為,居民暢所欲言。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全面「體檢」,也是一座城市的全面「升級」。在扮靚「面子」的同時,更需夯實「裡子」,這不光需要城市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老百姓的「精氣神」也需日益提升,內外兼修,方能增「顏值」,提「氣質」。「現在我,還有身邊的人,看到不文明行為能指正的指正,不能指正的儘量自己做到規範。」陳蘇霞說道。「現在的環境變得這麼好,我們要共同維護這份美好。」居民周新紅談起對如東文明城市的期許,心中感慨頗多。
一座城市的深刻內涵離不開居民的參與和認可,作為如東的一份子,個人文明一小步,亦是城市文明的一大步,人人將140字的《如東市民文明行為20條》公約牢記於心,從點滴做起,形成習慣,共建共享有溫度、有內涵的文明如東。
(責任編輯 郭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