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於旅行的期待,風景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能夠拍回來許多美美的照片。似乎到了一個地方旅行,拍照反而成為最重要的事情。
之前有人說旅行團,下車拍照,上車睡覺,就是形容大部分人的狀態。
那麼,旅行真的就只是不停拍拍拍了嗎?
前兩天認識一個攝影技術很棒的大哥,他說以前為了拍到好看的照片每天蹲點,扛著各種鏡頭去找角度,後來索性都不用那些了,一隻手機就把想要紀念的風景拍下。這樣反而讓心裡沒有更多負擔,不會為了拍照而去拍照。
年紀比較大的阿姨們出去旅行,通常都是和閨蜜好友一起,於是買相同風格的衣服,有時候甚至是同一件,我覺得對於這樣的旅行,可能拍照還不是最重要的。對他們來說,跟好姐妹一起出遊的這種感覺才是難忘的。
對年輕人來說,又應該怎麼去注意旅行時的穿搭呢?
我覺得,有時候完全的準備不如沒有準備。經常能在網絡上看到那些穿搭博主,教你怎樣怎樣配色,如何搭配衣服,甚至旅途行李箱放了哪些東西都毫無巨細的給你羅列著。
那樣的仔細妥協當然不會錯,但是同樣也很難有出彩的可能性。
如果大家都遵守時尚博主的教誨,穿得一模一樣出行,旅遊照裡都是相似的背影,這又有什麼意思呢?
之前旅行途中碰到一個大姐,她的行李很簡單,到了當地遇到自己喜歡的衣服就買。因此她拍出來的照片很讓人驚喜。
到外面旅行,並非是你一定要提前準備好一切,有時候到了當地去發現,更是一項小驚喜。國外旅行特別是東南亞地區,那些因為經濟匯率差,所以買東西有時候很划算。而且那些國家大多還是手工的比較多。比如尼泊爾的羊毛氈帽子,吊襠褲闊腿褲等等。
這些淘寶當然買得到,但是你不覺得到旅行的地方去選購,更有一分驚喜嗎?
這是屬於你的旅行回憶。
我出行帶的東西不多,服飾基本也都是基本款,因為我習慣長途出行,不像很多人是短期度假。所以對我來說,衣服更重要的是實用功能。就是這樣,我在外面拍的照片我也覺得很好。
雖然不是最美的,但是它記住了我的那一個當下。那是真實的我與真實的風景的碰撞。那並不是刻意為之甚至為了穿搭而浪費了一身的好心情去欣賞當下的風景。
我始終覺得,衣服是裝飾,裝飾的東西無法妝點你的靈魂。雖然靈魂這詞兒聽起來那麼虛,但是人與人之間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有的時候你跟對方聊得很好,即使從前一面都沒有見過,可有的時候你就算是跟對方認識再久,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的那種失落。
旅行會讓你見到不同的風景,也會沉澱你的氣質。人們常說,氣質就是你讀過的書,你走過的路。
比起太過強調那些服飾搭配的技巧,我覺得,我更願意告訴你,一個目的地本身的故事。
比如杭州,斷橋有許仙和白娘子的相遇,雷峰塔有「西湖水幹,雷峰塔倒,白娘子出」的傳說故事,三天竺靈隱寺都是遊人如織。但是杭州依然有它自己的故事。比如,你不會知道雷峰塔本身是為一個皇妃而建,本命是叫皇妃塔,因著人口口相傳,後來又變成了黃妃塔。
比如,在雷峰塔一街之隔的鬧市南山路上,就是大門都不開的淨慈寺,這個淨慈寺也是楊萬裡「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那日曉出淨慈寺送客的淨寺,乾隆來了都只能從側門進入的淨寺。
旅行穿得好很重要,拍到那些美美的照片是一生回味,也是可以拿回去跟同事朋友們炫耀的好噱頭。但是這些都是虛浮的表象。表象重要,如果同時也能聽到一些故事,去了解一下那個地方的深層韻味,也許,你的旅行就不只是走過路過。
旅行其實沒有孰對孰錯,只不過是人們心裡的追尋。有人看了風景覺得心情愉快,有人嘗了美食覺得此行不虛,有的人只是享受去陌生的路遇陌生的人。
世界上沒有太多非要用是非曲折來辯論。怎樣讓自己心裡喜歡舒暢就可以。
我只是很感嘆一點,許多博主把他們的觀點灌輸給我們,以為旅行不拍到美美的照片,不穿得漂亮一點,這次旅行就很失敗。
我認為這種觀念才最失敗!
旅行到了21世紀,並不是多麼陽春白雪的事物。一定要穿得多麼漂亮,是他人對你的祝福,還是只不過是一個帶貨的噱頭?
旅行怎麼穿都好看。大紅裙子好看,白色T恤好看,衝鋒衣好看,當地的闊腿褲好看。因為你是你。而這一個你,就是特殊的。
這一個你,在當下的這一刻與千裡之外風景相遇,這個,才是你的值得紀念。衣服不過是你完美旅程的錦上添花。並不是重中之重。
旅行見天地,也見自己。哪怕多年後我仍然沒有那麼多好看的旅行照片,我仍有回憶追溯。這些,都是我的津津樂道。這些,也不是我貧瘠的一生的無法回味。
過得快樂很簡單,旅行是一種方式,不過多追逐主流審美也是一種。
聽令自己的心,旅行或是宅家,都一樣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