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人與小鴨集團共同探討
現場交流熱烈而有深度
共同參觀小鴨集團的生產車間
大眾網濟南·海報新聞5月11日訊(記者 王亞男)提起「小鴨」,想必濟南人不會陌生,時至今日該品牌的洗衣機可能還擺放在許多家庭中。「大家對小鴨的印象有兩個80%,一個是80%的人認為小鴨就是生產洗衣機的,還有就是80%的人認為小鴨不行了。」在10日上午的媒體交流會上,山東小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小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永剛幽默地說。那麼如何改變老工業品牌的尷尬境遇,讓小鴨煥發新生呢?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走進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小鴨」。
產業升級
電器精工兩開花,小鴨植入時代「晶片」
曾經的小鴨經歷過耀眼的輝煌,中國第一臺滾筒洗衣機就是小鴨製造,然而隨著2004年退市的沉寂,小鴨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何實現重振和突破,一直是李永剛帶領的領導班子思考的問題。為此,他們對現有產業先做減法,突出主業;後做乘法,跨越轉型。隨後,小鴨明確集團兩大主業:以冰洗為主的小鴨電器產業,以汽車模具及車輪裝備為主的小鴨精工產業。
記者了解到,小鴨電器產業緊緊圍繞「冰洗」做好產業布局。小鴨集團目前是國內唯一從2Kg到200Kg系列全自動滾筒洗衣機研發設計製造商,貫穿家用洗衣機、商用洗衣機及工業用洗衣機全產業鏈。同時,要實現從單一產品提供者向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者轉變,重點在居家洗滌、商用自助洗滌、醫療洗滌、康養洗滌、軍用洗滌、星級酒店洗滌等專業洗滌解決方案發力。下一步小鴨還要著力打造集洗、烘、燙、折以及汙水處理於一體的社會集成洗滌新市場。
另一方面,小鴨精工產業主要以汽車模具開發、車輪裝備製造、專業零部件生產和總成為主,擁有68項專利,國家精模獎3項。鋼製車輪全自動化生產線和車輪模具設計水平已成為行業隱形冠軍,是濟南周邊區域最大汽車模具製造企業,也是國內最大車輪裝備製造企業。其自主開發成套自動化車輪生產線與車輪模具,可生產乘用車、商用車、農用車及特種車的車輪。下一步小鴨精工產業在擴大鈑金/車輪模具、零部件、車輪生產線規模的同時,將進入塑料模具、內飾件、鍛鋁車輪領域,實現產業由汽車外板內飾全覆蓋升級進入乘用車領域。
人才興企
校企合作名校培訓,小鴨注入強大「基因」
人才工作是小鴨集團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人才培養與引進的重要性、緊迫性已經深入人心。為此,小鴨加強校企合作。交流現場記者了解到,目前小鴨集團與鄭州輕工業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成立製冷和熱能利用技術研發中心,在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方面開展全面校企合作,引入該學院1名博士入駐集團博士後工作站;與濟南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在物聯網與智能電器、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等領域全面開展產學研合作;與山東財政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共建研究生管理創新研究院(聯合培養實踐基地),助推小鴨集團從製造向「智造」轉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與一汽集團、英國純冷技術公司等企業深入開展合作。
而在內部培訓方面,小鴨集團聯合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舉辦集團高管人員戰略思維培訓班;聯合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金藍領」培訓項目等。同時按照正向激勵原則,重點研究制定了特殊津貼、項目利潤提成等以正激勵為主的綜合薪酬制度,開展形式多樣的人文關懷活動,激發乾部職工創新創業熱情,為提升集團職工業務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優勢打下堅實基礎。
戰略發展
藉助國際研發平臺優勢,小鴨「遊」進世界海洋
李永剛告訴記者,目前小鴨集團在高新技術領域成績斐然。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基層服務工作站以及省級技術中心、省級工程技術中心,現有6個產業公司,其中有5家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國家級高新區瞪羚企業。「集團堅持以綠色、健康、高效、節能技術研發方向,以智能+、5G技術為載體,抓好重點項目投入和技術改造,加快主業發展。」李永剛說。
前進中的小鴨並沒有止步於老工業品牌的定位,打造國際化新小鴨也已提上日程。目前,小鴨集團的冰洗產品和車輪裝備產品已經具備了與世界知名品牌和企業同臺競爭實力。下一步小鴨將藉助集團在德國斯圖加特研發中心的平臺優勢,加大與德國本地企業的技術、產能與資本的合作。在鞏固和發展與歐美全面合作的基礎上,在人才引進、產能輸出、技術創新、資本合作、國際貿易五個層面實施國際化戰略,強化小鴨品牌在國際市場影響力,讓濟南的這隻「小鴨」遊進世界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