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青創基地巡禮:平潭臺灣創業園(2)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為進一步加強和促進兩岸青年交流合作,鼓勵和支持兩岸青年(18-45歲)來平潭創業就業,根據相關政策,平潭設立創業啟動資金、創業貸款貼息、創業場所租金優惠等政策,支持臺灣地區行業公會、社團等服務組織設分支機構,並給予一定資金補充和經營場所優惠政策。

    據平潭管委會表示,入駐創業園的個人、企業、機構,符合條件的,可對應享受實驗區企所稅優惠政策及實驗區公布相關優惠。同時符合多項同一性質優惠政策的,可擇優享受。

實施細則和具體管理辦法一一

    據指出,實施細則和具體管理辦法,重點包括如下:

    第一條 <創業形式和產業方向>

    (一)支持兩岸青年以獨資、合資或合夥等形式創辦企業、聯合創業。

    (二)入園創業項目重點支持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海洋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與節能環保等的技術研發或成果轉化應用,鼓勵創辦區域營銷中心、電子商務、文化創意、服務外包、旅遊、設計、會展、教育培訓、創業輔導和科技、金融、投資、財務、法律服務等產業。

    (三)支持兩岸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等服務青年創業組織機構入園設立分支機構。

    第二條 <創業場所扶持>

    (一)根據入園創業項目的產業分類、經營性質和投資規模,經評估給予公共辦公區至200平方米經營場所三年內免租金的扶持,實行一年一核。

    (二)根據實際業務需求,經評估給予入園的服務兩岸青年創業的組織機構使用公共辦公區至100平方米辦公場所,三年內免租金的扶持,實行一年一核。

    第三條 <創業資金扶持>

    (一)創業項目正常運營滿一周年、連續納稅6個月以上的,根據項目經營規模、實際運營狀態等,經評審給予5-20萬元(人民幣,下同)創業資金扶持。

    (二)根據創業項目的技術性、企業規模、經濟社會效益和市場發展前景等,經評審認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以上的,一次性給予20萬元至50萬元的創業投資扶持。

    (三)對入園的服務兩岸青年創業的組織機構,根據機構規模和實際開展業務績效給予10萬元以內的工作經費支持;經委託協助園區開展招商推介等活動,按活動規模、投入費用和實際成效給予20萬元以內的經費補助。

    第四條 <創業融資支持>

    入園項目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可申請不超過20萬元的財政貼息小額貸款,按基準利率給予三年100%貼息的扶持。資金投入總額以在創業園內實際投入計算。

    第五條 <創業人才扶持>

    (一)兩岸青年創業人才有關住房保障、生活津貼、安家補助、子女就學、社保醫保、個稅補貼等。

    (二)經評審認定,入園的重點產業企業引進的青年人才,按層次分類,分別給予每月1000-10000元生活津貼,以連續實際就業時間核定,最高發放5年;按引進人才層次分類,分別給予5 – 50萬元安家補助,分3年發放。

    (三)入園就業的兩岸青年,在平潭轄區內購置自用住房,自繳存住房公積金當月起,即可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總額可放寬至最高貸款額度的2倍。入園就業的臺灣青年,依照人才的層次分類,分別給予每月500元至2000元的租房補貼,期限不超過三年,在企業入園實際運營及補貼對象就業滿一年後經評審認定。

    (四)企業接收臺灣大學生在園內實習實訓,由省級人才工作經費分別給予博士、碩士6個月以內每人每月3000元、2000元的補助。

    (五)臺灣大學生畢業後五年內來平潭就業的,特別鼓勵扶持。

    第六條 <創業服務獎勵>

    由兩岸行業協會、產業聯盟、高等院校等團體機構推薦引進、輔導服務的入園項目,一年內累計引進30家以上青年創業企業(其中臺灣青年創業企業不少於50%)、吸收臺灣青年就業50人以上、且連續經營1年以上的,經評審給予100萬元獎勵;一年內累計引進100家以上青年創業企業(其中臺灣青年創業企業不少於50%)、吸收臺灣青年就業150人以上、且連續經營1年以上的,經評審給予300萬元獎勵;對推薦引進、輔導服務臺灣青年成功入園創業做出實效的示範團隊,經申報評定由省財政給予100萬元以內的獎勵,區直相關業務部門協助申報。

這裡的創業家們如是說一一

平潭自由貿易區兩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智遠

    臺灣嘉義青年林智遠

    在平潭臺創園為兩岸青創搭橋鋪路

    很多認識平潭的兩岸創客、創業者都知道,有一個臺灣阿里山下的嘉義青年,跨海到海峽那邊的平潭島,先租下了平潭北港村的古早味「石頭厝」,進行臺式民宿風格改建,這些既懷舊、又新鮮的民宿

    的經營者是來自臺灣的「石頭會唱歌」團隊負責人林智遠。

    現在,林智遠是受聘為平潭「臺灣創業園」運營方:平潭自由貿易區兩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他希望為兩岸搭橋鋪路,讓更多人認識平潭的美麗藍天和沙灘。

    也讓更多有才能、有抱負的臺灣年輕人,認識距離臺灣最近的平潭「臺灣創業園」裡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進入平潭、善用平潭優勢政策,作為自己前進大陸一展抱負的「起跑點」和「中繼站」。

    林智遠是個1989年出生的臺灣中南部嘉義人,讀的是元智大學機械科系研究所,但是卻一頭栽進文化創意和休旅民宿行業,在平潭創造和闖出成績。

    林智遠不像一些文創人長袖善舞,更多的是像文青的質樸和踏實。他說自己的第一次大陸行,是在2011年大四到西安的大學做交換生,然後是在2015年4月和父母到平潭旅遊,從此他和平潭結下了深深的緣份!

    我們請問林智遠作為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平潭臺灣創業園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在哪裡?優勢在哪裡?特別又在哪裡?

    林智遠表示,平潭臺灣創業園以集聚兩岸創新創業人才、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為目標,發揮平潭綜合實驗區和自貿區「政策迭加」的特殊政策優勢,扶持創新、鼓勵創業、培育創意、激發創造,將打造獨具特色、充滿活力的兩岸青年創客創新創業示範基地。

    他說,北港文創村的臺灣青年經營團隊,也是套用了兩岸青年創業扶持優惠政策,在草創之初拿到租金補貼、生活補貼、薪資補貼,這些對剛創業者資金不多的,是最實際、最有用的扶持政策,對剛畢業的大學生來平潭工作也沒有壓力。

    對於在臺灣或是大陸有心想創業者,林智遠的建議是千萬不要因為失業而創業,也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更不要因為有補助優惠而創業。

    像他們團隊要到平潭之前,就有先做功課了解平潭的規劃建設、政策和發展方向,覺得平潭是一個正在開發建設中的家園,就像是張雪白的圖畫紙,你用心的在它上面塗畫,它就會成為一幅美麗的圖畫,就像臺灣曾經走過的經濟成長和打拼的美好年代。

    他了解平潭旅遊資源豐富,優質沙灘長達70公裡,海蝕地貌景觀遍及全島;平潭區位優勢獨特,是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沿平臺,平潭政策優勢明顯,平潭自貿試驗區建設方案中,明確提出平潭「重點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和國際旅遊島」,並且具有對臺交流的獨特優勢。

    所以,在2015年6月林智遠決定進到平潭,先在澳前小鎮臺灣商貿小商品市場內販賣自家「松木工坊」的文創品,2016年他以「石頭會唱歌」團隊開始改造和經營北港村「石頭厝」民宿,作起休旅文創事業,他的團隊匯聚了來自兩岸三地的民宿愛好者。

    林智遠指出,平潭自貿區掛牌兩年以來,為了用好用活自貿區的優惠政策,開設了臺灣創業園創業實踐基地,在創業場所、資金、人才等方面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在創業培訓、產品研發、設備共享、專利申報等優惠與扶持政策,希望吸引更多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到平潭創客、創業。

    他笑說,臺灣年青人常有個小夢想,就是開一開咖啡店或是開一家特別的民宿。而在臺灣大部分地區,其實咖啡店已經很多、很競爭,民宿市場也已經飽和。

    為什麼臺灣年青人不將目光投向中國大陸呢?未來人們旅遊的方向是體驗在地生活,平潭的旅遊行業尤其是民宿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

    他認為,臺灣人的文化素養、人文素質是軟實力優勢,很適合前進大陸做文化創意或服務業,而在平潭他建議臺灣人可以結合文創和旅遊,利用平潭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旅遊資源,在平潭從事旅遊服務業,可有好的發展良機。

    林智遠說創業總是要跟著當地政策和優勢產業走,現在平潭正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獨具特色的國際旅遊島。根據方案,大陸會在多方面給平潭政策支持。

    平潭要建設國際旅遊島是要有平潭味,保護和開發石頭厝是最大亮點,平潭積極對接引進創客創新企業,圍繞精品村、咖啡村、文創村、茶養生村、海釣村等主題,推進「一村一品」鄉村旅遊新興業態。

    林智遠說,他希望通過自己和更多在平潭臺灣人的努力,能帶動更多的臺青到平潭,就業、創客、創業都好;他們會為臺青和兩岸創客、臺商提供更多服務,對接平潭與臺灣,幫助臺灣人邁開在大陸的第一步。

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孟邦

    臺灣青壯大叔陳孟邦圓科技創業夢

    走進平潭臺灣創業園區內的宗仁科技公司,記者看到的不是竹科的高新無塵科技區,而是一個工作環境平易的開放式辦公室,員工們正對著計算機設計電路圖,老闆和員工聚精會神的努力工作著。

    這家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是從事半導體晶片集成電路設計服務,2016年3月入駐平潭臺灣創業園;來自臺灣臺中豐原的創業者,負責人陳孟邦是一位爽直、彬彬有禮的臺灣大叔。

    問他為什麼選擇到大陸創業?陳孟邦坦白而實際的回答:「市場在哪裡,我們就去哪裡」!

    問他為什麼選擇進駐平潭臺創園?陳孟邦也很實在的表示,因為我是臺灣人,平潭它有很多優惠的政策「實驗區+自貿區」,在加上「平潭臺灣創業園扶持措施」,這些對於草創事業的個人和公司,是最需要、最實際、最有用的幫助。

    回想自己到大陸工作到如今的創業路程,陳孟邦說,他和許多努力的臺灣青壯年一樣,成長在在臺灣經濟成長時期的小康之家,努力讀書才有前途,大學畢業赴美拿到電機工程博士,然後進入竹科高科技公司工作。

    隨著公司的大陸建廠發展,2002年陳孟邦分派到寧波分公司,協助創辦寧波中緯集成電路公司,擔任技術及業務副總經理,負責從臺積電轉移一座6寸晶圓廠的整廠設備到寧波。

    2008年陳孟邦轉到深圳,成為受聘大陸著名的深圳方正微電子公司的業務副總裁,並在一年時間內,協助方正微電子將其晶圓代工月產能2000片提升到2.2萬片。

    因為到大陸工作,陳孟邦開始在關注臺灣及國際市場之餘,也開始關注大陸市場,隨著大陸經濟發展,他也見證大陸的經濟進步及市場成長。

    終於決心在大陸創業,先選擇在廣東深圳發展,培養了自己的研發、設計、銷售團隊,他一直加大研發力度,業績穩定成長。

    2010年陳孟邦第一次到平潭,平潭才剛剛開始建設,完善的碼頭沒有、環島公路還在規劃圖上,美麗的廠房和高樓大廈也才在建設當中……..。

    第一次到平潭陳孟邦印象深刻,那時他帶一個芬蘭客戶到福建考察,順便帶他到平潭島。因為平潭海峽大橋未通車,兩人是從福州搭汽車,再坐輪渡才進到平潭。

    他的芬蘭客戶傻眼了,生氣的對他說,車都坐暈了,還要再坐船,這種地方怎麼投資?

    那一次讓陳孟邦打了退堂鼓,想著這樣的城市怎麼發展高新產業?所以,2010年他沒有進入平潭投資。

    2011年他又聽到平潭的招商引資推介,陳孟邦又到平潭,經過考察後對平潭綜合實驗區設立背景、優惠政策,未來規劃建設與發展前景深入了解後,他認為,平潭是大陸為兩岸交流合作發展的不錯平臺,他希望自己做一位先行者。

    所以,陳孟邦公司經過綜合評估了臺灣、深圳、福州等地後,終於選擇把公司總部由廣東搬到福建平潭來。

    陳孟邦說,平潭原來沒有條件承接產業轉移,經過大陸中央大力度支持、建設後,現今已經日趨完善,有了商務營運中心、臺創園等,且平潭給的政策扶持與優惠力度大;他舉例說,在深圳辦公場地一平方米要50多元(人民幣,下同),在平潭臺創園只要10元左右,費用可以節省很多。

    在公司發展上,陳孟邦始終把科研擺在第一位,自己經常帶頭做研發,在宗仁科技辦公室一堵牆上,掛著許多智慧財產權版圖登記保護證書。

    陳孟邦特別注重自主產品研發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到目前為止,他已成功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通過24項版圖登記保護。另外,在半導體與集成電路工藝技術、器件開發、電路設計方面,還有11項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在申請中。

    2014年,陳孟邦還榮獲福建省百人計劃企業創新人才獎,拿到了1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6~7年來陳孟邦見證了平潭的發展,他說,來到平潭之後他們看到政府的扶持與優惠逐步的實現,他們公司也跟著一步一步的穩定成長,平潭給的企業的扶持和照顧力度讓他信心滿滿,他們相信公司和平潭未來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福建省峽客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陳海峰,為了家鄉那一片蔚藍無際的海,毅然回到故鄉,投入旅遊營銷事業。他說,兩岸青年都應像生長土地虛心學習。

    峽客旅創徐霞客為師 兩岸創業如海包容

    「我公司的峽客旅創就是以明朝徐霞客為名取其諧音,並自我勉勵,希望讓兩岸青年在平潭創業夢想成真」。福建省峽客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陳海峰,在地平潭人,為了家鄉那一片蔚藍無際的海,放棄在澳大利亞高薪工作,毅然回到故鄉,投入旅遊營銷事業。他說,臺灣與大陸的青年有著無限創意,都應向故鄉生長的土地虛心學習,「我們只是時光旅人亦是過客,只有土地才是積累,孕育了千年文化」,陳海峰由衷希望兩岸青年在平潭開創事業, 共闢旅遊藍海,多元包容,共生共榮。

    陳海峰留著平頭,目光炯炯有神,80後的他,縱使曾在澳大利亞留學讀的是機械設計,為了書寫及分享家鄉平潭的土地芬芳美好,在中央定調將平潭開闢為國際旅遊導之際,他如狼一般的嗅覺,嗅到了家鄉未來美好願景的開展和志同道合的夥伴陳家生、王鋒毅然投入全然陌生領域的旅遊文創事業,帶領團隊,如狼群一般的自信亦自律,從自媒體「微平潭」到網際網路,整合資源,披荊斬棘開闢旅遊藍海。

    「我就是想回平潭創業,建立平臺,幫助兩岸想要積極創業的年輕人」陳海峰說,峽客旅創結合旅遊資源,有效解決問題,把創業成本最小化,藉由網際網路加海峽創客,陳海峰特別加重語氣強調是海「峽」的「峽」,弦外之音,自在流瀉,因為平潭距離臺灣新竹南寮漁港只有68海浬,如今平潭成為臺灣青年積極創業的夢想天堂,陳海峰說,平潭的海與臺灣的海都是一樣包容,相互激蕩,虛心學習。

    陳海峰(中間)如狼一般嗅覺和志同道合的夥伴陳家生(右)、王鋒毅然投入全然陌生領域的旅遊文創事業,帶領團隊,如狼群一般的自信亦自律,從自媒體「微平潭」到網際網路,整合資源,披荊斬棘開闢旅遊藍海。

    陳海峰說,平潭做為國際旅遊島,未來前景,光明璀璨,他說他從微信自媒體,轉戰旅遊版圖是很自然的過程,「小時候對家鄉的美景及回味,旅遊是沉浸式且是深度體驗的,我深信我會比別人做的更好」。

    「把平潭所有的美景,全部用VR展現出來」提供兩岸民眾來到陌生平潭來場深度且慢活的人文旅行。陳海峰分享用VR的初衷及真正想法,他說,主要是時機對了,因大陸推全局旅行且自然化,加上平潭地域寬廣無垠,遊客很難一天走完所有行程。陳海峰說,這是推廣VR的「初心」,讓遊客還沒來平潭之前,透過VR靜心領略平潭獨特的人文美景,再和職業學校合作,開培訓班讓小孩學習,知道平潭風景真正具有生命力。

    「我們每一顆都是小種子,無須跟參天大樹攀比,都須接受風雨洗禮」陳海峰年紀雖輕,內在有著深厚人文底蘊,他說,文創是文化積累,他願謙卑自己虛心向成長土地學習。

    陳海峰表示,他也把臺灣部落原住民特色加以彰顯,並與亞太青年學院合作,彰顯原住民文化,讓兩岸特色自然融合。「打包整合好資源再一起給創客們,我這不能叫幫助而是互相支持,不能是A或B,而是可以A或B。」陳海峰說峽客旅創不強調自我,而是分享整合沉澱後的資源,與其創客獨自硬著頭皮辛苦創業,倒不妨考慮加入峽客文創,「我們沉澱了四年,無論數據或對外支持及渠道,峽客旅創都願意跟人分享」言語平實,不以自我為本位,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

    陳海峰說,能讓他內心感到寧靜喜悅的感受就只有平潭那片湛藍無比的大海,海風狂吹,千年不息,海浪周而復始拍打海岸,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海依然是海,山依然是山。

    「我公司的峽客旅創就是以明朝徐霞客為名取其諧音,並自我勉勵,希望讓兩岸青年在平潭創業夢想成真」。陳海峰語氣堅定,態度溫和,圖為友人致贈的墨寶,其中的[峽]字,意喻兩岸輕舟已過萬重山,意隨筆飛,自在寫意。

    「平潭的海和臺灣的海其實是相通且無盡美好包容」陳海峰由衷希望峽客旅創的存在真正能為兩岸青年創業提供優質良好平臺,藉由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向全世界分享平潭的人文美好。

    「我們每一顆都是小種子,無須跟參天大樹攀比,小種子接受風雨洗禮再和其他小種子合作結盟,總有一天會開出最燦爛亮麗的花朵」陳海峰說,他喜歡狼,但不喜歡以狼比喻自己,還笑說自己與團隊成員是溫馴的「羊」,記者回說,「那你是曬了陽光且溫和的狼」陳海峰笑了,一如平潭東海無垠海面朝陽升起般的溫暖燦爛。

   

田少雨分享自閉兒成長艱辛過程,言語流露不舍及無限疼惜。

    成長路崎嶇不放棄星兒 田少雨:因為愛吧

    「我無法放棄每一個自閉症小孩,慢飛天使的他們好可愛喔,只要心心相印真誠對待,星兒們就能融入社會,不再飽受異樣眼光。」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執行長田少雨,以愛融化自閉症小孩的心,無論是會吃自己頭髮或自殘的慢飛天使,透過應用行為分析,得知這些折翼天使是在求救,結合生活化自然引導理念,找出慢飛天使獨特的藝術天分,幫助家長走出悲情,活如陽光。

    田少雨濃眉大眼,皮膚白皙,來自河南鄭州的他,說起照顧陪伴慢飛天使過程,語氣急切,講到家長照顧自閉症小孩飽受煎熬,心腸軟的他,眼裡總是泛著淚光。

    「一個媽媽用了15年把孩子培養出來了,但這孩子只用了10分鐘,用了10分鐘被車子撞死了,母親跟我溝通時候,是特別脆弱的。」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自閉症小孩在大陸佔有1000萬人,也是他們日常生活的縮影,田少雨不僅是名特殊教育的老師更在微信網絡陪伴家長及自閉症小孩度過許多艱辛歲月。

    少雨說,自閉症是殘障兒童最困難最困難的照顧,因為需要一輩子,學會叫爸爸媽媽,家長花好長時間教會小孩,一轉身,又全部忘記,但這些慢飛天使仍是爸媽心中最珍惜寶貝的小孩。

    「對於所有的父母而言,如果他們老了不在了, 孩子沒有地方可以去了,國家雖支持,但支持力不夠;社會理解力也不夠,星兒想進到學校學習,世途崎嶇,難如蜀道。」

    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執行長田少雨,以愛融化自閉症小孩的心,幫助家長走出悲情,活如陽光

    田少雨說,希望這個社會有著包容理解的環境讓小孩快樂生活,企業更多支持,包容接納支持。他說,慢飛天使學習知識時間停留在2—6歲的黃金時期,千萬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小孩,要和他們成為玩伴,探索小孩的潛能,努力生存。

    田少雨表示,天使家園設在臺創園獲得大陸支持,臺灣服務兩岸同胞 臺灣離平潭較近,家長希望有照護機構陪伴小孩成長,「特殊兒童教育很辛苦,臺創園區就像一個家,讓小孩開心成長,倍覺溫暖。」

    「天使家園老師包括臺灣及大陸都有,由特殊教育學習專長的老師進駐在這裡」田少雨說,兩岸文化教育發展由臺灣老師來這邊輔導,因大陸老師經驗不太豐富,臺灣大陸教育理念磨合 引導孩子共同成長。

    照護中心由普校融合注重個性化,對每位兒童進行綜合評估, 根據辯證論治因人而異的原則制定個性化,教學內容包括發展普校融合方案 採用國際目前最新的應用行為分析,結構化教育並結合生活化自然引導理念,形成孩子機構到早教到幼兒園,到小學乃至技能培訓,託育等完整康復教育體系。

    田少雨說,教學相長,有媽媽學堂學習專業,做好家庭教育訓練傳遞知識, 讓媽媽也成為老師,「小孩總有一天要回到老家,培養家長照顧小孩的能力,盡最大努力給小孩最好教育環境。

    田少雨表示,大陸自閉症特殊教育發展至今已20多年,步伐往前邁進,最終目的希望建立社會包容理解支持,「我看見這些慢飛天使,有時候並非不懂我們,只要我們用心,心與心交流,心心相印,就可以讀懂孩子」他說,在讀懂孩子基礎上,就可以培養孩子才藝和技能,融入社會。

    「我多麼希望每個慢飛天使就像盛開的美麗花朵,綻放在中國大陸每一個角落,他們都是我的小孩,無論有多辛苦,我都不會放棄,是愛吧!我想」田少雨語氣堅定,神情宛如既威嚴又慈祥溫暖的父親,誓言守護慢飛天使一輩子。

    (資料來源:臺灣導報)

相關焦點

  • 平潭臺灣創業園
    媒體團到平潭的第一站是臺灣創業園。平潭臺灣創業園已入選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佔地130畝,規劃為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科技企業育成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園、中小企業總部等四大功能區。平潭臺灣創業園已入選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佔地130畝,規劃為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科技企業育成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園、中小企業總部等四大功能區。「目前臺灣創業者佔園區創業者的83%,企業方面臺資企業大概佔到20%。」臺創園工作人員介紹道。
  • 海峽兩岸青創基地巡禮:福州兩岸青創孵化中心
    圖片來源:臺灣導報    福建省福州市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以下簡稱「孵化中心」)創立於2015年8月,位於福州市金山橘園洲工業區倉山園18-22棟,是大陸國臺辦於2016年8月授予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2015年8月福州市政府授予的「臺灣青年創業基地」、2016年10月「福州市創業創新示範中心」。
  • 福建平潭臺灣創業園開園
    中新社平潭8月15日電 (閆旭)位於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金井灣片區的平潭臺灣創業園15日開園。目前,378個項目已登記入駐,來自臺灣的項目成為這個創業園的主體。
  • 臺灣青年在漳浦臺創園臺青創業就業基地暢談兩岸融合發展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訊 11月19日,漳浦臺創園組織邀請臺灣青年到臺青創業就業基地進行交流座談。期間,漳浦臺創園負責人為他們詳細介紹了臺青創業就業基地的運營情況、園區配套優惠政策、創業條件,並帶領他們到園區臺青創業企業臺豐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參觀,通過臺青蔡志陽的經驗分享,讓他們對園區的創業就業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在大陸創業就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一步增強了臺青對在大陸創業就業的認同感、獲得感。
  • 廣州眾創五號空間獲批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廣州眾創五號空間獲批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2018年05月29日 10: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5月29日廣州訊 近日,國臺辦公布了新設立的一批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名單,其中廣州市眾創五號空間正式獲設「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這是繼廣州匯龍信息產業科技園(基地)以及廣州市光機電技術研究院(示範點
  • 雲端互聯、共話青創,「成都-臺北-雲林『青創夢想』線上交流會」舉行
    7月22日,成都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組織開展了「成都-臺北-雲林『青創夢想』線上交流會」,三地近50名青年「創客」相聚雲端,圍繞兩岸青年群體廣泛關注的創新創業及就業主題開展互動交流。交流會上,以宣傳片+微拍短視頻的形式,向臺灣青年傳遞和推介了成都宜居宜業的城市形象和良好的青創環境。在成都創業的臺灣青年企業家宓欣怡和陳杰永分享了各自的創業歷程和心得體會。雲林縣的青年企業家許宥鵬、林子鍵和邱少凡分別介紹了當前臺灣青年創業趨勢和當地創業進化基地的發展情況。
  • 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展區榮獲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金獎
    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展區榮獲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金獎 2019年11月21日 09:2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展區(圖片來源: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
  • 「臺灣書店」入駐平潭兩岸國學書吧
    中新社平潭9月17日電 (閆旭)「臺灣書店」17日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揭牌,入駐兩岸國學書吧。廈門外圖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臺灣書店」,由兩岸國學中心引進入駐兩岸國學書吧,以聯合運營的模式對外開放。兩岸國學書吧負責搭建實體平臺,提供書店內基礎服務。兩岸國學中心項目組負責人遊文娟表示,引進「臺灣書店」,突出兩岸國學書吧的兩岸特色,為在平潭的臺胞的業餘文化生活提供更多空間和選擇。位於平潭臺灣創業園內的兩岸國學書吧,今年6月對外開放,致力打造兩岸國學中心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 平潭臺灣創業園:打造多功能全方位綜合型人才驛站
    據了解,今年10月,平潭臺灣創業園正式被認定為實驗區首批五家區級人才驛站之一,劃分類型為綜合型人才驛站,驛站功能囊括服務型、專業型、創業型、聯誼型人才驛站的服務功能,致力於建立健全園區人才服務體系、打造人才互動交流服務提供優質平臺。
  • 一島兩窗三區丨平潭臺灣創業園服務中心
    五年前的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第21次登上平潭島,親自為平潭擘畫了「一島兩窗三區」的戰略定位,並叮囑道,平潭發展面臨的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千年一遇的機遇
  • 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國家重點工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加緊建設。圖為鳥瞰正在建設中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繼續包攬農業農村部和國臺辦綜合評價前六名。青年 截至去年底,來閩實習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累計達3.6萬人,較上年末增長近40%。全省共推動形成各類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75家,其中國家級12家,各類基地累計入駐臺資企業2472家,較上年末增長19.2%;吸引臺灣青年就業創業6392人,同比增長22.5%。
  • 蘇州金雞湖臺青創業園啟動 助力臺灣青年實現創業夢
    作為專門為臺灣青年打造的創業孵化基地及兩岸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項目首期啟動面積2858平方米,分為孵化區及創業加速區,可以提供辦公、會議、洽談、路演、培訓,以及導師輔導、政策諮詢、投融資對接等一系列創業服務。當天,首批12家新興科技企業與金雞湖臺青園集體籤約,臺青園還與6位資深創業輔導導師籤訂合作協議,助力創業者成長。
  • 兩岸勇士成功泳渡臺灣海峽 將打造平潭橫渡基地
    22日13時06分,14名兩岸泳渡選手踏上平潭土地。他們攜手集體轉過身來,面向大海深深鞠了個躬。歷史記住了這一刻,臺灣海峽記住了這一刻!  當總裁判周玉成正式宣布「橫渡臺灣海峽所有過程符合規定,橫渡成功!」的時候,標誌著兩岸泳士創造了一個「前無古人」的神話,他們將被永遠載入人類泳渡史冊。  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讓我們重溫這段一波三折的圓夢之旅。  8月18日中午12點30分,挑戰啟動,臺灣新竹港口海面平滑如鏡。  首當其衝的蘇子傑順風順水,3小時遊出了12公裡。
  • 7家臺灣企業入駐廣東惠州仲愷青創基地
    近日,惠州仲愷高新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推出「愷臺匯」品牌標識,今後將圍繞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舉辦一系列主題活動。到目前為止,該基地已吸引7家臺灣企業進駐。  3家臺灣企業在創賽獲獎2016年8月,惠州仲愷高新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獲國臺辦授牌。目前,全國共有4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
  • 北港的石頭會唱歌 臺灣青年林智遠平潭創業小記
    (完)臺灣嘉義青年林智遠在平潭為兩岸青創搭橋鋪路平潭自由貿易區兩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智遠    臺灣嘉義青年林智遠    在平潭臺創園為兩岸青創搭橋鋪路    也讓更多有才能、有抱負的臺灣年輕人,認識距離臺灣最近的平潭「臺灣創業園」裡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進入平潭、善用平潭優勢政策,作為自己前進大陸一展抱負的「起跑點」和「中繼站」。    林智遠是個1989年出生的臺灣中南部嘉義人,讀的是元智大學機械科系研究所,但是卻一頭栽進文化創意和休旅民宿行業,在平潭創造和闖出成績。
  • 國家級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側記
    從1992年第一位臺商落戶清流開始,到如今56家臺資企業在這裡興旺發展,清流這座「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城,作為全市註冊臺資企業最多的地方,見證著明臺合作的深化交流,也折射出改革開放40年來兩岸關係的變化發展。2017年,在由國臺辦和農業部組織的首次全國臺創園發展建設綜合考評中,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在全國排名第三位。
  • 昆明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 創新海峽合作模式
    雲南昆明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於2008年12月17日獲批設立,成為全國第十一個、雲南省唯一的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2009年,園區提出了基礎設施建設兩年突破的總體要求,全面拉開了臺創園開發建設的序幕。  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第一時間啟動。在總面積20萬畝,規劃區5.4萬畝的土地上,臺創園力爭打造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的樣板。
  • 平潭臺創園裡的「臺灣創客餐廳」
    中新社福州6月8日電 題:平潭臺創園裡的「臺灣創客餐廳」  作者 閆旭  在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的臺灣創業園內,幾個臺灣青年創客開的「臺灣創客餐廳」正在試營業。食代炒飯、燒肉飯、咖喱飯、鍋燒意面、辣子雞丁飯……菜式不多,但是每樣都堅持地道的「臺南味」。
  • 「兩岸小鎮·青創菁谷」啟用 臺灣青年嘉興創業再添新平臺
    (中國臺灣網 全志強 攝)  中國臺灣網9月15日訊 (記者 齊曉靖 全志強 李航 劉璐璐)9月15日下午,「兩岸小鎮·青創菁谷」暨嘉職院創業創新孵化園啟用儀式在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臺灣青年登陸創業又多了一個新平臺。  本次啟用儀式由中共嘉興市委常委張仁貴主持。
  • 智創賦能 踏浪前行 2020蘇州海峽兩岸就業創業嘉年華盛大開幕
    本次活動由蘇州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起,蘇州金雞湖臺青創業園、蘇州市臺灣同胞投資協會、蘇州圈時代產業園聯合舉辦等機構聯合舉辦。本次江蘇省臺辦臺商大講堂與嘉年華活動一起舉辦,江蘇省臺辦、南京市臺辦、蘇州市臺辦等江蘇省多位臺辦領導,以及來自廈門、上海、南京、無錫、蘇州、崑山等青創基地代表,共同參與了本次江蘇省臺商大講堂暨嘉年華開幕儀式。「蘇州海峽兩岸就業創業嘉年華」自從2018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兩屆,在海峽兩岸取得了較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