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外|在墨爾本開小店,正為澳大利亞人團購中國廁紙

2021-01-11 新民周刊

在疫情爆發前,澳大利亞人寧願用貴一點的本國廁紙,也不會考慮中國品牌的。

文 | 張惠南

我是上海人,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定居已經一年了,經營著當地一家有著二十年歷史的社區便利店。每天都和客人聊聊天,喝喝茶,看看報紙,下午打打球、跑跑步,日子過得安靜、愜意。不承想,原本平靜日子被突如其來的這場新冠疫情打破了。

疫情初期,華人紛紛買口罩寄回國

從1月初偶爾看到武漢的相關信息到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這段時間主要的消息來源於微信朋友圈和各個群,澳大利亞媒體鮮有報導。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國內的疫情發展上了,關注疫情發展,關注物資緊缺。

當聽說國內的防護物資開始緊缺的時候,我開始去澳大利亞各大藥房採購口罩,支援國內,同時聯繫國內的朋友想辦法找一些口罩、防護服的資源,供應給家人和朋友。但是很遺憾兩條路都走得很艱難。澳大利亞藥店的口罩資源似乎非常少,僅有的一些華人就全部買光了,很快所有的大型連鎖藥店口罩都賣光了。營業員和你說這sorry的同時,看她們眼神就知道,這個事情離澳大利亞還遠著呢。國外網上口罩的價格也突然暴漲,3M公司的N95的防護口罩甚至要價上百澳元一個。最後還是通過日本的朋友組織了一批口罩做了定向的捐贈並為家人郵寄了一些,心中稍微得到一點安慰。

當地媒體報導紛紛轉向

武漢封城之前,澳大利亞媒體對疫情都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報導,還都集中在伊美之間的摩擦,談論都是戰爭對澳大利亞可能帶來的影響。從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起,澳大利亞媒體開始集中報導新冠肺炎在中國的暴發情況,其中主要內容是針對武漢市民的發病以及中國政府在這場疫情中的各種處理措施。

個人感覺,大多數的報導還是比較客觀、中性的,大部分數據都是採用的中國官方發布的數據,而不是像很多網絡自媒體那樣,發布一些來源不是特別可靠的數據。

2月5日以後,很多澳大利亞媒體開設專版,集中報導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影響,也有很多新冠病毒預防的科普文章出現。

同時,政府也開始採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在機場對有湖北經歷史的人員開展體溫檢測,並要求自我隔離。政府禁止入境的國家名單也愈來愈長——2月1日禁止中國旅行史的人員入境,2月29日開始禁止從伊朗來的人員入境、3月5日開始禁止韓國來的人員入境,3月11日開始禁止從義大利來的人員入境……

人人都在囤廁紙

由於經營小店,我需要對澳大利亞百姓的生活了解更多,所以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也經常和客人聊天,久而久之不少成為了好朋友。我經常會收到他們送來的賀卡、花以及在家裡種的瓜果、蔬菜等等。

但是這次疫情的出現,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那就是「囤廁紙」。大概在2月底,就有人開始搶購廁紙,一開始僅僅搶購打折的廁紙,幾乎所有的大型超市,打折的廁紙一搶而空。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只要是廁紙,就開始搶購,導致所有的超市Toilet Paper貨架一直處於空置狀態。

在網絡上也傳出了兩個為了爭搶廁紙打架的視頻。每天早上7點鐘,在大型超市Costco門前,排起了幾公裡的長隊;在批發商的倉庫裡,廁紙也是空空如也。

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兩周左右的時間。廁紙的生產商都是澳大利亞本地企業,而且廁紙的原材料也不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不知道是生產商的產能不夠還是物流企業的運輸能力問題,總之很多人買不到廁紙。我店裡的不少客戶一開始認為搶廁紙的人是瘋了,為什麼要搶購廁紙?但是接下來的時間,他們也開始加入搶購廁紙的隊伍了。我的小店大包廁紙一天內全部被賣光,只剩下小包裝的。我不得不開始實行限購,每個客人只能一次買一包,以備急需。所以感嘆在資源匱乏面前,不要指望人有高素質。網絡上、電視裡、電臺中都把搶廁紙作為一種嘲諷的對象。

我現在和澳大利亞華人一起從中國團購廁紙到澳大利亞,海運大概15天就能到。算上運費等各種費用,國內廁紙仍比澳大利亞便宜。我這幾天把中國的廁紙放在小店裡免費給顧客試用,大家覺得價廉物美,也不斷感謝我。而在疫情暴發前,澳大利亞人寧願用貴一點的本國廁紙,也不會考慮中國品牌的。

隨著疫情的不斷嚴重,澳大利亞的輸入性病例越來越多,總理也發表了關於囤夠藥品和食品的言論,以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問題。民眾開始搶購越來越多的物資,包括意面、方便麵、大米、糖、常溫牛奶等等。

不愛戴口罩

對於戴口罩,澳大利亞人和中國人的觀念截然不同。

首先商店裡都買不到口罩。前面提到,第一原本儲量就不大,第二前一階段華人瘋狂採購,或寄回國內,或自備。其次,除了東亞人(主要是中、日、韓三國),其他地區的人都沒有戴口罩的習慣。

我的客人告訴我,他們普遍認為戴口罩是一個人生病了,他可能會流鼻涕、打噴嚏,這時候需要戴上口罩,防止影響到其他人,或者影響環境。但是這樣的人應該儘量避免去公共場合,包括公共運輸、商場等等,應該待在家裡或者去醫院。只有在醫院,甚至是只有發熱門診、口腔診所等醫療機構,醫生和護士才會被要求戴口罩。健康的人出門是不需要戴口罩的,這個可能是他們長久以來形成的觀念。

3月11日,發熱門診前人們排隊檢測。在澳大利亞檢測新冠病毒是免費的。

所以在3月中旬,大部分的居民出門購物、在Shopping Center並不戴口罩。3月15日政府的公告中也沒有提及個人應加強防護,包括戴口罩。只是提到了三點:1、洗手;2、打噴嚏用紙遮擋;3、如果有症狀,要自我隔離。

剛開始澳大利亞政府對待新冠病毒的處理方式,重點放在輸入性的控制,但是隨著輸入病例的增多,幾場大型活動中都出現了新冠病毒的確診者,導致了更多人的隔離;兩所學校也發現從美國回來的確診病例,從而在民眾中引起一定恐慌。一小部分人開始戴上口罩,在檢測發熱門診處也開始排起了長隊。

3月13日起,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取消大型活動,停辦2020年的F1墨爾本站的比賽。同時我家孩子所在的籃球俱樂部也停止了往常每周一次的比賽。據了解,應該是所有的比賽包括足球、橄欖球、籃球甚至於網球等俱樂部都停止了周末比賽。

截至3月21日,澳大利亞全國共有新冠肺炎感染確診病例1051例,包括7個死亡病例。

總體來說,澳大利亞人民還是比較安定的。他們積極面對未來,認為此次疫情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過去。如果政府採取封城的措施,會帶來一些生活不便,所以民眾會先去超市囤積一些生活必需品。

疫情在澳大利亞剛剛開始,祝澳大利亞好運吧!

相關焦點

  • 為防搶購,澳洲超市派保安看守廁紙,還把廁紙藏櫃檯後面
    據《每日郵報》3月8日報導,隨著新冠肺炎在全球多國的蔓延,澳大利亞出現了搶購廁紙的現象。超市採取多種方法制止這種不文明的行為,有的超市派保安在廁紙旁邊「站崗」,嚴防顧客一次拿太多,還有的超市把廁紙藏在櫃檯後面。
  • 華媒:澳墨爾本人口增長最快 海外移民為主因
    中新網5月2日電 澳洲網5月1日刊文稱,澳大利亞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在澳大利亞所有州府中,墨爾本人口增長最多、最快,海外移民成為其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  在墨爾本增加的人口中,海外移民有8萬名,佔總變化人口的64%;在雪梨,海外移民增加了8.47萬人。海外移民是墨爾本和雪梨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  墨爾本、雪梨和布裡斯班增加的人口,約佔澳大利亞總增長人口的7成。達爾文、阿德萊德和珀斯的人口增長率則較低,每個城市增長的人口數隻佔總增長數量的1%,甚至更少。
  • 墨爾本:中國毛南文化 驚豔澳大利亞
    當晚出席活動並致辭的嘉賓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文化領事鄒彬女士、澳中商貿發展促進會會長蘇俊希女士、墨爾本白馬市Cr Andrew Davenport議員、澳大利亞廣西海外聯誼會會長李仲德先生等。晚會上還進行了環江毛南族「友好使者」銅鼓贈送儀式。澳大利亞墨爾本當地群眾、華人華僑等各界人士共500多人觀看了演出,使毛南文化這朵豔麗的民族之花經驗亮相墨爾本。
  • 澳大利亞母親搶購12包廁紙遭批 本人解釋:家有16個娃,沒辦法
    傑尼·博內爾一家(圖源:每日郵報)【海外網3月12日|戰疫全時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民眾日前掀起了囤貨狂潮,廁紙成了最搶手的商品之一,當地不少超市的廁紙都被搶購一空澳大利亞一位母親因為採購了12包廁紙而受到了其他顧客的批評,不過她本人表示,購買這麼多廁紙只是因為自家人口多,消耗量大。
  • 疫情來襲,西方人為何瘋狂搶購廁紙?
    目前,在處在新冠病毒威脅下的西方世界,消費者正在瘋狂搶購和囤積廁紙,商店裡的廁紙經常是剛剛擺上貨架,回頭就被一掃而光。消費者搶購各種醫護相關商品還可以理解,搶購廁紙又是為了什麼呢?「對話」網站採訪了四位澳大利亞專家,他們給出了各自的解答。
  • 澳大利亞疫情引囤購潮,雪梨超市女顧客為搶廁紙拔刀相向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澳大利亞也掀起一番囤購潮。據報導,當地時間3月4日,在澳大利亞人口最多城市雪梨一家超市內,兩名顧客因新冠疫情爭搶廁紙發生爭吵,期間女顧客拔刀威脅。警方到場後事件得到控制,無人受傷。網友評論網友:這是啥情況?
  • 最古老的「中國城:澳大利亞墨爾本唐人街
    始建於1854年維多利亞「淘金熱」時期的墨爾本唐人街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唐人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唐人街之一。歷經150多年變遷,這些中國人最初的落腳之地,如今已不單單是居住之所,而是演變成集社會、經濟、文化於一身的「中國城」。  「古城」裡的歷史沉澱  墨爾本的華人足跡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
  • 澳洲華人:排華情緒一觸即發,我要不要回中國?
    網絡段子說得好, 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滿全場。2月初,國內疫情暴發,我們慶幸及時離開,在澳洲邊喝咖啡邊看電視新聞裡,墨爾本機場滯留的數千留學生被阻止入境。不曾想3月初,中國動用舉國之力基本控制了疫情,澳洲卻拉響警報,雪梨大批留學生開始踏上逃回中國之路。
  • 從澳大利亞墨爾本到中國西安:一場與疫情賽跑的跨國愛心接力賽
    愛心物資接力轉運中受到志願者協助  受訪者供圖  從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到布裡斯班,再從布裡斯班到中國上海,又從上海到達西安。整整24箱防疫物資經歷了整整三天的愛心接力賽。  然而,這群為愛奔波的海外華人卻不願透露自己的名字,他們說,能為國家出份力,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 都江堰墨爾本「遊客中心」開業 吸引海外遊客
    人民網成都4月30日電 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管理局發布消息稱,都江堰日前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新增「遊客中心」,吸引國際遊客,受到當地遊客廣泛關注。 開設國際「遊客中心」邀全球遊客來蓉 據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方便海外遊客了解都江堰,青城山-都江堰景區日前專門派員遠赴海外,和當地的國際旅遊機構合作,增設海外「遊客中心」。墨爾本「遊客中心」是景區和當地一家叫長城旅行社合作開設的,位於墨爾本中心城區。
  • 澳大利亞五金店Bunnings「巨型廁紙」上市!全長 2400 米!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今日阿德萊德報導,澳大利亞的搶廁紙狂潮有沒有影響大家的日常生活呢,時代君覺得還挺誇張,不知道為啥廁紙都成搶手貨了!於是Bunnings為了大家推出了「巨型廁紙」據報導,澳大利亞國民五金店Bunnings向市面上推出了一種超大量廁紙,一般這種廁紙都用於公共浴室和購物中心。八卷裝的Scott Essential巨型廁紙,全長2400米,僅售42刀。
  • 澳大利亞疫情捲土重來,墨爾本「鐵桶陣」封城,超市再現搶購潮
    新冠肺炎疫情在澳大利亞重新爆發,墨爾本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墨爾本是維多利亞州的首府,人口超過500萬。此次疫情已促使墨爾本官員在至少30個社區強制執行「不外出」命令,並對9座公共住房大樓實施「嚴格」封鎖。這些住宅樓居住著3000多名居民,在12戶家庭中發現了23例COVID-19病例。警方已經在公共住房大樓的入口外部署了警力,以實施封鎖。
  • 風雨同舟,共克時艱——澳大利亞墨爾本市政廳「亮紅」為中國抗疫加油
    新華網雪梨3月2日電(記者郝亞琳)由墨爾本市政府、澳大利亞中國總商會墨爾本分會和澳華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風雨同舟、共克時艱」活動於當地時間2月27日晚舉行,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油鼓勁。當晚,象徵中國國旗的紅黃兩色燈光點亮了墨爾本市政廳,全體嘉賓在市政廳陽臺上拉起寫有「風雨同舟、共克時艱」字樣的橫幅,手舉「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螢光燈和標語,揮舞中澳兩國國旗,高呼「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口號,共同為中國人民抗擊疫情加油鼓勁。
  • 中國遊客去墨爾本百分之百一定要逛的地方,墨爾本唐人街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華人最多的地方,唐人街自然也是墨爾本最熱鬧的地方。這裡其實非常的乾淨整潔,沿街開滿了中國各地的餐館和商店,不僅中國人喜歡來,本地澳洲人也喜歡來這裡,因此人流量很大。來墨爾本2周時間,我這裡大約來了五六次,都是來吃東西的,絕對值得推薦。墨爾本唐人街,依照唐朝的長安建築風格而建,洋溢著濃鬱的中國文化氣息,大街處處可見中文商店,中國餐廳,古老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完美交融,是墨爾本這個城市的獨特魅力。漫步唐人街 各式中歺林立,排隊等候的多數是老外。英語與普通話在耳邊不時交匯,完全沒有違和感。
  • Groupon收購澳大利亞團購網站Crowdmass
    【TechWeb報導】5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團購巨頭Groupon宣布收購澳大利亞團購網站Crowdmass,這家公司僅成立12個月。過去幾年,Groupon積極進軍全球市場,在全球範圍內收購了多家小型團購網站。
  • 墨爾本又開始搶購廁紙,超100萬人面臨封鎖,已有超市被搶購一空
    據《每日郵報》6月23日報導稱,在維州各地的疫情熱點區,由於擔心再次被封鎖,恐慌性購買廁紙的現象再次出現。《每日郵報》觀察到,墨爾本Brimbank和Hume等地區的民眾正在瘋狂囤積物品,有報導稱,一些小超市的商品早被搶購一空。
  • 調查:多數澳大利亞人願給小費 墨爾本人例外
    中新網11月27日電 在澳大利亞,外出就餐時到底該不該給小費呢?如果服務員索要小費時,你會拒絕嗎?據澳洲網27日報導,一個專門服務於酒吧與餐廳交易的行動支付應用Clipp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大部分澳大利亞人表示願意給小費,然而,過半墨爾本人承認有些不情願。
  • 澳大利亞華僑華人「雲端」過中秋
    澳大利亞長達三個月的第二波疫情在近日得到控制,日增確診病例大幅減少。但受社交距離等限制措施的影響,全澳各地中秋活動的數量及規模較往年大幅縮減。雖然許多線下活動擱置,但「雲端」慶中秋的活動流行起來。  為陪伴留學生度過這一特殊的中秋,澳大利亞多個州的中國學生組織紛紛推出線上中秋活動。
  • 澳大利亞:墨爾本山寨「盒馬鮮生」悄然更名
    墨爾本山寨「盒馬鮮生」更名為「犀牛先生」這家位於墨爾本小倫斯代爾街(Little Lonsdale St.)的華人超市於今年9月開始試營業,從店名到海報都照抄了阿里巴巴旗下的生鮮超市「盒馬鮮生」。該店開業曾一度引發熱議,不少人以為中國盒馬在澳洲開了旗艦店。但細細觀察卻發現店內獨缺中國盒馬鮮生特有的懸掛鏈,裝修及陳列也沒有中國盒馬敞亮與精緻。
  • 旅遊: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生活和希望
    一位澳大利亞工人說得好:「大洋大海把我們分離,友誼衝破浪濤把我們連在一起!」澳大利亞,人民(包括澳籍華人)為了表示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決心,他們決定在本迪戈的遊覽中心建設一個「中國新村」。我們有機會出席這一工程的動工典禮並看到設計完美的新村模型,深感高興。願兩國人民的友誼,象澳大利亞的金合歡和中國的杜鵑花樣盛開!在墨爾本市內還有諸如「中國鎮」的街道,其中小布克街就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