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雜誌專門忽悠老師

2020-12-24 浙江在線

  地址是假的刊號不存在投稿就獲獎給錢就發表

  這個局已持續3年之久。可能精心策劃。

  最早在2005年,一本名為《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的刊物出現在網上,面向教師常年徵稿。刊物稱,可為評職晉級提供理論依據。一時間,不少老師積極投稿,所投稿件幾乎每篇都被評為一等獎,但須支付一定數額的評審費。

  今年3月,西昌某鄉鎮中學老師王能也看到這樣一篇徵稿通知,稿件很快投出,結果如出一轍——通知他「付款後評獎、刊文章」。王能多了一個心眼,質疑刊物的合法性,結果卻揭開一個驚人的內幕……

  調查

  我們和真相在路上

  2007年,西昌某鄉鎮中學老師王能焦頭爛額:為評上高級職稱,他正急於發表兩篇論文。

  「為評職晉級提供理論依據,《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常年徵稿。」3月,在學校辦公室,一封《關於舉辦07年度全國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大賽的徵稿通知》郵件,讓王能喜上眉梢。

  一紙通知

  你的論文獲獎了刊發請寄編審費

  徵稿通知為「中國教育學術研究會」紅頭文件,教文函(2007)08號,蓋有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編輯部的印章,不僅對徵稿對象、內容、文章做出了嚴格要求,還專門對刊物做了介紹:國際標準刊號I S S N 1007-8657、國內刊號C N 19-3258/H 。

  10月4日,經過半年多的準備,他的論文終於成形,利用回成都的短暫時間,按《徵稿通知》要求通過E -m a i l 投出。8日,得到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編輯部通知,同樣是電子郵件,告知他所寫的有關體育方面的論文獲得大賽一等獎。稿件擬在2007年11月刊發,文章編號為R 07-11-09**。

  同意刊發先寄編審費

  此外,通知還稱「如同意刊發,請你匯寄編審費,《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郵寄費共計叄佰伍拾元(小寫:350.00元)人民幣到《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編輯部,以便使你的作品儘快進入編輯程序並在中小學教育雜誌網登載(文章刊發後,你將獲贈該期刊物一冊和榮譽證書)。如不同意刊發,請你匯寄評審費、榮譽證書工本費壹佰伍拾元人民幣到《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編輯部,將迅速給你寄出榮譽證書。」

  在通知的下方,還專門寫下了匯款地址和帳號,並留下了電話號碼和聯繫人:郵政儲蓄匯入帳號—6221886510007954087劉林。

  去信質疑

  對方沒回復

  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如此高的評價,王能很興奮。但看到所需的費用時,他心裡犯起嘀咕:「論文如此輕易發表?而且是一等獎?並且如此快……」王能覺得,短短4天,評審結果就出爐,事有蹊蹺。10月18日,王能決定再次E -m a i l 對方,信中表達了自己的質疑,稱發表論文不用花錢,反而該付一定稿酬,諸如此類。但截至到24日,沒有得到任何回復。見數日未有相關質疑的回覆,王能委託在成都工作的姐姐,打聽《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的虛實,地址是成都市水碾河路21號附18號。

  鍵入《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百度一下,找到相關網頁260篇。首條,「有誰知道《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是正規的刊物嗎?」帖子發於2005年11月,先後5人跟帖,多稱沒見過此刊物,或今年目錄中也沒有。看其他,質疑該刊物是否合法的帖子有7處,北京、河南、浙江都先後有老師在該刊物上發表文章,有幾百人投稿。更奇怪的是,該編輯部還出現了另一個地址:成都市少城路7號501室。

  一次調查

  電話聯繫不耐煩刊號地址都有假

  10月24日上午10時30分,記者用小靈通撥通該刊物通知上的座機86690449,沒有人接聽,再撥86634686,響過數聲後,傳來正在通話的答覆。2秒後,再撥,響三聲後被接起,一中年男子,不太標準的普通話。

  「找哪個?」

  「請問是劉老師嗎?」

  「有啥事,有什麼話直說。」(語氣中明顯有不耐煩)

  「我想為弟弟繳論文評審費。」

  「寄過來就行。」(掛斷了電話)10時46分,記者換手機撥通上面留下的小靈通號碼81820449,這次接電話的仍舊是位中年男子的聲音,仍是不太標準的普通話。當記者表示想直接去編輯部繳錢時,男子馬上回答,「我們編稿件都搞不贏,哪有現場接待的時間?」還沒等記者問其他問題,他直接撂下一句:如果你擔心上當受騙,不發表、不寄錢就是了。

  辦公地址附號不存在

  而在公布的網站上,記者發現,期刊到目前已經出版到2007年22期,上面不僅有《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的介紹,徵稿通知,還專門刊載了許多老師投稿過來的已發表的論文。

  記者決定直接前往該刊物的編輯部一探究竟。到水碾河路21號,發現卻是雙橋子郵政局,並未有附18號的存在。雙橋子派出所的劉警官專門負責此片區,他說,「21號是郵政局,沒有附號之說,轄區更沒有這個刊物。」再去少城路7號,為省纖維檢驗局,5樓整層都為局辦公用地。

  刊號查詢根本就沒有

  沒了線索,記者決定查詢刊號是否合法。四川省版權局版權處處長徐登明肯定地表示,我們四川的地區號為51,也就是說四川的合法期刊的國內刊號應為:CN51-xxxx的形式。如果屬於其他地方的刊號,在四川出版也是違規的。

  通過查詢,記者還發現,該雜誌的ISSN1007-8657國際標準刊號,是一種叫《冶金譯叢》期刊的國際標準刊號,而它的國內刊號:CN19-3268/H在中國根本沒有。

  記者再撥小靈通,接電話的人聽了記者表明身份後,警惕地問記者想做什麼,當記者表示地址和刊號完全不對時,該人立即掛斷電話,並且再也無法接通。

  算一算帳獲利很驚人

  在刊物網站,2006年7月目錄,分教育研究、教育新思維、職業教育、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理化生、史地、藝體、班主任工作、教海拾貝12個板塊,共107篇文章。僅以此期計算,依照發表每篇須支付350元,本期在稿件上的收入達37450元。而僅僅是2007年,以目前到22期計數,那麼到現在《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編輯部獲得收入至少在82萬元。而刊物最早出版在2005年,已有3年歷史,斂財數目可見一斑。

  25日上午9時30分,記者將此事舉報到四川省版權局出版物市場稽查總隊。

  緊急查處

  此前也查過證據已掌握

  「《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這個刊物以前我們查過。」剛聽記者說出書名,稽查總隊總隊長王俊波馬上警覺,稱地址水碾河路21號附18號也去查過,結果發現根本就不存在。他提議:先登錄網站查看刊物,再突擊現場。可惜的是,該期刊網址http://www.jiaoyu888.com處於無法訪問的狀態。

  上午10時,記者與兩名執法人員一起前往少城路7號501室。剛一打聽,門衛室王大爺稱,此房前幾年都對外出租,一年前已收回,現裡邊全為省纖維檢驗局辦公地,501室也一樣。王大爺說,編輯部前幾年確實在此辦公,租房的人叫馬治育。「只知道他們是搞教育的,前段時間還來拿過信。」王大爺說,編輯部是2005年左右來到501室的,經常都只看見裡邊有幾臺電腦。

  目前,省版權局出版物市場稽查總隊已拿到相關證據,將會同公安機關,通過一些其他方式對此進行進一步調查。

相關焦點

  • 北京現代中小學教育雜誌編輯部網站
    北京現代中小學教育雜誌編輯部網站,4、所有通過審核的稿件如果需要查稿,可以提供雜誌社電話進行求證,確保作者的利益。北京現代中小學教育雜誌編輯部網站, 經過年的努力,工程即將全部完成。
  • 雜誌徵稿專門騙老師 評獎背後有驚人內幕
    最早在2005年,一本名為《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的刊物出現在網上,面向教師常年徵稿。刊物稱,可為評職晉級提供理論依據。一時間,不少老師積極投稿,所投稿件幾乎每篇都被評為一等獎,但須支付一定數額的評審費。  今年3月,西昌某鄉鎮中學老師王能也看到這樣一篇徵稿通知,稿件很快投出,結果如出一轍———通知他「付款後評獎、刊文章」。
  • 《書法教育》雜誌中小學版正式出版
    《書法教育》雜誌中小學版日前正式出版發行,自1月起逢單月出刊。該雜誌是一本專門面向中小學書法老師和教研員的刊物,旨在為教學服務、為教師服務、為教材服務。 《書法教育》雜誌中小學版版封面 人民美術出版社供圖
  •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雜誌官網省級正規刊物知網收錄版面費多少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雜誌經國家教委批准,國民教育教育學術期刊(半月刊),國內發行號:CN10-1390 / G4,國際發行編號:ISSN 2096-224X。這本雜誌專門針對開發管理,教學研究,在科研創新和教師培訓等領域,我們將展示我國的學校教育和科研成果該領域的最新成果,在教學管理和課程建設方面交流新思路新的經驗,有關教育改革和發展中重大實踐和理論問題的研究題。現在面向教師和教育管理部門呼籲科學和工程學作者和研究生發表論文。
  • 教育部長陳寶生:2019年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將出臺專門政策
    教育部長陳寶生:2019年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將出臺專門政策 作者:子航 發布時間:
  • 【社科專訪】四川師範大學教授林勝強:聚焦基礎教育邏輯教育教學研究
    《邏輯與思維》課程設置的推進以及其他各學科新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無疑會給基礎教育邏輯教育教學和研究工作打開局面奠定良好的基石。  但是,當前情況和面臨的問題是:開設邏輯學課程的老師從何而來?各學科教師的邏輯專業知識和邏輯素養的培育如何進行?
  • 芬蘭中小學正式廢除學科教學?揭開真實的謊言!
    11月14日,恐怕並不是芬蘭教育史上非常特殊的日子。因為芬蘭全國教育委員會在這一天專門刊發了如下聲明: 「最近國際媒體有消息稱芬蘭正在廢除學科教學。雖然2016年8月開始,基礎教育大綱有些改變,但是學科教學不會取消。」
  • 讓教育回歸課堂,讀伴兒在全國中小學英語優秀教學成果展評中獲認可
    2018年11月30日下午,在成都市青羊區四川師範大學實驗外國語學校,由教育部委託《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課題組主辦的為期兩天的「從融合走向創新,資訊時代全國中小學英語優秀教學成果展評與研討活動」完美收官。
  • 一場「網際網路+」的作文教學盛宴——山東省中小學作文教學研討會在...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了推介作文教學研究成果,推動新高考下寫作教學研究,共同探討作文教學改革之路,4月14日至15日,山東省中小學作文教學研討會在新泰市召開,來自全省各地區的700餘名專家教師參加會議。
  • 六安市城南中學開展教育課題研究 探索教學教研方法
    ——城南中學舉行省級課題開題報告會安徽省2020年度教育信息技術課題評審結果揭曉,由我校羅偉副校長主持申報的省級課題《「網際網路+體育」模式下安徽省中小學校園足球課程體系的構建》獲準立項(立項號AH2020127)。
  • 市四十五中老師「華羅庚杯」教學大賽獲獎
    10月19日至23日,「華羅庚杯」全國中小學數學教學大賽在江蘇無錫舉行,包頭市第四十五中學由數學教研組長鄧惠萍老師帶隊,派出三名教師參賽。其中,侯鑫老師憑藉邏輯嚴密、思路清晰、互動生動的教學特點榮獲優質課評選一等獎(中學組、小學組各1名),黃豔、高燕2名教師榮獲優質課評選二等獎。
  • 網龍華漁教育助力全國68所中小學開展虛擬實驗教學試點
    11月20日,中央電化教育館在福州舉辦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試點工作第二期國家級培訓,並在福州格致中學、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開展了中學生物、小學科學學科的虛擬實驗公開課。此次培訓活動共吸引了全國多地小學科學和初、高中生物學科教師以及相關業內人士近百人參加。
  • 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英語教學教研聯盟成立大會在橫琴順利召開
    吳志海同志首先發言,他詳細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英語教學教研聯盟成立的意義及具體工作方案,指出要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推動教育合作發展,加強基礎教育交流合作。通過組建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英語教學教研聯盟,打造大灣區英語教育發展共同體,通過融合裂變,在教育理念、教學管理、區域教研、文化建設、項目合作、課題共建、師資培訓等方面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擴大品牌效應。
  • 省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教研活動在福州晉安舉辦
    12月11日,2020年福建省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教研活動在福州市晉安榕博小學舉行。此次活動由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主辦,晉安區教師進修學校承辦。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副主任黃麗麗,晉安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楊佳松出席活動。
  • 臺灣中小學教學很多值得借鑑——第六期傳統文化教育赴臺專題
    通過近兩周的參觀學習和交流研討,我感覺本次臺灣之行收穫很大,臺灣的中小學教學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課堂教學----培養學生 「能帶的走的能力」。   1.課堂教學理念:「學、思、達」即:自學,思考,表達。
  • 名師「把脈」助學子妙筆生花,青島市中小學英語教學名師研討會在...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英語學習,傳遞教育好聲音、好方法,12月22日上午,青島市中小學英語教學名師研討會在半島都市報社舉行。十餘位初中、小學英語名師齊聚一堂,共同聚焦島城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與寫作。會上同時聘請各位名師為「二中·半島杯」學生記者徵文大賽榮譽評委,名師們將共同為大賽護航,提供專業指導。
  • ...有關部門負責人解讀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
    如何將豐富的博物館資源有效轉化為中小學教育教學資源,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與文化瑰寶面對面,聆聽古老民族的偉大傳奇、感知盪氣迴腸的文明進步?  《教育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近日印發。圍繞這份意見的亮點和特色,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負責人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 西寧中小學教師上「擂臺」比教育教學身手
    原標題:西寧市中小學教師上「擂臺」比教育教學身手   記者昨日從西寧市教育局了解到,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引導教師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為期4個月的西寧市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擂臺」賽開賽。接下來的時間裡,包括四區三縣中小學校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所有學科以及職業學校文化課與專業課的教師將在說課、講課以及教學設計等方面一比高下。
  • 發布《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
    據統計,經過規範和整治,全省各地各類進校園活動平均每所學校從18.1項減少到4.8項,減少73.5%,在減輕學校和學生負擔的同時,也同步減輕了中小學教師的不合理非教學負擔,讓中小學教師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用於教育教學工作,得到了學校和老師的普遍歡迎。
  • 中小學教師職稱痛點
    03 從教育角度看,中小學職稱評定有必要嗎?在中小學階段,除了學科和學年段不同,可能對老師的技術要求不同之外,在同一學科同一學年段難道還分層次嗎?將老師根據技術水平分層次是為了什麼目的需要?是所教的知識難度不一樣嗎?還是教學方向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