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進入「刷卡」時代的當下,相信很多市民,特別是廣大年輕人已經習慣用銀行卡取代現金消費。不過,隨著發卡銀行的品種增多,大家選擇辦卡的用途和範圍也日益寬泛,有時候,甚至為了某個商場或是飯店的一個消費折扣,就辦了一張銀行卡,這就導致了很多人的借記卡或信用卡長期處於沉睡狀態。對於這些長期沉睡的銀行卡,一般大家都關注的是會不會收費?會不會影響個人信用等等,然而,真正的「睡眠卡」卻存在著這樣一個巨大的用卡安全隱患,犯罪嫌疑人針對這類信用卡詐騙手段實施犯罪過程中,環環相扣,猶如一部「犯罪三部曲」,可謂是神不知鬼不覺!
一、網上購買個人信息,專找「睡眠卡」
犯罪嫌疑人通過網絡購買大量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等信息,然後通過網上購買這些人的信用報告,篩選出他認為合適的人選,來進行下一步行動。下一步就是篩選合適人選,其中「70後」成了騙子眼中的「肥肉」。這是什麼原因?犯罪嫌疑人也做過細緻的分析,因為「70」後這些人一般都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也會有信用卡,但不像80後那樣頻繁刷卡,這些不被經常使用,甚至是被遺棄在角落裡的信用卡就是「睡眠卡」。正因為這些卡不常用,所以就算卡被盜刷或套現,受害人也不會及時發現,騙子們很容易就得手了。
二、製造假身份證,補辦掛失手機號碼
三、補辦新的銀行卡,非法套取現金
犯罪嫌疑人通過手機撥打銀行熱線驗證並補領新信用卡後,其就可以利用信用卡肆意妄為了,一般都是通過POS機套現的地方,將卡中的錢全部套出,然後將卡棄之不管。一般嫌疑人完成補領新卡只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可真正的受害人根本不知道這幾個小時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也根本不會聯想到手機無故停機是因為有人故意掛失。等到受害人發現問題的時候,銀行早已發信催告其還款了。
由此可見,你的「睡眠卡」並沒有真正休眠,千萬別不把它當回事,建議大家趕緊清理下自己的錢包卡包,把這些「沉睡的銀行卡」喚醒,切莫留下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