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人來人往|蘇童:我願觸及人心的隱秘

2020-12-15 百家號

上世紀80年代末,作為「先鋒文學五虎將」之一的蘇童確實很先鋒,不僅小說的敘事上學習西方的現代主義寫作,小說的內容也突破傳統,他被稱之為「最會寫女人的男作家」。然而在這個信息碎片而又轉瞬即逝的年代,有多少人又能真正的認識他呢?

把時效性不當回事的「妻妾成群」

在與蘇童的對話中,他常常提到一部經典 —— 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這部作品和他的《妻妾成群》其實很類似:它們都是在講述一個被欲望摧毀的女人,也都不僅僅是在講述這個女人,它們將人性的種種都曝光在大眾的眼皮底下 —— 它們都是生活的百科全書。「不怎麼在意是否熱點,在意的是,是否觸及人心的隱秘與褶皺之處」蘇童如是說。

的確,文學經典與 10 萬加文章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前者並不尋求熱點,它就像一壇好酒,不會因為時代的不同而失去其存在的意義,反而能越陳越香。經典文學中的衝突與矛盾,並不僅針對一個時代的某一類人。在新的時代裡,它總能對不同的受眾進行靈魂拷問,在來回之間摩擦出新的火花。

蘇童接受 ZAKER 採訪

雖然蘇童的作品無法像太陽一樣普照全人類,但也如他所說,想像一盞路燈默默召喚讀者。希望現在的青年「還能喜歡這些老酒的滋味」,這也是他的三本小說《妻妾成群》、《米》、《我的帝王生涯》重新出版的意義。

現如今的「妻妾成群」

說起《妻妾成群》,或許對一些人來說,更熟悉的是根據它改編的電視劇《大紅燈籠高高掛》。

小說講述的是一位女大學生嫁入豪門後的故事。雖說都是一樣的套路,女主角和《金粉世家》裡的冷清秋並不類似。她從一開始就並非純白無瑕。帶著從小養出來的「世故」,在父親過世之後,在做工與嫁人之間,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這條看似輕鬆的道路,而且「當然是嫁有錢人家」,「名分是什麼?名分是我這樣的人考慮的嗎?」

《大紅燈籠高高掛》劇照

矛盾之處就在於她在世故之餘,又帶著些天真浪漫。她喜歡淡菊,喜歡音樂,希望自己在「老爺」心中有著和「她們」不一樣的位置。她始終無法像二太太那樣,把一切都看破,面對情敵也親如姐妹,笑臉相迎。老爺陳佐千開始愛她天真的模樣,覺得「畢竟是女學生,總有不同凡響之處」到最後厭惡她的陰損,覺得她與她們並無二致。她「獨一無二」的夢想破滅是她自己矛盾的性格造就了悲劇。

這也許就是蘇童所說的,他只是預想了結局,但「小說越長越大,會成一匹野馬,脫韁而奔,去往它自己想去的地方。」小說裡的主人公都是鮮活的,「他們最後都是去往了自己選擇的地方」。

青年時期的蘇童

然而,妻妾成群的年代真的過去了嗎?是的,從中國歷史與法律的角度來看,確實是過去了,但是這個年代還遠遠沒有過去。被譽為「最會寫女人的男作家」的他告訴我們,他不是在寫女性,他是在寫人性。「女性是母親的性別,也是你妻子女兒姐姐妹妹的性別,這性別什麼時候不被特別標註,什麼時候就是文明時代了。」至少到目前為止,女性還是會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被關注。

女性的價值究竟在哪?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找到些許靈感。小說裡美得不可方物、活得恣意瀟灑的三太太梅珊告訴我們:不必為了這個糟老頭子爭來爭去。然而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她 —— 一個戲子,無法受人尊重,無法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只能在方寸的後院裡咿咿呀呀地唱著悲傷的戲曲,委身於這個她小指頭都瞧不上的糟老頭子。

蘇童、馮唐、張悅然對話女性與文學

即使迎來了文明時代,即使身為男兒,我們就可以擺脫妻妾成群了嗎?只要人存在,競爭就永遠存在。只要競爭存在,勾心鬥角就永遠存在。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些人的「老爺」,又同時是另一些人的「小妾」。不然,小說中身為男兒,又十分受寵的大少爺又如何會妥協,選擇放棄自己心愛的四太太呢?

蘇童的《妻妾成群》和之前熱映的《甄嬛傳》類似,裡面有笑到最後的,也有一敗塗地的,但是卻沒有一個無辜的角色,也沒有一個獲得真正幸福的人。蘇童的作品,沒有歡喜大團圓,只有血淋淋的殘酷。引用他喜歡的一句話,便是:「文學的偉大不在於引導時代如何前進,恰好在於盤點與反思,指出時代與人的失落之處。」或許,在看透這些人性與時代的痛腳之後,我們方能更好的活著。

在「妻妾成群」的時代與自己和平共處

他不喜歡人性中的溫情脈脈,他喜歡去探索人性之惡。比如《米》,他說那是他年輕時代探索人性邊際的實驗之作。然而他並不認為人性之惡有什麼了不起,人都是有善有惡的。「那些都是人性的普通內容,人必然是要陪伴它們終其一生的。人生之難,不在於如何謀求幸福,恰恰是如何與種種不適和平共處。」

有趣的是,在生活中的大作家也和我們一樣「懶」。對於他來說,寫作是一場想走就走的「旅行」。他並不會像上班打卡那樣,強迫自己每天去寫。他說自己並不算是一個勤奮的作家。「想寫就寫,不想寫不強迫自己。最好的寫作狀態是飛瀑一樣的,其次是流水狀的,但如果像一個壞掉的水龍頭那樣只能滴水,就該把總閥關掉,修好了再開。」因為文學不是即時性的社會訊息,也不是拍個腦袋就能想出來的十萬加標題。「文學是沉澱與思考的藝術。」

ZAKER 文藝獨家出品撰稿:李文怡策劃:莊牛奶、陳長頸、謝雲璞頭圖設計:anyufu、陳加滿視頻製作:妖花

相關焦點

  • 走進作家蘇童的書房:讀書寫作之餘我是個園丁
    蘇童簡介    蘇童,1963年出生於江蘇蘇州,198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83年發表小說與詩歌處女作,當過教師和文學編輯。現居南京,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    很多人想拍書房,都被我拒絕了    家中角落隨性放著書,喜歡聽鄉村民謠,閒來品紅酒,很有魅力的聲音配上溫暖的笑容——他就是蘇童。    這樣文藝款的男神,擁有什麼樣的書房?    進門迎面是扇百葉窗,左手一面牆連帶拐角是頂天立地的書櫥,書櫥對面是一張不算大的書桌。
  • 滾滾紅塵,人來人往,願陪你走一場
    你站在雪地裡清瑩如水地笑著,我悄悄打開手機,拍下了美麗的照片。人間熱鬧非凡,卻也時常感到涼薄,幸而遇見你,溫暖我的四季。春日夏風秋葉冬雪,只要有你陪,處處都是好風光。萬人如海一身藏,只願為你奔赴山海。我見眾生皆草木,唯有見你是青山。你的一字一句,我都放在心上。
  • 蘇童 | 別哭了,等我長大了掙一百塊錢給你
    作品 | 《過去隨談》文 | 蘇童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因為一場重病使我休學在家,每天在病榻上喝一碗又一碗的中藥,那是折磨人的寂寞時光。當一群小同學在老師的安排下登門慰問病號時,我躲在門後不肯出來,因為疾病和特殊化使我羞於面對他們。我不能去學校上學,我有一種莫名的自卑和失落感,於是我經常在夢中夢見我的學校、教室、操場和同學們。
  • 文化南京 | 蘇童:消失的南京美食地圖
    8月16日,作家蘇童憑藉《黃雀記》榮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第一時間,鳳凰江蘇約請了蘇童先生,不過這次他談的不是「史上角逐最激烈」茅盾文學獎的獲獎感言,而是以南京文化名人的身份說起了他記憶中的南京,記憶中的南京美食。
  • 解讀《河岸》這本書,這是蘇童寫得最好的兩部長篇小說之一
    今天我們講蘇童的《河岸》。《河岸》是蘇童寫得最好的兩部長篇小說之一,也是他寫作的一個轉折點。《河岸》是蘇童的第八部長篇小說,2009年發表在《收穫》雜誌上,幾乎同時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在這之前,先簡單地介紹一下蘇童的前七部長篇。
  • 朋友圈超灑脫的句子,時光之裡山南水北,你我中間人來人往
    1 時光之裡山南水北,你我中間人來人往。2 這人間煙火 風花雪月太好看 愛恨情仇都浪漫。3 你是我這一生中唯一的主角,而我現在卻只能是你故事中,一晃而過得路人甲。4 就像巷子裡的野貓,給過再多甜頭,也只是匆匆而過似路人。5 曾經的海枯石爛,最後變成你一句好聚好散。6 漫漫山水路幾程,朝朝人心有幾夕。
  • 長眠於珠峰的「睡美人」:冰封十年成路標,人來人往卻無人願救她
    長眠於珠峰的"睡美人":冰封十年成路標,人來人往卻無人願救她作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來就不寂寞,因為只要天氣晴好具備登頂條件
  • 蘇童餘華畢飛宇,他們心中最好的短篇是哪些?
    昨天在滬舉行的第14屆世界英語短篇小說大會上,蘇童、餘華、畢飛宇、羅伯特·奧倫·巴特勒等中外知名作家圍坐展開交流。蘇童談到,往歷史深處追溯,不管是《十日談》,還是「三言二拍」,都是根據市井生活編造了大量世俗意義上的故事,洞悉人生百態。在契訶夫、曼斯菲爾德、喬伊斯和安德森的手中,短篇小說成為一種表現日常生活經歷的手段。契訶夫有個短篇叫《捉弄》,講一個喜歡捉弄人的男孩帶一個女孩滑雪,膽怯的女孩在風裡聽到一句「我愛你」,要求男孩「讓我們再滑一次雪橇」。
  • 蘇童:卡佛小說裡的一切尖銳得令人生畏
    蘇童,圖源網絡美國作家中我個人最傾心的是雷蒙德·卡佛,為此,評論家李陀還曾跟我急,他說,你的短篇不比他差啊。為什麼崇拜他?其實我不是崇拜,而是從中發現了一種自由精神。它吸引我,是因為他在我所有閱讀範疇中,帶給我一種嶄新目光,一個新的切入點。所有雷蒙德·卡佛的小說,你都覺得在記流水帳。照理,記流水帳,水是往低處流的,但他這樣的小說筆法,水是往高處流。我覺得它非常好地解決了我在小說創作中的問題,如何把日常生活與我們所探討的關於人的處境問題、人與人、人與世界不可調和的關係處理好。
  • 人來人往,繁花似錦;知遇即是恩,愛已是奢侈
    2、願所得皆可期,願所失也無礙。瞧見人間落葉紛紛,如見滿地黃金,這一路走來,如是一路燎原,願山海皆有你的足跡。3、願多一些品茗時間,多一些閱讀時間,這也是一種幸福。看似平平淡淡,一旦找到樂趣,幸福也就一發不可收拾。
  • 賞美文丨關於冬天 作者:蘇童 誦讀:王卉
    文/蘇童厄爾尼諾現象確實存在,一個最明顯的例證是現在的冬天不如從前的冷了,前幾年的冬天那麼馬虎地晴蜓點水似的就過去了,讓人不知是喜是憂。冬季裡我仍然負責在中午時分送女兒去學校,偶爾會看見地上水窪裡的冰將融未融,薄薄的一層,看上去很脆弱,不像冰,倒像是一張塑料紙。
  • 人生人山人海人來人往……
    最近這個朋友缺錢,問我借錢,我二話沒說就借給她了。因為我覺得這個姑娘挺好。也許,人生就應該有這樣的意外,在她借了我的錢之後,三番四次推脫說她把錢弄丟了,還不了我,我就說那你報警,她說警察說找不回來了,我說那你跟父母說,因為那是一筆數目不小的錢數,但是她說她不敢。因為這個錢也不是我的,我只是暫時給她用,可是她卻說了還不了我,我真的很著急。
  • 水鬼 蘇童
    男孩意欲掠奪的手縮了回去,他說,你騙人,哪來的水鬼?水鬼在哪裡? 女孩指了指橋下的河水。現在在水裡。她用手指著河面上尚未散去的油帶說,你沒看見,水鬼就在那下面潛水。你看不見,我能看見。 男孩說,你騙人。那你說水鬼要潛到哪兒去?
  • 願許你一世榮華,冰封我餘生牽掛
    在塵世浮華的眾生中,隨緣而聚,隨緣而散,人來人往中的一場邂逅,不經意的尋求,終因有你的點點滴滴而凝成心結,奠定了我的思念。繁華落盡,空寂無垠,倚窗遠望的雙眸中,可有最初的溫馨。曾以為一句許諾便是一生,一廂斯守便可一世,遐想了春華,落寞了秋實。相思無跡,相望無痕,經歷過往的心卻還在等侯。
  • 《人來人往》:人來人往還是獨來獨往?
    有人說,所謂人來人往,其實是獨來獨往。因為在奔向幸福的道路上,朋友走了,情侶走了,誰都會走,時間也沒為我們做片刻的逗留。林夕卻說,他先鋪陳了一個比較悲催的故事,然後用副歌來給聽眾解套。陳奕迅朋友已走。剛升職的你舉杯到凌晨還未夠,用盡心機拉我手。
  • 《隱秘而偉大》播完了,原來我看了一部爽劇?
    今晚《隱秘而偉大》迎來最後一集大結局,昨晚播出的劇情裡,夏繼成為了掩護髮報任務而犧牲自己和敵人「同歸於盡」,生死未卜;沈青禾接到任務後被迫和顧耀東分離,卡在最後一集,慘上加慘。好在一切虐心情節都有了好的結果,另一邊,《隱秘而偉大》雖然沒有如部分觀眾所願迎來一個高位熱搜,但是豆瓣8.1評分的成績,也算有了一絲寬慰。
  • 人來人往的意思、解釋及成語接龍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5-29 09:12:51 瀏覽:1次 人來人往 人來人往的意思 人來人往是什麼意思 人來人往什麼意思 人來人往的近義詞 人來人往的反義詞 人來人往的拼音
  • 人來人往,再見
    在小珠山下,在鹽湖邊,人來人往,突然像個夢。那一年,我完成了四年的大學學業,畢業。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書後,全班同學吃完飯,第二天,學生們開始了各奔東西,開始了他們自己的人生旅程。送走了宿舍的最後一個哥哥,只剩下我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宿舍裡。
  • 《重讀八十年代》:從莫言到蘇童 「三聯」前主編朱偉的文學履歷
    「整個八十年代,我的文學履歷,就是騎著一輛自行車,每周一遍遍地巡查全城每一家書店,搜尋書架上能跳入眼帘的新書的過程,幾乎每一家書店,都有如獲至寶的記憶。然後就是,騎著自行車從一個作家家裡,去見另一個作家,從相識到相知,媒介都是讀書的話題。」
  • 你以為真會有「隱秘的角落」嗎?
    你以為真會有「隱秘的角落」嗎? 炎炎烈日熱得像火車廂內,站臺中人來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