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的喜劇演員賈玲一直活躍在大眾的眼前,其創作的一些喜劇作品更是受到了大家的歡迎,而就在前不久,賈玲在一綜藝節目中坦言了自己的「辛酸史」。賈玲在節目中說當時在參加《歡樂喜劇人》時,自己和其他兩位優秀的喜劇人沈騰、宋小寶都曾寫劇本寫到凌晨,排練一直到深夜。當時賈玲說出這些心裡話的時候,在場的觀眾和網友們都感到一陣心酸,深切的體會到了喜劇人的不易。
但是節目播出之後,卻有網友對此有不一樣的看法,網友稱:要說沈騰的開心麻花團隊辛苦還差不多,一個照搬韓國喜劇的團隊講什麼辛苦?意指賈玲呈現給觀眾的作品並不是原創,而是與韓國《尋笑人》節目相似度極高的「抄襲」作品。畢竟網友的話也是片面之詞,言語之間也能看出對賈玲這個人有些不喜歡。那我們就來看看究竟賈玲的作品與《尋笑人》有什麼相似之處呢?
其實在賈玲早期參加的《一起來笑吧》這個節目就曾經被韓國兩大電視臺抗議,收到了人民網和央視網的密切關注,最終結局以《一起來笑吧》停播結束。當時賈玲的知名度還沒有那麼高,這件事也就沒有太多人知道。後來賈玲打開了知名度後,在上2015年春晚的時候賈玲團隊的小品《喜樂街》更是讓觀眾捧腹大笑。
而「女神和女漢子」這個小品橋段則更是被有的觀眾發現與《尋笑人》中《極與極》的橋段十分相似。有網友稱這就是把韓國的作品漢化成為中國的喜劇作品。
有人質疑賈玲的作品是為抄襲,賈玲對此回應稱,我只是借鑑。其實說起來賈玲的作品,有一些沒有任何爭議的小品也是非常受人歡迎的,所以賈玲在這方面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賈玲喜劇屢遭質疑,與韓國綜藝相似極高,本人回應:只是借鑑形式
也許是長夜漫漫,寫劇本的時候總會想到某些前輩的作品。可能想拿來借鑑,卻一不小心就陷入了爭議之中。說起賈玲某些小品,例如《你好,李煥英》,這部作品就沒有任何的爭議,且觀眾反響非常的好,後來更是帶著《依蘭愛情故事》一起火了起來。
看到這部作品的時候,觀眾都不禁想到自己的母親,從而落淚。《你好,李煥英》這部作品更是典型的把搞笑與感動融為一體,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作品。
其實大多數人更喜歡賈玲之前與白凱南的相聲或是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觀眾們也更希望賈玲以後能夠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帶給大家,不必再借鑑國外的喜劇作品。而是有更多國內的元素融入。做喜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日的奮鬥也是十分辛苦。喜劇人就是把喜劇帶給別人,把悲傷單獨留給自己。
各位小夥伴,對於此事你們怎麼看?歡迎咋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