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駕鶴去,黃河千古流。大河湯湯,從小浪底流入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白鶴鎮境內,留下一片片迷人的風景,也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詩篇。
「白鶴鎮因周靈王駕鶴升仙歇鶴於此而得名。」8月4日,在白鶴鎮黃河綠道散步的當地村民聊起家鄉如數家珍:伏羲氏觀河圖畫八卦於此,王維賦閒隱居於此,司馬光建樓觀瀾於此,花王姚黃始育於此……
從翠綠湖到西霞湖,從黃河溼地到鐵謝鳥島,從大河古渡到劉秀陵園,碧水、藍天、綠樹、紅花、飛鳥、淺灘……大美黃河在此展開一幅恬淡悠遠而又生機盎然的美麗畫卷。
遠看灘有色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黃河兩岸,綠色是最美的底色。黃河白鶴段的綠,綠出了三個層次,美出了三重境界。
8月4日下午,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放眼望去,鐵謝黃河鳥島上那一抹醉人的綠色如霧如煙,與周圍灘涂上的綠色若即若離,好像融化在水天之間。
黃河白鶴段的眾多小島灘涂,晴天百草生輝綠如茵,雨天水天共融綠如煙,美出了第一重境界。
白鶴鎮16公裡的黃河綠道,佳木秀而繁陰,野芳發而幽香,是另一種境界的美。「這條綠道不僅是生態綠道、健身綠道,更是黨建綠道、文化綠道、研學綠道。」白鶴鎮鎮長朱俊傑說,黃河綠道的修建將散落在黃河岸邊的小浪底風景區、西霞院景區、龍馬負圖寺、天下第一渡、王鐸故居等顆顆「珍珠」串成美麗「項鍊」,讓群眾盡覽大河風光,領略黃河文化。
白鶴鎮始終把綠色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高標準完成2000畝沿黃國儲林建設,種植樹木22.2萬株,精品園林、溼地生態修復等點線開花,沿黃生態廊道串珠成鏈,成為一片綠色海洋、蔚為大觀。
近聽水淙淙
「黃河寧,天下平。」
站在距黃河不到10米的岸邊,近距離聆聽母親河,耳朵裡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黃河溫柔地撫摸著河中小島,安安靜靜地流淌著,淙淙的流水聲像是大地的脈搏。
孟津黃河美,美在黃河水。在黃河孟津段,濁黃的河水變得清澈湛藍,當地人自豪地稱之為「萬裡黃河孟津藍」。
「這一方面是由於小浪底水庫和西霞院水庫蓄水的『合力』,另一方面是加大黃河汙染治理和沿岸生態保護的結果。」黃河溼地孟津管理局局長孟科峰說。
「黃河美得快不認識了!」長期在外工作的周志華看到黃河後直呼。他印象中的黃河濁浪翻滾,岸邊是養殖場,灘涂上是雞鴨鵝。
為守護好綠水青山,白鶴鎮關停、取締佔地600餘畝的砂石廠,清理6條砂石生產線,對溼地保護區內養殖場、魚塘等進行治理,累計拆除6萬餘平方米,讓千年黃河古河道重煥生機。
「白鶴鎮將沿著高質量發展的美好藍圖追夢不息、奮鬥不止,唱響黃河保護大合唱,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傳承歷史的文脈河。」朱俊傑說。
春去花還在
「萬碧叢中一抹金,不是驕陽勝驕陽。」
夏秋之交,白鶴鎮黃河綠道入口處,近千畝油葵向著太陽,競相綻放,豔麗金黃的油葵花在陽光下流光溢彩、絢爛奪目。
「人在花中笑,花在人旁俏。」片片花海中,遊人賞花拍照,不亦樂乎。
油葵花開正豔,群眾也露出了笑臉。「鎮上引導村民種植油葵,一畝地能收入兩三千塊錢,如今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白鶴鎮鶴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振升說。
「花海徜徉、養生休閒、特色採摘,這是白鶴鎮沿黃開發結出的碩果。」朱俊傑說,近年來,白鶴鎮充分發揮沿黃區位和資源優勢,聚力「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花園子」,開闢了一條綠色有機、高質高效、農旅融合齊發展的特色種植之路。
白鶴鎮西部丘陵已發展雜糧種植上萬畝,東部黃河灘區形成了6000餘畝山藥種植基地,「龍盤嶺」小米核桃、「落家香」花椒、鐵謝山藥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法寶。
人來鳥不驚
兩隻鴛鴦在水草中嬉戲,成群的鴻雁在淺灘愜意地遊著,一行白鷺從頭頂飛過……
小道蜿蜒,沼澤連片,芳草鮮美,蘆葦搖曳——走進孟津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如同走進隱匿在田園深處的世外桃源。這裡水禽戲水、飛鳥翩躚、萬羽競翔,儼然鳥的天堂。
「環境好不好,看鳥就知道,鳥的種類和數量可以說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孟科峰說,近年來,黃河溼地生態功能持續增強,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來此棲息的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
目前,保護區共記錄到鳥類262種,其中屬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11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31種,鳥類數量達10萬餘只。
白鶴鎮是孟津黃河溼地和鳥類保護的核心區。白鶴鎮以鳥為名,白鶴人觀鳥、愛鳥、護鳥,以鳥為伴、以鳥為樂、以鳥為榮,每天到黃河岸邊看鳥飛聽鳥語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8月5日清晨,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黃河水面泛起金光。大河上下霞鶩齊飛,隨處可見鳥影,隨時可聞鳥囀。大的、小的、花的、黑的,灘涂上、枝頭上、綠道上、遊人間,有的踱步,有的起舞,有的撲翅,有的飛翔,啾啾聲、喳喳聲、嘎嘎聲、咕咕聲此起彼伏,如詩如歌,如夢如幻……好一幅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壯美圖畫!
忽然,一聲鳥鳴清脆悠揚,仿佛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夢裡白鶴入畫來!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記者:李相瑞 黃紅立 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