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口水防疫,日本人的腦迴路就是這麼神奇!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哪個國家都未能倖免。上半年日本人還在隔山觀火,圍觀中國人艱難抗疫,下半年他們就笑不出來了,連續三波疫情大爆發,從政府到民眾,全被打懵了。
回想三月份疫情剛在日本爆發時,Livehouse 演唱會還是一場接一場地舉辦,AKB48系的小偶像們戴著口罩開握手會,和風俗業有關的奇奇怪怪的新冠傳染新聞,每一件都讓中國的吃瓜群眾感嘆:日本人真不怕死。
一轉眼,藥妝店、便利店和超市的口罩、消毒液、衛生紙全被搶購一空。最誇張的是當大阪知事(市長)對媒體表示漱口液可以減輕新冠病症時,全日本的漱口水竟然也被哄搶一空。
隔離自救,意外激發茶飲新商機。
政府的防疫措施如此不靠譜,民眾只能積極開展自護自救。各大公司紛紛允許僱員回家遠程辦公。認真地說,居家隔離的確是最有效的防疫手段。眾多日本年輕人不再外出就餐,竟然讓即飲茶飲料銷量下半年開始出現大幅上升。
現在為人所熟知的寶特瓶裝茶飲料就是在日本誕生的。三得利烏龍茶、麒麟午後紅茶、東方樹葉、統一奶茶……今天我們在便利店裡能買到的即飲茶飲料,都來自日本飲料企業伊藤園在1979年的一次創新。瓶裝茶飲料的出現,迅速徵服了日本年輕一代。現在,超過七成的年輕人喝茶飲料多過自己沏茶。甚至很多家庭主婦待客,都會用微波爐加熱茶飲料給客人。
在這樣一個高度發達的消費市場中,日本茶企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市場的每一點波動,都要即時跟進。為了爭奪疫情帶來的茶飲新市場,各家茶企紛紛推出新品,甚至專為居家上班族設計了無外包裝的透明瓶裝茶飲料。
逃不掉的垃圾分類?茶企幫你解決!
和美國現在流行保健草藥茶不同,日本消費者在意的點居然是飲料外包裝。這自然與日本的垃圾分類政策有關。日本政府規定:丟棄塑料瓶時,瓶身的標籤必須撕下單獨回收。
針對「與新冠疫情爆發前相比,長期居家生活時垃圾分類的壓力是否有所增加」這一問題,日本可口可樂公司曾以400名20—50歲的男女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數據顯示,有72%的人回答「增加了」,22.5%的人認為塑料瓶的標籤很薄很難撕,給他們帶來了很大壓力。因此,人們對垃圾分類時不需費工夫拆標籤的無標籤商品需求量很大。
與此同時,大部分家庭都開始成箱購買茶飲料,以儘量減少外出購物次數。日本茶飲企業反應異常迅速,將所有說明都改為印在紙箱上。於是,瓶身沒有任何標籤貼紙的新品紛紛上市。
新款茶飲料不僅減少了塑料浪費,而且省去了消費者垃圾分類時去除標籤的煩惱,立刻受到市場的普遍歡迎。今年1-10月,日本十個月的茶飲料銷售量,就已達到去年一整年的2.1倍。
在困難中發現新商機,這或許就是日企應對新冠的生存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