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日前參與公路修建工作的朝韓軍人在軍事分界線附近握手致意。(圖源:東方IC)
近段時間,朝韓關係持續升溫。一系列積極合作的實際舉動,正在消融多年對峙形成的「堅冰」。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統一部發言人白泰鉉日前表示,韓國方面已向朝鮮提交了朝韓鐵路聯合考察日程方案,雙方正就考察日程展開協商。此外,朝韓在公路、空中航線的對接,也都已取得成果或提上議程。
軍事安全建互信
據韓國《每日經濟》報導,朝鮮日前提議開通連接朝鮮半島東西部海域的空中航線。韓國總統府在11月22日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常任委員會會議,決定積極推動朝方的這一提議。
2018年4月,朝韓領導人在關係破冰後籤署的《板門店宣言》中就鐵路與公路對接及現代化項目達成了一致,並於10月就此舉行了高層會談。近來,積極尋求鐵路、公路乃至空中航線的對接,成為朝韓雙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11月22日,韓聯社報導稱,為支持朝韓陣亡軍人遺骸共同挖掘工作等,朝韓非軍事區(又稱三八線)江原道鐵原郡281.2高地的戰術道路當日實現連通。參與道路連接工作的韓朝官兵,在非軍事區的軍事分界線附近碰頭,並交流施工情況。
據悉,這是韓朝2003年10月開通京義線公路和2004年12月開通東海線公路後,時隔14年再次「開路」。對此,韓國國防部強調,此次是在1953年韓戰停戰協定籤署後,在半島正中央地區——鐵原地區首次開通連貫韓朝的道路,具有重大意義。韓聯社則稱,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朝韓軍人們一直槍口相向,如今雙方握手言和,上演象徵和解和平的歷史性一幕。
另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26日報導,韓國統一部官員表示,朝韓於當日起討論鐵路聯合調查日程後,將立即啟動相關工作。
此前不久,朝韓還根據《板門店宣言》中的相關內容,完成了從非軍事區試點拆除哨所中撤出兵力、武器的工作,正式著手試點哨所的拆除工作,並計劃12月對拆除情況進行相互檢驗。
和解合作成共識
「從2018年初開始,朝韓一改2017年劍拔弩張的態勢,出現了關係緩和的勢頭。」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董向榮向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分析稱,這種變化,一方面源自朝鮮國內發展戰略以及對外戰略的重大調整,即由過去「經濟建設與核力量建設並舉路線」,轉向如今的「集中一切力量」,「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並對外做出朝鮮半島無核化表態,力圖「營造有利於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國際環境」;另一方面也與韓國文在寅政府一直以來推動朝韓關係和解的主觀意志和強烈使命感有關。
早在2015年,時任韓國在野黨黨首的文在寅就提出了「朝鮮半島新經濟地圖構想」。2017年7月,在當選總統後不久,文在寅訪問德國參加G20峰會期間,曾向國際社會詳細闡述了這一構想。他指出,若朝核問題的解決取得進展,各項條件成熟,將用經濟帶連通被韓朝停戰線(三八線)分割的半島,最終共建繁榮的經濟共同體。
「應該說,朝韓雙方在推動南北和解與合作的問題上是有一定共識的。」董向榮說。
據韓聯社報導,文在寅在今年4月主持召開青瓦臺首席秘書官和輔佐官會議時表示,他在朝韓首腦會談時將有關「朝鮮半島新經濟地圖構想」的圖冊和視頻資料交給了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
「根據構想,文在寅政府想將原本南北關係最為緊張的區域,即三八線南北各兩公裡的非軍事區,打造成和平旅遊帶,以此彰顯南北軍事緩解的態勢。」董向榮指出,這些舉動表明韓國推動朝鮮半島南北緩和的決心確實非常強大,朝韓首腦三次會晤之後也已出現不少南北間互相釋放善意的舉動。
另有分析認為,來自韓國進步派的文在寅上臺以來,提出的對朝政策一系列構想,是對韓國前總統金大中和盧武鉉時期對朝「陽光政策」的繼承和發展。這讓朝韓雙方均意識到,當前正是推進南北和解的重要窗口期。兩國各自的發展乃至整個朝鮮半島的未來,都需雙方放棄敵視,攜手走向和解與合作。
「與金大中和盧武鉉相比,文在寅的優勢在於,他在五年任期之初就打開了南北關係的僵局,他比其他兩任總統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來推進自己的對朝政策;劣勢在於,朝鮮已經進行過6次核試驗,如何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極其考驗韓國的外交智慧。」董向榮說。
向好趨勢待推進
當然,在近期朝韓關係緩和的大背景下,也不能忽視各方之間的一些重要分歧和矛盾。
朝中社稱,朝鮮媒體《民主朝鮮》於11月21日發表署名評論,譴責韓方日前引進空中加油機並決定購買地對空攔截飛彈,還批評韓軍實施反滲透演習和「護國演習」等各種戰爭演習。
「在雙方確定和解、合作的大背景下,朝韓在有關半島無核化的立場以及無核化如何推進等問題上存在的一些差異,會逐步顯現出來。到目前為止,一些致力於朝鮮半島無核化、推進南北和解合作的大原則已經達成,但是具體的實施進程並不樂觀,難免出現一些波折。」董向榮指出,目前,朝韓推進南北合作進程的進展超過美朝關係的變化,未來朝美之間在無核化問題上的立場差異如何彌合、美韓如何協調對朝關係的節奏等,都是重要的看點。同時,韓國國內保守力量對文在寅政府的對朝政策仍有較大牽制,南北之間的相關協議能否獲得韓國國會通過,都是之後朝韓關係改善將要面臨的問題。
儘管困難重重,但是朝韓雙方還是希望把握機會,向著和解、合作的方向努力。11月26日,青瓦臺表示,韓方對金正恩年底訪問韓國的各種可能性持開放性態度。9月,朝韓首腦第三次會晤後,金正恩曾表示將於不久後訪問首爾。文在寅也稱,如無特殊情況,爭取年內促使金正恩回訪韓國。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也在為朝韓關係向好發展創造條件。據韓聯社報導,聯合國安理會於11月23日批准了一項制裁豁免,以使朝韓兩國能夠就重建跨境鐵路進行勘測。這一豁免獲得了安理會朝鮮制裁委員會的一致通過,為勘測和年底前舉行奠基儀式鋪平了道路。
「如果金正恩年內訪韓以及明年初美朝首腦第二次會晤能夠順利實現,那麼朝韓和解、合作的態勢將更有可能穩定下來。反之,表明各方的立場差異很大,摩擦和衝突可能還會上升。此外,明年年初,美韓之間的聯合軍演是否還會恢復,也是一個重要看點。美韓軍方的影響不容小覷。」董向榮說。(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嚴瑜)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11月29日 第06版)
原題:和平暖風能否吹遍朝鮮半島?(環球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