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部電影,平平無奇的4月24日變成了一個狂歡夜,在這一晚,期待已久的《復仇者聯盟4》將揭開神秘面紗,為避免被劇透,提前鎖定首映成為每位影迷的首選,這讓數以萬計的漫威迷們早早瞄準了預售市場。
讓影迷們沒想到的,4月12日開始的這場預售狂歡卻被院線提前「竊取」了,眼見票房火爆,本來還是幾十塊一張的首映票開始蹭蹭蹭往上漲,最高時部分影院單張票價竟過了千元大關。更過分的是,眼看後續院線不斷漲價,不少影院竟單方面向已購票影迷宣稱出票作廢,需按新價格重新購買,而更新後的價格已比原價上浮數十乃至數百元。
被動消費激發的自然是群情激憤,關於預售票房的話題上了兩次熱門,第一次是因為高價被群眾大呼「買不起」,影院要吃人;第二次則是始於18日由國家電影局發出的整改通知 ——影院服務費不得高於票價10%,到嘴裡的「韭菜」真只有吐出來了嗎?
不到一周時間,天價電影票在網絡掀起了一場頗具反轉劇底蘊的灰色幽默。
矛盾嗎?必須買單的影迷情懷VS 影院眼裡的票房韭菜。
1《復聯4》有多火?
截止虛高票房被整治後的21日18:30,該影片4月24日預售票房仍達15346.8萬元,25日預售票房4303.8萬元,26日5799.7萬元,27日和28日則分別有7459.2萬元和1889.9萬元。經過爭做終章全球前幾批觀眾的漫威影迷輕輕發力,該影片前五日預售票房總和已輕鬆邁過3.5億元大關。
而預售首日,各地影院的票房統計卻遠高於21日統計的總和,部分影院針對首映場的臨時加價是此次《復聯4》未映先火的主因——眼看首映各個場地的座位都因影迷的狂熱而爆滿,為了最大限度榨取這輪受益,影院普遍選擇了加價出售,200+一張的首映票開始變得一票難求,少數影城給出的價格更是高達1000元以上。
第二波炒作首映票價的則是少數購買到首映最佳觀影區的黃牛,「一開始看還是有些買重了的影迷加幾十就賣,後來就直接是幾百幾百的差價了」。影迷黃小姐就親身體驗了一把「一票難求」的尷尬,「稍好點的位置根本沒票,每場也就第一排的角落裡還有零散的兩三張。」
最終,從閒魚搶到兩張「加得不是很離譜」的首映票的黃小姐將搶票的經歷發朋友圈「求安慰」,卻被朋友告知自己已經「很幸運了」,「新聞報導說,還有影院因為賣便宜了,簡訊通知影迷所購票作廢,費用退回影迷帳戶,而重新買時價格已經上漲了好幾十元這種現象。」
翻看早期的媒體報導,預售第四天的4月16日中午,上海寶山萬達廣場店IMAX廳《復仇者聯盟4》的首場票價為305元,次場為263元;五角場萬達廣場店從4月24日0點至4點共排片8場,無論IMAX廳、VIP廳或普通廳票價均超過200元。北京萬達影城CBD店4月24日共有9個場次,票價為205、245或295元。
一邊是影院賣出的一天高過一天的天價票,一邊是狂熱漫威迷們為首輪觀影難以抑制的熱情,影院推出的各種「加場」、「皇帝場」被照單全收,頗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而網絡上也開始出現一種新的調侃,「各線城市的青年們,在《復聯4》面前,你們實現電影票自由了嗎?」
2合理嗎?45元的票價VS 175元服務費
真正讓中國影迷們回過神來的是4月17日針對《復聯4》導演羅素兄弟的一場直播,得知內地市場單張票價最高已折合50多美元時,其第一反應竟是:「Oh my god!」
其後才有媒體爆出一個驚天內情:《復聯4》的片方並沒有要求漲價,發行通知顯示是「普通廳不低於45元,IMAX3D非高峰不低於70元,高峰不低於100元」。也就是說,《復聯4》和之前其他引進片的票價一樣,片方並沒有提出高票價的要求。
也就是說,220元一張的《復聯4》電影票,負責放映的影院最高可能拿走了175元,而這175元是以什麼名義拿走的呢?——這裡就要科普一個新的名詞,「服務費」。
什麼是服務費呢?簡而言之,這是一筆由院線、第三方售票平臺和影院售票系統共同收取的一筆服務費用,主要包括售票系統維護費、簡訊通訊費、電商平臺手續費、網絡售票管理費、取票設備維護費等。儘管不參與分成,但這項費用同樣也會被計入票房統計中,用以提高票房數字。
而這項看上去很多項目的費用收費標準是多少呢?據業內人士透露,在前幾年,每張票價上拆分的這筆費用一般不超過5元,而其實更為精準的要求,是3元,包括1元機具、1元系統、1元埠。至於三方如何分帳,則根據所用系統和埠進行拆分,換句話說,這筆錢並不會收歸出品方,而是部分影院、售票平臺和影院系統之間進行瓜分。
但由於脫離監管、操作空間實在太大,影院對每部影片的服務費都有著自己的標準。此次《復聯4》天價票事件中,幾方顯然將服務費看成了收割「韭菜」的金鐮刀,有的影城連最低票價都保證不了,服務費卻超過100元。
根據媒體報導,天價票事件曝光後,有消息人士獲取了一張名為《<復聯4>服務費異常的影院——加盟影城》的表格,其中最離譜的一家影院在真實票價25元的基礎上竟收取了193元服務費,是票價的近8倍。而統計也發現,僅這張表格中涉嫌服務費收取異常的影院共計1057家,涉及18655場《復聯4》,違規票數超過了22萬張。
值得一提的是,拿下單場服務費最高的是北京耀萊成龍影城華貿店,一張《復聯4》票價共計500元,實際票價150元,服務費則高達350元,是實際票面價的兩倍還不止。
在鋪天蓋地的報導中,影迷們才真正再一次回過神來——我平時貢獻的票房裡,究竟有多少是以「服務費」為由,進了影院和第三方的口袋?
3市場監管補位:糾偏後
《復聯4》票價重回幾十元
4月18日,經片方和觀眾雙重反映後,愈演愈烈的天價票現象終於引起國家電影局重視,並表示將下發緊急通知,責令涉事影院和院線停止違規行為。
而這一聲明隨後被深圳一家影院發布的通知證實,除要求停止違規行為外,全國院線普通廳(包括IMAX廳)都被要求只能允許收取10%的服務費,而VIP影廳——必須是「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管理系統」註冊廳類型有效的VIP影廳只能收取不高於30%的服務費,否則將被限制下載《復聯4》影片密鑰。
這意味著主管部門終於對院線電影「服務費」這塊隱形蛋糕伸出了監管之手,4月21日,讀娛君通過淘票票平臺查詢發現,北京地區首映場最低票價已低至30.9元,各影院首映票價也大都在百元以下,票價超過200元的影院僅4家,分別是定價200元起的樂開花影院、205元起的北京寰映影城合生匯店、500元起的耀萊私影(華貿店)和680元起的北京華誼兄弟電影匯。
據媒體報導,19日起,已有完美世界影院強制退了《復聯4》預售影票,再降價銷售——原來55元的票價,後變為40元。然而退票原因,影院方則稱是系統故障,似是在保護被整治後的小尊嚴。而淘票票客服面對媒體採訪時則陳述了實情,表示該影城已發通告承認之前部分場次價格較高。
對比此前買到低價首映票卻被強制退票要求升級高價票的現象,這一幕不能不說是呈現在全國影迷面前的一場極大的諷刺劇。
而針對部分影院違規行為的反制措施也由電影發行協會發布,提示廣大觀眾如發現影院違規操作或者偷落瞞報票房,可直接在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網站上舉報。至此,一場發生在全國觀眾身邊的天價票鬧劇事件才正式暫告一段落。
4反思?電影市場將迎巨變?
有分析人士指出,2019年票房市場的大幅萎縮是造成影院亂象的根源。數據顯示,2019年3月,內地票房總額為41.42億,比去年同期減少9.77億。如果把數據看寬到整個第一季度,2019年的票房記錄為186.15億,比去年同期下降16.05億元。
日益削弱的票房,加上日益減少的觀影人群,讓被良好票房刺激擴張的影院陷入尷尬境地,一方面是影院運營支出的增加,一方面則是營收降低的重壓,在這樣的前提下,僅預售就能賣出4.5億元的《復聯4》無疑是各大院線的一劑強心針,再加之業界對「服務費」潛規則的默認,正是造成「天價票」事件的諸多推手。
而對於電影市場來說,此次事件帶來的教訓遠非漲價又降價的現象可以形容,一方面,電影監管部門已明確看到市場內的又一大漏洞,強有力的整頓和調控不可避免;另一方面,觀眾和輿論也在這一事件中展示了自己的強大,將成為監督電影市場亂象的又一大強大助力。
(責任編輯:DF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