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吃河豚魚!

2021-02-12 啟東市人民醫院

河魨魚又稱「河豚魚」、「龜魚」、「雞抱」、「氣泡魚」、「氣鼓魚」等,盛產於清明前後,歷來為「長江四鮮」之首,河豚之肥美,有口皆碑。然而,河豚雖外形可愛,但是極具傷害性。河豚毒素進入人體,十幾秒就可以麻痺神經,十幾分鐘就能要人的命,中國古代早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

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河豚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徐權介紹稱,河豚美味,但毒性很大。一克毒素能使500人死亡,味道最鮮美的時候,也是它毒素最高的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它身上的毒素逐漸聚集,主要聚集在卵巢、肝臟兩大塊。其他部位也有毒素,包括魚鰓、肺、腎、腸、眼睛、血液等。

河豚的有毒成分為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可引起中毒的河豚毒素可分為河豚毒、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以及河豚肝臟毒素。毒素對熱穩定,220℃以上才可被分解。河豚的卵巢和肝臟毒性最強,其次為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魚死後較久時,河豚毒素可滲入肌肉,使本來無毒的肌肉也含有毒。河豚的毒素常隨季節變化而有差異,每年2~5月為生殖產卵期,毒性最強。6~7月產卵後,卵巢變小,毒性減弱,故河豚魚中毒多發生於春季。

(1)河豚魚中毒特點為發病急促而強烈,潛伏期很短,一般在進食後0.5~3小時即發病

(2)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隨後出現噁心嘔吐,肢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兼有四肢無力、口唇、舌尖以及肢端麻痺,進而四肢肌肉麻痺,以致於身體搖擺、行走困難,甚至全身麻痺成癱瘓狀。

(3)嚴重者眼球運動遲緩,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隨之言語不清、紫紺,血壓和體溫下降,呼吸先遲緩,淺表,繼而呼吸困難,最後呼吸衰竭引致死亡。

一般預後不良,常因呼吸麻痺、循環衰竭而死亡。致死時間最快在食後一個半小時,如搶救及時病程超過8小時則多能恢復。

一旦發生河豚魚中毒,必須迅速進行搶救,以催吐、洗胃和導瀉為主,排除毒物應用吸附劑減少毒物的吸收,補液、利尿促進毒物的排洩。對於有呼吸肌麻痺的患者,應立即給予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輔助通氣,緩解呼吸肌麻痺。危重者可予以血液透析。

請牢記!河豚雖美味,也請您儘量不要食用!一旦食用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救治。

審稿 | 劉健

編輯 | 秦瑀

責任編輯 | 龔海燕

相關焦點

  • 浙江寧波:很懂吃河豚魚的趙大伯吃河豚魚中毒了
    浙江寧波:很懂吃河豚魚的趙大伯吃河豚魚中毒了2014-01-28 09: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寧波晚報        瀏覽量: 3708 次 我要評論   □記者&nbsp童程紅&nbsp通訊員&nbsp應紅燕    58歲的趙大伯很喜歡吃河豚魚,也一向自詡很會「處理」河豚魚。
  • 不吃河豚,不知魚味
    原標題:不吃河豚,不知魚味 河豚兇猛河豚味美卻有毒,國家雖明令禁食,無奈這種食俗根深蒂固,屢禁不止。清光緒《潮陽縣誌》對此是這樣記載的:「河豚,土人謂之乖魚,象其形也。味甘腴,人爭嗜,然間有毒,能殺人。」
  • 不吃河豚,焉知魚味
    不吃河豚,焉知魚味?吃了河豚,百鮮無味。在中國和日本,河豚是道極鮮的美味,但同時也被稱為致命的「俄羅斯輪盤」河豚所含的河豚毒素(TTX),對人類來說是一種神經毒素,實際上自2006年開始在十日至少有10人因吃河豚而喪命,在1958年由於當時對河豚毒素的危險認識度低,當年有176人因河豚毒素而死亡。因此,自1958年後,在日本廚師必須經過三年的學習出徒後才可以得到河豚烹飪許可證,以確保他們能夠安全的為食客準備食物。
  • 劉燁下廚做河豚魚刺身,黃渤吃河豚魚肝救命
    而且河豚魚肉十分鮮嫩,吃過的人對其讚美:「不吃河魨,不知魚味。」其實河豚魚肉不止是味道鮮美,還很有營養價值,食用河豚魚肉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對人體大腦的發育也有好處,還可以抑制腫瘤。河豚魚因為有毒,所以處理起來相對也比較麻煩,劉燁就曾在電影中做過一道河豚魚刺身,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下劉燁的製作過程。
  • 河豚小鎮吃河豚,河豚小鎮,全是河豚~
    在唐山有一個濱海小鎮,在這裡有著大多數人都絕對聽說過,但絕對沒有吃過的一種食物,它就是河豚魚。今天我們來到了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的十裏海河豚小鎮,別看這裡只是一個小小的濱海小鎮,但這裡卻蘊藏著很大的玄機。各種河豚魚做成的美味,河豚魚雕塑,河豚魚塗鴉,河豚魚非遺麵塑,河豚主題民宿。
  • 一種魚引發文人瘋狂 蘇軾拼死吃河豚
    基本上,「拼死吃河豚」這句流傳甚廣的民諺,早在宋代即有,當時人孫奕所撰的《示兒編》這部書內,載有一則蘇軾吃河豚的軼事,寫得頗為生動。話說蘇軾謫居常州(今江蘇省常熟、武進、陽湖、靖江一帶)時,愛吃河豚。有一士大夫家,烹製河豚有獨到之處,想請大名鼎鼎的「蘇學士」吃一頓。既蒙這位婦孺皆知的名士首肯,士大夫的家人,無不大為興奮。待蘇軾吃河豚時,都躲在屏風後面,想聽「蘇學士」如何品題。
  • 江蘇揚中與河豚魚
    按說揚州也是有河豚的,幹嘛跑幾十公裡去吃?原來,是我又out啦。我的第一次聽說河豚,是上個世紀66年。鄰居因為吃此而一命嗚呼,我還看到了他的遺體。真的好怕怕。所以我們這裡有句話,叫做拼死吃河豚。那時期,我既沒有吃過也沒有看過它的尊容。我的第一次吃河豚,是朋友約會。魚上來後,都沒有介紹是啥魚,我嘗了一塊,味道不錯。
  • 吃河豚魚到底是怎樣一種感覺呢?古今人士如此說
    河豚這種魚,七、八十年代在北京都管它叫『毒魚』。大約在七幾年的北京合作社裡(相當於現在的生活用品超市)在賣魚、賣肉的攤位的牆上都貼著河豚魚的圖片,告訴人們這種魚食用後可導致人死亡,是不可以食用與販賣的!
  • 河豚魚你吃過嗎?老劉教你做紅燒河豚魚,味道那叫一個鮮
    (註:河豚的叫法存在錯誤,但被廣泛使用,河豚也可以指一種淡水哺乳動物。2、 今天老劉就來分享一下「紅燒河豚魚」做法,喜歡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試一下。3、下面開始介紹所需要的食材:河豚魚500克、河豚魚肝100克、春筍1根、生薑、蒜子、小蔥4、先把生薑切片,小蔥切末,春筍削去外皮再切滾刀塊,再把衝去血水的河豚魚魚肝切段,再次衝去血水,擠幹水分備用。
  • 想吃河豚魚嗎?注意,只有兩種是合法的
    所謂「拼死吃河豚」,一來說明其美味天下無敵,二來點出了一個恐怖的事實:河豚有劇毒,若處理不當,可能會誤了卿卿性命。以我個人之體驗,熟吃生食均有過,河豚魚鮮則鮮矣,但也遠沒到讓人捨命的程度。歷來對河豚的推崇備至,實因古代物資匱乏,古人見識短淺,看見點兒好吃的就一驚一乍,完全不足為訓。
  • 為什麼日本人喜歡吃河豚,有毒的魚都照樣吃,網友:這波操作很牛
    在咱們國內的江河裡面,漁民們很討厭見到的魚就是河豚了,新聞裡面都有說過這種魚有毒是不可以吃的。不過也有一些人為了美食不惜冒險去吃河豚的,電視上面也報導了不少吃河豚中毒的人。河豚的毒素大多都在外面這層皮還有內臟裡面,裡頭的肉還是可以吃的說。
  • 春節家宴驚現河豚魚 從哪買如何吃才能最安全?
    原標題:杭州人春節家宴驚現河豚魚!發朋友圈大讚:味道好極啦!紅燒河豚,河豚火鍋……今年,杭州人的春節家宴餐桌上,居然出現了河豚魚的身影,不少吃貨還曬上了朋友圈:味道好極啦!   小夥伴們家裡的河豚,是哪裡買來的,再說河豚不是有毒嗎,咱能放心嗎? 杭州城裡的水產品,基本都是杭州農副物流的中心和新農都的水產批發市場發貨的。錢報記者追根溯源到了市場,果然,杭州人餐桌上的河豚魚正在市場銷售。
  • 慎吃!福建漳州12名工人吃河豚中毒1人遇難,賣魚的人沒說有毒
    ■11名工人正在醫院接受治療,他們稱不知自己吃的是河豚前天傍晚,蔡春林和11個工友吃下兩大盆魚肉,還喝了點小酒。4個多小時後,他們陸續出現嘔吐、頭暈症狀,這才發現中毒。而已經睡下的工友馬孝斌,再也沒有醒來。直到120趕來,他們才得知,當晚吃下的是河豚。
  • 河豚的美味不多說,但日本人吃過它後,就「不屑於」再吃河豚了
    想必大家都是知道河豚這種魚類的,以前中國吃貨大多都喜歡吃,但是大家知道的是河豚是一種生來帶毒的魚類。所以只要處理不當的話誤吃帶了毒性的河豚肉的話就會中毒身亡的,在前些年國內就有出現這樣的事情。現在也是很多人都不敢吃河豚了,但日本人還是很勇敢,哪怕是冒著生命危險吃也是要吃河豚。
  • 全世界最毒的魚,毒性遠超河豚,只有日本人敢吃!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魚,因為魚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而在我們人類所生活的地球上,70%都是海洋,魚的種類自然豐富多樣,沒有誰知道這個世界上到底有多少魚。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魚有點特別,它是一種有毒的魚,而提到有毒的魚相信大家肯定會想到咱們陸地上的淡水魚:河豚。
  • 籤《馬關條約》時,日本人給李鴻章吃河豚魚,是為了害他?
    伊藤博文沒有說謊,河豚魚確實是山口縣馬關(今下關)的特產,只不過他話只說了一半,當時很少有人吃,因為只要吃了內臟等含毒部位必死無疑。從歷史來看,下關當時已經有200多年沒人吃河豚了。在日本,最早下令禁止吃河豚的人是豐臣秀吉。
  • 野生河豚有毒不敢吃,人工養殖河豚能吃嗎?
    大家都知道魚類可以為我們人體提供蛋白質,而很多人也喜歡吃魚。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味道非常鮮美的魚類,河豚魚。但是,在市場上並不常見。尤其是野生的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又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而且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魚買賣。
  • 不吃河豚,焉知魚味
    不吃河豚,焉知魚味?吃了河豚,百鮮無味。在中國和日本,河豚是道極鮮的美味,但同時也被稱為致命的「俄羅斯輪盤」河豚所含的河豚毒素(TTX),對人類來說是一種神經毒素,實際上自2006年開始在十日至少有10人因吃河豚而喪命,在1958年由於當時對河豚毒素的危險認識度低,當年有176人因河豚毒素而死亡。因此,自1958年後,在日本廚師必須經過三年的學習出徒後才可以得到河豚烹飪許可證,以確保他們能夠安全的為食客準備食物。
  • 河豚魚乾也會中毒 還能放心吃河豚嗎?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浙江一家三口,因進食河豚魚乾中毒入院,有專家就此建議少碰這種魚。可是,真的要和這道美食說再見了嗎?別急,還是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河豚這道有點危險的美味吧。  古而有之的危險美味  首先,河豚有毒本身並沒有爭議。
  • 世界上最毒的魚,比河豚還毒,吃一口就有危險,只有日本人敢吃!
    提起河豚,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吧。河豚的肉質非常鮮美。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的稱呼眾所周知河豚是有毒的魚類,大部分情況下吃河豚是比較安全的,但也有例外的時候。別看河豚這麼可愛,它的毒素可是致命的,在河豚毒攝入30分鐘內就能麻醉神經,只要攝入0.5毫克毒素就能致人死亡。這時候就會有很多人覺得,河豚應該是世界上最毒的魚了。其實世界上還有一種比河豚還要毒的魚。這種魚只有日本人敢吃。這種魚就是毒蚰,毒鮋屬暖水性底層魚類。常陷伏在近岸珊瑚礁和巖礁間,背鰭棘被有厚皮,基部有毒囊,刺傷後疼痛難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