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torua(羅託魯瓦),是紐西蘭北島不可多得的知名旅遊城市,也正基於此,我把它放在臨行前安排。9月4日專程前去,9月13日再次深入體驗,密集的兩次感知完成了兩目標:一是較完整地完成了羅託魯瓦的主要行程,包括心目中的規定內容:置身香檳公園、泡溫泉、逛紅木林和體驗毛利文化;二是終於在此將零碎的毛利文化元素歸整,找到了完整而精彩的歸宿。自然,在AUGUST幫助下,紐西蘭文化體驗感知之旅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雖然紐西蘭還有很多美景值得欣賞,但至少此時回國我心無遺憾。之後若還能出去走走,那僅僅是錦上添花罷了。
健步遊歷香檳泉公園
流連忘返
如果說,讓我對羅託魯瓦多個景點排位,可能我會將香檳泉公園排首位。看視頻介紹,聽遊客評價,就特想去。在現場,它同樣讓我覺得特值。1.5小時遊程,我細細品味了2.5小時。時間足夠,亮點挺多,公園格局分明。無論是地質地貌、森林湖泊,還是泥漿流水,一切很自然,很有特色。
這地熱景觀名為Wai-O-Tapu Thermal Wonderland(懷奧塔普地熱世界),也有人稱其為香檳泉公園。之所以如此稱呼它,是因為裡面有一個巨型香檳池(Champagne Pool)。據說此景觀是在1886年塔拉威拉火山爆發後發現的,也有人說火山的爆發當年摧毀了一個頗具魅力的粉紅色梯田。
剛走進公園,就見到很多地表都霧氣繚繞。不少泥漿都在不停冒泡泡。再往裡走,更多的是熱水裂縫口、隕石坑或各類洞穴,當然還有各色湖泊。那些裂口和隕石坑,也都沒有閒著,聽上去都有一些明顯的地熱活動。公園整體設計得不錯,各進出口標記分明,遊步道相對平緩,走起來較輕鬆。整個行程分Walk1,Walk2和Walk3,遊客可按自己的時間選擇遊覽路線,這很人性化。在我看來,走完全程才是最開心的,畢竟時間很充裕。
Champagne Pool(香檳池)
藝術家調色盤
裡面最壯觀的是那巨型香檳池和附近色彩斑斕的藝術家調色盤景觀,和美國黃石公園的大稜境可以媲美。來到這裡的遊客,都深為這一景觀所吸引和驚嘆。這也是吳奇隆和劉詩詩2016年在紐西蘭北島的婚紗拍攝地之一。香檳池是公園內26個池子裡最大也是最美的地熱池。池子直徑65米,深度62米,水溫可達74度。池中礦物質很多,整個池中水呈綠色,池周邊則是亮麗的橙色或說是橘色(礦物帶),而整個池子上方則是很壯觀的白色霧氣,美輪美奐。隨著風向的變化,池子上方的霧氣隨時會發生調整。池子邊留影並不容易,那霧氣有時幾乎將後面背景全部籠罩。在池邊,硫磺味特濃,不過這也是在此公園內特明顯的一種感覺。慢慢地體會,細細地欣賞,久久不曾離開。感覺中,這是一種夢幻般的場景,仙境一般。
藝術家調色盤全景
香檳泉之所在,就是藝術家調色盤所在,或者說,香檳泉是藝術家調色盤的一部分。從高處看,這調色盤名副其實。黃色,白色,藍色,橙色,粉色,綠色,赭色.都那麼分明。這大體量的色彩斑斕的調色盤,令人詫異。眼前所見,真是大手筆,肆意揮毫,色彩特驚豔。再加上那升騰的持續性霧氣,真乃人間仙境。在藍天白雲襯託下,這一切很美妙,也很震撼。前前後後,我三次來回這景觀,從不同角度去欣賞,都有不同視覺體驗。原本調色盤色彩就很豐富,能不斷地在多個時間呈現些許變化,也是奇特的旅遊感受。
魔鬼浴室
除香檳池外,「魔鬼浴室」也很有特別。不過相對香檳池而言,這裡的遊人不算多,停留時間也並不長,更確切地說這僅是一個過程,和其他景點不差上下。這是一個池面不算大但池水顏色很有特色的區域。它主要承載香檳池溢流的水,其內礦物質很豐富。池子周邊主要是遊步道和一些高高矮矮的樹木。那池水的顏色和內側的樹木,給這附近環境造成了一些肅穆和神秘感。走到這裡,似乎心情有一些壓抑。當然,其色彩很純,和上方的藍天白雲正好形成了強烈對比。
兩個多小時的遊覽過程中,公園內美景很多,雖然未必有香檳泉那般震撼,然而也很有特色。尤其是那些不停冒熱氣和有活動水源的火山坑,不時讓人們感知大自然的力量,似乎會認為這裡的火山隨時將會噴發,幾分鐘後的場景不再是眼前的畫面。感覺中,由於此地景色不同於其他旅遊地,走在裡面還算愜意。可看的小景點不少,遊步道很規整也很平坦,儘管是晴天,裡面霧氣繚繞,動感十足。再加上周邊樹木林立,顏色也很鮮豔。當我走出這一公園時,我真的感到很滿足,畢竟那醉人的香檳泉景色,我足足來回了三趟,每一趟的時間都不短,每一趟我都設法從不同角度去感受它。
香檳泉現場視頻
親身體驗毛利文化元素
充實自在
在紐西蘭半年,前前後後曾不斷地經受毛利文化的薰陶。從校園到博物館,從惠靈頓到派西亞,時時刻刻可感知毛利元素的再現。然而,在很長時間內,總有一種明顯的感覺,那就是毛利文化沒能更綜合地呈現在眼前,心中的毛利情節一直沒能很好釋放。就在今天,回國前三天,具有足夠文化特色的TE PUIA(蒂普亞)讓我這種顧慮終於得到解脫。說起來,那種感覺真的很好很好。畢竟,毛利人是紐西蘭的土著人,很受紐西蘭人尊敬,而羅託魯瓦是毛利文化的中心。更何況,在這裡我終於看到我特別想近距離感知的哈卡舞和波伊舞。
毛利村神柱
來到TE PUIA的大門口,我立馬一陣欣喜,拿著手機拍起那頗具特色的圖騰。或許來此,我就是為了完成綜合毛利文化元素之夙願的,所以那時我在拍攝方面表現出一定的狂熱,只要是毛利文化的特有元素,我都會很熱衷。圖騰柱對於毛利文化而言很常見,然而不同地方的圖騰柱還是有很多的差異,至少和漢密爾頓博物館裡的差別顯而易見。
在蒂普亞這個寨子裡,相應的文化元素很多。其中,有毛利人富有特色的交通工具——戰船,有毛利人的各類房屋(如儲藏室),相對具有重要集會意義的毛利會堂,還有那些專門用來烹製食物的場所。當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原生態歌聲與舞蹈,至今仍出現在很多的重要場合。即便是在橄欖球對陣前夕,他們一定會有一段激勵人心的哈卡戰舞。說起來,多數內容都讓人很新奇,我們時不時駐足並有意詢問,因而也獲得了很多新感知。
到了臨近表演時,幾乎所有遊客開始往毛利會堂(Rotowhio Marae)集中。只見很多遊客正在毛利會堂前的空地裡,一個有些像首領一樣的人物穿著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開始發言。於是,毛利文化表演正式掀開序幕。整個表演很豐富,即便僅僅在會堂正前方,Powhiri (儀式歡迎)、Wero (挑戰)和Karanga (歌曲吟唱)等環節一一呈現在眼前。在現場,大家都覺得這一切很有新意,而毛利人行為看起來有些很原始,不過對遊客頗具吸引力。
在主持人提議下,遊客們很有秩序地進入了毛利會堂。很短的時間裡,在簡單的歡迎中,臺上的毛利人就開始了各種富有特色的表演,其中包括歡迎演講、舞蹈表演、哈卡舞、波伊舞和棍棒表演等。
在整個表演中,毛利人給我留下三個很深的印象,一是他們的表演特投入,現場無音響設備,不存在社會上流行的假唱。正視當前很多常規性表演,假唱對口型司空見慣。然而這一切在此卻很真實。我特別欣賞他們的心態及給予遊客的快樂。第二個印象則是,他們的舌頭真的很長,伸縮很快,足夠滿足了我的觀賞欲望。尤其是正中那個戴了個頭飾的表演者,很靈活,很俏皮。第三個印象則是,他們在自信中表達了豐富的毛利文化元素。無論是哪個演員,他們都給了我們很多的執著與堅毅。感覺中,他們在表演中體現力量,她們則在演唱中富有激情。而正是在這樣富有激情及其力量的歌舞中,毛利文化的諸多元素一覽無遺。而且,在今天,我也親眼見到了正宗的Hongi(碰鼻禮)。看得出,他們對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很熱情,很好客。
棍棒表演是全場表演的一個亮點。這是男女選手一起上陣的環節,無論哪一位,他(她)們的動作都那麼嫻熟。其中,還有一個環節是,臺上主要演員帶領臺下遊客做手勢表演,這一個舉動把整個現場推向了高潮。大概45分鐘的時間之後,遊客們在一種特有的滿足中陸續走出會堂。行進中,遊客們大都意猶未盡。
據朋友介紹,羅託魯瓦還有一個村寨很有名,叫做Tamaki Maori Village,看了網絡上的很多介紹,感覺這個寨子的文化內容很全面,看上去特別原始,而且紋面等方面體現更為明顯。劃戰船、碰鼻禮、用土著晚餐,看起來也很有意思。從文化全面性角度看,沒去這裡多少有一些遺憾,暫且就作為下次前來的充足理由吧。畢竟,文化的挖掘需要時間,文化的品位需要逐步積累。
羅託魯瓦諸多地熱奇觀
精彩紛呈
羅託魯瓦是世界著名的地熱景區,因而如果思維僅停留在那巨型香檳泉,那我們的視野太有限了。在今天香檳泉公園旅遊及其毛利文化體驗中,我們還專門欣賞了兩處經典的間歇泉地熱場景,格外精彩。正是它們的精彩,最終對世界遊客具備足夠的聚攏效應。
大約10:10分,我們來到了離香檳泉公園僅有5分鐘車程的一處名為Lady Knox Geyser(諾克斯夫人間歇泉)的遊覽處,就是為了欣賞這裡10:15的間歇性噴發場景。等我們來到那裡的時候,已經有一半遊客已經到達,而且遊客不斷增多。哦也,遊客還這麼多!
了解中,這是一處模仿地熱場景的重要景觀。在工作人員介紹中,我們對間歇泉的歷史及噴發原理有了更多理解。原來,在肥皂等物品的誘發下,這噴泉竟可達20-30米,場面挺有氣勢,現場有很多的尖叫聲。諾克斯女士是紐西蘭總督的千金,由於很早見證了這一奇觀,此熱泉就改稱諾克斯夫人間歇泉了。儘管景觀不大,但對於遊客很有吸引力,只不過匆忙的遊客很可能不夠關注而已。據說這原來是一個監獄所在地,偶然的意外失手滑落,卻最終形成了當今的奇觀。
如果來過羅託魯瓦而沒有親眼觀賞Puhutu(波胡圖)間歇泉,那一定會十分遺憾。這是紐西蘭最大的地熱噴泉,是羅託魯瓦的地標。上百萬年的火山運動,終於形成了這獨具特色的奇觀。據朋友說,這噴泉每天可噴20次,其高度達30米甚至100米,蔚為壯觀。此地火山一直很活躍,因而也是旅遊的重要場所。
如果有人問我,來到羅託魯瓦什麼最震撼?那我想應是這間歇泉莫屬。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其氣勢真的很嚇人。走進那間歇泉邊上,有一種很明顯的感覺,那就是火山噴發馬上就將進行,估計我們是沒辦法在短期內撤離現場的。儘管聽人說,這間歇泉每天噴發20多次,但在我看起來,感覺它幾乎一直沒有停歇,而且大有一種愈演愈烈,越鬧越猛的感覺。空氣中一直瀰漫著濃濃的硫磺味,快速噴發形成的霧氣很震撼,可謂一柱擎天。
Puhutu(波胡圖)間歇泉噴發視頻
沸騰的泥漿池也是這裡的一大特色,常被稱為青蛙池。每每看那泥漿池,就如同一隻只青蛙不時地在不同區域間歇性跳動,取名很形象。目前這些泥漿不斷得到開發,形成了火山泥面膜等產品。據說那火山泥漿溫度高達100多度,好厲害!
不少遊客對火山旁的植物很不理解,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其實這就是大家經常在紐西蘭提起的麥努卡,也就是熟知的紐西蘭蜂蜜的重要成分。正是這麥努卡,使得紐西蘭蜂蜜成為遊客們極力追捧的「蜂蜜極品」,成為來紐西蘭後回國走親訪友的重要饋贈品。這樣看來,那蜂蜜似乎還是很有價值的。畢竟它們吸引了很多的蜜蜂前來採集。
PS:欲更多了解羅託魯瓦相關遊程,請繼續關注:《Rotorua(2):切身感知天然溫泉 雨中漫步紅木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