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北京站 圓滿結課

2021-01-20 中國網科學頻道

2021年1月5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主辦的「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第二階段非遺代表項目泥人張彩塑、景泰藍課程在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圓滿結課。

「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於2018年落地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先後開展雕漆、京繡、泥人張彩塑、景泰藍四門課程共計40節,校藝術中心組織各年級師生參與學習。

泥人張彩塑是深受大眾喜愛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180餘年歷史,創始人張明山1915年創作的《編織女工》彩塑作品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等獎,其技藝經幾代人發揚光大,如今泥人張彩塑已經成為中國北方泥塑藝術的代表。

景泰藍技藝又名「銅胎掐絲琺瑯」,因成熟於明景泰年間,故名「景泰藍」。它綜合了青銅工藝和琺瑯工藝,造型莊重典雅,紋樣繁縟精巧,具有宮廷藝術特徵,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曾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屢獲殊榮,同時作為國禮饋贈外賓。

在「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第二階段課程中,祁傑飛和張旭兩位非遺傳承人不僅講述了泥人張彩塑和景泰藍的歷史發展、藝術風格及製作技藝等知識,讓學生全方面多角度了解非遺文化,並且親身示範,手把手教學生製作,幫助同學們在互動中參與非遺保護,讓古老的技藝在校園中傳承,煥發新的光彩。

北京市景泰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市高級工藝美術師張旭認為:「為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和創新發展非遺技藝,應廣泛培養人才。」唯有如此,傳統非遺才能歷久彌新、產生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藝術中心主任王冰全程參與活動且感觸頗深:「北大附中的非遺文化傳承體驗課已經開設兩年多了,學生以親身體驗、實踐操作的形式近距離接觸傳統技藝,從了解到認知,再從實踐體驗中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這不僅是一次課程體驗,也是一次教育活動,增強了同學們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以及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感謝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提供非遺課程的支持,讓我們的學生有機會參與非遺文化、感受非遺文化。」

自2017年啟動以來,「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已選擇潮繡、劉氏竹編、澄泥石刻等14個非遺代表項目,先後在廣州、重慶、成都、蘇州等地舉辦線下課程142節,6000餘名學生直接受益。人民網、新華網、網易等過百家媒體參與報導,並於2020年獲得人民日報頒發的第六屆CSR中國文化獎。

未來,希望在「小師傅中國非遺公益課堂」的影響下,更多孩子可以感受到非遺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以創新的姿態做中國非遺的傳承者和發揚者。

相關焦點

  • 什邡女子公益課堂——插花課圓滿開課!
    什邡女子公益課堂——插花課圓滿開課!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作為一種美好而短暫的事物花,似乎從來都不缺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花道是中國傳統修身養性
  • 「星巴克鄉村媽媽加速計劃」公益沙龍北京站圓滿收官
    9月27日「星巴克鄉村媽媽加速計劃」公益沙龍北京站完美收官。本次活動中,主辦方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婦基會」)為北京市民精心挑選了雲南省大理市白族自治區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染作為此站體驗項目。在星巴克臻選北京坊旗艦店和星巴克南四環西路一店,為期4天8場的公益沙龍給北京的近400名來賓帶來了獨特的非遺文化體驗。
  • 【非遺公益課堂】一場好「玩」的文創手作陶藝體驗~
    8月8日下午,非遺傳統工藝科普課堂系列活動第二課——陶藝課堂,在十笏園非遺空間開課了,本次活動我們邀請到了非遺空間陶藝坊馬志勇老師為各位非遺愛好者授課指導
  • 「小海豚計劃」公益助學|圖書室|課桌椅_網易財經
    今天上午10:00,富德生命人壽「小海豚計劃」公益助學的捐贈活動在雲南文山州地房小學舉行。今年的「小海豚計劃」公益助學,首次將公益和移動網際網路保險產品相結合,通過邀請富德生命人壽旗下「寶貝存錢罐」、「大富翁」的用戶,以手機加保籤到貢獻「愛心值」的方式,捐獻課外書禮包,希望籍此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增加對外界的了解。
  • 巴拿馬仁愛書院動漫中文課堂第一期課程圓滿結課
    (圖片來源: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中國僑網12月31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巴拿馬仁愛書院動漫中文課堂第一期課程圓滿結束。該校於2019年8月開始第一期課程的學習,共選擇了10節課,內容涵蓋詩詞歌賦、成語故事、寓言故事和國學啟蒙等。
  • 國泰、港龍青少年訓練營北京站結訓圓滿結束
    經過兩周的火熱招募,北京站篩選出15位未有飛行經驗的14-16歲的青少年,並組織其參與了5月25日至26日為期兩日別開生面的航空知識培訓和互動活動。在培訓期間學員們不僅從中收穫了知識與技能,更通過這一活動近距離接觸飛行,讓夢想起航。而優秀學員將有機會在8月到香港參加在國泰航空和港龍航空總部基地的航空主題夏令營。
  • 愛瑞德小班課堂結課啦
    6月11日,由愛瑞德商學院開設的小班課堂培訓結課啦,廣積糧,高築牆,愛瑞德的家人們用知識給自己一個由內到外的煥新,學會新的營銷思維,讓工作不困難,同時也為以後能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及時備好「彈藥」。
  • 「石頭計劃」愛心公益課堂啟動「創客大篷車送課計劃」
    近日,北京宸星教育基金會「石頭計劃」發起人及創新教育顧問海飈老師走進敦煌戈壁,錄製「玄奘之路」紀實性創新系列主題教育課程,並進行線上、線下公益課堂聯動教學。「玄奘之路」 系列創新教育課程現場錄製剛剛完成,「石頭計劃」愛心公益課堂立即啟動了創客大篷車送課計劃,將新鮮出爐的課程送到鄉村。目前已陸續為湖南株洲炎陵縣的中村瑤族平樂學校、攸縣的蓮塘坳鎮中心小學、攸縣石羊塘鎮中心完小送課到校。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玄奘之路」 系列創新是一種「迴路式」的創新課程研發嘗試。
  • 文化公益雲課堂 | 「非遺津南」(八)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社會非遺保護意識,營造非遺保護濃厚氛圍,充分展示我區非遺保護成果,結合當前疫情防控情況,在2020年「
  • 非遺進校園活動 走進光明田寮小學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劉雲惠裡 通訊員 潘志瑩) 近日,2020年度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深圳市光明區田寮小學,為該校學生帶來了精彩的「抗疫」主題非遺展和生動的非遺小課堂手工課。中國結、棉塑等非遺項目文化的代表性傳承人來到非遺小課堂現場授課。
  • 小狸AI課啟動「燈塔公益助學計劃」 助力全國孩子思維教育升級
    自今年8月起,小狸AI課正式啟動「燈塔公益助學計劃」,儘可能地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家庭解決低幼齡孩子的教育需求。「燈塔公益助學計劃」期間,小狸AI課原價3500元的高品質年課,將以199元的單科課程價格普惠全國。課程完全復刻小狸高品質正價課的教學內容,每周更新5節,全年學習50周,保證優質的系統學習效果。
  • 非遺大學堂|三舍民宿原生態客家山歌公益培訓班結業
    經過5個月左右的教程,2020年12月30日,「非遺大學堂·原生態客家山歌公益培訓課」在梅縣區雁洋鎮大觀天下景區三舍綜藝民宿舉行結業典禮,12名景區工作人員通過唱腔考核順利結業。本次培訓課由梅州市文化館(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於2020年8月5日開課,聘請國家級非遺項目梅州客家山歌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趙文有,每周三下午為景區工作人員現場授課,從吐字、節奏、唱腔等方面,教唱梅州各縣(區、市)原生態客家山歌共計14首,並講授客家山歌中獨特的曲調和民俗文化。
  • 時光匆匆,2019年春節將近;享瘦輕食培訓班第120期圓滿結課!
    沙拉輕食I低卡烘焙I健身餐I減肥餐開店指導I外賣運營I終身售後花培訓的費用 I 享受加盟的檔次時光匆匆,5天的時間轉眼即逝,在農曆2019年的結尾,享瘦輕食第120期輕食創業科學圓滿結課啦享瘦輕食第120期課堂花絮積累了120期的教學經驗,經過多次的教學課程編排,我們課程有了很大的變化,教學產品也從17大系列增加到了28大系列,更加豐富了輕食店的產品線,推出了更多緊追當下潮流的餐品,我們一直在研發,一直在推新,即使是老學員也都已經享受到了我們的更新服務。
  • 小師傅C位出場月餅市場,聯手廣州酒家傳承中國味道
    2018年7月5日,廣州酒家2018年度月餅推介會於廣州市百福廣場舉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小師傅非遺文化傳承專項基金」與廣州酒家集團聯合推出「小師傅」月餅禮盒定製款。「小師傅」月餅,傳承中國味道,致敬時間裡的堅持,積極參與非遺文化傳承公益善款募集,每售出一盒月餅即向「小師傅非遺文化傳承專項基金」帳戶捐獻五元錢。
  • 「非遺」進課堂:咀香園老師傅手把手教你泡製正宗杏仁餅
    7月14日,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課堂在市文化館開課了。這是以「綠色暑假繽紛文化」為主題的暑期文化活動之一,吸引近百名外來優秀員工子弟參與其中,現場展位人潮踴躍,成為今年系列文化活動中的一大亮點,合力打造「學校放假,社區開學」的社區文化度假模式。
  • 小狸AI課助力兒童啟蒙教育,三大課程護航AI課堂
    為響應用戶需求,在線教育企業紛紛推出兒童啟蒙教育產品,其中掌門教育旗下的小狸AI課更是兒童啟蒙教育品牌的優秀代表。 小狸AI課依託於掌門教育的強大的技術優勢、教學資源與師資力量,將人工智慧(AI)技術將人工智慧與教育科學成果相結合,運用到教學過程中的各大環節,為2-8歲孩子量身定製AI互動式教學場景課堂,讓孩子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語言天賦,為孩子打造趣味性、互動性、專業性兼具的沉浸式學習樂園。
  • 2020年東坑鎮「玩轉非遺·我是手藝人」非遺體驗課
    東坑文廣中心舉辦「玩轉非遺·我是手藝人」非遺體驗日活動從九月開始持續到十二月每月第一個星期六上午舉行非遺體驗活動本周搶票來了親子活動、乾貨滿滿體驗課....你還等什麼?走起!黃佩儀,2003年起尚在中學讀書的黃佩儀即師從木魚歌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李仲球師傅學習木魚歌知識,經過十多年的學習和實踐,較為系統地撐握了木魚歌音律、韻律和構詞的知識。現是木魚歌傳習所、東坑鎮木魚歌培訓基地知識授課老師。2016年3月被評為東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科技助新教·智慧進課堂」宏大智慧課堂接力愛心公益捐贈活動
    秉承著為數位化教育共享信息,為智慧教學貢獻力量,為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充分享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的偉大使命,深圳市宏大課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擔當企業社會責任,積極踐行公益,發起"科技興教 扶智助學"的教育公益捐贈活動,全城尋找公益大使,以向各學校無償捐贈宏大課堂軟體產品——宏大智慧課堂,以愛的名義向地方教育貢獻力量。
  • 「非遺」項目成中小學生興趣課
    2010年,該校將非遺項目引入課堂,並聘請黑龍江省赫哲族魚皮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黑龍江省大師張林授課,現在,學校將魚皮畫製作作為校本課程,學生學習熱情非常高。香坊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木藝雕刻課堂上,學生們在展示作品。
  • 日照非遺傳習大課堂走進課後延時服務:這堂課,「花」開別樣紅
    城裡孩子已司空見慣的非遺體驗課,對鄉村學校的孩子來說,依然充滿新奇。12月2日16時,日照山莊村的慧通小學響起了放學的鈴聲,可學生們卻並未散去。當日,市文化館邀請東港剪紙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宋開律,一起把「日照非遺現在時」傳習大課堂搬到了位於城郊的慧通小學,這是非遺課堂助力課後延時服務系列活動的一站,之所以選擇這個學校,市文化館相關工作人員坦言:「這裡更需要藝術的滋養。」